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玉京依舊在低著頭彈著琵琶,餘光偶爾瞥向眾人,知道有許多人在看著她,而她也早已習慣了這種注視。
“好,好,好啊。”一曲音畢,吳梅村滿飲一杯酒迫不及待喊道,“卞大家果然是名不虛傳啊,不愧是金陵第一釵啊。”
眾人一愣,然後笑了起來,李應看了看寧致遠,發現他不動聲色,想來也是,若是他看上的,隻怕是早已娶迴家了。
“吳大人謬讚了。”卞玉京淺笑道,“小女子之所以現在是金陵第一釵,無非就是排在前麵的許多姐妹都被寧公子迎迴家去了罷了,實在是當不起這個稱號。”
“哈哈,吳兄,看來你是唐突了佳人,不打緊不打緊,隻要沒有致遠橫插一腳,來日方長,來日方長...”李應笑道。“是吧,致遠。”
吳梅村亦一臉期盼地看著寧致遠。而李定方看著終歸是歎了口氣,但不管怎麽樣,他永遠是支持寧致遠的。
寧大官人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卞玉京一旁聽著眾人的話心裏一顫,卻也想寧致遠該如何迴應,想必...頓時十分失落。
“玉京姑娘的態度,李兄這是何來問我?”寧致遠笑道,“還是李兄對吳兄實在是太不自信,這樣可不太好啊,哈哈。”
李應一愣,隨後尷尬一笑,又轉向吳梅村,“致遠說的正是,致遠現在還沒有把卞姑娘接迴府便已經說明問題了,吳兄,你還需繼續努力啊,哈哈。”
吳梅村一笑,然後點了點頭。
寧致遠看著這位江左三大家之一,此刻也是留著長長的胡須,麵容俊俏不輸李應,而也是既有文采的,寧大官人前些日子在舊院所抄的那首‘衝冠一怒為紅顏’便是此人所作,想侯方域那般小人也有人喜歡,如此人傑也確實能夠引得女子的側目。
卞玉京聽著寧致遠的話心裏一鬆,然後聽著眾人開始賦詩,那種原始的心裏反應讓她來了興致側耳聽了起來,隨後又是一愣,不知在想些什麽。
吳梅村確實是文采飛揚,若是通常情況下,他也是願意炫耀自己的文采的,少有的幾次低調便是因為那次瓊林宴之時被徹徹底底地打臉,自己所做的那首應情應景又是思量了幾天的詩,卻是被寧致遠隨口打敗,此後他與寧致遠同席便不再多說,作詩也是淺談即止,此刻卻是荷爾蒙上湧加上喝多了酒,一連說出三首,囊括宇內八荒,雄心壯誌讓人感慨。
這隻是裝逼!寧大官人心道,然後下意識望了卞玉京一眼,印象中這女子應該是極愛詩詞的,卻也發現卞玉京在看著自己,這可真尷尬...但寧致遠心裏此時卻有了一絲觸動,因為卞玉京此時的眼神很清澈,並不是那種在期盼著他作詩的感覺。
寧致遠移開眼神,而吳梅村看著卞玉京整場宴席眼神似乎都不理寧致遠,不由有些氣惱,氣血上湧之下,又看著寧大官人雲淡風輕的模樣,開口道,“寧大人不若也作首詩如何?”他雖然氣惱,但語氣說的極為謙卑誠懇,因為他更明白寧致遠此時的地位,遠遠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吳大人...”寧致遠喝了杯酒,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容,,他還是喜歡這種濃度低的,這媚香樓的人也果然是懂事,把他的酒就自覺換成這般,不知是自己那位夫人與柳媽媽打了招唿。
“你知不知道你這一開口把自己的身份向下拉了許多,怎能討到女子的喜歡呢,我們還是平輩論交吧,給李兄一個麵子。”寧致遠這話說得柔和,實則極其強勢,讓吳梅村臉上的表情五彩斑斕,最後想說些什麽又聽著寧大官人開口道,“你若是真要求本公子賦詩,先想想上次是什麽情況,還有...本公子每次賦詩又是什麽情況。”
卞玉京在一旁饒有趣味地看著,寧公子的脾氣果然是...有個性,其實卞玉京覺得吳梅村長的很俊俏,作的詩也很好,但此刻她都覺得自己的關注點實在今晚的事情會如何發展,比詩詞可有意思,她隱約明白李香君她們為什麽對詩詞興趣不是很大,因為寧公子每次作詩絕非凡品不錯,卻總是要掀起一陣風浪,或許香君她們都會擔心吧,但...親眼看著一幕衝突真是極有意思。
若是李香君知道卞玉京所想必然會好笑,她們也並非不喜詩詞,隻是每次一讓寧致遠作詩總是會被抓到床上好一陣教訓,所以慢慢也成習慣了,寧大官人有作品麵世,她們也是極喜歡的。
吳梅村臉上浮現一絲怒容,寧致遠這話等同就是說我上次打了你的臉然後這次見麵還說上次我打的好舒服,要不再來一下?簡直不能忍,但隨即他就泄了氣,雖然覺得自己也沒做什麽,就是看上了一個妹子然後爭風吃醋了而已...
吳梅村強笑著說道,“寧大人說的這是哪裏話,下官不過就是許久都沒有聽到大人的詩詞傳世了,有些遺憾罷了。”桌上還有著一些人,這場麵對他們似乎也沒有影響。
“是極,是極啊,致遠你願作就作,不作便不作,何必那麽認真呢。”李應打著圓場道。李居林一句話都未說。
“本公子也隻是開個玩笑罷了...”寧大官人哈哈笑道,“時候也不早了,諸位還請慢用,本公子也就先走了...”
............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這句話卻是不錯,寧致遠此時的身份沒有多少人敢挑起爭鬥,所以今晚這場宴會便有些無聊了,看來真是廝殺的日子過得太多,已經不會與別人和諧相處了啊。
“寧公子...”卞玉京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寧大官人轉身一看,卞玉京抱著琵琶正一臉笑盈盈地看著他。
“玉京姑娘怎麽也出來了...?”寧大官人笑問道。
“因為...”卞玉京看著寧致遠,也是喝過幾杯酒的她臉上浮現出兩抹暈紅,似是有了些醉意,“玉京本來隻是想看著眾位吟詩而已,現在公子走了,而玉京覺得出來便能看見公子便出來了,那公子怎麽又站在這兒...?”
“...因為本公子覺得,在這等上幾息就會有一個小美人跑出來啊。”寧大官人笑道,“本公子的直覺果然是無比正確。”
“...那公子去玉京房裏坐坐吧?”卞玉京紅著臉有些期盼道,寧致遠說出這樣的話讓他欣喜,莫非是心有靈犀...?
“求之不得,”寧大官人點點頭,“今日看著玉京姑娘拿著琵琶的模樣,倒是想起了一首小調可以給姑娘聽聽。”
卞玉京原本欣喜的心情變得有些興奮。
............
“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寧大官人突然想起了這首東風破,初春時節稍有寒意,寧大官人吟唱著也別有一番感覺。
“誰在用籬笆彈奏一曲東風破,歲月在牆上剝落懷念小時候,尤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而如今琴聲悠悠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公子唱的很好呢,若是公子也唱曲,那玉京可都沒什麽臉麵再唱了。”卞玉京笑道,隨即意識到有些失言。
“我也唱過...”寧致遠輕笑道,“為了活著,怎麽都不丟人。”
卞玉京若有所思,美眸眨啊眨。
“玉京剛剛似乎忘了記錄了。”寧大官人說道。
“玉京不想記了。”卞玉京低聲道,“玉京也不想把它唱給旁人聽。”
“————”寧致遠雖然不知道自己此時應該說些什麽,但感覺就是這樣的氛圍才對,才應該是一男一女之間的氣氛。
“寧公子在想什麽...?”卞玉京笑道打破了氣氛,似乎為了寧致遠這幅模樣而感到新奇。
“我在想啊...”寧大官人望著窗邊的月,“玉京若是嫁給吳梅村,那肯定是不會幸福...”
............
打寧夏真的隻是皇太極順嘴這麽一咬,畢竟大軍已經開到了這兒,而這寧夏應該比較好搞,所以也就試試看。
沒等他咬下去,他便已經發現了不對頭了,隻是從鄂爾多斯部的領地走了幾步便看見了烽火台,然後別人在燃煙,和和皇太極便知道自己暴露了,對於這一點,皇太極不甚在意,在他看來,絕對的實力麵前,通風報信又算得了什麽?
先把這個台子給拆了再說!
台上的士兵也沒有幹等,朝著底下扔了一個又一個的石頭,後金...蒙古八旗血肉橫飛,當然石頭威力雖然大也硬,畢竟是用水泥加工過得,但也蓋不住數量不多,而來人又比較多,扔完石頭寧夏士兵也不急了,看著地下一群人在攻塔,反正自己訊號已經放了出去,很快就有弟兄們來支援我們了。
陣陣馬蹄聲響起,皇太極雖然早已預料但還是十分驚訝,要知道,大明可是多少年沒敢和自己硬碰硬打過了,就連袁崇煥的那隻關寧鐵騎也隻是湊合,但既然來了,他很高興,這比攻城省事多了。“顫抖吧,大明人...”
兩方開打,首先映入皇太極眼簾的是那一隊奇怪的裝甲士兵,皇太極嘴角一抽,這種古老的兵種費力費錢還不能長途奔襲,但守城野戰絕壁是完美啊。
他有許多奇怪的地方,這兵種應該連錦州都沒有吧,怎麽會在這兒?但如此他也不懼,反正自己的兒郎慢身體靈活強壯,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嗎?因為這實在沒法打!
對方也有著輕騎兵,皇太極一眼可以看出對方來人隻有萬餘,而自己雖然也沒有大張旗鼓,但也是帶了四萬人,畢竟是一個寧夏,和遼東一樣的九邊重鎮。
兩方人馬在對峙著,雖然是處於敵對,但皇太極也不得不佩服對方這隻軍隊的精銳性,令行禁止,但還是沒有自己的隊伍好。
這是事實,即使是寧致遠也不能否認,畢竟隻是在馬背上待了幾年的士兵,訓練的再好也比不上後金人馬。
皇太極照例是要發言,然後正在醞釀著情緒,再然後,漫天的大炮奔湧而來,他懵了,自己隊伍後方火花飛舞,哀鴻遍野...但畢竟是老牌的軍事家,連忙停止了自己的發言,命令隊伍,冒著炮火上前,靠近看你怎麽再用大炮!
大炮打了幾輪,後金人馬進了,好的,弓箭手準備,三千弓箭手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此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漫天飛舞的箭矢,皇太極砍掉了一隻撲向他麵門的箭矢,眼神發冷,繼續下令上前,一次衝鋒,就可以把他們全都剿滅,雖然他知道自己這次的損失不會少,但打掉這隻軍隊無疑會讓對方更為肉疼,這隻莫名冒出來的軍隊。
重裝甲士拿出了自己的武器,大砍刀,在最外麵第一層衝著後金的隊伍砍著,威力不可謂不大,然後又是後麵的輕騎兵補刀,重裝甲士一路向前看著,因為盔甲太過後世隨意比一般人著實砍不動,而且對方是三個結成一堆,連皇太極看著都有些發怵。
............
皇太極的隊伍被重裝甲士衝散了但還是各自為戰,而寧夏的輕騎兵們也是幾個一群顯得很有秩序,暫時不落下風,忽然一聲不知道是什麽的令響,寧夏騎兵們紛紛向撤去,後金士兵並一臉懵逼,皇太極心裏一條,然後視線中出現了許多的...大床弩。
鐵皮包著的巨大箭矢衝天而來,所到之處馬匹士兵皆倒地,場麵之壯觀還有悲慘讓後金士兵不由生出懼意,皇太極惱怒地下令撤退,他看出現在不是攻打的最佳時候,更是奇怪這樣的一支隊伍怎麽就沒到遼東去。
心裏也就一鬆,看來大明內部的矛盾很嚴重啊。
皇太極近年來已經沒有打過敗仗了,不管是對吳襄父子還是祖大壽張春,強硬的單兵能力很重要,就像現在,如果不是對方有那麽多武器,皇太極還懼怕什麽?但他就是怕對方的武器。
他是一個科技落後的可憐人。
............(未完待續。)
“好,好,好啊。”一曲音畢,吳梅村滿飲一杯酒迫不及待喊道,“卞大家果然是名不虛傳啊,不愧是金陵第一釵啊。”
眾人一愣,然後笑了起來,李應看了看寧致遠,發現他不動聲色,想來也是,若是他看上的,隻怕是早已娶迴家了。
“吳大人謬讚了。”卞玉京淺笑道,“小女子之所以現在是金陵第一釵,無非就是排在前麵的許多姐妹都被寧公子迎迴家去了罷了,實在是當不起這個稱號。”
“哈哈,吳兄,看來你是唐突了佳人,不打緊不打緊,隻要沒有致遠橫插一腳,來日方長,來日方長...”李應笑道。“是吧,致遠。”
吳梅村亦一臉期盼地看著寧致遠。而李定方看著終歸是歎了口氣,但不管怎麽樣,他永遠是支持寧致遠的。
寧大官人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卞玉京一旁聽著眾人的話心裏一顫,卻也想寧致遠該如何迴應,想必...頓時十分失落。
“玉京姑娘的態度,李兄這是何來問我?”寧致遠笑道,“還是李兄對吳兄實在是太不自信,這樣可不太好啊,哈哈。”
李應一愣,隨後尷尬一笑,又轉向吳梅村,“致遠說的正是,致遠現在還沒有把卞姑娘接迴府便已經說明問題了,吳兄,你還需繼續努力啊,哈哈。”
吳梅村一笑,然後點了點頭。
寧致遠看著這位江左三大家之一,此刻也是留著長長的胡須,麵容俊俏不輸李應,而也是既有文采的,寧大官人前些日子在舊院所抄的那首‘衝冠一怒為紅顏’便是此人所作,想侯方域那般小人也有人喜歡,如此人傑也確實能夠引得女子的側目。
卞玉京聽著寧致遠的話心裏一鬆,然後聽著眾人開始賦詩,那種原始的心裏反應讓她來了興致側耳聽了起來,隨後又是一愣,不知在想些什麽。
吳梅村確實是文采飛揚,若是通常情況下,他也是願意炫耀自己的文采的,少有的幾次低調便是因為那次瓊林宴之時被徹徹底底地打臉,自己所做的那首應情應景又是思量了幾天的詩,卻是被寧致遠隨口打敗,此後他與寧致遠同席便不再多說,作詩也是淺談即止,此刻卻是荷爾蒙上湧加上喝多了酒,一連說出三首,囊括宇內八荒,雄心壯誌讓人感慨。
這隻是裝逼!寧大官人心道,然後下意識望了卞玉京一眼,印象中這女子應該是極愛詩詞的,卻也發現卞玉京在看著自己,這可真尷尬...但寧致遠心裏此時卻有了一絲觸動,因為卞玉京此時的眼神很清澈,並不是那種在期盼著他作詩的感覺。
寧致遠移開眼神,而吳梅村看著卞玉京整場宴席眼神似乎都不理寧致遠,不由有些氣惱,氣血上湧之下,又看著寧大官人雲淡風輕的模樣,開口道,“寧大人不若也作首詩如何?”他雖然氣惱,但語氣說的極為謙卑誠懇,因為他更明白寧致遠此時的地位,遠遠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吳大人...”寧致遠喝了杯酒,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容,,他還是喜歡這種濃度低的,這媚香樓的人也果然是懂事,把他的酒就自覺換成這般,不知是自己那位夫人與柳媽媽打了招唿。
“你知不知道你這一開口把自己的身份向下拉了許多,怎能討到女子的喜歡呢,我們還是平輩論交吧,給李兄一個麵子。”寧致遠這話說得柔和,實則極其強勢,讓吳梅村臉上的表情五彩斑斕,最後想說些什麽又聽著寧大官人開口道,“你若是真要求本公子賦詩,先想想上次是什麽情況,還有...本公子每次賦詩又是什麽情況。”
卞玉京在一旁饒有趣味地看著,寧公子的脾氣果然是...有個性,其實卞玉京覺得吳梅村長的很俊俏,作的詩也很好,但此刻她都覺得自己的關注點實在今晚的事情會如何發展,比詩詞可有意思,她隱約明白李香君她們為什麽對詩詞興趣不是很大,因為寧公子每次作詩絕非凡品不錯,卻總是要掀起一陣風浪,或許香君她們都會擔心吧,但...親眼看著一幕衝突真是極有意思。
若是李香君知道卞玉京所想必然會好笑,她們也並非不喜詩詞,隻是每次一讓寧致遠作詩總是會被抓到床上好一陣教訓,所以慢慢也成習慣了,寧大官人有作品麵世,她們也是極喜歡的。
吳梅村臉上浮現一絲怒容,寧致遠這話等同就是說我上次打了你的臉然後這次見麵還說上次我打的好舒服,要不再來一下?簡直不能忍,但隨即他就泄了氣,雖然覺得自己也沒做什麽,就是看上了一個妹子然後爭風吃醋了而已...
吳梅村強笑著說道,“寧大人說的這是哪裏話,下官不過就是許久都沒有聽到大人的詩詞傳世了,有些遺憾罷了。”桌上還有著一些人,這場麵對他們似乎也沒有影響。
“是極,是極啊,致遠你願作就作,不作便不作,何必那麽認真呢。”李應打著圓場道。李居林一句話都未說。
“本公子也隻是開個玩笑罷了...”寧大官人哈哈笑道,“時候也不早了,諸位還請慢用,本公子也就先走了...”
............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這句話卻是不錯,寧致遠此時的身份沒有多少人敢挑起爭鬥,所以今晚這場宴會便有些無聊了,看來真是廝殺的日子過得太多,已經不會與別人和諧相處了啊。
“寧公子...”卞玉京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寧大官人轉身一看,卞玉京抱著琵琶正一臉笑盈盈地看著他。
“玉京姑娘怎麽也出來了...?”寧大官人笑問道。
“因為...”卞玉京看著寧致遠,也是喝過幾杯酒的她臉上浮現出兩抹暈紅,似是有了些醉意,“玉京本來隻是想看著眾位吟詩而已,現在公子走了,而玉京覺得出來便能看見公子便出來了,那公子怎麽又站在這兒...?”
“...因為本公子覺得,在這等上幾息就會有一個小美人跑出來啊。”寧大官人笑道,“本公子的直覺果然是無比正確。”
“...那公子去玉京房裏坐坐吧?”卞玉京紅著臉有些期盼道,寧致遠說出這樣的話讓他欣喜,莫非是心有靈犀...?
“求之不得,”寧大官人點點頭,“今日看著玉京姑娘拿著琵琶的模樣,倒是想起了一首小調可以給姑娘聽聽。”
卞玉京原本欣喜的心情變得有些興奮。
............
“一盞離愁孤燈佇立在窗口,我在門後假裝你人還沒走,舊地如重遊月圓更寂寞,夜半清醒的燭火不忍苛責我...”寧大官人突然想起了這首東風破,初春時節稍有寒意,寧大官人吟唱著也別有一番感覺。
“誰在用籬笆彈奏一曲東風破,歲月在牆上剝落懷念小時候,尤記得那年我們都還很年幼,而如今琴聲悠悠我的等候你沒聽過......”
“公子唱的很好呢,若是公子也唱曲,那玉京可都沒什麽臉麵再唱了。”卞玉京笑道,隨即意識到有些失言。
“我也唱過...”寧致遠輕笑道,“為了活著,怎麽都不丟人。”
卞玉京若有所思,美眸眨啊眨。
“玉京剛剛似乎忘了記錄了。”寧大官人說道。
“玉京不想記了。”卞玉京低聲道,“玉京也不想把它唱給旁人聽。”
“————”寧致遠雖然不知道自己此時應該說些什麽,但感覺就是這樣的氛圍才對,才應該是一男一女之間的氣氛。
“寧公子在想什麽...?”卞玉京笑道打破了氣氛,似乎為了寧致遠這幅模樣而感到新奇。
“我在想啊...”寧大官人望著窗邊的月,“玉京若是嫁給吳梅村,那肯定是不會幸福...”
............
打寧夏真的隻是皇太極順嘴這麽一咬,畢竟大軍已經開到了這兒,而這寧夏應該比較好搞,所以也就試試看。
沒等他咬下去,他便已經發現了不對頭了,隻是從鄂爾多斯部的領地走了幾步便看見了烽火台,然後別人在燃煙,和和皇太極便知道自己暴露了,對於這一點,皇太極不甚在意,在他看來,絕對的實力麵前,通風報信又算得了什麽?
先把這個台子給拆了再說!
台上的士兵也沒有幹等,朝著底下扔了一個又一個的石頭,後金...蒙古八旗血肉橫飛,當然石頭威力雖然大也硬,畢竟是用水泥加工過得,但也蓋不住數量不多,而來人又比較多,扔完石頭寧夏士兵也不急了,看著地下一群人在攻塔,反正自己訊號已經放了出去,很快就有弟兄們來支援我們了。
陣陣馬蹄聲響起,皇太極雖然早已預料但還是十分驚訝,要知道,大明可是多少年沒敢和自己硬碰硬打過了,就連袁崇煥的那隻關寧鐵騎也隻是湊合,但既然來了,他很高興,這比攻城省事多了。“顫抖吧,大明人...”
兩方開打,首先映入皇太極眼簾的是那一隊奇怪的裝甲士兵,皇太極嘴角一抽,這種古老的兵種費力費錢還不能長途奔襲,但守城野戰絕壁是完美啊。
他有許多奇怪的地方,這兵種應該連錦州都沒有吧,怎麽會在這兒?但如此他也不懼,反正自己的兒郎慢身體靈活強壯,打不過我還躲不過嗎?因為這實在沒法打!
對方也有著輕騎兵,皇太極一眼可以看出對方來人隻有萬餘,而自己雖然也沒有大張旗鼓,但也是帶了四萬人,畢竟是一個寧夏,和遼東一樣的九邊重鎮。
兩方人馬在對峙著,雖然是處於敵對,但皇太極也不得不佩服對方這隻軍隊的精銳性,令行禁止,但還是沒有自己的隊伍好。
這是事實,即使是寧致遠也不能否認,畢竟隻是在馬背上待了幾年的士兵,訓練的再好也比不上後金人馬。
皇太極照例是要發言,然後正在醞釀著情緒,再然後,漫天的大炮奔湧而來,他懵了,自己隊伍後方火花飛舞,哀鴻遍野...但畢竟是老牌的軍事家,連忙停止了自己的發言,命令隊伍,冒著炮火上前,靠近看你怎麽再用大炮!
大炮打了幾輪,後金人馬進了,好的,弓箭手準備,三千弓箭手經過兩年的刻苦訓練,此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漫天飛舞的箭矢,皇太極砍掉了一隻撲向他麵門的箭矢,眼神發冷,繼續下令上前,一次衝鋒,就可以把他們全都剿滅,雖然他知道自己這次的損失不會少,但打掉這隻軍隊無疑會讓對方更為肉疼,這隻莫名冒出來的軍隊。
重裝甲士拿出了自己的武器,大砍刀,在最外麵第一層衝著後金的隊伍砍著,威力不可謂不大,然後又是後麵的輕騎兵補刀,重裝甲士一路向前看著,因為盔甲太過後世隨意比一般人著實砍不動,而且對方是三個結成一堆,連皇太極看著都有些發怵。
............
皇太極的隊伍被重裝甲士衝散了但還是各自為戰,而寧夏的輕騎兵們也是幾個一群顯得很有秩序,暫時不落下風,忽然一聲不知道是什麽的令響,寧夏騎兵們紛紛向撤去,後金士兵並一臉懵逼,皇太極心裏一條,然後視線中出現了許多的...大床弩。
鐵皮包著的巨大箭矢衝天而來,所到之處馬匹士兵皆倒地,場麵之壯觀還有悲慘讓後金士兵不由生出懼意,皇太極惱怒地下令撤退,他看出現在不是攻打的最佳時候,更是奇怪這樣的一支隊伍怎麽就沒到遼東去。
心裏也就一鬆,看來大明內部的矛盾很嚴重啊。
皇太極近年來已經沒有打過敗仗了,不管是對吳襄父子還是祖大壽張春,強硬的單兵能力很重要,就像現在,如果不是對方有那麽多武器,皇太極還懼怕什麽?但他就是怕對方的武器。
他是一個科技落後的可憐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