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寧先生,在京中名聲不顯,但在大戶人家的後宅裏,都流傳著她的美名。


    她因喪夫而自立門戶,獨自拉扯幼子長大,令人欽佩。經她所教授的弟子,包括忠國公府世子夫人、楚王妃在內的女子,個個都能謀得一名好親事。


    而她與徐婉真的結識,源於她在塗家教授塗曼芬、塗曼珍姐妹,卻讓徐婉真稱她做楠姨。這份親近之意,顯而易見。


    而這其中的周折,方錦書在前世也是後來才知道。


    不過,如今她便占有了先機。


    “百草味”,按徐婉真對這座食坊的想法,需要一個足夠精致的宅子,且不能小了去。一側作為食坊的入口,而另一側作為蘇良智的醫館所在。


    這樣的院落,在京中不算少,卻都屬於大戶人家,並不好找。


    徐家也找了好久,最後還是因為禦史台因彈劾太子一事,其中一名白禦史為了避禍,匆匆他變賣了宅院返鄉。


    禦史大多都兩袖清風,但總是有人例外。白禦史到底是收了誰的錢財替誰辦事,這其中的門道不用追求。


    不過他的那座宅子,極精美幽靜,園子裏的假山用料都是太湖石,園子裏的景色比聽香水榭還要好上幾分。


    用來改作食坊,綽綽有餘。甚至可以說,都有些浪費了。


    而這座宅院,已經被方錦書提前買下,就等著交付給徐家。她想要與徐婉真交好,又不能太露痕跡,這個法子應是最好的。


    “你拿著我的帖子去一趟徐家,邀徐家大小姐來廣盈貨行,我有事與她相商。”


    方錦書持有貨行的股份,這件事京中交際圈裏的人都知道,也都知道她會過問貨行的生意。有了這層掩護,隻是生意上的正常往來,衛亦馨沒有懷疑的理由。


    當初方錦書從善堂裏帶出來的幾個孩子,如今都長大了,且各有所長。


    楊柳跟著韓娘子夫婦身邊學著做生意,她行事沉穩、心思敏捷,正好適合做這一行。這兩年多來,她越發曆練了出來,可獨當一麵。


    高樓仍然是幾人中那個令人信服的大哥,他擅長消息分析,掌控局勢,方錦書給他的定位是幕僚師爺。


    長相憨厚的高露,因人畜無害的麵容,最適合在龍蛇混雜的地方探聽消息,不會惹來懷疑。


    江梅的長相最為甜美,還有一把同樣甜美的好嗓子。她年紀最小,便跟在楊柳身邊,替她做一些雜事。


    夜塵最為古靈精怪,他的性子跳脫,遇到正事卻很可靠。在打探消息上,他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不需要高樓額外操心。


    方錦書的班底,已經基本成型,這也是她逆天改命的信心來源之一。


    徐家父子出獄之後,便將徐婉真和老夫人從鬆溪書院裏接了出來,在京中的府邸中安置下來。


    在京城,徐家原本就有根基。徐家父子經曆了一劫,在行商上越發有了心得,又有了織錦坊主簿的便利,做起生意來順風順水。


    楊柳到了徐家側門處遞了拜帖進去,垂手悄悄打量起這座宅子。


    從牡丹花會後,方錦書便和徐婉真保持著往來。


    但那隻不過個閨閣小姐之間,最平常的交往。諸如你送我幾朵絹花,我送你一匣子糕點這樣的交情。普通、平常、毫不起眼。


    而這種往來,通常都是由芳菲在負責。


    所以,對楊柳來說,她還是頭一迴到徐家。楊柳心頭好奇,不知這剛剛才逃脫大難的徐家,有何出奇之處,能得到自家姑娘的特別看重?


    她站在門邊上,看徐家的下人衣著整潔,行止上並無市儈之氣,看得出來是主人家下功夫調教過的。


    這座宅子不算大,花草樹木打理得井井有條,就連石縫中也幹幹淨淨的,沒有雜草。


    楊柳跟著韓娘子身邊,見識過不少宅院。


    權貴、文官、商人的府邸,各自有著不一樣的氣息。這種氣息是一種感受,很難描述出來,卻是真實存在的。


    在楊柳看來,徐家明明是經商的家庭,卻擁有不輸京中大戶人家的家風。


    或許,這是因為徐家的老夫人,是塗山長嫡次女的緣故?有怎樣的主人,就有怎樣的下人。楊柳在心頭,越發覺得這句話說得對。


    沒讓她等太久,一名身形嬌小、麵容討喜的丫鬟走到了跟前,笑著問道:“可是四姑娘跟前的人?請跟我來。”


    楊柳笑著應了,兩人在路上互相通過了姓名,她便知道這個丫鬟是徐婉真跟前得用的大丫鬟桑梓。


    “這次怎地是楊柳姐姐來?”桑梓問道:“我說怎麽沒見過。”


    “我替姑娘在貨行跑腿,不在姑娘跟前伺候。”楊柳道:“這迴,我們姑娘是有生意上的事情,所以便是我來了。”


    見過了徐婉真,楊柳將方錦書的話轉告後,徐婉真微微有些詫異。


    她和方錦書的身份差別極大,而兩人不過是在牡丹花會上,短短的見過一麵而已。緊接著的人情往來,她已經覺得有些奇怪,這會怎麽還有生意上的事情相商了。


    不過,詫異歸詫異,徐婉真仍然是應了下來。


    徐家剛在京中立足,多一個朋友總是好的。


    而且,她也想去看看,那個讓她有一種熟悉之感的方錦書,邀她相見是何目的。


    京城的天空上陰雲密布,過了晌午,便下起瓢潑大雨來,天上的雨點像篩豆子似的往下直掉,打得庭院中的芭蕉葉劈啪作響。


    “姑娘,這雨也太大了些。”芳芷勸道:“不若等雨小了再出門。”


    方錦書看了一眼窗外,道:“不礙事,又不出城。這場雨,沒那麽容易小。”她心頭知道,這個夏天的雨,比所有人想的,都要嚴重的多。


    她出門乃是為了正事,這點雨算得了什麽。


    她的主意一向很正,見勸不住,芳芷便為她準備起行頭來。這樣大的雨,油紙傘、蓑衣、靴子,一樣都不能少。


    芳菲手裏挽著一個包袱,裏麵裝著備用的繡花鞋和裙子,若濕了腳到貨行後就好更換。


    到明玉院裏辭別了司嵐笙,自然又收到了好一通叮囑,方錦書才在側門上了馬車,往廣盈貨行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生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際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際舟並收藏雙生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