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世家,當真油滑如鼠,奸詐如狐!”


    慶隆帝大步流星地邁進房門,解下披風甩到一側,一章擊在書案之上。“嘭”地一聲之後,書案發出令人牙酸的咯吱聲。


    他自小習武,手上的勁道不小。


    “皇上,仔細您的手。”吳光啟忙上前伺候。


    慶隆帝還不覺解氣,大馬金刀地往龍椅上一坐,伸手道:“今天的,拿來給我瞧。”


    吳光啟知道他的意思,連忙將今天他剛整理好的名錄奉上。


    慶隆帝快速瀏覽了一遍,道:“你瞧瞧,滿朝文武都對世家不滿。他們呢?倒是沉得住氣。”


    他有心對付世家,削弱世家對皇權對天下的影響力。所以,才縱然百官彈劾。


    但事情既然越鬧越大,他作為帝王,必須要解決這件事。


    就算被先帝清洗過一迴,事隔幾十年,世家重新恢複了些許元氣。上百年的經營,不是這麽容易對付的。


    在世家手中,掌握著不少資源。比如:馬場、鐵礦、人才等等。


    而且,五姓七宗同氣連枝,若想要對盧家動手,其他世家勢必不會袖手旁觀。


    高芒建國至今兩朝,看上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但慶隆帝自己卻知道,內憂外患不少。所以對世家,他再怎麽想要將其連根拔起,他也隻能徐徐圖之。


    在這樣的情勢下,他在等,等世家自己出來請罪。


    但直到今日,各大世家仍然穩如泰山,任由彈劾奏章像雪片一樣飛向禦書房的案頭,也不為所動。


    這一場較量,就是比拚誰更沉得住氣。


    是慶隆帝害怕朝局失控,先召見世家;還是世家耐不住性子,先行服軟上折子請罪。


    然而已經過去了好幾日,世家仍然按兵不動,這怎麽不讓慶隆帝動怒。


    吳光啟不敢多言,上前伺候著茶水。


    慶隆帝捏了捏眉心,將此事放在一側,打開其他的折子挨個看了起來。全天下,每日發生的事情何其多?能呈到慶隆帝案頭的,哪一家都是大事要事。


    這次折子,都附著政事堂的處理意見。他挨個看著,用朱砂快速批著。政事堂意見沒問題的,就畫上一個圈放在一旁,覺得不行的,便另外給了處置意見。


    他政務嫻熟,動作很快。


    埋頭一個多半個時辰,就批完了這批奏折。剩下的,就是禦史台呈上的。


    剛剛打開頭兩個,就是彈劾寶昌公主駙馬的折子。


    慶隆帝怒上心頭,將折子往地上一擲,喝道:“寶昌呢?駙馬呢?讓他們來見我。”因為世家,這幾日他本就積壓著一腔怒氣。這會看見子女不肖,越發生氣。


    他的家教一向很嚴,這種罔顧百姓性命之事,到了他這裏,無論如何都過不去。


    當日,太子為何失寵,其中也有縱著寶昌公主,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要林晨霏性命的緣故。


    慶隆帝在表麵上沒有過問此事,任由靖安公主去處置了。但是,就在他眼皮子底下發生的事情,他如何會不知。


    沒有招來問話,不過是看在廢太子妃薑氏的份上。


    他是皇帝,隻要問過了罪責,就不得不進行處置。然而,雖然沒有問罪,但寶昌公主從此便失去了他的寵愛。


    就是太子,也被慶隆帝責罵了一番,就此遠著寶昌公主。


    妹妹固然重要,將來的帝王當然更加重要。


    一國之帝王,日理萬機。


    他沒有那個閑暇去顧及寶昌公主的感受。


    久而久之,這個女兒他都好像已經遺忘了一般。曹皇後做主,替她挑了駙馬,他看了駙馬還不錯,就責令宮中和宗正寺辦了婚禮。


    之後的事情,他就沒有再過問。


    沒想到,這個女兒再次出現在他的麵前,卻是以這樣的方式。一如既往地,不爭氣。


    吳光啟忙迴稟:“午後公主進了一趟宮,去了延慶宮中,這會兒應該已經走了。”他是慶隆帝的貼身大太監,在宮中的任何動靜都瞞不過他。


    皇帝相詢,他自然要如實告知。


    “哼!”慶隆帝猛地一拍書案,道:“她倒是機靈,知道要去找母後求情!做錯了事,進宮不來朕這裏認罪,反倒去擾母後清淨?”


    “去,立刻傳她和駙馬進宮來。”


    吩咐完畢,他用力想了想駙馬的模樣,卻怎麽也想不起來。寶昌公主的駙馬,中規中矩,是一名勳貴嫡子。


    不是驚才絕豔之輩,也非庸碌不堪之人。


    總之,就沒有給慶隆帝留下任何印象。


    這樣一個人,怎麽就敢膽大包天的,罔顧百姓生死,輕賤他人性命?


    或許,是近墨者黑,受了寶昌公主的影響。


    寶昌公主前腳迴到公主府,後腳慶隆帝的旨意便傳到。對自己的父皇,她是懼怕的。又是這種時候,她心虛的緊。


    “父皇,有沒有說什麽?”她讓金雀塞了一塊金元寶到傳旨太監的懷裏,打聽著消息。


    傳旨太監躬身道:“皇上命我來傳公主和駙馬爺一同進宮。”他特意提起駙馬,寶昌公主立刻便知道所謂何事。


    她的臉色白了一白。


    不過是一個草民告狀,怎麽就會傳到了宮裏?


    天下諸多大事,按理慶隆帝不該知道這樣的小事才對,一定是有什麽人在皇上麵前說了她的不是。


    不過,她一個失寵的公主,誰會來打她的主意?


    她的神色陰晴不定,傳旨太監催促道:“公主殿下,奴才瞧著皇上的心情可算不上好。您還是快些將駙馬請來,一道進宮的好。”


    寶昌公主迴過神來,道:“駙馬不在府裏,我自己去。”


    她原本就剛才從宮裏迴來,這會也不用再怎麽收拾。抿了抿鬢發,就隨傳旨太監一道進了宮。


    慶隆帝瞥了她一眼:“來了?”


    “孩兒見過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寶昌公主伏地,規規矩矩地施了一個大禮,不敢抬頭。


    她不再是那個敢在慶隆帝跟前肆意撒嬌的公主,難得的麵聖機會,如何敢再放肆?


    見她如此,慶隆帝的心腸軟了一下。


    她再怎麽不好,也是薑氏和自己的血脈。是他的錯,讓她失去了母親教養,才成了眼下這個樣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生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際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際舟並收藏雙生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