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致遠最後還是定下了帶著兩大兩小四個女孩去京城,其實要真說起來,年齡都大不到哪兒去,正好兩隻蘿莉也和那兩個女孩最親近,倒是好搭配。
............
正熱天的黑暗來很晚,趁著不太熱的時候,而寧夏各地都還在有大量的百姓在給他們的土地澆水,種植的作物全部都是紅薯,為了在短時間內解決寧夏的土地糧食問題,所以便大量普及了,否則按照寧夏人均兩畝地的糧產,寧夏隻會是一直自顧不暇。
寧大官人還要泡澡,從李玉然的院中拿過那個藥罐,這些本來是不需要他去做,但寧致遠並不想派去一個下人拿,每日午時和晚間,這樣他至少一天要見著這個女孩兩次,他知道自己這是為什麽,李玉然身上有種獨特的吸引力,他喜歡這種感覺,而他也從來都是將李玉然當平等的關係。
“聽景蘭說,你後天就要去京城了是嗎?”李玉然杵著下巴說道,那藥罐在石桌上麵還冒著熱氣。
“是啊...”寧大官人一愣之後答道,心裏感覺自己好像是已經和這妞說過了啊,難道自己沒說?怎麽她還是聽景蘭說的。
“你還要帶景蘭和景薇一起走?”李玉然又眨眨眼問道。
“是啊...”寧大官人再次點點頭,他有點想讓李玉然也跟著一塊去的想法,數月的時間,如果身後突然沒有了一個這樣的小妞,也不知道還會不會習慣,但他也不會提出來,這樣似乎顯得他對這小妞有什麽企圖一樣。
“那以後你的藥可以讓景蘭來煮了...”李玉然低聲道,心裏有些訕訕然,也有些空虛,從後天開始她便無需再做這件事情了,以往她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現在多出來的時間她竟不知道該幹些什麽,這種感覺來的很莫名。
“那是...也已經麻煩你許久了,我就不說謝了。”寧致遠笑道,石桌上的藥罐依舊在冒著熱氣。
李小妞點點頭,然後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氣氛很安靜,氣息很和諧,院中隻剩她一個人,她向來沒有用侍女的習慣,而雖然現在是晚上,但李方針還是在寧夏的醫館裏麵,並非是那老頭有這麽勤奮,隻是一時來了興致便想去虐待一下那二十個老頭徒弟罷了。
“你現在每日用那種藥有什麽效用嗎?”李玉然再問道,她對於這件事還是有些興致,但更多的隻是不想讓氣息尷尬起來。
“......”寧大官人稍顯怪異地看了李小妞一眼,然後邪笑一番說道,“然然說的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
“......”李玉然眯著眼睛,平凡的相貌中儼然要透出刺人的精光,她愛極了現在這種感覺,接著讓人說道,“外在好了...”
“外在啊。”寧大官人暗默了片刻組織這語言,心道這小妞還真是頗有一些葷素不忌的樣子,他身體確實是有些變化的,泡澡時有著越發強烈的內勁或者說是氣流湧動,他仿佛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絕世高手了,就差一步便羽化登仙劃破虛空,然後泡完之後全身也是精神無比,“...外在就是景蘭他們每天都很累。”
“其實這樣並見得有多好。”李小妞沒有害羞,而是思杵片刻之後才說道,“天地萬物,自有規律,就連你那本書上第一句不也是老子的道德經,也是這個意思,靠外物來改變的始終還是對身體有害處的,隻是一時好......罷了。”
“我自然知道。”寧致遠嘴角一勾笑了笑,這雖是實話,但他心裏倒是不這麽認為,暗想著現在自己就算是不用藥對那方麵也沒什麽影響,而要藥液現在每天對自己用處最大的還是在那洶湧的內勁上麵,也沒有和女孩說太多,“隻要開心便好了。”
“————”李玉然這話其實想說很久了,現在一時說了出來也沒了下文,確實現在寧大官人的樣子麵色紅潤,隻是之間帶有一絲若有若無的病色,除此之外完全就是一個強壯的人,而那句開心便好更是寧致遠說了許多遍的口頭禪,現在聽來還是別有一番領悟。
“那我先走了。”見著氣氛再次寧靜了下來,寧大官人笑著說道,李玉然沒說要和他一塊去京城,他也沒說,衝著小妞點了點頭然後提著藥罐便走了。
李玉然看著那遠去的背影漸消失,然後有些惆悵的進了屋。
寧大官人泡完藥液便迴了房,一連兩晚的時間他都是又重新恢複了那種大被同眠的感覺,想著在臨走前要重振雄風,而白天軍營之外也是安排一下後續事宜,現在寧夏那些還是白身或者秀才的人擔任公職何其之多,所以一切倒是有條不紊。
而此時蒙古草原上林丹汗還正和後金人馬對峙著......
由於多爾袞冷靜了下來,雙方都沒有太過激進,林丹汗現在的實力比曆史上要強上了不少,但寧致遠相信,勝利還是屬於皇太極的,雖然他很不喜那個家夥,但很顯然皇太極的軍事素養不是蓋的,林丹汗若是有他的魄力,也不至於客死他鄉。
............
寧致遠已經出發在了去京城當官的路上,一輛諾大的馬車中裝著兩大兩小四個女孩還有寧致遠,商景蘭和柳如是很矜持地躺在寧大官人懷裏,而兩隻蘿莉嘰嘰喳喳地看著窗外,顯得很是活躍,她們也已經有兩年沒有離開過寧夏了。
外麵是兩千帶甲的軍隊和數百親兵,或許是因為隨行還有幾個女孩的緣故,寧致遠覺得自己愈發懶散了,要是以往他必然會在外麵和眾多士兵一塊騎著馬,一方麵是鍛煉一下自己,更多的是表示自己與別的官員不同,而現在多是在馬車中。
一路風光,一行人有序的趕著路,到了陝西山西地界也同樣沒有加速,他不知道崇禎會給他一個什麽官,但這也都不重要。
隊伍在剛剛過了山西地界就停下了,兩千士兵也奔向了江南一帶,在此之前還陸續出發了一批士兵,共計八千人,分散落在李家店鋪和土地處,再由他們訓練李家原有的夥計和下人,必要讓每個人都充滿戰鬥力,成為可用之兵。
緊趕慢趕進了京城,不能縱馬,於是一群人下了馬,幾個女孩依舊在馬車中,寧大官人也下了車,映入眼簾的依舊是那副繁華中帶著些虛假的景象,遠勝於金陵,又遠不如金陵。
徐光啟的府中,寧致遠進了京城就馬不停蹄就來到了這兒,自從上次離開京城以後,那最後一麵時徐光啟的模樣深入他心,那是一種很正常的老態,卻也最讓人無奈。
如今那種老態再次眼重了一番,遍布叢生的皺紋和微弱的唿吸聲,在寧致遠到來後睜開了眼睛,眼神卻還是那麽有光彩。
寧致遠知道,徐光啟的眼神不管在什麽時候都不會失去色彩,那代表著他的人生閱曆和智慧,直到他死的那一刻才消失,他想起自己初識徐光啟,隻是那一場詩會中從李應手中拿到一封信,是在激勵自己,第二封信是在寧夏的途中,大意是為自己找迴場子,然後陸續還有許多封信,都是在教他為人處世為官之道,甚至還幫他定了李今是那門親事......
寧致遠開始並不能理解這位老人,直到他說他是自己是他的外孫,而且此時與李今是琴瑟和諧之後他還打心底感謝徐光啟給他找了這麽一個妙人,給他以後也能帶來不少幫助,徐光啟或許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徐光啟還有一個兒子叫徐驥,也是他的舅舅,現在正在外地做官,而他從來就未見過,徐光啟也未提過。
不知為何,也沒有關係。
“致遠啊,來了。”徐光啟有些無力地說著,然後掙著要起身,最後在寧致遠的攙扶下靠在了床上。
“外公......”寧致遠還是不知該說些什麽。
“你可知道皇上要指派你做個什麽職務?”徐光啟問道。
寧致遠搖了搖頭,心中也是有些好奇。
“不出意外應該是在兵部,具體什麽皇上沒和老夫說,你也不必知道。”徐光啟道,寧致遠懂他的意思,隻要隨著崇禎的意思,什麽都不用管,幾品官員都無所謂,而已寧致遠的資曆職務也不會太低,畢竟不同於一般的進士。
“致遠啊,你可知道孫元化此人?”徐光啟在寧致遠沉默的時候再次問道,今日他的話似乎有些多。
“登萊前任巡撫,現在正被叛軍孔有德尚可喜他們關押吧。”寧致遠臉色有些怪異地說著,他前世沒聽說過什麽孫元化,但對於這兩個幾乎和吳三桂齊名的漢奸可算是有所了解。
“老夫讓皇上發展火器,隻是幾年時間的成果卻寥寥,這與朝廷財政沒錢有關,也與那些官員並沒盡心盡力有關,致遠你從我這兒要了數名製作火器的人,看的出來對這方便你很看重。”
“————”寧致遠點頭並未答話,心說老爺子這是廢話嘛,不過火器的威力他確實比誰都清楚,冷兵器時代將要過去。
“但那些人或許對於火槍鳥衝能有所貢獻,大炮是否便有些有些無力了?”徐光啟接著問道,吐字清晰,條理清楚。
寧致遠再次點了點頭,那些人仿造的技術還是可以的,隻是改進上卻毫無進展,所以現在寧夏的大炮都隻是仿著進口的紅衣大炮,但寧致遠也知道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沒有多麽迫切,下載乃聽著徐光啟的話,似乎還有人才啊。
“那致遠你覺得孫元化此人如何。”徐光啟低聲道。
“————”寧致遠猶豫著,然後果斷說道,“該殺。”
這倒是寧致遠的心裏話,也是大大的實話,沒見過那麽愚蠢的巡撫,收留反賊不上報朝廷,這是要造反嗎?而且還被別人坑了兩次占據了萊州,又連累死了一個新來的巡撫,這樣的官員,自然是該殺。
“元化確實不適合當官。”徐光啟唏噓道,“他也沒想過當官,興趣不在於此,隻是朝廷硬要派他去的,才有了今日之禍。”
寧致遠依舊默不作聲,他已經隱隱猜到徐光啟的意思了。
“當時從西班牙進口的二十尊紅衣大炮,還派了數十名官員進行火器培訓,元化便是最出色的那一名,連老夫都差他一籌。”徐光啟又說道,“所以若是致遠有意研究火藥,最好還是講元化弄過來到寧夏,進展必定迅速,另外,老夫收到了消息,元化已經被叛軍放了,正往京城趕來的路上。”
寧致遠暗暗驚訝,也似乎想起了關於孫元化的一點信息與徐光啟所說的重合,不由心下一動,然後還是什麽也沒有說。
徐光啟也沒有再說這個話題,孫元化可以說是他的師弟,但若是沒有寧致遠他也不會去搭救的,白費功夫,因為那書呆子也不會遵從,不怕死,死便死了,但若是有他感興趣的事情,對他和寧致遠都好。
再說了一會,徐光啟神色便已經黯淡下去了,自嘲一聲人老了就是這樣之後揮手讓寧致遠離開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寧致遠出了徐府,因為孫元化的事情心中有些高興,至於怎麽救他,那是徐光啟的事情,隻是和他招唿一聲弄個人進來。
若是一般人還不見得敢這麽做,因為這是窩藏逃犯,孫元化是沒得救了,大罪,所以徐光啟必然是瞞天過海或者是直接把人劫走,對於寧致遠而言......無非就是窩藏逃犯而已,這種事他做起來輕車熟路。
府邸還是之前的府邸,李定方也在其中,官員一半都會賞賜府邸,但那隻是對於上了品級的官,李定方個現在還算不上,所以這般官員一直都會是租賃房子,但李定方還是住在了這兒。
他與李應都是在眾考生中排名極其靠前,所以被安排在了翰林院修纂,具體的工作就是幫崇禎寫信之類的活,這是屬於崇禎的心腹,看來崇禎對這兩個也是極為看重,而李聰...寧大官人打聽到他被崇禎安排當了言官,這便有些讓人得意了。
寧大官人想著自己與李聰的矛盾那麽...明顯,所以崇禎給了自己麵子把李聰安排進了最艱難的地方?
崇禎朝的言官遠沒有幾十年前的風光,可以罵的皇上抬不起頭來,而且還要有隨時被崇禎砍了的覺悟,因為崇禎不爽.
............(未完待續。)
............
正熱天的黑暗來很晚,趁著不太熱的時候,而寧夏各地都還在有大量的百姓在給他們的土地澆水,種植的作物全部都是紅薯,為了在短時間內解決寧夏的土地糧食問題,所以便大量普及了,否則按照寧夏人均兩畝地的糧產,寧夏隻會是一直自顧不暇。
寧大官人還要泡澡,從李玉然的院中拿過那個藥罐,這些本來是不需要他去做,但寧致遠並不想派去一個下人拿,每日午時和晚間,這樣他至少一天要見著這個女孩兩次,他知道自己這是為什麽,李玉然身上有種獨特的吸引力,他喜歡這種感覺,而他也從來都是將李玉然當平等的關係。
“聽景蘭說,你後天就要去京城了是嗎?”李玉然杵著下巴說道,那藥罐在石桌上麵還冒著熱氣。
“是啊...”寧大官人一愣之後答道,心裏感覺自己好像是已經和這妞說過了啊,難道自己沒說?怎麽她還是聽景蘭說的。
“你還要帶景蘭和景薇一起走?”李玉然又眨眨眼問道。
“是啊...”寧大官人再次點點頭,他有點想讓李玉然也跟著一塊去的想法,數月的時間,如果身後突然沒有了一個這樣的小妞,也不知道還會不會習慣,但他也不會提出來,這樣似乎顯得他對這小妞有什麽企圖一樣。
“那以後你的藥可以讓景蘭來煮了...”李玉然低聲道,心裏有些訕訕然,也有些空虛,從後天開始她便無需再做這件事情了,以往她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現在多出來的時間她竟不知道該幹些什麽,這種感覺來的很莫名。
“那是...也已經麻煩你許久了,我就不說謝了。”寧致遠笑道,石桌上的藥罐依舊在冒著熱氣。
李小妞點點頭,然後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氣氛很安靜,氣息很和諧,院中隻剩她一個人,她向來沒有用侍女的習慣,而雖然現在是晚上,但李方針還是在寧夏的醫館裏麵,並非是那老頭有這麽勤奮,隻是一時來了興致便想去虐待一下那二十個老頭徒弟罷了。
“你現在每日用那種藥有什麽效用嗎?”李玉然再問道,她對於這件事還是有些興致,但更多的隻是不想讓氣息尷尬起來。
“......”寧大官人稍顯怪異地看了李小妞一眼,然後邪笑一番說道,“然然說的是外在的還是內在的?”
“......”李玉然眯著眼睛,平凡的相貌中儼然要透出刺人的精光,她愛極了現在這種感覺,接著讓人說道,“外在好了...”
“外在啊。”寧大官人暗默了片刻組織這語言,心道這小妞還真是頗有一些葷素不忌的樣子,他身體確實是有些變化的,泡澡時有著越發強烈的內勁或者說是氣流湧動,他仿佛覺得自己已經是一個絕世高手了,就差一步便羽化登仙劃破虛空,然後泡完之後全身也是精神無比,“...外在就是景蘭他們每天都很累。”
“其實這樣並見得有多好。”李小妞沒有害羞,而是思杵片刻之後才說道,“天地萬物,自有規律,就連你那本書上第一句不也是老子的道德經,也是這個意思,靠外物來改變的始終還是對身體有害處的,隻是一時好......罷了。”
“我自然知道。”寧致遠嘴角一勾笑了笑,這雖是實話,但他心裏倒是不這麽認為,暗想著現在自己就算是不用藥對那方麵也沒什麽影響,而要藥液現在每天對自己用處最大的還是在那洶湧的內勁上麵,也沒有和女孩說太多,“隻要開心便好了。”
“————”李玉然這話其實想說很久了,現在一時說了出來也沒了下文,確實現在寧大官人的樣子麵色紅潤,隻是之間帶有一絲若有若無的病色,除此之外完全就是一個強壯的人,而那句開心便好更是寧致遠說了許多遍的口頭禪,現在聽來還是別有一番領悟。
“那我先走了。”見著氣氛再次寧靜了下來,寧大官人笑著說道,李玉然沒說要和他一塊去京城,他也沒說,衝著小妞點了點頭然後提著藥罐便走了。
李玉然看著那遠去的背影漸消失,然後有些惆悵的進了屋。
寧大官人泡完藥液便迴了房,一連兩晚的時間他都是又重新恢複了那種大被同眠的感覺,想著在臨走前要重振雄風,而白天軍營之外也是安排一下後續事宜,現在寧夏那些還是白身或者秀才的人擔任公職何其之多,所以一切倒是有條不紊。
而此時蒙古草原上林丹汗還正和後金人馬對峙著......
由於多爾袞冷靜了下來,雙方都沒有太過激進,林丹汗現在的實力比曆史上要強上了不少,但寧致遠相信,勝利還是屬於皇太極的,雖然他很不喜那個家夥,但很顯然皇太極的軍事素養不是蓋的,林丹汗若是有他的魄力,也不至於客死他鄉。
............
寧致遠已經出發在了去京城當官的路上,一輛諾大的馬車中裝著兩大兩小四個女孩還有寧致遠,商景蘭和柳如是很矜持地躺在寧大官人懷裏,而兩隻蘿莉嘰嘰喳喳地看著窗外,顯得很是活躍,她們也已經有兩年沒有離開過寧夏了。
外麵是兩千帶甲的軍隊和數百親兵,或許是因為隨行還有幾個女孩的緣故,寧致遠覺得自己愈發懶散了,要是以往他必然會在外麵和眾多士兵一塊騎著馬,一方麵是鍛煉一下自己,更多的是表示自己與別的官員不同,而現在多是在馬車中。
一路風光,一行人有序的趕著路,到了陝西山西地界也同樣沒有加速,他不知道崇禎會給他一個什麽官,但這也都不重要。
隊伍在剛剛過了山西地界就停下了,兩千士兵也奔向了江南一帶,在此之前還陸續出發了一批士兵,共計八千人,分散落在李家店鋪和土地處,再由他們訓練李家原有的夥計和下人,必要讓每個人都充滿戰鬥力,成為可用之兵。
緊趕慢趕進了京城,不能縱馬,於是一群人下了馬,幾個女孩依舊在馬車中,寧大官人也下了車,映入眼簾的依舊是那副繁華中帶著些虛假的景象,遠勝於金陵,又遠不如金陵。
徐光啟的府中,寧致遠進了京城就馬不停蹄就來到了這兒,自從上次離開京城以後,那最後一麵時徐光啟的模樣深入他心,那是一種很正常的老態,卻也最讓人無奈。
如今那種老態再次眼重了一番,遍布叢生的皺紋和微弱的唿吸聲,在寧致遠到來後睜開了眼睛,眼神卻還是那麽有光彩。
寧致遠知道,徐光啟的眼神不管在什麽時候都不會失去色彩,那代表著他的人生閱曆和智慧,直到他死的那一刻才消失,他想起自己初識徐光啟,隻是那一場詩會中從李應手中拿到一封信,是在激勵自己,第二封信是在寧夏的途中,大意是為自己找迴場子,然後陸續還有許多封信,都是在教他為人處世為官之道,甚至還幫他定了李今是那門親事......
寧致遠開始並不能理解這位老人,直到他說他是自己是他的外孫,而且此時與李今是琴瑟和諧之後他還打心底感謝徐光啟給他找了這麽一個妙人,給他以後也能帶來不少幫助,徐光啟或許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徐光啟還有一個兒子叫徐驥,也是他的舅舅,現在正在外地做官,而他從來就未見過,徐光啟也未提過。
不知為何,也沒有關係。
“致遠啊,來了。”徐光啟有些無力地說著,然後掙著要起身,最後在寧致遠的攙扶下靠在了床上。
“外公......”寧致遠還是不知該說些什麽。
“你可知道皇上要指派你做個什麽職務?”徐光啟問道。
寧致遠搖了搖頭,心中也是有些好奇。
“不出意外應該是在兵部,具體什麽皇上沒和老夫說,你也不必知道。”徐光啟道,寧致遠懂他的意思,隻要隨著崇禎的意思,什麽都不用管,幾品官員都無所謂,而已寧致遠的資曆職務也不會太低,畢竟不同於一般的進士。
“致遠啊,你可知道孫元化此人?”徐光啟在寧致遠沉默的時候再次問道,今日他的話似乎有些多。
“登萊前任巡撫,現在正被叛軍孔有德尚可喜他們關押吧。”寧致遠臉色有些怪異地說著,他前世沒聽說過什麽孫元化,但對於這兩個幾乎和吳三桂齊名的漢奸可算是有所了解。
“老夫讓皇上發展火器,隻是幾年時間的成果卻寥寥,這與朝廷財政沒錢有關,也與那些官員並沒盡心盡力有關,致遠你從我這兒要了數名製作火器的人,看的出來對這方便你很看重。”
“————”寧致遠點頭並未答話,心說老爺子這是廢話嘛,不過火器的威力他確實比誰都清楚,冷兵器時代將要過去。
“但那些人或許對於火槍鳥衝能有所貢獻,大炮是否便有些有些無力了?”徐光啟接著問道,吐字清晰,條理清楚。
寧致遠再次點了點頭,那些人仿造的技術還是可以的,隻是改進上卻毫無進展,所以現在寧夏的大炮都隻是仿著進口的紅衣大炮,但寧致遠也知道那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沒有多麽迫切,下載乃聽著徐光啟的話,似乎還有人才啊。
“那致遠你覺得孫元化此人如何。”徐光啟低聲道。
“————”寧致遠猶豫著,然後果斷說道,“該殺。”
這倒是寧致遠的心裏話,也是大大的實話,沒見過那麽愚蠢的巡撫,收留反賊不上報朝廷,這是要造反嗎?而且還被別人坑了兩次占據了萊州,又連累死了一個新來的巡撫,這樣的官員,自然是該殺。
“元化確實不適合當官。”徐光啟唏噓道,“他也沒想過當官,興趣不在於此,隻是朝廷硬要派他去的,才有了今日之禍。”
寧致遠依舊默不作聲,他已經隱隱猜到徐光啟的意思了。
“當時從西班牙進口的二十尊紅衣大炮,還派了數十名官員進行火器培訓,元化便是最出色的那一名,連老夫都差他一籌。”徐光啟又說道,“所以若是致遠有意研究火藥,最好還是講元化弄過來到寧夏,進展必定迅速,另外,老夫收到了消息,元化已經被叛軍放了,正往京城趕來的路上。”
寧致遠暗暗驚訝,也似乎想起了關於孫元化的一點信息與徐光啟所說的重合,不由心下一動,然後還是什麽也沒有說。
徐光啟也沒有再說這個話題,孫元化可以說是他的師弟,但若是沒有寧致遠他也不會去搭救的,白費功夫,因為那書呆子也不會遵從,不怕死,死便死了,但若是有他感興趣的事情,對他和寧致遠都好。
再說了一會,徐光啟神色便已經黯淡下去了,自嘲一聲人老了就是這樣之後揮手讓寧致遠離開了,一切盡在不言中。
寧致遠出了徐府,因為孫元化的事情心中有些高興,至於怎麽救他,那是徐光啟的事情,隻是和他招唿一聲弄個人進來。
若是一般人還不見得敢這麽做,因為這是窩藏逃犯,孫元化是沒得救了,大罪,所以徐光啟必然是瞞天過海或者是直接把人劫走,對於寧致遠而言......無非就是窩藏逃犯而已,這種事他做起來輕車熟路。
府邸還是之前的府邸,李定方也在其中,官員一半都會賞賜府邸,但那隻是對於上了品級的官,李定方個現在還算不上,所以這般官員一直都會是租賃房子,但李定方還是住在了這兒。
他與李應都是在眾考生中排名極其靠前,所以被安排在了翰林院修纂,具體的工作就是幫崇禎寫信之類的活,這是屬於崇禎的心腹,看來崇禎對這兩個也是極為看重,而李聰...寧大官人打聽到他被崇禎安排當了言官,這便有些讓人得意了。
寧大官人想著自己與李聰的矛盾那麽...明顯,所以崇禎給了自己麵子把李聰安排進了最艱難的地方?
崇禎朝的言官遠沒有幾十年前的風光,可以罵的皇上抬不起頭來,而且還要有隨時被崇禎砍了的覺悟,因為崇禎不爽.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