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寧致遠買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丹爐迴來,李家兄弟都一臉怪異的看著他,而當看到他把食鹽和石頭沙子都放進去練的時候,李定方忍不住開口了。


    “致遠你這是要幹嘛。”臉色有些不喜,如果寧致遠真的沉迷煉丹,那現在做的賑災什麽都是沒有意義的。


    寧致遠言:“定方你想到那兒去了,哪有什麽長生不死,我才不會那麽糊塗呢,我是另有用處。”


    李定方登時就放下心來不再問了,而寧致遠之所以不說出來是因為他根本就不知道怎麽說,做出來自然就知道了。


    明朝的煉丹爐其實還是挺先進的,這和嘉靖皇帝沉迷丹藥有莫大關係,極大推進了古代化學工業的發展,也並不都是壞事嘛。寧致饒有趣味的想。


    十幾個丹爐全天運作,寧致遠找了幾個人信得過的人特地看著,一煉就是一整天,而每次生火之前他都是信心滿滿,而熄火之後看著丹爐裏黏黏糊糊的一坨一坨的東西他都感到心塞。


    而一個月的賑災已經過去了一大半,所招的人也越來越多,寧致遠再次感覺到,他又缺錢了,現在每天支出達到了五十兩白銀,這樣下去,等到了一個月的時間,大家都隻能喝西北風去。


    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也已經有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了,想起自己剛來那會隻能和邢沅喝著清淡的稀粥,現在的日子也是夠好了。


    寧致遠知道,這一切的改變都是因為秦淮河,而他今天,還得再去撈一筆銀子。


    真是罪過罪過!


    秦淮河,媚香院。


    之所以不去歸家院,隻是因為今天媚香院這兒有一場極大地詩詞盛會,據說金陵城有頭有臉的人都會來,而自己現在做的那幾句千古名句和那一個解元的身份,也夠意思了,所以他收到了請帖。


    寧致遠很高興。這種撈錢的大型場合怎麽能沒有他呢?


    掏出請帖交給門口的小廝,寧致遠就要進門。


    “寧兄,”就在寧致遠想要進去的時候,有人從後麵叫住了他。


    “李兄啊。”寧致遠一看來人,正是南京府尹的兒子李應。


    “恭喜得中解元啊,不出我的意料啊,上次怎麽不告而別啊?而後這麽長時間,為兄都沒有在歸家院等到你啊,沒想到今天在這碰上了,和我一起進去如何。”李應說道。


    寧致遠說道,“如此甚好。”


    “還有上次,我出來的時候,正好看見....看見李兄正在對佳人上下其手,所以...不辭而別啦,嘿嘿。”寧致遠笑道。


    “哈哈,寧兄請。”李應聽了,卻是絲毫不在意。


    媚香院並不見得比歸家院好,但人氣卻是實實在在的高出一籌。


    入座之後,寧致遠隨著李應的介紹四處看著,“那是太倉張溥,可是聞名的複社創始人之一,旁邊是侯方域,戶部尚書的兒子......”


    忽然,李應拍了一下腦袋說道,拿出一封信說道,“寧兄,這兒有一封家父交與我的信,說是故人寫於你的。”


    寧致遠一愣,接過信封看了看,四個渾厚有力的大字,致遠親啟。想了想,有些疑惑,自己有故人能和應天府尹認識?


    迴去再說吧!


    聽著一個個後世聞名的名字從李應嘴裏說出來,寧致遠心裏很平靜,在他看來,明末這些書生都是誤國的主要原因,他十分鄙視,臉上還是掛著淡淡的笑容。


    “曲闌深處重相見,勻淚偎人顫...............”一曲響起,寧致遠有些恍然,柳如是的聲音,這正是自己在歸家院所作的那首虞美人,已經被作了曲。


    “看來寧兄今日是要出盡風頭了啊。”一旁李應笑嗬嗬的說道。


    寧致遠覺得這是一個很特殊的人,有著紈絝的習性,卻沒有紈絝的脾氣,倒是可以交往一番。


    微微笑著不說話,看向正在彈琴的柳如是。


    “李兄可知道今日的詩會因誰而起?”寧致遠突然問道,他心裏有些好奇,連不是媚香院的柳如是也來啦,還有這麽多的大人物。


    “周道登侍郎退隱了,一群吃飽了沒事幹的便張羅了這個詩會。”李應小聲的說道。


    寧致遠平靜的應了一聲,心裏卻猶如卷起了驚濤駭浪。隨即又是苦笑一番,和我有關係嗎?


    周道登曆史上收了十三歲的柳如是為小妾,在十四歲的時候因為被人誣陷通奸又被趕出了家門重迴歸家院,直到二十歲嫁給錢謙益。


    該做的,我已經做了,可是我的力量太小。


    煩躁之下,看著柳如是,寧致遠滿飲了一杯酒。柳如是的目光這時卻看了過來,四目相望,寧致遠卻感覺好像看見了柳如是眼中的一抹異常。


    一名五十多歲的老頭這時站了出來,想必這便是周道登了,因為目光一直在盯著他的寧致遠果然發現他多看了柳如是一眼。


    “老夫辭官歸隱,承蒙各位同僚在此為吾送行,老夫多謝了。”周道登言。


    寧致遠心裏惡寒,年紀都可以當別人爺爺了還惦記人家。


    “老夫先開個彩頭,‘汩沒朝班愧不才,誰能低折向塵埃。青山得去且歸去,官職有來還自來。’哈哈,眾位接著來。”


    眾人齊齊叫了一聲好,連寧致遠也覺得這詩不錯。緊接著有人陸續作詩了。


    “在下張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


    寧致遠想,這個複社創始人還是有點文采的,至少詩比那個什麽周道登寫得好。


    “在下侯方域......”


    ..........


    眾人或好或壞都作了一首詩,這就是古人的惡趣味,連李應也寫了首相當湊合的詩。


    寧致遠隻是感覺心裏很不好,李應拉扯了他幾下他都毫無反應,這一個情形在此時安靜的大廳中顯得極為突兀。


    “李兄,這位是?”侯方域皺著眉頭不悅的說道,周道登是他父親的同僚,今天的詩會也是他好不容易舉辦的,怎麽能讓這一個不識相的破壞了?


    “哦,這位便是寫出剛剛柳姑娘詠唱的那首虞美人的才子,寧致遠寧解元。”李應介紹道,語氣不冷不熱。很明顯,侯方域在他眼中就是屬於那種吃飽飯沒事幹的人。


    “原來是鄉試解元啊,既是如此,那又為何不作詩。”侯方域語氣還是很不好,態度顯然並沒有因為寧致遠的才名而有所改善,反而心裏有隱隱的嫉妒。


    “請問這位公子,是否一定要作詩?”寧致遠突然出聲問道,對於侯方域,他是半點好感都欠,偽君子一個。


    “那是自然,曆來如此。”侯方域答道,在他看來,寧致遠已是騎虎難下了,珠玉在前,還能作出比這更好的詩來嗎?還有這解元,各個地方每三年都有一個,不太稀罕。


    “周侍郎,致遠乃鄉下一村人,不知規矩,還望見量,這就補上。”寧致遠不理侯方域,對著周道登說道。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爭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劫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劫者並收藏大明爭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