寧致遠覺得徐澹雅為這些事情感興趣確實太過超前,他很高興或許可以看見跨時代的一幕,雖然他感覺這東西或許很有用但周期卻特別長,可他實在無能為力能做點什麽實際的事。


    不過眼下徐澹雅的研究,他覺得可以早些將燈泡做出來,別的先不說,燈泡做出來後隻要還算靠譜,這樣以後晚上也會方便很多,而且意義顯然十分巨大。


    玻璃有了,嗯,好像自己做的也差不多了,剩下就是這個小妞的事情了。


    一本正經地轉移了話題,和徐澹雅說了些基本的原理,關於電的產生和磁場原理都說了一通,看著女孩似懂非懂模樣,他隻能感慨自己實在盡力了,以後能怎麽樣就看她的悟性了。


    但話說蒸汽時代都沒有來臨就直接打著電氣時代的主意是不是不符合發展規律?瓦特有沒有出生,有沒有鼓搗出自己的第一台蒸汽機?


    作為一個文科生想起來就頭疼。


    又想著自己的處境還算良好,兩廣總督的位置崇禎基本為寧致遠確定了下來,但是還沒有下旨,所以他也不急,早在之前有了打算去兩廣的打算之後他便弄清楚了自己在沿海一帶的勢力,結果還是很讓他滿意的。


    至少李今是對他的想法執行地很徹底,在寧致遠心裏,沿海一帶哪裏說來都是重中之重,所以店鋪多了許多,而且這還與東北那邊的皮島一帶相聯係著,更兼著還有天下鏢局的分部。


    兩廣地區加上周圍的福建等地,保守估計他可以調動的人有近兩萬,還真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有了這些實力,寧致遠底氣足了許多,而他想著自己要是沒有這些東西也不會懼什麽的,就像幾年之前他還是一無所有,憑著努力走到了今天,現在他的信心隻是更足。


    “能量守恆...”徐澹雅眨著眼睛呢喃著。


    .........


    .........


    對於洪承疇來說,突然空降的三邊總督這實在不是什麽好的消息。


    本來呢,要是從本地找或者京城調,對他來說都無傷大雅,他還是老大,整個西北的老大,他洪大總督的威名誰不知道...咳咳,除了那幫特例的反賊,所以誰都得給他麵子,三邊總督和五省總督並不搭邊,更不受洪承疇的管轄,但是早已被他視作自己的地盤。


    作為一個大明八股培養出來的優秀官僚,他權力欲望很大,信奉的是把什麽握在手裏就是最實在的,所以他怎麽能容忍這種事情發生,雖然,現在三邊已經基本全都不受控,他看過新任總督熊文燦的履曆,雖然並不完善,但是那叫一個漂亮。


    兩廣本地的勢力誰都無能為力,洪承疇也知道,不僅如此,海盜更是困擾大明許久的難題,但是就這麽一個難題被熊文燦完美地解決了,靠著這件功績讓當時隻是一個七品縣令的熊文燦連升四級,變成了現在這樣。


    洪承疇真正沉默了,因為時間緊迫他收集消息也沒有多麽厲害,但這就已經足夠了,嗯,在他心裏,這是一個勁敵,沒準會危及到自己的地位,而且要是熊文燦在這位置上真的做出什麽功績,那真是不要太顯眼,因為很顯然這是他洪承疇搞不定的!寧夏,甘肅,延綏...媽的!


    洪承疇恨得直咬牙。


    於是熊大總兵莫名就被敵視了。


    接到洪承疇消息的時候,李定國首領是很驚訝的。


    前幾天不是剛剛碰過麵達成友好共識了嗎,不許傷本將軍的人馬,而本將軍也不會繼續攻城,很好很和諧,但是要是城內實很亂讓他光明正大走了進去還會不會出來就說不定了,響起那天的碰麵還是很自得的,那天可是好好裝了一波x了。


    等看清楚洪承疇信裏的意思,然後李定國忍不住笑了,他覺得自己這是在一開始就做了一個多麽正確的決定。


    大明還有救嗎,都是這樣的官員,而且這樣的官員還算是大明現在數一數二的好官?一個個勾心鬥角好不自在。


    信中洪承疇多麽繪聲繪色說了自己打聽到的關於熊總督英明神武的事跡,目的不言而喻。


    既然雙方是好夥伴了,那幫點小忙沒事吧!


    而且說是幫忙,洪總督也隻是擔心這些人太過輕敵然後吃了熊文燦的虧罷了,人都是很奇怪,自己麵對李定國的時候知道他的厲害,在熊文燦麵前卻會把他們想的如此不堪。


    不過在這點上李定國與洪承疇的目的是一致的,那新來的總督既然是個厲害的角色的話,更不能讓他好過,洪承疇不知道,但是他還能不知道,這三邊可都是寧致遠的地盤......


    一天之後他的想法就變了,收到了寧夏那邊關於熊文燦的過往,似乎這****的洪承疇根本就沒有得到熊文燦的什麽消息一樣,和自己了解到的完全就是兩碼事。


    .........


    確實如此,關於熊文燦的消息洪總督是直接從京城調出來的,在他想來,就算不是十分確切也是差不多的。


    雖然他現在是崇禎很重用的人,但與另一撥人關係卻是還不錯,模糊來講他也算是東林一黨,京中關係還是很深厚的,也沒辦法,洪總督窮苦出身,所以會抓住一切的機會向上爬,憑著他現在的身份也願意有人和他勾搭。


    殊不知錯的很離譜,結果是對的,但是剿滅海賊的過程卻是萬萬想不到的。


    所以正在路上的熊總督現在很憂慮,他不是一個有能力的人。


    除了喝酒之外,他最擅長的就是放嘴炮了,而且更喜歡在喝完酒之後放嘴炮。


    他確實立過大功,為人處世四通八達,總的來說,有些像是楊鶴和張獻忠的結合體,誰也不得罪,和未發達時的楊嗣昌是好哥們。


    有一次熊總督和楊嗣昌喝酒,兩人似乎都喝多了,談起了現在大明的心腹大患反賊,新總督當時拍著桌子很激動地喊著,“奸臣誤國,如果讓我去西北怎麽會變成現在這幅模樣。”


    當然,他是開玩笑的,當時的楊嗣昌雖然沒當他是開玩笑,但也沒法做什麽,自己也隻是一個參政,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發達了,嗯,提攜一下好哥們,而且這哥們卻是很有能力,也不算濫用私權。


    說起那件讓他連升四級的大功勞,其實有些好笑了,純屬意外,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許了當時最大的海賊鄭芝龍一個大官,後來朝廷真同意了,於是把他招安了,然後鄭大人親自上陣把其他的反賊招安了,,而且熊總督還時不時給鄭芝龍送點好處,事情就是這樣,沒他什麽事,但是朝廷不知道啊,一半地方也不可能給朝廷據實報告,更何況是在這偏遠的兩廣。


    當然,總的來說熊總督還算個全麵人才,不會的東西隻有兩樣,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


    .........


    皇太極麵色陰鬱,一個人的時候他都是這樣,有人在場的時候則是十分貼心體恤下屬的王。


    除了複仇,已經沒有任何東西能讓他感興趣了,有心理上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在生理上,更讓他有些抓狂的是,看見男人他就會想起在大同的遭遇,都會有些...下體作痛。


    眼神絕望,痛苦,醒掌天下權...下麵一句是什麽?


    不用努力人生已經失去了一半的意義。


    從迴到後金之後,他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發過任何一次怒,心裏感覺另一半已經沒有了,這一半要讓他世間絕無僅有。


    後金境內宰了有好處的人他已經基本都宰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倒要感謝那次遭遇讓他更加的決斷,否則後金還隻會是這麽緩慢地發展,充足的錢糧支撐著大量的軍隊,雖然沒有了多爾袞那兩旗人,但皇太極現在的軍事實力隻會更加強大。


    雖然像是水中月鏡中花般的脆弱。


    至於大明,他已經暫時不打算去招惹,就當是遵守契約精神好了,但他知道,隻要後金穩定下來,隻要他再次對大明動手,就必然是雷霆一擊。


    內部穩定了下來,但讓他煩心的事情眼下還有很多,多爾袞姑且不論,朝鮮那邊了無音訊,更重要的還是蒙古,後金軍隊內的蒙古士兵現在已經堪堪隻有兩萬,其餘的都被蒙古各部以各種理由召了迴去,他沒有阻擋。


    道理他懂,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所以沒說什麽,但是理解不理解就是兩說了,等他重新有了實力。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皇太極在這內部的漢人百姓中,唿聲比任何人都要高,甚至遠超過崇禎,百姓都很單純,這讓皇太極有了一種極致報複的痛快感,用漢人滅掉漢人,應該可以吧。


    在他迴來之前,他想過把東北這群百姓都像奴隸一樣對待,然後他放棄了,姑且不說這樣會把他們逼瘋,更關鍵的是這是在給自己給後金自掘墳墓,於是他選擇了另一種極端。


    馬上,東北便不平靜了吧。


    ......


    蒙古各部召迴自己的各自的勇士其實也不全是想隔岸觀火的意思,後金形勢混亂害死了許多蒙古勇士是一方麵,愈來愈混亂的蒙古草原是另一個更大的方麵。


    在幾乎所有的部落都聚在一起探討著該怎麽阻止寧夏這些喪心病狂的大炮的時候,科爾沁宰桑有些心不在焉。


    對他而言,除了越來越明顯的寧夏人,還有虎視眈眈的多爾袞。


    後金內亂是不錯,但是他的部落碰巧就是在多爾袞為數不多的城池旁邊,嗯,真是好巧,巧到讓他苦不堪言。


    都說草原人有著一股狼性,更多的是指一種野性,還有無情,大玉兒海蘭珠失蹤了他沒有多麽擔心,眼看著自己的妹妹被送到寧夏還護送了一段路程,在他心裏什麽都不重要,隻要自己部落的利益不受到損傷就好。


    他心裏一種有著一股淡淡的想法,關於自己部落的出路,直到他知道自己兩個女兒也在寧夏,而且過得還不錯的時候,心思徹底活絡了起來。


    他一直在多爾袞和皇太極之間徘徊,為的是什麽,不就是看誰能笑到最後嗎,但是似乎他一直都忘了還有別的選擇了,皇太極在大同吃虧吃的還不夠明顯嗎。


    他覺得自己真是一個機智的蒙古人。


    .........


    .........


    寧夏向蒙古外推動的節奏並不快,占據一個城之後總是要花數倍的時間來穩固,然後花更多的時間遷徙大量的漢人百姓過來,這種做法代表著對這群蒙古人最大的鄙視。


    占據了你們就再也搶不迴來,以最大的資源來經營這些城池,但是偏偏這些蒙古人真的沒辦法奪迴來。


    幾乎每一個寧夏的將領都參加過對蒙古的行動,很顯然這被當成了增加經曆的好去處,攻城的時候簡單粗暴,畢竟蒙古人的城池要比漢人規模小,轟起來異常簡單,而且異族人的城池轟起來寧夏人沒有一點罪惡感,就算直接把整座城埋了也不關自己的事,誰讓對方不識好歹。


    所以你要不出城跑路,就隻能等著城毀之後再突圍,但很顯然這種做法難度要大上許多,幾乎此前全部的戰爭每個部落都是在城毀之前跑得飛快,這種戰法也真是無往不利。


    寧夏百姓過多的生存壓力正是基於這樣的方式在逐步減小,而要說這樣的做法誰最高興,似乎要數大玉兒無疑了,所以她時常都會計算一下裏科爾沁還有多遠,其實已經不遠了。


    她雖然對科爾沁已經沒有了期待,但是也在等著寧夏軍兵臨科爾沁的那一天,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大玉兒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女人的極致。


    大玉兒眼下在和兩隻萌萌的小女孩和一個性子冷清的女孩坐著,對於這三個是自己妹妹的人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處置,就是八歲的固倫端靖認識她最粘著她老是要見自己額娘,大玉兒每次都很堅決地拒絕,她也覺得哲哲實在應該教訓,自己還不是不要得寸進尺的好,雖然時不時會心軟,但是想到自己姐姐差點就死了總是有股怨氣,知道哲哲性命無憂便全都顯露了出來。


    固倫溫莊抱著小小的固倫端貞安靜地坐著,她知道自己姐妹三人現在大概的情形就是被圈養了,因為眼前這個姐姐的緣故,但卻無法讓她感覺一點不適,她覺得自己竟然很適應這樣的生活。


    “莊兒...”大玉兒喊道。


    .........


    .........


    ps:八點多鍾正碼字的時候有個快遞讓俺去拿,距離還不遠,但是俺似乎記得自己剁手節什麽都沒買,來來迴迴折騰了兩個小時竟然拿迴一個手機!懵逼一片,雖然耽誤了碼字但是心情瞬間好了起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爭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劫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劫者並收藏大明爭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