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要圍在這裏,”傅爾丹接著道:“死者為大,我要命人先將喇嘛達爾紮的遺體用白布裹好,用棺材成殮起來。”
“再遵照他的遺願,妥送到科布多城與他的父親葬在一處。”
聽他這一說,有些兵士緩緩的站起,傅爾丹見閃出了空隙,忙命手下的兵士道:“快,先將這屍身抬走,迴頭再安置。”
喇嘛達爾紮的屍體很快被抬走了,一切又歸於平靜,若不是地上還遺留著一片暗紅的血跡,真的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由於兵士們已經事先將武器盔甲留在了營房中,分成三列,一隊接一隊毫不遲滯的自城中走出來,所以隻用了半個多時辰,五萬兵士已經全部集齊在南門外的空地上。
傅爾丹登上了高台,又對大家說了幾句撫慰的話,然後詢問有誰願意留在軍中,有誰想迴家。
出乎他意料的是,由於這些兵士遵照喇嘛達爾紮生前的話,五萬人中有四萬出頭的人選擇了迴家。
人各有誌,傅爾丹也並不以此為意,反正也不指望著他們去打仗。
他尋思著這四萬出頭的人既然已經出了城,就不適宜再迴去,不如就地遣散了他們,省得到城裏節外生枝。
遂命錢糧官帶人將成箱成箱的龍圓抬過來,就地發放銀兩,要迴家的兵士們排成十幾列依次過來。
每人領上一枚,拿到銀子後不得逗留,立即散去各自迴家。
一個時辰後,原本擁擠的空地上冷清了許多,皇上額外撥給的五萬龍圓也隻剩下了一萬不到。
傅爾丹望了望留下的兵士,遂高聲命道:“各營遊擊上來領人,每營領八十人迴去,其餘編入我的中軍。”
“城中還有兩萬百姓,不能空虛太久,於振彪!”
“標下在!”
“你帶著四個營先行進城,將府庫、糧倉、輜重、衙署這些地方都看護起來!”
“遵大帥令!”
“其餘各營!”傅爾丹高聲命令道:“領完了人之後各自迴去將營帳拆了,所有糧草、輜重悉數運進城中。”
“城裏事務繁多,大約要在這盤桓幾日了,我們的兵士住進城裏的營房去!”
就像傅爾丹說的那樣,安樂城中的事情的確比科布多要複雜多了。
他進到城中,將自己的中軍大帳設在了衙署裏,在衙署的公案上果然見到了一摞摞的冊子。
他拿起了最上麵的一本翻看,見竟是府庫裏的存銀賬目,細看之下,賬上記載的存銀竟有十五萬兩之多!
放下賬冊,又拿起下麵的幾本翻看了,見分別是城中儲存的糧草、火炮、火槍、彈藥、馬匹、帳篷等一應物資的賬冊,記載的條理分明,清清楚楚。
傅爾丹不禁感歎,喇嘛達爾紮果然是精明幹練,善於理政的人才。
再往下翻看,見都是城中戶籍的名冊,他放下名冊,命人叫來了軍中的錢糧官,拿了那幾本賬冊,還有喇嘛達爾紮留下的裝鑰匙的木盒子,帶著親兵徑奔府庫去了。
在府庫門前下了馬,護衛府庫的一隊兵士見大帥到來,齊刷刷的打千行禮。
傅爾丹向錢糧官吩咐道:“你從那木盒子中找到府庫的鑰匙,打開後進去查看一番,大略的估算一下,看實際的存銀與賬冊上的記載有沒有大的出入。”
那錢糧官領命去了,約一刻後出來稟道:“稟大帥,標下大略的看了,並親自盤點了五十兩一錠的大銀,與賬冊上的記載一絲不差。”
“其他還有很多二十兩一錠及以下的小銀,要細盤起來就需要時間了。不過依標下估算,實際的存銀與帳目上沒有大的出入。”
“好,”傅爾丹道:“我們沒那功夫去盤點它了,叫人用封條將府庫的門封了,你把鑰匙保管好。”
“待朝廷委派的地方官員到了之後,將賬冊和鑰匙交給他們,讓他們給出具收條就是了。”
“還有,城中的糧草輜重、武器彈藥這些,若我們軍中需用的盡可以取用,將取用的數目記下,餘下的將賬目連同倉庫將來也一並移交給地方上。”
“我們出征有朝廷正項的軍餉,一切物資均有供應,在這上頭要料理得清楚明白,別惹出瓜田李下的閑話來。”
“標下遵令!”錢糧官應道。
離了府庫,接下來又去了糧倉,在堆積如山的糧食麵前,傅爾丹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嗬嗬嗬,這糧食瞧著真是喜人那!你們別看在這堆成了山,沒什麽稀罕的,可是若沒有這些糧食,全靠從蘭州運過來,那銀子就花的海了去了!”
“也真難為了喇嘛達爾紮,竟然在城中存了這麽多的糧食!這下咱們五萬大軍掃平整個西北估計也夠吃了,這能為朝廷省下了多少銀兩!”
又看完了餘下的幾個庫房,傅爾丹興衝衝的迴到衙署,命人備好筆墨紙張,他便斟酌著寫起給皇上報捷折子的草稿來。
折子中將出兵以來的情況,特別是攻克安樂城的經過以及安樂城中的情形,還有自己處置的方略都備細的說了,洋洋灑灑的寫了兩千餘字。
寫完了又細看了一遍,有幾處作了修改,覺得滿意了,這才拿來空白的折本鋪開了,一絲不苟的謄寫起來。
足足一個多時辰才寫好了奏折,裝入折匣封好了。
按說應該把噶爾丹策零的人頭隨折子一起遞進京師去,但傅爾丹轉念一想此舉甚為不妥。
科布多城是北路軍拿下來的,這人頭也是人家拿到了給自己送過來的。
如今這人頭幫了自己好大的忙,還沒有機會道一聲謝,這就忙不迭的把人頭送進了京師呈給皇上,任誰看來都有些冒搶他人功勞的意思。
傅爾丹內心雖然也對皇上給自己和嶽鍾琪兩人安排的進攻方向有些想法,但他不屑於做這樣不光彩的事。
接下來又給西域大臣、陝甘總督尹繼善寫信,將安樂城的大捷約略的講了。
讓他馬上安排事先已經準備好的一眾官員及屯田的軍屯、民屯、囚屯等人急速趕往安樂城來。
拜發了奏折,連同給尹繼善的信一並命人快馬急送蘭州。
傅爾丹輕揉了揉有些發花的眼睛,略一思索,又提起筆來寫了一封信。
“再遵照他的遺願,妥送到科布多城與他的父親葬在一處。”
聽他這一說,有些兵士緩緩的站起,傅爾丹見閃出了空隙,忙命手下的兵士道:“快,先將這屍身抬走,迴頭再安置。”
喇嘛達爾紮的屍體很快被抬走了,一切又歸於平靜,若不是地上還遺留著一片暗紅的血跡,真的仿佛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由於兵士們已經事先將武器盔甲留在了營房中,分成三列,一隊接一隊毫不遲滯的自城中走出來,所以隻用了半個多時辰,五萬兵士已經全部集齊在南門外的空地上。
傅爾丹登上了高台,又對大家說了幾句撫慰的話,然後詢問有誰願意留在軍中,有誰想迴家。
出乎他意料的是,由於這些兵士遵照喇嘛達爾紮生前的話,五萬人中有四萬出頭的人選擇了迴家。
人各有誌,傅爾丹也並不以此為意,反正也不指望著他們去打仗。
他尋思著這四萬出頭的人既然已經出了城,就不適宜再迴去,不如就地遣散了他們,省得到城裏節外生枝。
遂命錢糧官帶人將成箱成箱的龍圓抬過來,就地發放銀兩,要迴家的兵士們排成十幾列依次過來。
每人領上一枚,拿到銀子後不得逗留,立即散去各自迴家。
一個時辰後,原本擁擠的空地上冷清了許多,皇上額外撥給的五萬龍圓也隻剩下了一萬不到。
傅爾丹望了望留下的兵士,遂高聲命道:“各營遊擊上來領人,每營領八十人迴去,其餘編入我的中軍。”
“城中還有兩萬百姓,不能空虛太久,於振彪!”
“標下在!”
“你帶著四個營先行進城,將府庫、糧倉、輜重、衙署這些地方都看護起來!”
“遵大帥令!”
“其餘各營!”傅爾丹高聲命令道:“領完了人之後各自迴去將營帳拆了,所有糧草、輜重悉數運進城中。”
“城裏事務繁多,大約要在這盤桓幾日了,我們的兵士住進城裏的營房去!”
就像傅爾丹說的那樣,安樂城中的事情的確比科布多要複雜多了。
他進到城中,將自己的中軍大帳設在了衙署裏,在衙署的公案上果然見到了一摞摞的冊子。
他拿起了最上麵的一本翻看,見竟是府庫裏的存銀賬目,細看之下,賬上記載的存銀竟有十五萬兩之多!
放下賬冊,又拿起下麵的幾本翻看了,見分別是城中儲存的糧草、火炮、火槍、彈藥、馬匹、帳篷等一應物資的賬冊,記載的條理分明,清清楚楚。
傅爾丹不禁感歎,喇嘛達爾紮果然是精明幹練,善於理政的人才。
再往下翻看,見都是城中戶籍的名冊,他放下名冊,命人叫來了軍中的錢糧官,拿了那幾本賬冊,還有喇嘛達爾紮留下的裝鑰匙的木盒子,帶著親兵徑奔府庫去了。
在府庫門前下了馬,護衛府庫的一隊兵士見大帥到來,齊刷刷的打千行禮。
傅爾丹向錢糧官吩咐道:“你從那木盒子中找到府庫的鑰匙,打開後進去查看一番,大略的估算一下,看實際的存銀與賬冊上的記載有沒有大的出入。”
那錢糧官領命去了,約一刻後出來稟道:“稟大帥,標下大略的看了,並親自盤點了五十兩一錠的大銀,與賬冊上的記載一絲不差。”
“其他還有很多二十兩一錠及以下的小銀,要細盤起來就需要時間了。不過依標下估算,實際的存銀與帳目上沒有大的出入。”
“好,”傅爾丹道:“我們沒那功夫去盤點它了,叫人用封條將府庫的門封了,你把鑰匙保管好。”
“待朝廷委派的地方官員到了之後,將賬冊和鑰匙交給他們,讓他們給出具收條就是了。”
“還有,城中的糧草輜重、武器彈藥這些,若我們軍中需用的盡可以取用,將取用的數目記下,餘下的將賬目連同倉庫將來也一並移交給地方上。”
“我們出征有朝廷正項的軍餉,一切物資均有供應,在這上頭要料理得清楚明白,別惹出瓜田李下的閑話來。”
“標下遵令!”錢糧官應道。
離了府庫,接下來又去了糧倉,在堆積如山的糧食麵前,傅爾丹終於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嗬嗬嗬,這糧食瞧著真是喜人那!你們別看在這堆成了山,沒什麽稀罕的,可是若沒有這些糧食,全靠從蘭州運過來,那銀子就花的海了去了!”
“也真難為了喇嘛達爾紮,竟然在城中存了這麽多的糧食!這下咱們五萬大軍掃平整個西北估計也夠吃了,這能為朝廷省下了多少銀兩!”
又看完了餘下的幾個庫房,傅爾丹興衝衝的迴到衙署,命人備好筆墨紙張,他便斟酌著寫起給皇上報捷折子的草稿來。
折子中將出兵以來的情況,特別是攻克安樂城的經過以及安樂城中的情形,還有自己處置的方略都備細的說了,洋洋灑灑的寫了兩千餘字。
寫完了又細看了一遍,有幾處作了修改,覺得滿意了,這才拿來空白的折本鋪開了,一絲不苟的謄寫起來。
足足一個多時辰才寫好了奏折,裝入折匣封好了。
按說應該把噶爾丹策零的人頭隨折子一起遞進京師去,但傅爾丹轉念一想此舉甚為不妥。
科布多城是北路軍拿下來的,這人頭也是人家拿到了給自己送過來的。
如今這人頭幫了自己好大的忙,還沒有機會道一聲謝,這就忙不迭的把人頭送進了京師呈給皇上,任誰看來都有些冒搶他人功勞的意思。
傅爾丹內心雖然也對皇上給自己和嶽鍾琪兩人安排的進攻方向有些想法,但他不屑於做這樣不光彩的事。
接下來又給西域大臣、陝甘總督尹繼善寫信,將安樂城的大捷約略的講了。
讓他馬上安排事先已經準備好的一眾官員及屯田的軍屯、民屯、囚屯等人急速趕往安樂城來。
拜發了奏折,連同給尹繼善的信一並命人快馬急送蘭州。
傅爾丹輕揉了揉有些發花的眼睛,略一思索,又提起筆來寫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