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呂蒙大意失典故
大秦始皇帝能夠聽到我心聲 作者:神卜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小子,牙尖嘴利的很,老夫爭論不過你,不過你認為你這樣就可以顛倒黑白了嗎?”
太史騰啞然失笑道:“山高路遠,來日方長,李中丞,咱們走著瞧!”
這有些給了李林措手不及的感覺。
當然。
他也沒有預料到太史騰還有一擊必殺的後手!
“太史騰,既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要打斷李中丞,李中丞剛才所說那祖龍壽元殆盡之後,導致了這天下龍脈不穩定,大周走向分裂,那現如今祖龍將死,我大秦該如何應對啊?”
“諾!”
太史騰本來還想要威脅李林一兩句的,結果見這陛下龍顏不悅,自然就不敢繼續放肆了,略帶有些不甘地走迴了自己的座位。
李林見了這一幕,心中已然是明白了八成。
【看來這群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害怕始皇帝,所以他們現在行事都是建立在始皇帝所製定的規則之下,隻要他們不越過規則,始皇帝就算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不會對他們做出什麽太過分的懲罰!不行,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太過於便宜他們了?我得讓他們越過規則,然後把陛下給激怒了,讓陛下把他們都給哢嚓了才行!】
“噗!”
本來還板著臉的始皇帝,現如今居然忍俊不禁地笑噴了。
猶如上一次早朝一般。
上次讓李信一臉懵逼,懷疑了自己大半個月,這才緩過來。
這一次。
朝臣們又驚了,他們不知道始皇帝這突然發出笑聲,是何等意思,莫非是今天的大朝會讓他感覺到了幼稚亦或是好笑?
陛下發笑?
莫非是陛下識破了?
笑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啊。
太史騰額頭上的冷汗不由得掉落下來了大半,表麵上平靜如水一樣,可實際上呢?內心之中早就亂作一團了:陛下無緣無故發笑,定然是這早朝所發生的事情太過於荒謬了,所以他這才忍不住發出了笑聲?
此時此刻,別說太史騰緊張。
就連李林都緊張了。
【陛下怎麽又發笑了?莫非是我剛才信口開河的東西,被他當成了笑料一樣來聽了?現在一番迴味,就感覺漏洞百出了?】
其他大臣也是一臉疑竇。
唯獨始皇帝自個兒心知肚明,明明是被這混小子的內心想的小九九給逗笑了,哪裏是有什麽深刻含義啊?
隨後的早朝會。
李林依舊是焦點之一,他將金龍的事情說完之後,這才緩了一口氣,不過他為了討好始皇帝,說祖龍今年死後,九州不會發生動亂的根本緣故是始皇帝出現了!
是始皇帝讓九州穩固了下來,然後還拍了不少始皇帝的馬屁。
周圍的大臣那一個不知道他是在拍馬屁啊?
可偏偏人家拍得馬屁拍得始皇帝願意聽,這就讓他們十分嫉妒。
......
“今日早朝,朕已經聽說了大秦目前的局勢向好發展,隻是,將徭役的民夫全都差遣迴到家鄉之後,又有什麽辦法讓他們積極恢複生產,早日投身於農業建設呢?”
始皇帝接連聽了幾個有關於大秦國情方麵的好消息後,便不由得擔憂起來這個問題。
的確。
這十幾年來的政策有誤,乃至於民不聊生,大秦國內上下矛盾空前尖銳,老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現在一朝改變,肯定是不能盡快見效的。
但他卻又缺乏時間,等不了太長時間,這就很顯然是來自現實的巨大壓力,讓他無法不對現實屈服。
“陛下,微臣認為應當用商君之法,繼續讓百姓們愚鈍下去!”
“是啊,普通百姓有什麽高瞻遠矚,讓他們老老實實地種田,生產糧食不好嗎?”
“陛下,商君之法斷然不可廢,我們可以通過道家學說來彌補商君之法的不足,但商君之法對於治國理政來說,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微臣認為如今民生凋敝,乃是朝廷不知地方之情況的緣故,所以放任了地方官吏們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為,臣提議,陛下要改進禦史台的工作製度,加強禦史台以及普通禦史們的職權,讓他們在下放地方巡視的時候有更加強大的權力,能夠製約住地方上的豪強以及一些知法犯法的官員們!”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
禦史大夫李信快步上前,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不得不說,李信的這個辦法確實是個好辦法。
畢竟中央朝廷上所頒布的政策再好,地方上的普通官吏們不執行的話,那對老百姓們來說,還不如不頒布呢。
更有甚者。
拿著中央的政策背書,惡意地篡改政策初衷,反而讓老百姓們承受更多不該承受的負擔。
如果加強了監管力度以及巡查禦史們的職權的話。
對地方官的肆意妄為的不良現象,可以起到一定的遏製作用。
始皇帝聽罷,眼前一亮,一臉震驚地看著李信,驚訝道:“禦史大夫,你這言論很是新穎啊,朕似乎聞所未聞,但隱隱約約似乎又在《韓非子》中看過一些,莫非你也是讀了《韓非子》後所來的靈感?”
“迴陛下,正是!”
說實話,此時的李信當著朝堂這麽多人的麵前,說這個李林剛才教他的辦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著實是有些不適應,老臉微微一紅。
雖然他的弟弟臉皮厚得很,但是不代表他這個做哥哥的不要麵子啊。
萬一被揭穿了就不得了。
“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啊,的確要提升禦史們的權力,更要提高巡查禦史們的權責,這樣吧,你今晚將你的想法寫個章程,明天早上遞到朕的禦書房,明白了嗎?”
“陛下,微臣明白!”
“李信啊,朕看來是低估你了,這等想法,可不是看了《韓非子》就能夠想出來的,你啊,朕看是這些年對你的刻板印象太過於深厚了,沒想到你這個粗人居然還有這等頭腦!”
“多謝陛下誇獎,微臣也是在陛下的影響之下,這才通讀這類書籍,故而有所得也!”
“哈哈哈,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看來朕日後要多勸勸你們這些粗人讀書了。”
始皇帝忍不住地笑了笑,居然蹦出了個此時還沒有的名言。
【哈?不是吧?我隻是教老哥幾點最淺顯也能夠最快見效的關於吏治的辦法,陛下就爆出了這等語句?還要勸武將們多讀書?完了,這波是呂蒙和孫權都大意了,大意失典故啊!】
本來始皇帝是笑得很開心。
結果一聽到這李林的心聲,頓時整個人就不好了,臉色猛地拉了下來,心中怒斥道:這個混小子,朕就知道是他在背後搞鬼。李信是什麽人啊?朕還不知道他?他的上限本來就不高,而且還猶豫寡斷,怎麽可能一下子就變得這般聰明?
不過,你說你隻是教給李信幾點最淺顯的辦法,也就是說,你這個混小子又開始藏著掖著了?朕這個暴脾氣要是跟當年一樣的話,你早就不知道到哪裏投胎轉世了。
“李中丞,你的兄長禦史大夫都有這般好的建議,你這般精通謀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可有什麽好的辦法讓朕說來,讓朕一聽啊?”
“陛下,這......”
李林欲言又止,現在太史騰跟嬴林巴不得他出事呢,如果說得太過激了,就會被汙蔑成其他意思,這個度,不好把握啊。
畢竟他要說的與這個時代觀並不相同。
哪怕始皇帝能夠接受,這群老朽的老東西估計不怎麽會,尤其是這些功勳集團,政治立場肯定是相當保守的。
“陛下,李中丞少年時不學無術,他哪裏會有什麽辦法啊?”
“就是,就是,不如讓微臣來諫言吧!”
“陛下,老臣覺得法家為主,道家為輔的政策完全符合眼下的大秦國情,沒有必要讓李中丞這般的‘傑出才俊’來發表意見,萬一沒有促進局勢向好,反而局勢更加惡劣了,可是得不償失的啊!”
可惜。
就在李林猶豫的片刻,太史騰就帶著一群人紛紛開口,對他進行了好一番冷嘲熱諷。
始皇帝端坐如此,心中冷笑:哼,叫你這個混蛋小兔崽子不將你的本事施展出來,誒,朕就是不幫你說話,誒,朕就是坐在這裏看你被別人嘲諷,朕就是玩!
太史騰嘴角微微翹起,站在右邊大臣們的第一排第二列的他,正好能夠與此時同列的李林互相看到。
他那蔑視的眼神,嘲笑的語氣。
讓李林頗有些受不住了。
【我不能衝動啊,萬一說錯了話,被他用來攻擊了該怎麽辦?但,那個年輕人不年輕氣盛的?這口氣,我忍不住了啊!我真的忍不住了......】
“嗐,我還認為李中丞有多麽大的本事呢,沒想到被我們這麽激將都不敢張口說來,想來他就如同那徐福一樣,把陛下給蒙騙咯!”
“唉,我們這群老骨頭,說話太過於耿直了,以至於陛下竟然寵幸這等奸佞,實在是有亡國之兆啊!”
......
李林沒想到,他越是沉默,這群人說話的語調和言論就越是怪異,最後竟然上升到了亡國滅種的層次上麵來了。
這是拿大義擠兌他,還是逼迫始皇帝強製讓他來發言?
【這些家夥,今天怎麽就非要跟我杠上了呢?好,既然你們想杠,那我就陪你們杠,早上剛來就跟你們杠了一個時辰,現在大不了繼續便是!】
就在這群人認為他沒有什麽良策,隻能保持沉默來躲避尷尬的時候,他從座位上起身,緩緩地走到了朝堂眾大臣的麵前,對著始皇帝,朗聲道:“臣禦史中丞李林,有一策,上可濟世安民,下可富國強兵,希望在座的滿殿大臣與陛下,能夠傾聽,莫要打斷微臣!”
“這......”
太史騰眼睛一瞪,謔,這小子,怎麽真的敢上了啊?他怎麽敢的啊?他剛才不是一直在躲避嗎?怎麽現在這麽勇了?難不成,這小子剛才是在故意藏拙?
眾人的麵色各異,一個個地眼睛珠子全都擱在了他李林的身上,一個個豎起耳朵,都想要聽他有什麽高見,就連剛才對他嗤之以鼻的人都息聲靜聽了。
太史騰啞然失笑道:“山高路遠,來日方長,李中丞,咱們走著瞧!”
這有些給了李林措手不及的感覺。
當然。
他也沒有預料到太史騰還有一擊必殺的後手!
“太史騰,既然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要打斷李中丞,李中丞剛才所說那祖龍壽元殆盡之後,導致了這天下龍脈不穩定,大周走向分裂,那現如今祖龍將死,我大秦該如何應對啊?”
“諾!”
太史騰本來還想要威脅李林一兩句的,結果見這陛下龍顏不悅,自然就不敢繼續放肆了,略帶有些不甘地走迴了自己的座位。
李林見了這一幕,心中已然是明白了八成。
【看來這群人還是一如既往地害怕始皇帝,所以他們現在行事都是建立在始皇帝所製定的規則之下,隻要他們不越過規則,始皇帝就算是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不會對他們做出什麽太過分的懲罰!不行,如果這樣的話,豈不是太過於便宜他們了?我得讓他們越過規則,然後把陛下給激怒了,讓陛下把他們都給哢嚓了才行!】
“噗!”
本來還板著臉的始皇帝,現如今居然忍俊不禁地笑噴了。
猶如上一次早朝一般。
上次讓李信一臉懵逼,懷疑了自己大半個月,這才緩過來。
這一次。
朝臣們又驚了,他們不知道始皇帝這突然發出笑聲,是何等意思,莫非是今天的大朝會讓他感覺到了幼稚亦或是好笑?
陛下發笑?
莫非是陛下識破了?
笑者無心,但聽者有意啊。
太史騰額頭上的冷汗不由得掉落下來了大半,表麵上平靜如水一樣,可實際上呢?內心之中早就亂作一團了:陛下無緣無故發笑,定然是這早朝所發生的事情太過於荒謬了,所以他這才忍不住發出了笑聲?
此時此刻,別說太史騰緊張。
就連李林都緊張了。
【陛下怎麽又發笑了?莫非是我剛才信口開河的東西,被他當成了笑料一樣來聽了?現在一番迴味,就感覺漏洞百出了?】
其他大臣也是一臉疑竇。
唯獨始皇帝自個兒心知肚明,明明是被這混小子的內心想的小九九給逗笑了,哪裏是有什麽深刻含義啊?
隨後的早朝會。
李林依舊是焦點之一,他將金龍的事情說完之後,這才緩了一口氣,不過他為了討好始皇帝,說祖龍今年死後,九州不會發生動亂的根本緣故是始皇帝出現了!
是始皇帝讓九州穩固了下來,然後還拍了不少始皇帝的馬屁。
周圍的大臣那一個不知道他是在拍馬屁啊?
可偏偏人家拍得馬屁拍得始皇帝願意聽,這就讓他們十分嫉妒。
......
“今日早朝,朕已經聽說了大秦目前的局勢向好發展,隻是,將徭役的民夫全都差遣迴到家鄉之後,又有什麽辦法讓他們積極恢複生產,早日投身於農業建設呢?”
始皇帝接連聽了幾個有關於大秦國情方麵的好消息後,便不由得擔憂起來這個問題。
的確。
這十幾年來的政策有誤,乃至於民不聊生,大秦國內上下矛盾空前尖銳,老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現在一朝改變,肯定是不能盡快見效的。
但他卻又缺乏時間,等不了太長時間,這就很顯然是來自現實的巨大壓力,讓他無法不對現實屈服。
“陛下,微臣認為應當用商君之法,繼續讓百姓們愚鈍下去!”
“是啊,普通百姓有什麽高瞻遠矚,讓他們老老實實地種田,生產糧食不好嗎?”
“陛下,商君之法斷然不可廢,我們可以通過道家學說來彌補商君之法的不足,但商君之法對於治國理政來說,具有立竿見影的作用!”
“微臣認為如今民生凋敝,乃是朝廷不知地方之情況的緣故,所以放任了地方官吏們肆無忌憚的胡作非為,臣提議,陛下要改進禦史台的工作製度,加強禦史台以及普通禦史們的職權,讓他們在下放地方巡視的時候有更加強大的權力,能夠製約住地方上的豪強以及一些知法犯法的官員們!”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
禦史大夫李信快步上前,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不得不說,李信的這個辦法確實是個好辦法。
畢竟中央朝廷上所頒布的政策再好,地方上的普通官吏們不執行的話,那對老百姓們來說,還不如不頒布呢。
更有甚者。
拿著中央的政策背書,惡意地篡改政策初衷,反而讓老百姓們承受更多不該承受的負擔。
如果加強了監管力度以及巡查禦史們的職權的話。
對地方官的肆意妄為的不良現象,可以起到一定的遏製作用。
始皇帝聽罷,眼前一亮,一臉震驚地看著李信,驚訝道:“禦史大夫,你這言論很是新穎啊,朕似乎聞所未聞,但隱隱約約似乎又在《韓非子》中看過一些,莫非你也是讀了《韓非子》後所來的靈感?”
“迴陛下,正是!”
說實話,此時的李信當著朝堂這麽多人的麵前,說這個李林剛才教他的辦法,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著實是有些不適應,老臉微微一紅。
雖然他的弟弟臉皮厚得很,但是不代表他這個做哥哥的不要麵子啊。
萬一被揭穿了就不得了。
“哈哈哈,有道理,有道理啊,的確要提升禦史們的權力,更要提高巡查禦史們的權責,這樣吧,你今晚將你的想法寫個章程,明天早上遞到朕的禦書房,明白了嗎?”
“陛下,微臣明白!”
“李信啊,朕看來是低估你了,這等想法,可不是看了《韓非子》就能夠想出來的,你啊,朕看是這些年對你的刻板印象太過於深厚了,沒想到你這個粗人居然還有這等頭腦!”
“多謝陛下誇獎,微臣也是在陛下的影響之下,這才通讀這類書籍,故而有所得也!”
“哈哈哈,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看來朕日後要多勸勸你們這些粗人讀書了。”
始皇帝忍不住地笑了笑,居然蹦出了個此時還沒有的名言。
【哈?不是吧?我隻是教老哥幾點最淺顯也能夠最快見效的關於吏治的辦法,陛下就爆出了這等語句?還要勸武將們多讀書?完了,這波是呂蒙和孫權都大意了,大意失典故啊!】
本來始皇帝是笑得很開心。
結果一聽到這李林的心聲,頓時整個人就不好了,臉色猛地拉了下來,心中怒斥道:這個混小子,朕就知道是他在背後搞鬼。李信是什麽人啊?朕還不知道他?他的上限本來就不高,而且還猶豫寡斷,怎麽可能一下子就變得這般聰明?
不過,你說你隻是教給李信幾點最淺顯的辦法,也就是說,你這個混小子又開始藏著掖著了?朕這個暴脾氣要是跟當年一樣的話,你早就不知道到哪裏投胎轉世了。
“李中丞,你的兄長禦史大夫都有這般好的建議,你這般精通謀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你可有什麽好的辦法讓朕說來,讓朕一聽啊?”
“陛下,這......”
李林欲言又止,現在太史騰跟嬴林巴不得他出事呢,如果說得太過激了,就會被汙蔑成其他意思,這個度,不好把握啊。
畢竟他要說的與這個時代觀並不相同。
哪怕始皇帝能夠接受,這群老朽的老東西估計不怎麽會,尤其是這些功勳集團,政治立場肯定是相當保守的。
“陛下,李中丞少年時不學無術,他哪裏會有什麽辦法啊?”
“就是,就是,不如讓微臣來諫言吧!”
“陛下,老臣覺得法家為主,道家為輔的政策完全符合眼下的大秦國情,沒有必要讓李中丞這般的‘傑出才俊’來發表意見,萬一沒有促進局勢向好,反而局勢更加惡劣了,可是得不償失的啊!”
可惜。
就在李林猶豫的片刻,太史騰就帶著一群人紛紛開口,對他進行了好一番冷嘲熱諷。
始皇帝端坐如此,心中冷笑:哼,叫你這個混蛋小兔崽子不將你的本事施展出來,誒,朕就是不幫你說話,誒,朕就是坐在這裏看你被別人嘲諷,朕就是玩!
太史騰嘴角微微翹起,站在右邊大臣們的第一排第二列的他,正好能夠與此時同列的李林互相看到。
他那蔑視的眼神,嘲笑的語氣。
讓李林頗有些受不住了。
【我不能衝動啊,萬一說錯了話,被他用來攻擊了該怎麽辦?但,那個年輕人不年輕氣盛的?這口氣,我忍不住了啊!我真的忍不住了......】
“嗐,我還認為李中丞有多麽大的本事呢,沒想到被我們這麽激將都不敢張口說來,想來他就如同那徐福一樣,把陛下給蒙騙咯!”
“唉,我們這群老骨頭,說話太過於耿直了,以至於陛下竟然寵幸這等奸佞,實在是有亡國之兆啊!”
......
李林沒想到,他越是沉默,這群人說話的語調和言論就越是怪異,最後竟然上升到了亡國滅種的層次上麵來了。
這是拿大義擠兌他,還是逼迫始皇帝強製讓他來發言?
【這些家夥,今天怎麽就非要跟我杠上了呢?好,既然你們想杠,那我就陪你們杠,早上剛來就跟你們杠了一個時辰,現在大不了繼續便是!】
就在這群人認為他沒有什麽良策,隻能保持沉默來躲避尷尬的時候,他從座位上起身,緩緩地走到了朝堂眾大臣的麵前,對著始皇帝,朗聲道:“臣禦史中丞李林,有一策,上可濟世安民,下可富國強兵,希望在座的滿殿大臣與陛下,能夠傾聽,莫要打斷微臣!”
“這......”
太史騰眼睛一瞪,謔,這小子,怎麽真的敢上了啊?他怎麽敢的啊?他剛才不是一直在躲避嗎?怎麽現在這麽勇了?難不成,這小子剛才是在故意藏拙?
眾人的麵色各異,一個個地眼睛珠子全都擱在了他李林的身上,一個個豎起耳朵,都想要聽他有什麽高見,就連剛才對他嗤之以鼻的人都息聲靜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