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營寨中幸存的士兵估計絕大部分都負了傷,沒有幾個會幸免,”烏裏揚接著說道。
“他們所有的重武器都被炸毀了,即使想來支援我們,恐怕也隻能手持火槍,爬著出來了!”
“萬一那裏的敵人把我們粘住,另兩處的敵人必然會出兵響應,到時我們仍舊逃脫不了被包圍殲滅的命運!”
“將軍!請您一定慎重考慮啊!”
聽著他滔滔不絕、鞭辟入裏的說完,句句都說到了瓦連京的心坎裏,瓦連京真想過去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但終於還是忍住了。
現在這個烏裏揚上尉是全軍的寶貝,一定要把他好好的帶在身邊。
將來迴到聖彼得堡,讓他把剛才的話說給元老院的大臣們聽,一定會將他們說得啞口無言。
到時候,我瓦連京就成了保全兩萬大軍不被消滅的大功臣!戰敗的罪責就讓死去的伊戈爾都擔起來吧。
“好,”瓦連京內裏打定了主意,表麵上依舊故作深沉,緩緩的說道:“我會慎重考慮你的建議,你們先下去吃飯吧。”
“衛兵,帶他們去吃飯,不要走遠,就在我的軍部裏吃!”
他們走後,瓦連京將早已燃盡的煙鬥在靴底上用力磕了磕,揣進軍服的兜裏,然後站起來走了兩步,活動了一下坐得有些發僵的雙腿。
片刻後,他果斷的對傳令兵道:“讓全軍所有團長以上的軍官到我這裏來參加會議!”
險地不可久留,事不宜遲,半個小時後,瓦連京的兩萬大軍已經陸續出發,趁著夜色向阿欽斯克的方向轉進了。
就在不遠處,二十俄裏外俄軍營寨的廢墟中,可憐的伊戈爾和他那些幸存的士兵們被徹底的拋棄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張廣泗剛剛走出營帳外,便見宋顯峰在外麵候著他。
“標下給大帥請安!”宋顯峰紮下了一個千道。
“你來了多久了?”張廣泗問道。
“其實也沒多久,”宋顯峰道:“因為知道大帥這個時辰一準醒的,一個時辰前有哨探送迴來了消息。”
“看看時候差不多了,我就來這裏候著大帥了。”
“哦,進來說。”張廣泗轉身折迴了大帳,宋顯峰在後麵跟著進來。
“是不是那兩萬敵軍有消息了?”張廣泗開門見山的問道。
“大帥一猜一個準兒,正是那兩萬敵軍的消息,他們昨日連夜轉向西北,朝著阿欽斯克方向去了。”
“行軍的速度還不慢,走出了約兩個時辰後才紮下營寨過夜。”
“嗯,”張廣泗淡淡的道:“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窮寇莫追,由著他們去吧!”
“咱們隻等著把這裏的事情料理清楚,然後全軍依舊返迴要塞駐守。”
“大帥,”宋顯峰問道:“新建的營寨裏也不留下人馬駐守了嗎?”
“不留,將輕重火炮,一應軍資悉數運迴要塞。將營寨全拆了,把木材也運迴去用來加固要塞。”
“這裏要夷為平地,省得將來敵人大軍再來反攻時有了現成的營寨。”
“對了,昨天夜裏我聽見響起過幾陣零星的槍聲,是不是有敵軍企圖突圍了?”
“正如大帥所料,”宋顯峰道:“半夜以後,有幾夥敵軍悄悄匍匐著接近了火堆。”
“幸好咱們當值的兵士都警醒著,一陣亂槍都了結了。”
“嗯,吩咐大夥房,去人到要塞那邊把凍著的馬肉拉過來都燉了,今天全軍開個葷。”
“讓不當值的兵士吃飽了就睡,白天睡足了晚上才有精神。”
“遵大帥命!大帥若沒有別的吩咐,標下這就去布置了。”
“好,去吧!”
宋顯峰轉身出了大帳,邊走邊在心裏犯著嘀咕。
大帥聽說那兩萬敵軍向阿欽斯克方向撤退了,這次就再沒有殲滅他們的可能了,怎麽就沒有一點惋惜的神情?
其實如果昨天豁出去死傷一些兵士,炮擊停止後立即派步兵進入敵營清剿,用不了多久就會結束戰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解決完了這邊的敵人,集結三萬兵馬直奔那兩萬敵軍來的方向,正好能與他們遭遇。
自己這一方有著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又剛剛獲得了一場大勝,士氣正旺。
而敵人不僅是疲憊之師,更被一場慘敗嚇破了膽,這一仗焉有不勝的道理?
可是大帥為什麽偏偏不作這樣的部署?怎麽瞧著好像故意要放那兩萬敵人一馬似的?
其實宋顯峰已經猜到了個大概,隻不過他還沒有完全領會到張廣泗的老謀深算而已。
張廣泗已經在心裏盤算了不知道多少迴,如果統領那兩萬敵軍的主將真的傻到帶兵來救援,送到嘴邊的肥肉自然沒有不吃的道理。
可若是他們不來救援,就是明明知道他們會撤退到阿欽斯克去,也明明知道自己的大軍完全可以把他們攔截在半路。
甚至可以把他們徹底殲滅,張廣泗也絕對不會那樣做。
因為如果要那樣部署,派軍隊到敵軍營寨中清剿時必然要有兵士傷亡。
而那兩萬敵軍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必然會派出大量的哨探來偵察情況,得知情況不妙就會沒命的逃跑。
若想把他們攔截住,就必須要急行軍才來得及,那樣輕重火炮就都成了拖累,不可能帶上,隻能憑借臼炮與敵軍一戰。
他們軍中那幾十門輕型火炮正好是自己手中臼炮的克星,即使自己可以憑借數量上的優勢最終擊潰他們,也必將付出相當的代價。
因為敵我兩軍都是在移動中,自己沒有把握左右他們行進的方向。
必勒格那邊的要塞不能再唱空城計了,真要是讓敵人鑽了空子,攻下了要塞。
就是不能守得住,一把火將它燒個精光,然後拍拍屁股走了,那自己剛剛大勝的功勞立馬就被抹平了,接下來的仗都沒法再打了。
這個險無論如何不能冒,所以必須留下必勒格的一鎮人馬駐守要塞,自己能調動的最多也就是三萬人。
三萬人對兩萬人,又是在野外作戰,那是斷然不可能形成合圍的。
兩萬走投無路的敵軍必然會以命相搏,要是漫山遍野的撒開了打,自己軍中的臼炮也失去了作用。
“他們所有的重武器都被炸毀了,即使想來支援我們,恐怕也隻能手持火槍,爬著出來了!”
“萬一那裏的敵人把我們粘住,另兩處的敵人必然會出兵響應,到時我們仍舊逃脫不了被包圍殲滅的命運!”
“將軍!請您一定慎重考慮啊!”
聽著他滔滔不絕、鞭辟入裏的說完,句句都說到了瓦連京的心坎裏,瓦連京真想過去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但終於還是忍住了。
現在這個烏裏揚上尉是全軍的寶貝,一定要把他好好的帶在身邊。
將來迴到聖彼得堡,讓他把剛才的話說給元老院的大臣們聽,一定會將他們說得啞口無言。
到時候,我瓦連京就成了保全兩萬大軍不被消滅的大功臣!戰敗的罪責就讓死去的伊戈爾都擔起來吧。
“好,”瓦連京內裏打定了主意,表麵上依舊故作深沉,緩緩的說道:“我會慎重考慮你的建議,你們先下去吃飯吧。”
“衛兵,帶他們去吃飯,不要走遠,就在我的軍部裏吃!”
他們走後,瓦連京將早已燃盡的煙鬥在靴底上用力磕了磕,揣進軍服的兜裏,然後站起來走了兩步,活動了一下坐得有些發僵的雙腿。
片刻後,他果斷的對傳令兵道:“讓全軍所有團長以上的軍官到我這裏來參加會議!”
險地不可久留,事不宜遲,半個小時後,瓦連京的兩萬大軍已經陸續出發,趁著夜色向阿欽斯克的方向轉進了。
就在不遠處,二十俄裏外俄軍營寨的廢墟中,可憐的伊戈爾和他那些幸存的士兵們被徹底的拋棄了!
第二天一大清早,張廣泗剛剛走出營帳外,便見宋顯峰在外麵候著他。
“標下給大帥請安!”宋顯峰紮下了一個千道。
“你來了多久了?”張廣泗問道。
“其實也沒多久,”宋顯峰道:“因為知道大帥這個時辰一準醒的,一個時辰前有哨探送迴來了消息。”
“看看時候差不多了,我就來這裏候著大帥了。”
“哦,進來說。”張廣泗轉身折迴了大帳,宋顯峰在後麵跟著進來。
“是不是那兩萬敵軍有消息了?”張廣泗開門見山的問道。
“大帥一猜一個準兒,正是那兩萬敵軍的消息,他們昨日連夜轉向西北,朝著阿欽斯克方向去了。”
“行軍的速度還不慢,走出了約兩個時辰後才紮下營寨過夜。”
“嗯,”張廣泗淡淡的道:“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窮寇莫追,由著他們去吧!”
“咱們隻等著把這裏的事情料理清楚,然後全軍依舊返迴要塞駐守。”
“大帥,”宋顯峰問道:“新建的營寨裏也不留下人馬駐守了嗎?”
“不留,將輕重火炮,一應軍資悉數運迴要塞。將營寨全拆了,把木材也運迴去用來加固要塞。”
“這裏要夷為平地,省得將來敵人大軍再來反攻時有了現成的營寨。”
“對了,昨天夜裏我聽見響起過幾陣零星的槍聲,是不是有敵軍企圖突圍了?”
“正如大帥所料,”宋顯峰道:“半夜以後,有幾夥敵軍悄悄匍匐著接近了火堆。”
“幸好咱們當值的兵士都警醒著,一陣亂槍都了結了。”
“嗯,吩咐大夥房,去人到要塞那邊把凍著的馬肉拉過來都燉了,今天全軍開個葷。”
“讓不當值的兵士吃飽了就睡,白天睡足了晚上才有精神。”
“遵大帥命!大帥若沒有別的吩咐,標下這就去布置了。”
“好,去吧!”
宋顯峰轉身出了大帳,邊走邊在心裏犯著嘀咕。
大帥聽說那兩萬敵軍向阿欽斯克方向撤退了,這次就再沒有殲滅他們的可能了,怎麽就沒有一點惋惜的神情?
其實如果昨天豁出去死傷一些兵士,炮擊停止後立即派步兵進入敵營清剿,用不了多久就會結束戰鬥,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解決完了這邊的敵人,集結三萬兵馬直奔那兩萬敵軍來的方向,正好能與他們遭遇。
自己這一方有著兵力上的絕對優勢,又剛剛獲得了一場大勝,士氣正旺。
而敵人不僅是疲憊之師,更被一場慘敗嚇破了膽,這一仗焉有不勝的道理?
可是大帥為什麽偏偏不作這樣的部署?怎麽瞧著好像故意要放那兩萬敵人一馬似的?
其實宋顯峰已經猜到了個大概,隻不過他還沒有完全領會到張廣泗的老謀深算而已。
張廣泗已經在心裏盤算了不知道多少迴,如果統領那兩萬敵軍的主將真的傻到帶兵來救援,送到嘴邊的肥肉自然沒有不吃的道理。
可若是他們不來救援,就是明明知道他們會撤退到阿欽斯克去,也明明知道自己的大軍完全可以把他們攔截在半路。
甚至可以把他們徹底殲滅,張廣泗也絕對不會那樣做。
因為如果要那樣部署,派軍隊到敵軍營寨中清剿時必然要有兵士傷亡。
而那兩萬敵軍已經成了驚弓之鳥,必然會派出大量的哨探來偵察情況,得知情況不妙就會沒命的逃跑。
若想把他們攔截住,就必須要急行軍才來得及,那樣輕重火炮就都成了拖累,不可能帶上,隻能憑借臼炮與敵軍一戰。
他們軍中那幾十門輕型火炮正好是自己手中臼炮的克星,即使自己可以憑借數量上的優勢最終擊潰他們,也必將付出相當的代價。
因為敵我兩軍都是在移動中,自己沒有把握左右他們行進的方向。
必勒格那邊的要塞不能再唱空城計了,真要是讓敵人鑽了空子,攻下了要塞。
就是不能守得住,一把火將它燒個精光,然後拍拍屁股走了,那自己剛剛大勝的功勞立馬就被抹平了,接下來的仗都沒法再打了。
這個險無論如何不能冒,所以必須留下必勒格的一鎮人馬駐守要塞,自己能調動的最多也就是三萬人。
三萬人對兩萬人,又是在野外作戰,那是斷然不可能形成合圍的。
兩萬走投無路的敵軍必然會以命相搏,要是漫山遍野的撒開了打,自己軍中的臼炮也失去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