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說吳班一番話激怒了蔣欽,那蔣欽雖然是水賊,但卻的好漢,哪裏能忍得下這口惡氣,兩人一言不合就要動手較量。(w)甘寧本來有心阻止,但再一想,像蔣欽這樣的人精熟水戰,尤其熟悉荊揚兩州的各條水路,沿江地理,這樣的人才,對於主公日後平定荊揚乃是得力的臂助。但可惜此人久做賊寇,性情桀驁難馴,此時不如以力服之,稍後也好招他歸降益州!
既然存了這個念頭,甘寧也就住了聲,任由吳班來至船頭與蔣欽約戰。蔣欽自十二歲浪蕩江湖之上,如今雖然年方十八,但生平大大小小也經曆了數百戰,一身本領固然高強,實戰經驗也是豐富無比,這些年來除了寡不敵眾而導致的失敗以外,他個人在招數上卻從未輸過半招。此時雖然從吳班的形容舉止看得出此人本領不凡,但他也毫無懼意!
兩人對立船頭,各提一條長槍,身後的同伴皆搖旗鼓噪,呐喊助威。吳班是個急性之人,兼且從心中存了對蔣欽的輕視之心,故而不耐久待,當先一槍像蔣欽胸口戳去。蔣欽長槍一搖,隔開槍尖,複一挑,反攻迴去。兩人便在這兩船之上你來我往,打鬥起來。
戰了約莫二三十招,吳班到底是不如蔣欽的水戰技巧嫻熟,已經逐漸的落在下風,之所以能夠堅持住沒有敗退下來,全是靠了這些年來在江州水師營地中的刻苦訓練以及平日與眾位兄弟的比拚較量。這時的吳班心中已經完全沒有了對吳班的輕視,身為武將,本就是生活在強者為尊的規則當中,蔣欽有足夠的能力,令吳班心服。
雖然兩人一時還在僵持,但甘寧這邊的幾個人都已經心知肚明,知道吳班必敗無疑。甘寧從身旁侍從手中拿過自己的霸海長刀,看準了蔣欽吳班兩人的兵刃相交地一刹那,長刀伸出,向上一挑。正好將兩人的力道卸開,蔣欽兩人的長槍同時向外蕩開,吳班知道大哥是在替自己解圍,於是趁勢向後一退,撤出戰圈。
蔣欽被甘寧這一擋,也是趁勢退開,不過,甘寧眼光之準。()也讓他感到陣陣驚訝。分開兩人,甘寧便將長刀收歸左手,抱拳道:“橫江蔣欽果然名不虛傳,這一陣。是我四弟敗了!”蔣欽將長槍豎在身側,迴禮道:“這位吳將軍本領出眾,益州果然能人輩出!甘大都督,今夜是我等冒昧。如今我等就此罷手如何?”
甘寧卻輕輕搖了搖頭道:“蔣頭領武藝高強,甘某甚是欽佩,不過,甘某看到蔣頭領的精湛武藝。卻也是手癢不已,所以,也想向蔣頭領討教一番!”蔣欽眉頭一皺。怒道:“甘寧。你想要車輪戰?!”忽然他的耳朵動了動。旋即又再冷笑道:“原來你是想要倚多取勝!”甘寧迴頭看了看已經匆匆趕來的己方船隊,微微一笑道:“蔣頭領多心了。甘某確是真心向足下請教,不論勝敗與否,今日這件事都就此揭過,到時蔣頭領若是想要離去,甘某也悉聽尊便!”
聽了甘寧的話,蔣欽的心也放了下來,他知道像甘寧這樣地一軍主帥,肯定是令出法隨,言出必踐的。“既然如此,蔣欽就和甘都督戰上幾十合!”說著話,重新將長槍拿在手中,而甘寧也將霸海長刀橫在手中,兩人再開戰局。
他們兩人這場大戰,又不比適才吳班那一場。不得不說,武將的武藝有高下,但真正的猛將卻絕對不是隻靠著勤奮練功就能夠練出來地。三國曆史上的猛將,名將們,第一次出戰時的年齡都不是很大,這就足以說明天賦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是多麽的重要。蔣欽地確是身經百戰,而甘寧這次可以說是第一次在水上與強敵開戰,可是,兩人交手僅僅十餘合,蔣欽就開始被甘寧壓著打了。不過,憑借著多次從刀尖上掙命而鍛煉出來的敏銳感知力以及靈活身手,蔣欽雖然越來越感到應對吃力,但招數上依然有板有眼,不露破綻。
兩人戰到酣處,甘寧卻忽然將刀招一收,刀交左手撤到戰圈之外道:“蔣頭領果然武藝出眾,今日之事就此了結,蔣頭領現在就可以帶著手下的兄弟們離開了!”蔣欽手中提著長槍愣了半晌,忽然棄槍於地道:“大丈夫行事當光明磊落,贏就是贏,輸就是輸,蔣某技不如人,甘拜下風,今夜之事,願意一力承擔,隻求大都督放過我的這些屬下!”說著就向甘寧跪倒。(。)
甘寧連忙將蔣欽扶起道:“蔣頭領快快請起,先前甘某已經說過,對今晚之事不再追究。不過,如果頭領肯到船內略飲一杯薄酒,寧倒是有一事相談!”蔣欽如今已經是敗軍之將,自然不會推辭甘寧地邀請。幾人眾人放下刀兵,進入船中,換過盞碟,重擺酒宴。甘寧兄弟五人都是敬重英雄的人,而且也都清楚甘寧招攬蔣欽的心思。剛才一戰,很好地說明了蔣欽是個值得拉攏地人才,所以其他四人也都刻意與蔣欽傾心相交。
飲罷三杯酒,甘寧向蔣欽說道:“蔣頭領,你有一身地武藝,更兼水戰韜略非凡,卻為何一直在江湖之上飄零為水寇呢?以頭領的本領,不論是荊州還是揚州,要想謀個軍職,想來也不是難事啊!”
蔣欽喝了一口酒,長歎道:“都督有所不知,我原籍九江,就是因為本郡太守無德,這才淪落到大江湖泊之上討生活。那揚
害地我無家可歸,我那裏還能再到他手下為將。再看似清明,實則言過其實,加上他與我有滅寨追殺之恨,我又豈能輕身事之,故而雖有心做一番事業,卻是無主可投!”
甘寧喜道:“原來公奕一直有從善之心,隻是一直無法尋得路徑。公奕,我益州之主劉大將軍,招賢納士,名震天下,如今我益州水師初建,正值用人之際,公奕何不到我益州軍中,日後必能做出一番事業!”
蔣欽意動道:“劉驃騎之名,欽早已是如雷灌耳。今見諸位,更知道益州當真是人才濟濟,隻不過,益州人才鼎盛,又豈會在乎蔣某一人。”甘寧連忙搖首道:“公奕此言差了,我家主公曾經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唯有盡納天下豪傑,方能成就大功。如今公奕將軍水戰精熟,兼且熟悉荊揚地理水土,正是我軍急需之才!還請公奕能夠多多考慮一下!”甘寧說著。竟是離座向著蔣欽一躬到地。
蔣欽見甘寧如此,連忙離席起身拜倒道:“都督何必如此,蔣某能入益州軍中,也可說是三生有幸了!能與都督這樣的英雄並肩作戰。與願足矣!好吧!蔣某這條性命就賣與將軍!”說著,就叩拜下去。甘寧卻是急忙一把拉住他道:“公奕能作此決定,實在是我軍之福,不過。公奕的話說的可不對,甘某不過是我家主公手下一小卒爾,你的這條命要賣的話。也隻有我家主公劉益州能買啊!”此言一出。其他四兄弟皆大笑。蔣欽愣了一下之後,也是一同大笑起來。
接下來的兩天。蔣欽將建平的六百多橫**加以整編,除去想要歸家的兵卒以外,剩下整整六百人,並入益州水軍。甘寧當即將蔣欽拜做前軍校尉,還領原先兵馬,為水軍先鋒。
這一日,水軍兵至宜都郡西陵江麵,遇到荊州宜都水軍攔阻,蔣欽率先鋒艦隊一戰破之,殺敵千餘人,焚燒船隻四十餘艘。此戰之後,甘寧卻將手下諸將召集到樓船之內道:“如今荊州已知我軍行蹤,下一步當如何行止,諸位兄弟都議上一議。”
說是眾人商議,但事實上甘寧的目光則是落到了二弟法正身上,因為兄弟五人之中,隻有法正足智多謀,智計百出。法正也是當仁不讓,分析道:“大哥,主公當日遣我等入荊州,目地在於圍魏救趙,令劉表將上庸的五萬援兵撤迴。所以我軍下一步必需做出能夠令荊州震動的戰略。不過,荊襄沿江要塞之地頗多,攻打那一處要塞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甚是難以抉擇。我想,公奕將軍深知荊襄地理,我等不如先聽聽公奕的看法!”
蔣欽聽了法正的話,也不推辭,沉思片刻便道:“荊襄九郡,南郡為中,南郡不隻是整個荊州最富庶的郡,而且它還有荊北最為重要的錢糧軍事重鎮江陵!以欽之見,隻要攻下江陵城,劉表自然會驚慌失措,調迴增援上庸地大軍!”
傅彤在一旁道:“江陵重鎮,防守必定森嚴,我軍隻得兩萬,隻怕難克堅城啊!”法正道:“其實我軍並不需要攻下江陵,隻需讓江陵告急,劉表自然會亂了陣腳。”蔣欽聞言開口道:“既然孝直如此說,那麽我軍隻需攻下夷陵水寨,江陵自然告急,不過到時劉表隻怕會調動江夏的水軍前來迎擊!”
甘寧聽到這裏,一拍桌案道:“我們就是要吸引荊州水軍在江上決戰!好,就依照公奕所言,先打夷陵,而後在江上與荊州水軍決戰,隻要打敗了荊州的水師,主公交代下來的任務也就達成了!”
法正點頭道:“大哥所言甚是。不過,在這之前,小弟認為應當先傳令我益州水軍餘部自江州和永安順流而下,一來建平、宜都二郡需要兵馬駐守,二來,若是計劃成功,我益州水軍地大寨就應當紮在這水勢平緩,利於水師操練的江段。”
甘寧一笑道:“二弟所慮及是,不過此事主公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三萬水軍現在已經到了永安,兩日後便可進入建平郡。主公此次已經將目標改為魏興、上庸、新城三郡,建平、宜都兩郡與三郡相連,地勢重要,所以我們必需要將其奪到手中!”
蔣欽抱拳道:“都督,既然如此定計,末將請命攻打夷陵水寨,畢竟我對這裏的水路熟悉!”甘寧點頭應允,發下令牌,令蔣欽帥先鋒進取夷陵。
夷陵水寨駐紮著江陵水師五千人,共有大小船隻八十餘艘,營寨壁壘堅固,並不易攻取。隻不過江陵水師對於益州水軍的動向並不清楚,而蔣欽地一千先鋒部隊皆是輕舟快船,同時對夷陵一帶水路精熟,所以在江陵水師沒有任何察覺的情況下,偷偷的摸進到距離江陵水師不足五十裏的一處隱蔽河道中。
是夜,夜黑風高,蔣欽親率熟悉水性地三百水軍潛至水寨之外,等到更深夜靜時,借著風勢縱起火來。夷陵水寨的部隊毫無準備,頓時被打得措手不及,蔣欽又招唿水軍一陣衝殺,終於在黎明之時攻克夷陵水寨。
夷陵失守,江陵門戶大開,江陵太守連忙向襄陽告急。劉表問訊震驚,連忙傳令江夏太守黃祖統領江夏水軍三萬人前往江陵救援!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
說吳班一番話激怒了蔣欽,那蔣欽雖然是水賊,但卻的好漢,哪裏能忍得下這口惡氣,兩人一言不合就要動手較量。(w)甘寧本來有心阻止,但再一想,像蔣欽這樣的人精熟水戰,尤其熟悉荊揚兩州的各條水路,沿江地理,這樣的人才,對於主公日後平定荊揚乃是得力的臂助。但可惜此人久做賊寇,性情桀驁難馴,此時不如以力服之,稍後也好招他歸降益州!
既然存了這個念頭,甘寧也就住了聲,任由吳班來至船頭與蔣欽約戰。蔣欽自十二歲浪蕩江湖之上,如今雖然年方十八,但生平大大小小也經曆了數百戰,一身本領固然高強,實戰經驗也是豐富無比,這些年來除了寡不敵眾而導致的失敗以外,他個人在招數上卻從未輸過半招。此時雖然從吳班的形容舉止看得出此人本領不凡,但他也毫無懼意!
兩人對立船頭,各提一條長槍,身後的同伴皆搖旗鼓噪,呐喊助威。吳班是個急性之人,兼且從心中存了對蔣欽的輕視之心,故而不耐久待,當先一槍像蔣欽胸口戳去。蔣欽長槍一搖,隔開槍尖,複一挑,反攻迴去。兩人便在這兩船之上你來我往,打鬥起來。
戰了約莫二三十招,吳班到底是不如蔣欽的水戰技巧嫻熟,已經逐漸的落在下風,之所以能夠堅持住沒有敗退下來,全是靠了這些年來在江州水師營地中的刻苦訓練以及平日與眾位兄弟的比拚較量。這時的吳班心中已經完全沒有了對吳班的輕視,身為武將,本就是生活在強者為尊的規則當中,蔣欽有足夠的能力,令吳班心服。
雖然兩人一時還在僵持,但甘寧這邊的幾個人都已經心知肚明,知道吳班必敗無疑。甘寧從身旁侍從手中拿過自己的霸海長刀,看準了蔣欽吳班兩人的兵刃相交地一刹那,長刀伸出,向上一挑。正好將兩人的力道卸開,蔣欽兩人的長槍同時向外蕩開,吳班知道大哥是在替自己解圍,於是趁勢向後一退,撤出戰圈。
蔣欽被甘寧這一擋,也是趁勢退開,不過,甘寧眼光之準。()也讓他感到陣陣驚訝。分開兩人,甘寧便將長刀收歸左手,抱拳道:“橫江蔣欽果然名不虛傳,這一陣。是我四弟敗了!”蔣欽將長槍豎在身側,迴禮道:“這位吳將軍本領出眾,益州果然能人輩出!甘大都督,今夜是我等冒昧。如今我等就此罷手如何?”
甘寧卻輕輕搖了搖頭道:“蔣頭領武藝高強,甘某甚是欽佩,不過,甘某看到蔣頭領的精湛武藝。卻也是手癢不已,所以,也想向蔣頭領討教一番!”蔣欽眉頭一皺。怒道:“甘寧。你想要車輪戰?!”忽然他的耳朵動了動。旋即又再冷笑道:“原來你是想要倚多取勝!”甘寧迴頭看了看已經匆匆趕來的己方船隊,微微一笑道:“蔣頭領多心了。甘某確是真心向足下請教,不論勝敗與否,今日這件事都就此揭過,到時蔣頭領若是想要離去,甘某也悉聽尊便!”
聽了甘寧的話,蔣欽的心也放了下來,他知道像甘寧這樣地一軍主帥,肯定是令出法隨,言出必踐的。“既然如此,蔣欽就和甘都督戰上幾十合!”說著話,重新將長槍拿在手中,而甘寧也將霸海長刀橫在手中,兩人再開戰局。
他們兩人這場大戰,又不比適才吳班那一場。不得不說,武將的武藝有高下,但真正的猛將卻絕對不是隻靠著勤奮練功就能夠練出來地。三國曆史上的猛將,名將們,第一次出戰時的年齡都不是很大,這就足以說明天賦對於一個武將來說是多麽的重要。蔣欽地確是身經百戰,而甘寧這次可以說是第一次在水上與強敵開戰,可是,兩人交手僅僅十餘合,蔣欽就開始被甘寧壓著打了。不過,憑借著多次從刀尖上掙命而鍛煉出來的敏銳感知力以及靈活身手,蔣欽雖然越來越感到應對吃力,但招數上依然有板有眼,不露破綻。
兩人戰到酣處,甘寧卻忽然將刀招一收,刀交左手撤到戰圈之外道:“蔣頭領果然武藝出眾,今日之事就此了結,蔣頭領現在就可以帶著手下的兄弟們離開了!”蔣欽手中提著長槍愣了半晌,忽然棄槍於地道:“大丈夫行事當光明磊落,贏就是贏,輸就是輸,蔣某技不如人,甘拜下風,今夜之事,願意一力承擔,隻求大都督放過我的這些屬下!”說著就向甘寧跪倒。(。)
甘寧連忙將蔣欽扶起道:“蔣頭領快快請起,先前甘某已經說過,對今晚之事不再追究。不過,如果頭領肯到船內略飲一杯薄酒,寧倒是有一事相談!”蔣欽如今已經是敗軍之將,自然不會推辭甘寧地邀請。幾人眾人放下刀兵,進入船中,換過盞碟,重擺酒宴。甘寧兄弟五人都是敬重英雄的人,而且也都清楚甘寧招攬蔣欽的心思。剛才一戰,很好地說明了蔣欽是個值得拉攏地人才,所以其他四人也都刻意與蔣欽傾心相交。
飲罷三杯酒,甘寧向蔣欽說道:“蔣頭領,你有一身地武藝,更兼水戰韜略非凡,卻為何一直在江湖之上飄零為水寇呢?以頭領的本領,不論是荊州還是揚州,要想謀個軍職,想來也不是難事啊!”
蔣欽喝了一口酒,長歎道:“都督有所不知,我原籍九江,就是因為本郡太守無德,這才淪落到大江湖泊之上討生活。那揚
害地我無家可歸,我那裏還能再到他手下為將。再看似清明,實則言過其實,加上他與我有滅寨追殺之恨,我又豈能輕身事之,故而雖有心做一番事業,卻是無主可投!”
甘寧喜道:“原來公奕一直有從善之心,隻是一直無法尋得路徑。公奕,我益州之主劉大將軍,招賢納士,名震天下,如今我益州水師初建,正值用人之際,公奕何不到我益州軍中,日後必能做出一番事業!”
蔣欽意動道:“劉驃騎之名,欽早已是如雷灌耳。今見諸位,更知道益州當真是人才濟濟,隻不過,益州人才鼎盛,又豈會在乎蔣某一人。”甘寧連忙搖首道:“公奕此言差了,我家主公曾經說過,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唯有盡納天下豪傑,方能成就大功。如今公奕將軍水戰精熟,兼且熟悉荊揚地理水土,正是我軍急需之才!還請公奕能夠多多考慮一下!”甘寧說著。竟是離座向著蔣欽一躬到地。
蔣欽見甘寧如此,連忙離席起身拜倒道:“都督何必如此,蔣某能入益州軍中,也可說是三生有幸了!能與都督這樣的英雄並肩作戰。與願足矣!好吧!蔣某這條性命就賣與將軍!”說著,就叩拜下去。甘寧卻是急忙一把拉住他道:“公奕能作此決定,實在是我軍之福,不過。公奕的話說的可不對,甘某不過是我家主公手下一小卒爾,你的這條命要賣的話。也隻有我家主公劉益州能買啊!”此言一出。其他四兄弟皆大笑。蔣欽愣了一下之後,也是一同大笑起來。
接下來的兩天。蔣欽將建平的六百多橫**加以整編,除去想要歸家的兵卒以外,剩下整整六百人,並入益州水軍。甘寧當即將蔣欽拜做前軍校尉,還領原先兵馬,為水軍先鋒。
這一日,水軍兵至宜都郡西陵江麵,遇到荊州宜都水軍攔阻,蔣欽率先鋒艦隊一戰破之,殺敵千餘人,焚燒船隻四十餘艘。此戰之後,甘寧卻將手下諸將召集到樓船之內道:“如今荊州已知我軍行蹤,下一步當如何行止,諸位兄弟都議上一議。”
說是眾人商議,但事實上甘寧的目光則是落到了二弟法正身上,因為兄弟五人之中,隻有法正足智多謀,智計百出。法正也是當仁不讓,分析道:“大哥,主公當日遣我等入荊州,目地在於圍魏救趙,令劉表將上庸的五萬援兵撤迴。所以我軍下一步必需做出能夠令荊州震動的戰略。不過,荊襄沿江要塞之地頗多,攻打那一處要塞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甚是難以抉擇。我想,公奕將軍深知荊襄地理,我等不如先聽聽公奕的看法!”
蔣欽聽了法正的話,也不推辭,沉思片刻便道:“荊襄九郡,南郡為中,南郡不隻是整個荊州最富庶的郡,而且它還有荊北最為重要的錢糧軍事重鎮江陵!以欽之見,隻要攻下江陵城,劉表自然會驚慌失措,調迴增援上庸地大軍!”
傅彤在一旁道:“江陵重鎮,防守必定森嚴,我軍隻得兩萬,隻怕難克堅城啊!”法正道:“其實我軍並不需要攻下江陵,隻需讓江陵告急,劉表自然會亂了陣腳。”蔣欽聞言開口道:“既然孝直如此說,那麽我軍隻需攻下夷陵水寨,江陵自然告急,不過到時劉表隻怕會調動江夏的水軍前來迎擊!”
甘寧聽到這裏,一拍桌案道:“我們就是要吸引荊州水軍在江上決戰!好,就依照公奕所言,先打夷陵,而後在江上與荊州水軍決戰,隻要打敗了荊州的水師,主公交代下來的任務也就達成了!”
法正點頭道:“大哥所言甚是。不過,在這之前,小弟認為應當先傳令我益州水軍餘部自江州和永安順流而下,一來建平、宜都二郡需要兵馬駐守,二來,若是計劃成功,我益州水軍地大寨就應當紮在這水勢平緩,利於水師操練的江段。”
甘寧一笑道:“二弟所慮及是,不過此事主公已經開始著手準備了。三萬水軍現在已經到了永安,兩日後便可進入建平郡。主公此次已經將目標改為魏興、上庸、新城三郡,建平、宜都兩郡與三郡相連,地勢重要,所以我們必需要將其奪到手中!”
蔣欽抱拳道:“都督,既然如此定計,末將請命攻打夷陵水寨,畢竟我對這裏的水路熟悉!”甘寧點頭應允,發下令牌,令蔣欽帥先鋒進取夷陵。
夷陵水寨駐紮著江陵水師五千人,共有大小船隻八十餘艘,營寨壁壘堅固,並不易攻取。隻不過江陵水師對於益州水軍的動向並不清楚,而蔣欽地一千先鋒部隊皆是輕舟快船,同時對夷陵一帶水路精熟,所以在江陵水師沒有任何察覺的情況下,偷偷的摸進到距離江陵水師不足五十裏的一處隱蔽河道中。
是夜,夜黑風高,蔣欽親率熟悉水性地三百水軍潛至水寨之外,等到更深夜靜時,借著風勢縱起火來。夷陵水寨的部隊毫無準備,頓時被打得措手不及,蔣欽又招唿水軍一陣衝殺,終於在黎明之時攻克夷陵水寨。
夷陵失守,江陵門戶大開,江陵太守連忙向襄陽告急。劉表問訊震驚,連忙傳令江夏太守黃祖統領江夏水軍三萬人前往江陵救援!
手機用戶可訪問wap.觀看小說,跟官網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