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季布卻不怕項羽發怒,隻見季布神色淡然的說道:“末將知道,這對霸王而言是一個非常難以抉擇的事,可為了千秋大業,為了楚國江東父老,霸王您必須做出選擇!”


    項羽邁著大步流星的步伐走到季布麵前,怒瞪著季布吼道:“季布,你現在是在逼宮!”


    “不敢!”季布低下頭。


    “霸王,懇求您為江東父老,做出決定吧!”


    這時,項伯跪地納首,高聲大喊。


    其餘人也都紛紛彎下雙膝跪在地上,齊聲呐喊道:“還請霸王為了江東父老,做出決定!”


    看著跪俯在地的眾人,項羽腳步踉蹌的後退幾步,有些不可思議的看著眾人喃喃自語道:“你們....你們....”


    打死項羽也沒有想到,他會有被群臣逼宮的一天。


    項羽也想起一句話,自己眼中的寶,在別人眼中,可能比草都不如。


    在項羽自己眼裏,虞姬是他最痛惜的人,可在季布等文武眼中,隻是一個丟失可以拋棄的女人。


    “我絕不會向你們妥協,也絕不向秦四世妥協!”項羽神情肅穆,語氣堅定的說道。


    眾人越是逼他,他越是要唱反調。


    “霸王....”


    季布正要說話,然卻被項羽驟然打斷,“龍且、項莊、虞子期三位將軍,我也不會拋棄,傳我軍令,再集二十萬大軍,我要親自領兵攻秦,救出龍且三人,如果救不出來,我項羽這條命賠給他們!”


    項羽選擇了一條冒險的路,親自帶兵攻秦。


    範增聽聞此言,第一時間站出來反對道:“霸王,萬萬不可啊,我楚國境內的兵力隻剩下三十萬,若在抽二十萬,國內兵力隻剩下十萬,萬一劉邦來襲,恐有禍患發生!”


    “怕什麽,劉邦翻不了天!”


    “此事,我意欲已決,無需多言!”


    “季布和亞父隨我出征,其餘人留守彭城,我不在楚國的時間,楚國交給你們了!”


    “都退下吧!”


    項羽不給眾人反對的機會,在說完決策,就將眾人轟了出去。


    “唉~”


    “唉~”


    一道道哀歎聲從眾臣口中發出,眾臣神色無奈的紛紛退下。


    次日天亮,一道道集結軍隊的軍令從彭城傳出,傳至楚國各地駐軍。


    秦四世元年十月十七日!


    這一天,關中發生了一件大事,因為廢丘久攻不下,韓信掘提引渭水攻廢丘,使城中數萬雍軍全軍覆沒,雍王章邯自殺。


    至此,章邯這顆釘在關中的釘子,終於被劉邦拔掉,關中之地也盡入劉邦之手!


    可還不等劉邦高興,就接到周勃被秦四世賜死的消息,這消息令劉邦乃至漢軍上下發出淒厲的悲鳴。


    劉邦並沒有因為周勃的死,而發兵攻秦,依舊將重心放在其餘諸侯身上。


    同日,二十萬楚軍集結在彭城,在項羽的率領下,二十萬楚軍浩浩蕩蕩的奔向北方。


    一晃五日過去,秦四世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大秦第一軍團、大秦第二軍團、大秦第三軍團組成的一路秦軍,在經曆半個月的攻城略地,順利收複漁陽九縣,漁陽郡全境落入大秦手中,大秦帝國版圖又多一郡。


    大秦第四軍團、大秦第五軍團、大秦第八軍團組成的二路秦軍,也在經曆半個月的行軍和攻城略地,攻下上穀六縣,收複上穀郡八成土地。


    秦軍的連戰連勝,無往不勝,也為嬴子辛漲了十八萬兌換點,嬴子辛現在的兌換點數量達到二十七萬四千。


    秦四世元年十月二十四日,二路秦軍攻下上穀郡全郡,至此,大秦帝國坐擁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


    總人口達到八十七萬!


    在占領上穀郡全郡之後,嬴子辛令第十軍團駐守漁陽郡,令第十一軍團駐守上穀郡,也令第一軍團、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第四軍團、第五軍團、第八軍軍團等六個軍團集結在上穀郡!


    秦四世元年十一月初一,嬴子辛率六個軍團,總計六萬大軍西進代郡,代郡屬於趙國領土,也是代王陳餘的封地。


    當陳餘得知六萬秦軍向代郡進兵,二話不說立馬率領五萬趙軍馳援代郡,試圖保住自己的封地。


    代郡原本就有三萬代軍駐紮,加上五萬趙軍,就有八萬大軍,在陳餘看來,八萬大軍依據城池地利,完全可以阻擋六萬秦軍的進攻。


    可陳餘還是低估了秦軍,秦四世元年十一月初八,六萬秦軍兵分六路,分別攻打代郡以東六縣,以東六縣分別是。


    僅當天,六路秦軍皆得開旗勝,斬近兩萬趙軍,收複桑乾縣,桑乾、道人、當城、高柳、馬城六縣。


    一天時間,陳餘丟了六個縣。


    代郡總共有十八個縣,丟了六個縣,相對於丟了三分之一的土地。


    陳餘見秦軍進攻犀利,決定將兵力都集中在代郡郡都代縣,也派使者前去求援。


    而嬴子辛在得知陳餘將兵力都集中在代縣,也將六大軍團集結起來,向代縣發起猛攻,試圖一戰定乾坤!


    從十一月初十至十一月十五日,經過五天時間的慘烈攻城,損失近萬兵力,秦軍成功攻破代縣,斬敵六萬,繳獲糧草二十萬石。


    遺憾的是,陳餘跑掉了,沒有逮住。


    攻下代縣後,嬴子辛第一時間給六大軍團補充損失掉的兵力,也補充了弩箭等消耗品,並購買了八千精銳騎兵、一萬兩千精銳弩兵、兩萬精銳步兵,四個都尉級將領、四十個校尉級將領。


    購買出來的軍隊,用於組建大秦第十二軍團、大秦第十三軍團、大秦第十四軍團,大秦第十五軍團!


    補兵花費加上購買軍隊的花費,總計花費十四萬兌換點。


    好在嬴子辛早已今非昔比,兌換點數量隨著秦軍不斷大勝而上升,在攻下代縣時,兌換點足足有四十萬,去除這筆十四萬兌換點的花費,還有二十六萬兌換點。


    經過這次擴軍,秦軍在代郡就有十個軍團,兵力達到十萬,全國上下的總兵力達到十五萬。


    論兵力而言,大秦帝國的兵力隻僅次於楚國,遠勝漢、趙、魏、齊等諸侯國。


    時間飛速流逝,日子一天天過去,隨著時間推移,秦軍相繼攻克代郡的班氏,延陵,且如、平邑、陽原、東安陽、參合、平舒、靈丘、廣昌、鹵城等十一縣,占領代郡全郡。


    秦四世元年十二月初一,嬴子辛命令大秦第十二軍團、大秦第十三軍團駐紮代郡,第一軍團、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第四軍團、第五軍團、第八軍團、第十四軍團、第十五軍團總共八個軍團攻打雁門郡和雲中郡。


    雁門郡位於代郡西南方向,雲中郡位於代郡西北方向,雲中郡北邊就是長城,秦軍若是攻下這兩郡,兵鋒就能打到九原郡、河套草原!


    也在這一天,第一批二十萬楚軍以及各路諸侯軍全部抵達趙國恆山郡,不過都沒有向北進攻,也沒有攻打廣陽郡。


    他們都在等項羽!


    項羽一到,即揮師北上。


    而此時的項羽,以及第二批二十萬楚軍,正在前往趙國恆山郡的半路上。


    秦四世元年十二月初十,秦太尉宰父攻殺雲中君姬魚,奪下雲中郡!


    秦四世元年十二月十五日,大秦第五軍團統領方永衛攻殺雁門郡郡守李河,奪下雁門郡全郡。


    攻下兩郡,兩郡為嬴子辛提供了二十一萬兌換點,使嬴子辛的兌換點達到四十七萬!


    其後,嬴子辛為了更好的攻打河套草原、九原郡,嬴子辛花費十萬兌換點,購買整整一萬精銳騎兵,組建大秦第一騎兵軍團。


    不止如此,嬴子辛再度花費九萬九千兌換點,購買六千精銳騎兵、九千精銳弩兵,一萬五千精銳步兵,三名都尉級將領,三十名校尉級將領。


    購買出來的軍隊,分別組建大秦第十六軍團、大秦第十七軍團、大秦第十八軍團。


    加上大秦第一騎兵軍團,大秦帝國總兵力達到十九萬,兵力可謂持續飆升。


    秦四世元年十二月二十日,嬴子辛命十六軍團、十七軍團分別駐守雲中郡、雁門郡,其餘軍團向九原發起進攻,大秦第一騎兵軍團則向繞過九原攻打河套。


    隻要奪下河套草原,大秦帝國的奪取北方戰略計劃,就完成了。


    因為河套草原與遼東是一西一東,打到河套草原就相對於打穿了北方,打到底了。


    在第一軍團、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第四軍團、第五軍團、第八軍團、第十四軍團、第十五軍團、第十八軍團等九個軍團的進攻下,大秦輕輕鬆鬆奪下九原郡。


    大秦第一騎兵軍團也依仗騎兵的高機動速度,很快進入河套草原。


    駐守河套草原的是河南王申陽,申陽又是劉邦的屬下。


    得知秦軍騎兵已經打到河套,劉邦終於坐不住了,因為河套草原的南邊,就是關中,也就是說,如果秦軍攻下河套草原,就能從河套草原出兵攻打關中。


    為了將秦軍趕出河套草原,劉邦派韓信為帥,率領九萬漢軍步卒,一萬漢軍騎兵北上禦秦。


    也在劉邦派韓信前去河套抵禦秦軍之時,項羽終於趕到趙國恆山郡。


    秦四世二年正月十五日,項羽率四十萬楚軍以及五萬各諸侯軍組成的聯軍,總計四十五萬大軍向北開進,進攻廣陽郡。


    廣陽郡現在是無主郡,項羽輕輕鬆鬆控製廣陽郡,隨後向右北平發起進攻,意圖將北方的秦軍一分為二。


    當嬴子辛得知項羽率楚軍攻打右北平郡,立即花費十六萬五千兌換點,購買五個滿編軍團前去支援右北平郡。


    五個滿編軍團分別是十九軍團、二十軍團、二十一軍團、二十二軍團、二十三軍團!


    秦四世二年正月三十日!


    韓信率軍開入河套草原中部區域,在河套中部區域設下七道防線,用於阻擋秦軍前進。


    大秦第一騎兵軍團一日之內猛攻三次,第一次,連下兩道防線,被第三道防線擋住,斬敵近一萬,自損一千餘。


    第二次,連下五道防線,被第六道防線擋住,斬敵兩萬八,自損兩千餘。


    第三次,連下六道防線,被最後一道防線擋住,斬敵一萬四,自損三千餘。


    大秦第一騎兵軍團的三次進攻,讓漢軍前前後後損失五萬餘,兵力銳減一半,秦軍損失六千餘,銳減十分之六。


    因為三次進攻失敗,大秦第一騎兵軍團的士氣有所下降,韓信抓準時機反攻,以自損兩萬的代價,把將近四千左右的秦軍騎兵全殲!


    大秦第一騎兵軍團,剛剛組建不到一個月,就全軍覆沒了。


    大秦帝國也迎來首次大敗。


    不過漢軍也隻是慘勝,損失七萬多兵力,七萬換一萬。


    這場戰役稱之為河套戰役,河套戰役是韓信軍旅生涯中,打過最慘烈的戰役。


    當大秦第一騎兵軍團被漢軍全殲的消息傳到嬴子辛的耳中,嬴子辛尤為的感到震驚,也開始重視起韓信這個對手。


    秦四世二年二月十五日,嬴子辛派大秦第一軍團、大秦第二軍團、大秦第三軍團從九原郡出發,開赴河套草原,務必將韓信擊敗,奪下河套草原!


    三大軍團開入河套草原後,韓信就開始與秦軍打拉鋸戰,白天秦軍進攻,晚上漢軍偷襲,雙方防線失而複得,複得又失。


    也就在秦漢兩軍在河套草原打來打去的時候,駐紮右北平郡的大秦第七軍團正硬著頭皮與楚軍打巷戰。


    楚軍攻城器械太多,第七軍團不得不放棄城樓位置,選擇在城內與楚軍打巷戰。


    雖然楚軍兵力多,但在秦軍將士英勇殺敵下,第七軍團有效阻擊了楚軍前進的速度,楚軍平均需要花費三四天的時間,才能攻下一座縣城。


    而楚軍每攻一城,秦軍傷亡都銳減一千之多。


    一晃一個月,秦四世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經過一個月的戰爭,河套草原的第一軍團、第二軍團、第三軍團終於占據上風,漢軍落入下風,韓信為保存有生力量,不得不退出河套草原,據守隴西郡。


    而秦軍在奪下河套草原後,嬴子辛並未讓宰父繼續率軍南下,而是就地休整。


    河套草原的戰場停下,大秦就剩下右北平郡一處戰爭。


    這一個月,第七軍團已經丟了七個縣,損失九千餘兵力,隻剩下八百餘秦軍和一個小縣城沒有丟。


    楚軍這個月也打的十分艱難,可以說是舉步艱難。


    秦四世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從雲中郡趕來支援的五大軍團及時抵達右北平郡,五大軍團合力,殲十七萬聯軍,奪迴右北平丟失的七縣。


    項羽敗退至廣陽。


    秦四世二年四月初一,嬴子辛傾盡所有兌換點,擴軍八個軍團,軍團編號從二十三排到三十一。


    秦四世二年四月初五,除了留守在各郡的十一個軍團之外,大秦二十個軍團從河套、九原、雁門、代郡、上穀、漁陽、右北平出發,一路南下攻城略地。


    秦四世二年四月初十,秦軍收複上郡,控製秦長城!


    秦四世二年四月十一日,秦軍殲敵十一萬,收複廣陽郡,將項羽打退至趙國恆山郡。


    秦四世二年四月十三日,秦軍攻殺張耳,收複太原!


    秦四世二年四月十五日,秦軍殲敵五萬楚軍,收複恆山郡,攻入趙國本土。


    項羽率十萬餘殘軍敗退至巨鹿。


    秦四世二年四月三十日,秦軍殲敵三萬漢軍,擊敗韓信,收複關中隴西郡,十萬老秦人出城迎秦軍入城。


    隴西郡被秦軍收複之後,劉邦為保存有生力量,從櫟陽遷都巴蜀。


    秦四世二年五月八日,秦軍再次於巨鹿擊敗項羽,成功收複巨鹿郡,項羽敗逃千裏,逃迴江東。


    秦四世二年五月九日,趙王歇遣使向秦軍投降,投降隻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留一個郡的土地給趙國,讓趙國繼續傳承下去。


    嬴子辛拒絕趙王歇投降。


    秦四世二年五月二十日,秦軍相繼收複上黨、邯鄲兩郡,趙王歇以及趙國君臣南逃河內郡。


    秦四世二年五月二十一日,秦軍收複北地郡,河東郡兩郡,進逼河內郡,五月二十三日,秦軍收複河內郡,俘虜趙國君臣。


    在嬴子辛的皇帝詔下,秦軍將士將趙國君臣盡皆處死。


    秦四世二年五月二十五日,秦軍攻入齊國境內,相繼收複臨淄郡、膠東郡、濟北郡,齊國君臣南逃楚國。


    秦四世二年六月初一,秦軍收複鹹陽、櫟陽、雍城等秦國古都,也於同日,另一路秦軍攻入三川郡,滅魏韓兩國,兩國君臣都落入趙國君臣的後塵。


    自此,大秦帝國占領天下西北,隻剩下東南兩大區域!


    秦四世二年六月十五日,嬴子辛遷都櫟陽,並下令將之前俘虜的戰俘,全部押到鹹陽城,參與鹹陽城重建工程。


    六月十七日,嬴子辛再度擴軍十九個軍團,軍團編號排到了大秦第五十軍團,大秦帝國總兵力達到五十萬。


    六月十八日,秦軍收複秦國故土漢中郡!


    六月二十日,秦軍相繼收複齊地薛郡、琅琊郡、東海郡、泗水郡、東郡!


    六月二十二日,秦軍收複潁川郡、南陽郡、陳郡!


    七月初一,大秦二十個軍團,總計二十萬大軍南下攻楚。


    七月十五日,秦軍收複楚地南郡、九江、彭城、衡山、章郡、會籍等六郡,占領大半個楚地。


    項羽再度南逃之廬江。


    八月初一,秦軍收複廬江,項羽逃至長沙。


    八月初三,秦軍攻至長沙,項羽兵敗,自刎而死,範增等一幹項羽麾下文臣武將,死的死,逃的逃。


    至此,楚國滅亡,西楚霸王項羽也成為曆史。


    八月十五日,嬴子辛揮師十萬攻打蜀郡,劉邦不戰而逃,一路向西逃竄,逃入發羌境內。


    九月初一,秦軍收複巴蜀兩郡!


    收複完巴蜀兩郡,天下就剩下秦將趙佗所割據的百越之地還未收複。


    說起趙佗,很多人說是始皇帝不讓他率軍進入中原,其實完全是趙佗自己想要割據自立,所以才不出兵插手中原戰事。


    簡單來說,在秦人眼裏,在嬴子辛眼裏,趙佗就是意圖分裂天下的賊人。


    九月初五,嬴子辛擴軍五十個軍團,軍團編號排到大秦第一百軍團。


    大秦帝國真正變成擁兵百萬的軍事強國。


    九月初六,嬴子辛派宰父為統帥,率三十萬秦軍南下攻打昆明郡、桂林郡、南海郡等百越之地。


    得知秦王師來襲,趙佗先是派使者赴鹹陽,稱願意稱臣,繼續做大秦的臣子,但不願交出兵權,也不願將百越等郡的治理權交給朝廷。


    嬴子辛大怒,直接將趙佗使者砍了,並給宰父下死命令,三月之內務必平定百越!


    十月初一,三十萬秦軍殺進百越之地,令嬴子辛驚訝的是,趙佗手裏的五十萬百越軍不戰自降,主動投降秦軍。


    趙佗的五十萬百越軍,其實就是秦軍,之前的大秦南軍團。


    秦人忠骨天下可見,他們怎麽會拿起武器對付自己國家的同袍呢?


    五十萬百越軍投降之後,趙佗絕望的自刎而死,百越之地盡入大秦。


    至此,大秦一統天下!


    係統也給予嬴子辛非常豐富的獎勵,足足一個億兌換點,外加十萬億斤神奇雜交稻種,一百萬精銳步卒,三十萬精銳騎兵,五十萬精銳弩兵,還有五萬重甲騎兵,五萬重甲步兵!


    一統天下之後,嬴子辛沒有去追殺劉邦,而是開始治理天下。


    天下剛剛結束紛爭,一切百廢待興。


    治理第一步,就是廢除之前貴族所有的封地和封田,全部歸於朝廷,再由朝廷散發給百姓。


    治理第二步,購買大量官員,重建各地官府!


    治理第三步,設定合理的稅賦製度,鼓勵商貿行業和工藝行業!


    一晃五年!


    經過五年的治理,大秦帝國國力蒸蒸日上,百姓富足,大秦不僅成為軍事強國,也成為超級經濟大國。


    不得不說的是,這五年的時間,劉邦在發羌混的很好,在羌地建立了漢國,征服了羌族,並與北邊的匈奴結交。


    秦四世七年八月初一,劉邦與匈奴帝國共同出兵三十萬攻打秦地河套。


    秦四世皇帝暴怒,集結五十萬大軍西征漢國,又集結三十萬大秦騎兵北伐匈奴。


    麵對五十萬秦軍來襲,劉邦根本阻擋不了,最終於秦四世八年五月,劉邦率蕭何張良韓信等文武武將,向秦軍投降。


    秦軍將劉邦等人押迴鹹陽,遂被四世皇帝依次處死,一個沒留。


    秦四世九年冬,三十萬秦軍騎兵搗毀匈奴帝國的王庭,滅亡匈奴帝國。


    從此往後,大秦帝國的疆土達至一千五百多萬平方公裏。


    秦四世十五年,嬴子辛點兵十萬,組建大秦遠征軍,向西而征。


    秦四世十七年,秦軍滅印度,占領印度全境!


    秦四世十八年,嬴子辛點兵二十萬,再度組建大秦遠征軍,向北二征!


    秦四世二十五年,經過七年的遠征,秦軍奪下沙俄帝國全部疆土。


    秦四世三十一年,大秦帝國又遣兵三十萬,遠征歐洲!


    算上路程,秦軍第三次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征服了歐洲大陸,一統全球!


    全球一統,嬴子辛為了彰顯自己的文治武功,在全世界各地修建有關於大秦的雕像和碑文。


    秦四世三十七年,四世皇帝嬴子辛駕崩於鹹陽宮!


    繼承帝位的是嬴世,嬴世是嬴子辛與沈文君的兒子。


    嬴世繼位,稱大秦五世皇帝!


    天下能看到的地方,都被嬴子辛打了下來,所以嬴世在位期間沒有發生一場對外戰爭,也沒有為國開疆,精力都放在維穩帝國統治方麵。


    嬴世在位二十七年駕崩,繼位者嬴乾,稱大秦六世皇帝。


    嬴乾喜歡玩一些奇淫技巧,特別喜歡墨家機關術,朝廷百官為了得到嬴乾的喜愛,紛紛招募工匠,打造神奇的工具獻給嬴乾。


    嬴乾逐漸荒廢朝政,整日沉迷在奇淫技巧之中。


    好在他在位時間不是很長,在位十一年就駕崩了。


    六世皇帝在位的十一年間,大秦在歐洲、北亞、西亞等地的統治地位已搖搖欲墜,各地經常掀起反秦風潮,很多早已滅亡的歐洲小國都開始複國。


    好在七世皇帝是一個明君,及時穩住歐洲、北亞、南亞地區,使各地區進行較為安穩的狀態。


    不得不說的是,六世皇帝雖然給七世皇帝留下了一大堆爛攤子,但也留下了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科技進步。


    六世皇帝在位期間,是大秦科技技術提高最高的時間。


    火藥、紙等發明都被提前研究了出來。


    七世皇帝在位二十年駕崩,八世皇帝繼位,八世皇帝和他爺爺一樣,也喜歡奇淫技巧,但他雖然喜歡,但並不會荒廢朝政。


    在八世皇帝的大力支持下,大秦科技技術迅速飆升,研究出火槍、火炮。


    八世皇帝在位三十六年駕崩,在位期間僅次於四世皇帝。


    九世皇帝是一個平平無奇的庸君,在位期間沒有給大秦帶來什麽發展。


    九世皇帝在位十三年駕崩,十世皇帝繼位,十世皇帝是一個昏君,他在位時間總共二十七年,二十七年的時間裏,他將先祖好不容易穩住的歐洲、北亞、西亞的區域,又給挑亂了。


    並且十世皇帝也沒有把爛攤子收拾好,爛攤子都留給了十一世皇帝,這十一世皇帝也是一個昏君,比他爹十世皇帝有過之而不及。


    十一世皇帝殺忠臣,聽信讒言,使大秦帝國搖搖欲墜。


    十一世在位期間還挺長,足足有四十八年,把他兒子和孫子都給熬死了,皇帝位最後傳給自己十一歲的重孫子。


    此時的大秦朝廷奸臣當道,國內起義不斷,十一歲的十二世皇帝能挽救大秦嗎?


    答案是能!


    十二世皇帝是一個雄才大略之君主,十三歲時就斬殺奸臣,親政掌權,十五歲改革軍隊,秦軍全部換上火器。


    十七歲親自帶兵鎮壓各地起義,到了二十七歲的時候,大秦帝國再次穩定下來,恢複欣欣向榮之景。


    從十二世皇帝至二十九世皇帝,都是聖主明君。


    然而三十世皇帝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昏君,信奉巫蠱之術,僅因為蠱師一句話,他強行抓來三千少女,全部殺敵放血祭天。


    第一年殺三千,第二年殺三萬,第三年殺三十萬。


    在恐怖的壓迫下,大秦帝國子民揭竿而起,最終不到三年時間,大秦帝國滅亡!


    北歐、北亞、西亞、南亞等民族的人也趁機複國。


    在曆經百年戰爭,世界格局安定下來,華夏族也因為百年戰亂,國土僅限於千萬平方公裏,失去了歐洲、南亞、西亞、北亞的控製......


    、


    九萬四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開局三千精甲複國稱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你們的發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你們的發道並收藏大秦:開局三千精甲複國稱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