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陣當頭棒喝,把正沉醉在李斯所談及的空想下的始皇帝給震得腦海一片“嗡嗡嗡”。


    他是何等的梟雄?


    雖然眼界被時代所局限,但並不代表他蠢。


    否則他怎敢開創持續華夏兩千年的封建君主專製的體係以及果斷采取了亙古未全麵推行的郡縣製度呢?(後麵的劉邦還開了曆史倒車,弄了個郡國並行製,最終爆發了七國之亂)


    後來的大漢也不是繼承了他大秦的體製嗎?


    漢隨秦製可不是說說玩的。


    此時的他,聽完了李林的內心一番憤慨之言,頓時就開拓了自己的眼界。


    他知道了當下問題所在了。


    打天下的時候,秦國就是這樣的製度了。


    現如今,守天下了,秦國還是處於戰爭狀態的製度。


    雖然全國動員能力極快,但也因此而讓整個大秦國民的負擔大大加重了。


    所以繁雜徭役的問題才會一直沒有解決。


    因為大秦還是戰爭狀態下的,根本就沒有進入戰爭結束後的休養生息的階段,老百姓們沒有足夠的休養時間,也沒有足夠的種植稻穀的時間。


    整個大秦表麵上看還是如同往日一般的強大,但內部卻早就精疲力盡了。


    唉!


    這些都是朕之過啊!


    明白了這些的始皇帝,很快就舉一反三地理解了目前大秦為什麽沒有想他所設想的那般進入了所謂的盛世階段,反而普通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這個李林果然是大才,朕果然是沒有看錯他!


    國情才是一個國家選擇治理製度的根本原因,任何時候都不能脫離國情而談論所謂的政策,那都是沒有譜的事情,一切都要從根本上來。


    始皇帝想到了這裏,頓時忍不住地衝著李林投向了激動的目光。


    這讓李斯一臉的莫名其妙,咋迴事?


    陛下怎麽看向了坐在了一言不發地李林去了?


    慌亂的他,急忙追問道:“陛下,剛才微臣所提的建議,您認為怎麽樣?”


    麵對李斯的追問,始皇帝並沒有太在意,他輕微地動了動嘴唇道:“李斯啊,你所設想的是很美好,朕認為也十分不錯,但你怎麽保證現在的大秦國能夠匹配你所說的政策呢?萬一不能匹配,豈不是更加地加劇了社會動蕩?”


    “這......”


    李斯頓時眼睛一瞪,啞口無言了。


    “禦史中丞,你可有什麽好的辦法,快上前,給朕說道說道!”


    始皇帝笑著從龍椅上走了下來,徑直走到了李林的麵前。


    這讓群臣再一次投來了羨慕的目光。


    讓李林都有些不好意思地臉紅了。


    說實話,他本來就自認為自己的臉皮夠厚了,沒想到在這大秦,被始皇帝這般對待之後,卻發現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是太薄弱了些。


    不過是幾百雙眼睛罷了,有什麽可害怕的?


    當下,他堅定了自己的意誌,昂首挺胸地站了起來,十分恭敬地看著始皇帝道:“迴陛下,微臣不學無術,哪裏有什麽好辦法可以教陛下的?微臣覺得丞相大人所說的嚴刑峻法才是治國之本,陛下可采取丞相大人的策略!”


    他這一次站起來,並沒有打算直接公開地得罪大秦的利益集團。


    誰都知道要改革,就會迫使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們割肉。


    這是何等的勇氣?


    前有商鞅變法,然後呢?


    商鞅被車裂了!


    後有北魏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咋死的?


    原因不明,一說是戴綠帽子被氣死的。


    (似乎實際幕後推動人似乎是太後,但太後的結局也不怎麽好,母子之間的關係也不咋地)


    再就是王安石了,王安石被排擠了,失敗了,當然他變法也有問題。


    之後就是張居正,結果張居正死後,滿門抄斬,就連自己的屍體都被扒出來了,何等淒涼?


    最後一個就是戊戌君子們了,太過於激進,結果下場就是被殺頭。


    這些個前車之鑒在這裏擺著呢,李林絕對是不會做出頭鳥的,這個事情,隻有皇帝牽頭才能成功。


    雖然北魏孝文帝的結局有點慘,但好歹人家成功了。


    商鞅也是如此,秦孝公支持。


    像王安石就不行了,宋神宗老是改變態度,不肯堅持下去,所以慘敗。


    李林這一說。


    讓始皇帝一臉的鬱悶,咋迴事啊?這家夥剛才不是在心裏麵猛烈抨擊了李斯的做法了嗎?咋迴事?咋現在又開口支持他了?


    不僅僅始皇帝鬱悶,李斯也跟著鬱悶。


    支持他法治思想的人居然會是一個被他看不起很多年的不學無術,毫無真才實學的李林,這赤裸裸的現實也未免太過於諷刺了吧?


    “禦史中丞,你確定你是這個想法?”


    “迴陛下,微臣十分確定,當今大秦沒有第二個辦法比丞相大人所提出的更加行之有效了!”


    他不卑不亢地點了點頭。


    尤其是他那一副真誠的模樣,要不是始皇帝知道他內心真實想法,還真的會認為他是一個狂熱支持法家學說的法家信徒呢。


    始皇帝眼神之中出現了一絲陰鷙,他似乎是明白了這李林為何要這麽做了。


    因為他聽到李林內心的真實想法。


    【始皇帝啊,你就別逼我了,現在整個朝堂都是法家的徒子徒孫,我又不像淳於越那樣是個著名的儒家學說的代表人物,我咋能叫板丞相李斯啊?在朝堂上我要不明哲保身,估計我比商鞅還要悲慘啊!】


    這小家夥,沒想到還在明哲保身!你好好說話,表現你的真實實力,就那麽難嗎?還是說,朕打算采取個錯誤決定,你就會在心裏麵說出正確答案?


    有了!


    既然你這個混小子想要深藏功與名,那索性就讓朕來接過這個大棒子吧。


    反正這群人再怎麽忤逆,也忤逆不到朕這裏!


    “好,好啊,既然禦史中丞都如此這般地支持丞相的建議,那朕就先采納了,看看效果怎麽樣,再實行,諸位認為如何?”


    “陛下聖明!”


    “陛下聖明!”


    ......


    霎時間,山唿海嘯般的聲音,讓丞相李斯有些受寵若驚,陛下剛才不是有些不悅的嗎?


    咋迴事?


    現在還是要采納他的辦法?


    繼續推行嚴刑峻法的力度?


    如此這般,那就太好了!


    李斯的心中欣喜不斷,當然,他也不知道這隻是始皇帝暫時做出來的錯誤選擇,為的就是等李林在心中說出一個兩全其美的好辦法。


    不過,卻歪打正著地讓這李斯白高興了一場。


    要是他知道了始皇帝隻是拿他來做李林滔天謀略的觸發工具人,一定會“感激”地淚流滿麵吧?


    就在始皇帝剛剛坐迴龍椅的片刻內。


    這李林果然如他先前所料的那般,在心裏麵吐槽起他了,這讓他十分滿意自己的天才創舉,但臉上仍然是保持波瀾不驚,十分威嚴的麵部表情。


    【始皇帝糊塗啊,你剛才不是你自己不是說的很好嗎?匹配得了大秦的現實才是好的政策啊,你咋這麽快就動搖的了本心了呢?】


    【此時的大秦已經是強弩之末了,目前最好的辦法就應該是接觸軍國的戰爭形態,推行黃老之說,采取道家的無為而治,與民休養生息,等國力恢複了,到時候再浪不行嗎?非要一代人做完別人三代人做完的壯舉?還有大部分徭役普通百姓的政策上是不給錢的,甚至某些官吏貪腐了,還不給他們吃的,這讓普通百姓怎麽在徭役的時候能夠存活下去?】


    【況且目前大秦律法的主要弊病在於士大夫太過於寬厚了,看上去士大夫集團是支持大秦,可是士大夫們哪裏有老百姓們愛國?他們都是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越是給他們臉,他們就越會蹬鼻子上臉!】


    【等黃老之說推行的差不多,休養生息,社會生產力提高,人口變多了,才推行王霸之道,以儒家為皮,法家為骨,博采天下百家眾長,何愁大秦不能迎來前所未有之盛世?】


    【唉,沒想到始皇帝的耳根子會如此之軟,三人成虎般的勸諫,就讓他改變了初心,這還是我心目中的那個叱吒風雲的始皇帝嗎?】


    就在李林感覺到無比失望的時候,就在眾大臣齊聲山唿海嘯般地附和誇耀的時候。


    始皇帝突然揮了揮手,整個大殿之內頓時鴉雀無聲。


    好你個混小子,你的胸中藏有如此滔天的謀略,為何就如此害怕別人的打擊報複呢?要不是朕能夠聽到你的心聲,能夠聽到如此驚才豔豔的對症下藥的辦法。


    朕估計還真的會不斷地在老路上鑽牛角尖呢!


    不過,現如今既然有了這具體的辦法和措施,那朕為何不推行呢?


    “諸位靜一靜,剛才朕打算采取丞相李斯之言,不過是試探諸位可否有良方,沒想到,諸位大秦的肱骨們,你們讓朕實在是太失望了,你們連淳於越都不如嗎?”


    麵對始皇帝的嗬斥,這群大臣們一個個唯唯諾諾的樣子,倒是讓李林等人感到好笑。


    “朕覺得李斯之言,過於天馬行空,而不符合實際,讓爾等提出一些實際的辦法,卻一個都說不出來,朕要你們有何用?是不是覺得朕統一之後,沒有進行大範圍的殺戮,讓你們懈怠了?”


    “陛下,微臣不敢!”


    “陛下,臣等絕無此意啊!”


    ......


    “哼,就算給你們一百個膽子,你們也不敢!不過,朕這兒倒有個好主意。”


    始皇帝坐在龍椅之上,一雙炯炯有神的龍目掃向了群臣,每一個大臣們的臉上都充滿著恐懼以及好奇,他們恐懼始皇帝的威嚴。


    但卻又好奇始皇帝剛才所說的好主意。


    “朕打算改變大秦之孝公以來的商君之法,以較為溫和卻又有實幹的黃老之道為大秦的國法,廢除嚴刑峻法,重新配給徭役製度,各地地方上,朕打算以禦史從中央調派監察,確保新的徭役製度能夠全麵推行,諸位認為如何?”


    “這......”


    麵對始皇帝想要改動大秦自秦孝公以來規定的立國根本——商君之法,眾大臣的神情都不太好,畢竟這商君之法已經在大秦運轉了百年了!


    運轉了六代國君了。


    大秦能夠一統天下,其中最關鍵的一條就是堅持了商君之法。


    可現如今始皇帝打算變革這立國之本。


    自然是讓這群大臣們不知所措,而一旁的嬴氏宗族們的臉色也不太好,畢竟祖宗之法是不可以輕易改變的啊。


    始皇帝坐在高處,自然是將這群人的表情盡收眼底了。


    他知道他們會反對的,從說出來之前,他就知道了。


    當初選擇郡縣製的時候,就扯皮了三個月,最後還是在他和李斯的共同努力下,才力排眾議,選擇了郡縣製。


    可現在呢?


    丞相李斯的臉色並不怎麽好,似乎在這條與民休養生息的路上,就隻剩下他嬴政一個孤獨的行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秦始皇帝能夠聽到我心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卜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卜先生並收藏大秦始皇帝能夠聽到我心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