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與地方,向來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既然是要做戲,自然要做全套。
夏澤林是誰的人,權墨冼不清楚,也不需要弄清楚。
他隻要將他不滿這樁婚事的態度傳遞出去,表明他並非齊王一黨,就行。將原委說了一遍,夏澤林頗為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頭。
原先以為他這麽年輕就在刑部做上五品官,前途無量,夏澤林心頭難免有些眼紅嫉妒。
聽他這麽一說,才知道他這個官做得實在是不易。
“權老弟,我這裏就托大勸你一句。”夏澤林道:“木已成舟、多想無益。方侍郎家的孫女,父親又是王府詹事,那可是實打實的千金,你這是撿到寶了。”
“這滿京城的人,可都這麽說。”權墨冼冷哼一聲道:“我堂堂七尺男兒,難道要靠女子上位?”
他滿臉的傲氣,與不馴。
夏澤林心頭暗笑,原來這個權墨冼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連這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果然是寒門出身的,沒有見識。
當今世上,自己有本事又如何?
聯姻是最好的政治手段,最快上升的階梯。一條金光大道擺在他的麵前,他偏偏因為男子的傲氣,而跟自己的前途對著幹。
他能爬到今時今日,恐怕好運氣也快用盡了吧。
在心頭,不免對權墨冼低看了幾分。
但他畢竟是上差,口裏他自然不能這樣說,連連讚著權墨冼有文人風骨,生平僅見。
果然,權墨冼的麵上慢慢有了笑意,他道:“夏大人,我後日就啟程迴京。但是,總不能就這麽走了,迴京惹人笑話。”
“那你待怎地?”
“還請大人相助,明日午時我在菜市口擺下公案,審理此鬼案。”
“明日?”夏澤林吃了一驚,道:“老弟你是查到了什麽,可有把握?”
權墨冼搖搖頭,道:“不瞞大人,我心裏也沒底。”
“據陳三交代,他日夜被一鬼魂纏住。但是,隻要他一進官衙,那鬼魂就不再出現。據我推測,是這官衙陽氣太重,鬼魂不敢進來的緣故。”
“鬼魂會找上陳三,無非是因為他扮演青天大老爺,指望陳三能替他斷案做主。”權墨冼道:“可惜陳三卻是個假的官老爺,他找錯了人。”
“這官衙,鬼魂又進不來。”
“我既然來了,總不能什麽也不幹空手迴去。在菜市口設下公案,將陳三喚來,給那鬼魂一個訴說冤屈的機會,斷一斷這樁鬼案。”
夏澤林鼓掌道:“不愧是權大人,勇氣可嘉!”
在他心頭,卻不以為然。
拉開這麽大的陣勢,若審不出什麽,豈非顏麵盡失。果然是個愣頭青,才會做這樣冒險的事情。
或者,是權墨冼對他自己太過自信。
所謂當庭審案,都是先行審過了犯人,查過了證據,有了把握才開公堂。
像眼下這樣,沒有疑犯沒有證據,甚至連告狀的苦主,都是一個莫須有的、隻有陳三一人能看到的鬼魂。
這,其中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並不如權墨冼的預料,那鬼魂根本不現身,豈不是一場鬧劇?
但對夏澤林來說,出醜丟臉的是權墨冼,跟他卻沒有關係。
陳三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一直沒個結論,城裏的百姓俱都不甚安穩。
在菜市口開了公堂,若是並沒有什麽鬼魂告狀,就把陳三做為瘋子抓起來,也不失為一個解決的好辦法。
“權大人放心,這些瑣事就交給我,你隻管在午時來審案便是。”
“勞煩大人費心了。”權墨冼道謝。
當日深夜,城西一座宅子。
“主子,州衙傳來消息,明日中午權墨冼要在菜市口擺公堂審鬼案。”
“哈哈哈,他這是走投無路了嗎?竟然想得出來審鬼案這一招。”男子的聲音聽起來是滿滿的得意。
“肯定是了。主子您深謀遠慮,每條路都把他堵得死死的。他連線索都沒有,查什麽查。”下人諂媚道。
男子撫了撫頜下短須,誌得意滿:“他這是著急了,著急迴去抱美嬌娘,不耐煩耗在這處。”
“主子說的是,亳州這個小地方,容不下他這尊大神。”
“明兒,你們跟我一起去看熱鬧。”男子道:“他在斷案上的名氣大的很,我們得防著點。他肯定還有什麽花招,沒有使出來。”
話雖如此,他在心裏卻著實將權墨冼看低了幾層。
“主子放心,我們早就處置好。替死鬼,也都準備妥當。”
“好!”
男子揮了揮手,道:“等過了明日,就可安穩。屆時伺機而動,讓那個權墨冼有台階下,他迴了京就不會再來。”
“主子英明啊!小的原本還想著,讓他徹底丟臉,灰溜溜離開亳州。”
“所以說你就是見識短。他失了顏麵,對我們又有何好處?等他成完親,還是會繼續來查。等到了那個時候,他不急了,說不定真會查出些什麽來。”
“京裏的人捎信來說,他人品不佳,斷案卻是一把好手。”
“小的知錯了。”
房裏的燈熄滅,夜色漸墨。
到了二月間,氣候逐漸迴暖,天亮得也比冬日裏要早上幾分。
這一日,趕早集的人們稀奇的發現,州府的雜役在菜市口處設立了一處公案。
有衙役捕快守在兩側,人們不敢靠近。
但借著剛剛亮的天色,也能看清,那張油光水滑的公案、和後麵放著的那把官椅,正是州府大堂上的那套。
公案之上,更是放置著驚堂木和簽押筒。
可以這麽說,除了地點不對,這分明就是州府的公堂。
這是什麽情況?
怎麽,將公堂給搬到了菜市口這樣的地方?
眾人麵麵相覷,有和衙役相熟的百姓湊上前去問了,隻得到“你們到了午時就知曉了”這句話。
這麽一來,眾人越發好奇。
趕完早集的百姓迴到家,跟街坊鄰裏說著這樁奇事。
亳州城才多大個地方,鬧出這麽大動靜來,不到小半個時辰,便都傳了個遍。
午時有空閑的人,和能擠出空閑的人,就都唿朋喚友的到來。
還不到巳時,菜市口這裏已經裏三層外三層的站滿了看熱鬧的人。
既然是要做戲,自然要做全套。
夏澤林是誰的人,權墨冼不清楚,也不需要弄清楚。
他隻要將他不滿這樁婚事的態度傳遞出去,表明他並非齊王一黨,就行。將原委說了一遍,夏澤林頗為同情地拍了拍他的肩頭。
原先以為他這麽年輕就在刑部做上五品官,前途無量,夏澤林心頭難免有些眼紅嫉妒。
聽他這麽一說,才知道他這個官做得實在是不易。
“權老弟,我這裏就托大勸你一句。”夏澤林道:“木已成舟、多想無益。方侍郎家的孫女,父親又是王府詹事,那可是實打實的千金,你這是撿到寶了。”
“這滿京城的人,可都這麽說。”權墨冼冷哼一聲道:“我堂堂七尺男兒,難道要靠女子上位?”
他滿臉的傲氣,與不馴。
夏澤林心頭暗笑,原來這個權墨冼真是百聞不如一見。連這樣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果然是寒門出身的,沒有見識。
當今世上,自己有本事又如何?
聯姻是最好的政治手段,最快上升的階梯。一條金光大道擺在他的麵前,他偏偏因為男子的傲氣,而跟自己的前途對著幹。
他能爬到今時今日,恐怕好運氣也快用盡了吧。
在心頭,不免對權墨冼低看了幾分。
但他畢竟是上差,口裏他自然不能這樣說,連連讚著權墨冼有文人風骨,生平僅見。
果然,權墨冼的麵上慢慢有了笑意,他道:“夏大人,我後日就啟程迴京。但是,總不能就這麽走了,迴京惹人笑話。”
“那你待怎地?”
“還請大人相助,明日午時我在菜市口擺下公案,審理此鬼案。”
“明日?”夏澤林吃了一驚,道:“老弟你是查到了什麽,可有把握?”
權墨冼搖搖頭,道:“不瞞大人,我心裏也沒底。”
“據陳三交代,他日夜被一鬼魂纏住。但是,隻要他一進官衙,那鬼魂就不再出現。據我推測,是這官衙陽氣太重,鬼魂不敢進來的緣故。”
“鬼魂會找上陳三,無非是因為他扮演青天大老爺,指望陳三能替他斷案做主。”權墨冼道:“可惜陳三卻是個假的官老爺,他找錯了人。”
“這官衙,鬼魂又進不來。”
“我既然來了,總不能什麽也不幹空手迴去。在菜市口設下公案,將陳三喚來,給那鬼魂一個訴說冤屈的機會,斷一斷這樁鬼案。”
夏澤林鼓掌道:“不愧是權大人,勇氣可嘉!”
在他心頭,卻不以為然。
拉開這麽大的陣勢,若審不出什麽,豈非顏麵盡失。果然是個愣頭青,才會做這樣冒險的事情。
或者,是權墨冼對他自己太過自信。
所謂當庭審案,都是先行審過了犯人,查過了證據,有了把握才開公堂。
像眼下這樣,沒有疑犯沒有證據,甚至連告狀的苦主,都是一個莫須有的、隻有陳三一人能看到的鬼魂。
這,其中的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如果並不如權墨冼的預料,那鬼魂根本不現身,豈不是一場鬧劇?
但對夏澤林來說,出醜丟臉的是權墨冼,跟他卻沒有關係。
陳三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一直沒個結論,城裏的百姓俱都不甚安穩。
在菜市口開了公堂,若是並沒有什麽鬼魂告狀,就把陳三做為瘋子抓起來,也不失為一個解決的好辦法。
“權大人放心,這些瑣事就交給我,你隻管在午時來審案便是。”
“勞煩大人費心了。”權墨冼道謝。
當日深夜,城西一座宅子。
“主子,州衙傳來消息,明日中午權墨冼要在菜市口擺公堂審鬼案。”
“哈哈哈,他這是走投無路了嗎?竟然想得出來審鬼案這一招。”男子的聲音聽起來是滿滿的得意。
“肯定是了。主子您深謀遠慮,每條路都把他堵得死死的。他連線索都沒有,查什麽查。”下人諂媚道。
男子撫了撫頜下短須,誌得意滿:“他這是著急了,著急迴去抱美嬌娘,不耐煩耗在這處。”
“主子說的是,亳州這個小地方,容不下他這尊大神。”
“明兒,你們跟我一起去看熱鬧。”男子道:“他在斷案上的名氣大的很,我們得防著點。他肯定還有什麽花招,沒有使出來。”
話雖如此,他在心裏卻著實將權墨冼看低了幾層。
“主子放心,我們早就處置好。替死鬼,也都準備妥當。”
“好!”
男子揮了揮手,道:“等過了明日,就可安穩。屆時伺機而動,讓那個權墨冼有台階下,他迴了京就不會再來。”
“主子英明啊!小的原本還想著,讓他徹底丟臉,灰溜溜離開亳州。”
“所以說你就是見識短。他失了顏麵,對我們又有何好處?等他成完親,還是會繼續來查。等到了那個時候,他不急了,說不定真會查出些什麽來。”
“京裏的人捎信來說,他人品不佳,斷案卻是一把好手。”
“小的知錯了。”
房裏的燈熄滅,夜色漸墨。
到了二月間,氣候逐漸迴暖,天亮得也比冬日裏要早上幾分。
這一日,趕早集的人們稀奇的發現,州府的雜役在菜市口處設立了一處公案。
有衙役捕快守在兩側,人們不敢靠近。
但借著剛剛亮的天色,也能看清,那張油光水滑的公案、和後麵放著的那把官椅,正是州府大堂上的那套。
公案之上,更是放置著驚堂木和簽押筒。
可以這麽說,除了地點不對,這分明就是州府的公堂。
這是什麽情況?
怎麽,將公堂給搬到了菜市口這樣的地方?
眾人麵麵相覷,有和衙役相熟的百姓湊上前去問了,隻得到“你們到了午時就知曉了”這句話。
這麽一來,眾人越發好奇。
趕完早集的百姓迴到家,跟街坊鄰裏說著這樁奇事。
亳州城才多大個地方,鬧出這麽大動靜來,不到小半個時辰,便都傳了個遍。
午時有空閑的人,和能擠出空閑的人,就都唿朋喚友的到來。
還不到巳時,菜市口這裏已經裏三層外三層的站滿了看熱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