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皇帝迴到寢宮時,天色已經擦黑。世乾殿的燭火通明,映得燈台上的銅鶴振翅欲飛。除了內侍之外,還有一個人在等著他。
“終於把人打發走了?可不容易啊。”安素正在烹茶,虛席以待。
“確實難纏。”衛潛在私下對這個表弟是不講究什麽架子的;便坐下看著他施為。鍾山取的冷泉水已經浮出魚眼般的氣泡,此時可以加鹽。
“太尉府該怎麽交代?”在炭火的催動下,氣泡如連珠般不絕,安素依次加入茶葉、茱萸、橙皮、薑片。
“你替我走一趟吧,給那傅玉一份哀榮。”茶本煦煦君子,但加了薑桂,漸染烈性。衛潛望著逐漸由青變黃的茶湯,似乎在沉思。
“錦初那丫頭……”安素洗了兩隻梅子青的茶盞,拿起竹瓢分別斟了七分滿。隻見湯色清亮,沫如碎雪。
衛潛接過茶盞輕嗅香氣,一邊緩緩摩挲著杯沿,卻並不入口。“她才封爵,就不要去湊這個熱鬧了。”
安素點點頭,將手中的茶湯一飲而盡。“明白了……”
要說蕭錦初之所以能這麽順利封侯,除去確實勞苦功高和皇帝的一力堅持,姓氏也得占個大頭。
蕭氏從前朝起便是出了名的著姓大族,傳承三百年,出過七任丞相,兩位太傅,四郡太守,大小官吏難以計數,可謂世卿之家。
然而大約世間的事總是盛極轉衰,蕭氏經曆了百年繁盛也終於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到蕭錦初的祖父那輩時,不巧趕上改朝換代。在南遷避難途中被卷入了匪亂,百餘口人隻逃出了零星幾個。
祖父受了這個打擊,在為家人守完喪期之後索性就在山中結廬而居,直到新朝建立征辟士人,一直無意再出仕。
本來就此保住妻兒老小平安度日也罷,誰知道沒太平幾年又碰上了北狄南侵。雍州、司州、兗州、青州,一路烽火不絕。
彼時,蕭母正懷著身孕,因為驚嚇早產生下女兒之後就過世了。蕭錦初的父親是個文弱書生,一邊是幼兒繈褓失怙,一邊是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又是憂愁,又是憤慨,沒幾年也跟著一塊去了。
隻剩下祖父帶著孫女,外加一個老仆。祖父大人連遭離喪,身體因此大壞,自忖是照顧不了孩子了,便想令家仆帶著孫女南下投靠江州的本宗。
蕭錦初尤記得祖父已經把滿屋的藏書都收拾妥了,連著那點可憐的家當一並打了包,馬車也雇了,卻最終沒能走成
。
這且按下不表,雖說蕭錦初當年因著種種故事沒來得及南下,到如今,江州蕭氏的族人卻來投奔她了。
新鮮出爐的蕭侯剛迴府就接到了這麽一個消息,還有些迴不過神來:“蕭家二房的人?誰阿?”
老管家是服侍蕭錦初祖父的老人了,雖然掛著個管家的名頭,如今隻負責頤養天年就好。這會兒得了信,也顫顫巍巍地拄著拐杖跑了來。“江州乃是郎主的堂兄弟一支,算來是女郎從弟。”
見小主人仍是一臉莫名其妙,老管家喘過一口氣,又掰開揉碎講了一迴:“老令公當年有兄弟三人,郎主承的是長房。前朝亂起時,為了保住族中根基。便公議由郎主往兗州,二房往江州,三房往荊州,各避兵禍。後來的事,郎主也給女郎說過……”
何止是說過,原本一門興旺,就因為戰亂而落得凋零不堪。此乃祖父生平恨事,蕭錦初到現在想起那些諄諄教誨都是心有餘悸。
“往荊州的那一路也是七折八損,二房的運氣卻是不錯,一路平安到了江州,就在當地落了戶,漸漸成了氣候。但比起以往蕭家興盛的時候……”老管家是世仆,心心念念都是主家的繁榮,提起這些事不免傷感。
“行了,誠叔,我知道了!”蕭錦初趕緊按住了話頭,“既然從曾祖父算起是一脈同支,而且當年祖父也有心把我托付過去,都是一家子骨肉血親。既然來找了我,我必會好好照應的。”
把唏噓不已的老管家哄了迴去,蕭錦初整整衣冠,就準備去見那素未謀麵的族弟。
蕭錦初連年在外征戰,京中的將軍府雖然早就賜了下來,但大半時間都是空著,一直是宮裏派人幫著照管。
如今眼看要迴京長住,她師兄索性連管事帶仆婦一並賜了下來。是以雖然主人不在,客人卻被管待得很周到。所攜的仆人、車馬、行李俱已安置妥當,就剩那一對兄妹在正堂等著蕭將軍接見。
一路上,常管事忙不迭地把經過先報備一番,又不失時機地詢問要不要先沐浴更衣一番再去呀?畢竟自家主人的身份已經不同了!
常管事早前就在宮中當差,雖被賜了出來,老關係還是不少的。自接著封侯的消息,闔府先歡慶了一迴。如今盼到侯爺迴來,自然要趕緊表一表功。
“兄妹倆?先前不是說就隻有一個嘛。”且不忙理會那些繁瑣的小事,蕭錦初就有些奇怪。
常管事趕緊解釋道:“拜貼上就落了小郎
君一個的名諱,等人都接進來了,才知道是同妹妹一起上的京。”
“先見了再說!”
雖說時下皆是闔族共居,講究一個親親尊尊。但在蕭錦初二十五年的人生裏,對於親戚這兩個字實在有些陌生。
蓋因她的情況特殊,從祖父起就族人離散,不得不避居鄉裏,隨後父母早喪,跟著先生到了東郡王府,親近的人一隻手就能數得完。因此她也不知道該以什麽樣的態度對待族弟族妹才算恰當,隻得走一步看一步。
相比蕭錦初的一片茫然,蕭靖遠和蕭靜宜對這位族姐卻是如雷貫耳。打他們還上蒙學的時候,蕭錦初已經受封折衝少將,對著北狄開片了。
隨著他們年紀漸長,這位族姐的官也是越做越大。方才聽府內下人議論,居然已經封到了新平侯,實在讓兩片忐忑而崇敬的心,又受了一次震蕩。
因此一見著身穿絳紅紗衣的女子邁進門來,兩人簡直就是從座席上跳將起來的,蕭修遠還險些被幾案絆了一跤。
“見過阿姊!”
“且別忙,都是自家人,不在乎這一會的禮數。”被小嚇了一跳,蕭錦初趕緊虛壓了壓手,示意那兩兄妹都坐下。
各自落座,蕭錦初這才有空仔細打量一番。蕭靖遠不過十八九歲的光景,蕭靜宜更小一些。兄妹倆長得挺像,都是鵝蛋臉,男的瞧著斯文,女的看著秀氣。且都很懂禮數,除了最開始那陣有些激動,等坐下喝了幾口茶就進入了狀態。先敘一敘溫寒,再表一表身份,彼此排個輩分。
於是蕭錦初知道了這對兄妹在族中排行乃是九和十四,很快便一口一個九郎、十四娘這樣稱唿起來,關係頓時就拉進了不少。
眼看家常拉得差不多了,蕭錦初開始切入正題:“之前我在交州,書信往來不便,也沒接到你們要來京城的消息,否則該早做準備才是。”
蕭靖遠也很知情識趣,曉得自己這一行人來得有些倉促,需得好生解釋一二。“阿姊公務繁忙,原不該叨擾的。隻是族人遷居江州已久,對京中諸般情形不大了解,這才托庇到門上。”
“自家人客套話就不多說了,有什麽我能幫得上忙的,盡管開口。”信手拈了一塊桂花酥,蕭錦初在心中已經有了番計較。二房在江州紮根已久,忽然派人上京來必然是有事,且是頗重要的事情,說不得就要自己出把力。
蕭靖遠與妹子對視了一眼,倒是瞧著柔弱的蕭靜宜先開了口:“家中命我陪
阿兄上京乃是為了參加此次吏部銓選,借住在府上已經添了許多麻煩,怎麽好讓阿姊再費心!”
銓選?蕭錦初其實是愣了愣,隻是麵上不顯,不緊不慢地把口中的桂花酥先咽了下去,一邊給侍立的常管事使了個眼色。
“今年有銓選嗎?”
之所以有這樣一問乃是因為時下選官以察舉、征召為主,不管從下往上舉薦,還是從上而下征辟,都是隨缺隨選的。
而蕭靜宜所說的銓選又不大一樣,先由地方推舉候選人,或有才、或有德、或有祖蔭,反正就是有資格候補成為官員的,全部到吏部來參加考試。因為範圍很大,人數也多,並不是定製。一般隻有在大量官位從缺,或者是皇帝特旨才會有的。
蕭錦初平時也看邸報,但她畢竟是個武官,選官之事又不必她出主意參謀,難免就不大上心。
常管事不愧為宮中出身,對朝上的事也是門清,當即迴覆道:“是,去歲聖人下了諭旨,命各州郡有資格入選者在開春前悉數至京,尚書令總攬此事。”
蕭靖遠察言觀色,趕緊接了一句:“家中也是接到消息後就令我好好閉門讀書,以備應選。”
不管才學怎樣,知道閉門讀書總是好事。蕭錦初琢磨著,這個族弟相貌不差,家世也能看,她再幫著從安素那裏走個關係,品級不敢說,在京中覓個職位是沒問題的。
想來二房也是做了這個打算,否則以其在江州經營了這麽些年,哪裏不能安排呢?非要特特上京來。
打定了主意,蕭錦初的態度也就異常和藹,儼然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位關心族弟的好長輩。“俗話說得好,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如今世家子弟良莠不齊,每日隻知浪蕩遊樂的不在少數。九郎知道用功上進,必然能有所斬獲。”
怕他倆拘謹,又補充道:“如今離銓選還有些日子,你們就安心住下,一應需要都可以找常管事。”
念著他們是遠道而來,關懷勉勵了幾句便令其退下好生休息。族姐這份難得的親切直把蕭靖遠兄妹倆看得麵麵相覷,雖摸不著頭腦,隻得先謝過不提。
這頭把親戚打發了,蕭錦初就準備找常管事好好說一下接下來要辦的幾件事。
她封爵的旨意已經下了,對外的名刺,謝恩的上表,自然有長史和司馬去做。蕭錦初好歹做了這些年的將軍,僚屬們也是熟慣的,她也不需多操心。
儀仗、服飾、車馬,包括父祖
的追封,這些雖然都有朝廷來辦,但府裏也不能閑了。所有一應賞賜需要記檔,包括衣服的尺寸,三代姓名等等都要報上去。這些是內務,就需仰賴管家了。
巧的是常管事也算是新官上任,正憋足了勁想在主人麵前顯顯能耐。故蕭錦初還沒張口,他已經列了個條呈,洋洋灑灑把待辦的細務都列了一遍。
蕭錦初粗略掃了兩眼,不禁有些感慨:師兄實在是考慮周詳,曉得她不通庶務,就給她派了個辦事精細的管事來。
當下拍板:“很好,既然你已經有了數,就放手去做。我已經應了同僚,過幾天要擺酒宴請,你一並準備了吧!”
常管事得了信重,也是摩拳擦掌,誓要把侯府這樁首要差事辦得漂漂亮亮。
作者有話要說:本書背景為架空,不過主要以南北朝時期為藍本。所以,同誌們,你們以後這裏頭說的喝茶就是拿茶葉泡一泡?太天真了!
哪怕是唐朝陸羽提倡的清飲派,都至少都是要加鹽的。其他配料就更多了,生薑、桂皮、蔥、酪(牛奶、羊奶)、大棗……難怪那時候有個叫法,管茶叫“茗粥”,我估計喝起來應該和現在的酥油茶口感相似。
小課堂結束,希望大家看得開心y(^_^)y
“終於把人打發走了?可不容易啊。”安素正在烹茶,虛席以待。
“確實難纏。”衛潛在私下對這個表弟是不講究什麽架子的;便坐下看著他施為。鍾山取的冷泉水已經浮出魚眼般的氣泡,此時可以加鹽。
“太尉府該怎麽交代?”在炭火的催動下,氣泡如連珠般不絕,安素依次加入茶葉、茱萸、橙皮、薑片。
“你替我走一趟吧,給那傅玉一份哀榮。”茶本煦煦君子,但加了薑桂,漸染烈性。衛潛望著逐漸由青變黃的茶湯,似乎在沉思。
“錦初那丫頭……”安素洗了兩隻梅子青的茶盞,拿起竹瓢分別斟了七分滿。隻見湯色清亮,沫如碎雪。
衛潛接過茶盞輕嗅香氣,一邊緩緩摩挲著杯沿,卻並不入口。“她才封爵,就不要去湊這個熱鬧了。”
安素點點頭,將手中的茶湯一飲而盡。“明白了……”
要說蕭錦初之所以能這麽順利封侯,除去確實勞苦功高和皇帝的一力堅持,姓氏也得占個大頭。
蕭氏從前朝起便是出了名的著姓大族,傳承三百年,出過七任丞相,兩位太傅,四郡太守,大小官吏難以計數,可謂世卿之家。
然而大約世間的事總是盛極轉衰,蕭氏經曆了百年繁盛也終於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到蕭錦初的祖父那輩時,不巧趕上改朝換代。在南遷避難途中被卷入了匪亂,百餘口人隻逃出了零星幾個。
祖父受了這個打擊,在為家人守完喪期之後索性就在山中結廬而居,直到新朝建立征辟士人,一直無意再出仕。
本來就此保住妻兒老小平安度日也罷,誰知道沒太平幾年又碰上了北狄南侵。雍州、司州、兗州、青州,一路烽火不絕。
彼時,蕭母正懷著身孕,因為驚嚇早產生下女兒之後就過世了。蕭錦初的父親是個文弱書生,一邊是幼兒繈褓失怙,一邊是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又是憂愁,又是憤慨,沒幾年也跟著一塊去了。
隻剩下祖父帶著孫女,外加一個老仆。祖父大人連遭離喪,身體因此大壞,自忖是照顧不了孩子了,便想令家仆帶著孫女南下投靠江州的本宗。
蕭錦初尤記得祖父已經把滿屋的藏書都收拾妥了,連著那點可憐的家當一並打了包,馬車也雇了,卻最終沒能走成
。
這且按下不表,雖說蕭錦初當年因著種種故事沒來得及南下,到如今,江州蕭氏的族人卻來投奔她了。
新鮮出爐的蕭侯剛迴府就接到了這麽一個消息,還有些迴不過神來:“蕭家二房的人?誰阿?”
老管家是服侍蕭錦初祖父的老人了,雖然掛著個管家的名頭,如今隻負責頤養天年就好。這會兒得了信,也顫顫巍巍地拄著拐杖跑了來。“江州乃是郎主的堂兄弟一支,算來是女郎從弟。”
見小主人仍是一臉莫名其妙,老管家喘過一口氣,又掰開揉碎講了一迴:“老令公當年有兄弟三人,郎主承的是長房。前朝亂起時,為了保住族中根基。便公議由郎主往兗州,二房往江州,三房往荊州,各避兵禍。後來的事,郎主也給女郎說過……”
何止是說過,原本一門興旺,就因為戰亂而落得凋零不堪。此乃祖父生平恨事,蕭錦初到現在想起那些諄諄教誨都是心有餘悸。
“往荊州的那一路也是七折八損,二房的運氣卻是不錯,一路平安到了江州,就在當地落了戶,漸漸成了氣候。但比起以往蕭家興盛的時候……”老管家是世仆,心心念念都是主家的繁榮,提起這些事不免傷感。
“行了,誠叔,我知道了!”蕭錦初趕緊按住了話頭,“既然從曾祖父算起是一脈同支,而且當年祖父也有心把我托付過去,都是一家子骨肉血親。既然來找了我,我必會好好照應的。”
把唏噓不已的老管家哄了迴去,蕭錦初整整衣冠,就準備去見那素未謀麵的族弟。
蕭錦初連年在外征戰,京中的將軍府雖然早就賜了下來,但大半時間都是空著,一直是宮裏派人幫著照管。
如今眼看要迴京長住,她師兄索性連管事帶仆婦一並賜了下來。是以雖然主人不在,客人卻被管待得很周到。所攜的仆人、車馬、行李俱已安置妥當,就剩那一對兄妹在正堂等著蕭將軍接見。
一路上,常管事忙不迭地把經過先報備一番,又不失時機地詢問要不要先沐浴更衣一番再去呀?畢竟自家主人的身份已經不同了!
常管事早前就在宮中當差,雖被賜了出來,老關係還是不少的。自接著封侯的消息,闔府先歡慶了一迴。如今盼到侯爺迴來,自然要趕緊表一表功。
“兄妹倆?先前不是說就隻有一個嘛。”且不忙理會那些繁瑣的小事,蕭錦初就有些奇怪。
常管事趕緊解釋道:“拜貼上就落了小郎
君一個的名諱,等人都接進來了,才知道是同妹妹一起上的京。”
“先見了再說!”
雖說時下皆是闔族共居,講究一個親親尊尊。但在蕭錦初二十五年的人生裏,對於親戚這兩個字實在有些陌生。
蓋因她的情況特殊,從祖父起就族人離散,不得不避居鄉裏,隨後父母早喪,跟著先生到了東郡王府,親近的人一隻手就能數得完。因此她也不知道該以什麽樣的態度對待族弟族妹才算恰當,隻得走一步看一步。
相比蕭錦初的一片茫然,蕭靖遠和蕭靜宜對這位族姐卻是如雷貫耳。打他們還上蒙學的時候,蕭錦初已經受封折衝少將,對著北狄開片了。
隨著他們年紀漸長,這位族姐的官也是越做越大。方才聽府內下人議論,居然已經封到了新平侯,實在讓兩片忐忑而崇敬的心,又受了一次震蕩。
因此一見著身穿絳紅紗衣的女子邁進門來,兩人簡直就是從座席上跳將起來的,蕭修遠還險些被幾案絆了一跤。
“見過阿姊!”
“且別忙,都是自家人,不在乎這一會的禮數。”被小嚇了一跳,蕭錦初趕緊虛壓了壓手,示意那兩兄妹都坐下。
各自落座,蕭錦初這才有空仔細打量一番。蕭靖遠不過十八九歲的光景,蕭靜宜更小一些。兄妹倆長得挺像,都是鵝蛋臉,男的瞧著斯文,女的看著秀氣。且都很懂禮數,除了最開始那陣有些激動,等坐下喝了幾口茶就進入了狀態。先敘一敘溫寒,再表一表身份,彼此排個輩分。
於是蕭錦初知道了這對兄妹在族中排行乃是九和十四,很快便一口一個九郎、十四娘這樣稱唿起來,關係頓時就拉進了不少。
眼看家常拉得差不多了,蕭錦初開始切入正題:“之前我在交州,書信往來不便,也沒接到你們要來京城的消息,否則該早做準備才是。”
蕭靖遠也很知情識趣,曉得自己這一行人來得有些倉促,需得好生解釋一二。“阿姊公務繁忙,原不該叨擾的。隻是族人遷居江州已久,對京中諸般情形不大了解,這才托庇到門上。”
“自家人客套話就不多說了,有什麽我能幫得上忙的,盡管開口。”信手拈了一塊桂花酥,蕭錦初在心中已經有了番計較。二房在江州紮根已久,忽然派人上京來必然是有事,且是頗重要的事情,說不得就要自己出把力。
蕭靖遠與妹子對視了一眼,倒是瞧著柔弱的蕭靜宜先開了口:“家中命我陪
阿兄上京乃是為了參加此次吏部銓選,借住在府上已經添了許多麻煩,怎麽好讓阿姊再費心!”
銓選?蕭錦初其實是愣了愣,隻是麵上不顯,不緊不慢地把口中的桂花酥先咽了下去,一邊給侍立的常管事使了個眼色。
“今年有銓選嗎?”
之所以有這樣一問乃是因為時下選官以察舉、征召為主,不管從下往上舉薦,還是從上而下征辟,都是隨缺隨選的。
而蕭靜宜所說的銓選又不大一樣,先由地方推舉候選人,或有才、或有德、或有祖蔭,反正就是有資格候補成為官員的,全部到吏部來參加考試。因為範圍很大,人數也多,並不是定製。一般隻有在大量官位從缺,或者是皇帝特旨才會有的。
蕭錦初平時也看邸報,但她畢竟是個武官,選官之事又不必她出主意參謀,難免就不大上心。
常管事不愧為宮中出身,對朝上的事也是門清,當即迴覆道:“是,去歲聖人下了諭旨,命各州郡有資格入選者在開春前悉數至京,尚書令總攬此事。”
蕭靖遠察言觀色,趕緊接了一句:“家中也是接到消息後就令我好好閉門讀書,以備應選。”
不管才學怎樣,知道閉門讀書總是好事。蕭錦初琢磨著,這個族弟相貌不差,家世也能看,她再幫著從安素那裏走個關係,品級不敢說,在京中覓個職位是沒問題的。
想來二房也是做了這個打算,否則以其在江州經營了這麽些年,哪裏不能安排呢?非要特特上京來。
打定了主意,蕭錦初的態度也就異常和藹,儼然把自己定位成了一位關心族弟的好長輩。“俗話說得好,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如今世家子弟良莠不齊,每日隻知浪蕩遊樂的不在少數。九郎知道用功上進,必然能有所斬獲。”
怕他倆拘謹,又補充道:“如今離銓選還有些日子,你們就安心住下,一應需要都可以找常管事。”
念著他們是遠道而來,關懷勉勵了幾句便令其退下好生休息。族姐這份難得的親切直把蕭靖遠兄妹倆看得麵麵相覷,雖摸不著頭腦,隻得先謝過不提。
這頭把親戚打發了,蕭錦初就準備找常管事好好說一下接下來要辦的幾件事。
她封爵的旨意已經下了,對外的名刺,謝恩的上表,自然有長史和司馬去做。蕭錦初好歹做了這些年的將軍,僚屬們也是熟慣的,她也不需多操心。
儀仗、服飾、車馬,包括父祖
的追封,這些雖然都有朝廷來辦,但府裏也不能閑了。所有一應賞賜需要記檔,包括衣服的尺寸,三代姓名等等都要報上去。這些是內務,就需仰賴管家了。
巧的是常管事也算是新官上任,正憋足了勁想在主人麵前顯顯能耐。故蕭錦初還沒張口,他已經列了個條呈,洋洋灑灑把待辦的細務都列了一遍。
蕭錦初粗略掃了兩眼,不禁有些感慨:師兄實在是考慮周詳,曉得她不通庶務,就給她派了個辦事精細的管事來。
當下拍板:“很好,既然你已經有了數,就放手去做。我已經應了同僚,過幾天要擺酒宴請,你一並準備了吧!”
常管事得了信重,也是摩拳擦掌,誓要把侯府這樁首要差事辦得漂漂亮亮。
作者有話要說:本書背景為架空,不過主要以南北朝時期為藍本。所以,同誌們,你們以後這裏頭說的喝茶就是拿茶葉泡一泡?太天真了!
哪怕是唐朝陸羽提倡的清飲派,都至少都是要加鹽的。其他配料就更多了,生薑、桂皮、蔥、酪(牛奶、羊奶)、大棗……難怪那時候有個叫法,管茶叫“茗粥”,我估計喝起來應該和現在的酥油茶口感相似。
小課堂結束,希望大家看得開心y(^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