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靖安公主好奇心大起,“那你打算怎樣做?難道要耍賴不成。”


    方錦書笑道:“書兒既是敢賭,便不會輸。若當真有個萬一,大不了我服個軟,給她誠心賠禮道歉就是。公主婆婆的名頭,我借用一下已是不該,怎能讓您煩心。”


    見她寧願背負賴賬的惡名,也不願給自己添亂,靖安公主心下感動。這樣懂事的小姑娘,怎麽不讓她打心眼裏疼愛呢?


    說了好些話,靖安公主讓候在外麵的向蘭、曾全兩人進來,道:“你們兩個這趟差辦得不錯,去管家那裏領賞錢去。”


    兩人恭恭敬敬地施禮告退了,拜別了方錦書。


    “你把人還了迴來,那邊的事顧得過來嗎?”若不是因為方錦書,靖安公主才不會過問區區一個方家的事務。


    “父親那裏還有些人手,”方錦書答道:“盯著那邊莊子上是足夠了。”既借了靖安公主的人手,方錦佩的事她就沒打算瞞著她。


    將這事的前後,詳詳細細地跟靖安公主講了一遍。包括李家在裏麵扮演的角色,和另外藏得很好的那一方勢力。


    靖安公主冷哼一聲,道:“李家!”


    她還不知道,被先帝修理了一通的李家,如今又開始蠢蠢欲動起來。既然敢在背後做這些小動作,就要有承擔後果的覺悟!


    方錦書這個時候將李家捅出來,也存了要幫宮中曹皇後的意思。


    在前世,李昭進宮後很是得寵了一段時日。她麵上溫婉純善,其實卻心思深沉,擅長在言談間殺人不見血。進宮沒有多少時日,她就有了身孕,竟然進一步覬覦後位,手段頻頻。


    那時,在李昭的手上,她狠狠地吃過兩個大虧。


    幸好慶隆帝從來就沒有要換皇後的想法,他視後宮女人為寵物一般,就圖個樂子,放鬆他在前朝緊繃的神經。


    李昭這才失了算,讓她借定國公府的勢力穩住了陣腳,抓住了她的紕漏之處。


    而今生,既然有靖安公主這樣的助力在,提前為曹皇後消弭一個隱患,助她在宮中的根基越發穩固。


    其實到底要不要這樣做,方錦書前思後想過多次。


    在方慕笛和龐氏的事情上,她就失了算,未免就有些瞻前顧後。


    因為就算她不出手,李昭在宮中雖然得意一時,最後仍然被曹皇後壓製下去。若是因為她的幹涉,曹皇後沒有吃這樣的大虧,再麵對後麵的風險,會不會更危險呢?


    到最後,方錦書想起靜安師太所點撥她的話——遵從本心,便無所畏懼。便下了決心,要幫宮裏的曹皇後這一把。


    她既然結識了靖安公主,也在暗中影響了不少事的走向。比如方錦暉和鞏文覺定了親,再比如方孰玉擁有了爭奪禦前製詔名額的資本。


    甚至,她能存活在這個世界上,就算什麽也不做,也會影響著每一件事的發生。


    未來,或許已經發生了改變,變得無法預測。那她有能力幫助宮裏的曹皇後,就不能坐視不理。她也相信,有定國公府作為後盾的曹皇後,膝下的三個子女各有所長,定然會笑到最後。


    方錦書在公主府盤桓到了晚間,靖安公主留了飯,秦氏將公主府的其他人都替方錦書一一引見了。


    秦氏的幾個子女對方錦書充滿了好奇,他們還沒有見過,誰能在他們的祖母麵前,這樣自如的同輩。


    末了,方錦書向靖安公主告辭,靖安公主道:“向蘭你若是用得順手,等你成了婚我就讓她來跟著你。”


    她考慮得周詳,方錦書這會不過隻是閨閣少女,借她的人用用還不會引起什麽注意,要是直接給了她,恐怕就會惹得旁人側目。


    向蘭是公主府上的人。她既然在方府出入,有心人很容易就能打聽到她為誰效力。這對方錦書而言,算不上好事。


    方錦書連連推辭,道:“書兒得公主婆婆襄助良多,哪裏能奪人所愛。”向蘭夫婦辦事如此幹淨利落,一看就是靖安公主的心腹。


    靖安公主笑道:“我已經老了,他們在府裏也是閑著的時候多。不如讓他們去你那裏謀個差事,也不枉費了一身本領。”


    在她看來,如今朝局穩定,慶隆帝勵精圖治之下,國泰民安。


    被傷透了的靖安公主,此時已經想通了,不打算再插手後麵的事,甚至都沒再去查當初淨衣庵失火的真相。幹脆來個眼不見心不煩,安安靜靜享享清福,自然也就用不上向蘭夫婦。


    若是知道她這樣的打算,方錦書恐怕不會讚同。眼下是天下太平了,但這樣太平的時間,也不過斷斷續續地維持了十年而已。


    在前世,菜市口叛賊逆黨流出的血,不比慶隆帝登基那年少。


    她一番好意,方錦書忙道謝應下。靖安公主最不喜小女兒家的扭捏之態,左右她也沒想過成親的事,不如先落落大方地應下來。


    方錦書從公主府中告辭的第二日,靖安公主進了一趟宮。先是在肖太後那裏坐了坐,等到慶隆帝來時,單獨跟他密談了半個時辰。


    誰也不知道,這姑侄二人說了些什麽,出來的時候,慶隆帝的麵色顯得不是太好。


    這個春天,方家喜事不斷。


    沒過幾日便從宮中傳出來了消息,慶隆帝定下來了禦前製詔的兩人:一為伍翰林,一為方孰玉。這並非正式的官職任命,隻是對職責的調整,不需吏部下任命狀。


    但就在這樣連任命狀都沒有的調整,惹得翰林院中諸人側目。其餘同為六品侍講的翰林,心頭失落,卻還要強顏歡笑地恭喜他們兩人。


    方孰玉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看著李翰林笑道:“李大人,某在翰林院裏這些年,也虧得你一直關照著。否則,也不能有今天。”


    聽話聽音,李翰林心頭發苦,知道他必然是知曉了李家在背後的那些動作。拱手道:“你我兄弟,說這些未免太見怪。”


    方孰玉淡淡笑著,唯有李翰林能讀懂他笑容下麵隱藏著的譏諷。


    在和他結交時,因兩人際遇有相通之處,雖有家族在背後,李翰林也抱著一顆真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生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際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際舟並收藏雙生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