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兵的軍餉,進軍的軍費。”
“還有額外的軍餉和軍費?”弘晝問道。
“對,一年之內再調集五十萬軍隊,在蘭州集結,視情形分批由哈密入疆,再向各地分派。”
“是去駐守嗎?”
“不止是駐守,還要屯田,他們守在哪裏,就要在那裏墾荒種地,不僅要夠自己吃的,還要保證前線軍隊的供應。”
“這樣一來,不僅守住了地方,糧食也再不用大老遠的從蘭州運上去,省了多少人力物力?”
“這五十萬軍隊不用有多大的戰力,兵丁年齡大些也無所謂,還可以帶上家眷,隻記住一點,要從各省征調,每個省都要有。”
“皇上,”弘晝道:“五十萬的人數雖然不少,但江南和西北各省的綠營都出一些,也差不多能湊夠數了,為何還要大老遠的從北邊調過去?”
“因為他們不光帶著家眷,還得押著囚犯。”
“押送囚犯?”
“對,朕讓尹繼善在蘭州的兵營裏建幾座大的監牢,以後處以兩年以上徒刑和流刑的罪犯一律解送蘭州,囚犯也可以帶家眷,就讓這些兵士押送著去。”
“大家同路還有個伴,彼此都帶著一家老小,熱熱鬧鬧不是很好?”他忍不住笑了起來。
弘晝明白過來:“皇上是想讓這些囚犯也去西北屯田?”
“當然,五十萬兵士種田,養活前線十萬人自是不在話下,但是如何能守住那麽一大片地方?所以在以後的很長時間內,都要自內地向西北遷徙大量的人口。”
“可是現在好多地方日子都比以前好過了,吃不上飯的人漸漸少了,故土難離,哪有那麽多人願意背井離鄉跑去西北偏僻之地?”
“所以就要在囚犯身上打主意,不管是徒刑還是流刑,去西北屯田一年頂兩年刑期,還允許帶家眷,沒有家眷的還可以娶妻生子,你說有哪個囚犯不搶著去?”
“刑期滿了,願意留下的發給土地耕種,願意迴內地發給路費。在那個地方呆得慣了,估計會有許多人全家就留下定居了。”
“這樣既往西北填進去了人口,又省了內地用那麽多人手來看管他們,不是一舉兩得?”
“聖慮真是高深莫測,”張廷玉在一旁笑著道:“依臣看是還有一得呀。”
“哦?衡臣說說這第三得。”乾隆道。
“去西北的這些兵士和囚犯中,一定會有許多未曾娶妻婚配的,”張廷玉道:“一場大戰下來,當地的人口必定是女多男少。”
“這些人娶了當地的女子為妻,漸漸的就形成了通婚的風氣,如此幾代人下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了,”
“百姓們都習漢字,講漢話,這不是最好的羈縻之法?西北的長治久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嗬嗬嗬,”乾隆笑道:“衡臣不愧為三朝樞相,這見得很透了!”
“前麵說的是軍屯和囚屯,民屯自然也是不可少的,人多地少的省份,有百姓願意去的,朝廷自然要給些好處才行。”
“雖然路途遙遠,但畢竟不用出海遠洋,比照澳省征召百姓的例要少一些,到時衡臣你與戶部議一下,再去信征詢一下陳宏謀的意思,然後寫個條陳奏上來。”
“臣遵旨。”
“說完了屯田,該說說設府縣,置流官了,”乾隆接著道:“西北雖遠也和本土在一塊陸地上,將來道路修好了,來往也方便的。”
“包括南疆、北疆在內一共設五個省吧,這就要有五個省的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和學政、教諭這些,下麵的府縣官就更多了。”
“不僅如此,朝廷各部堂在省裏的分司,以及府、縣裏的各級衙門,你們大約也能估算出來需要多少官員。”
“這麽多人到時現找肯定是來不及的,現在就要著手去辦。京師大學堂畢業的學生中挑出好的就不要再外放了,都給西北留著。”
“光有官員也不行,教書的先生,治病的大夫,各行的匠人這些都少不了。”
“商人是見利而自往,等到那地方人多了起來,商人們見有利可圖了,自己就趕過去了,到時貨暢其流,百業繁榮,這盤棋就走活了。”
“皇上聖明,這思慮的幾近天衣無縫了。”張廷玉隨口給乾隆灌了一碗迷魂湯。
“嗬嗬嗬,”乾隆頭腦卻依然清醒,笑道:“離天衣無縫還差得遠呢,你縱是算無遺策,奈何情形隨時會有千變萬化。”
“總之大的策略是定下來了,後方把各色人等都準備齊了,前方打下來一片地方,馬上就派人填上去,開荒墾地種糧食,前方將士的吃飯就有了保證。”
“就照著這個法子推進,等兩支大軍把這片疆域趟了一個遍,咱們也把地方都牢牢的占住了。”
“每個地方兵屯、囚屯與民屯混雜,再把當地的百姓融合進來,兵士能看管囚犯,還不影響通婚生孩子,兩全其美。”
弘晝半晌沒說話,一邊靜靜的聽著乾隆的話,一邊迴想起當初也是在這裏布置出兵澳省方略時的情景。
今天與那日簡直是如出一轍,皇上顯然是已經在心中把進兵西北的事情反複思慮了多日,胸有成竹了才跟大家講出來。
當時看他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圈圈劃劃的就把海外那一大片地方變成了大清的一個省,弘晝怎麽想著這事都不太靠譜。
結果十萬軍民不僅如期出發了,半途還寫了折子上來,算著時間現在怕是已經到了澳省了。
當初看著就像說書一樣的事情,不也馬上成為現實了?他寧願相信這次一定也能變成真的。
“皇上,”弘晝道:“這動靜太大了,想要保密幾乎是不可能的。”
“朕知道,又是籌糧又是調兵,又是運武器又是解送囚徒的,任誰也能猜得到,根本沒有秘密可言。”
“但你們對外隻說朝廷要在西北用兵平叛,至於這仗怎麽個打法,要打到哪裏,切勿向外透露。”
“還有額外的軍餉和軍費?”弘晝問道。
“對,一年之內再調集五十萬軍隊,在蘭州集結,視情形分批由哈密入疆,再向各地分派。”
“是去駐守嗎?”
“不止是駐守,還要屯田,他們守在哪裏,就要在那裏墾荒種地,不僅要夠自己吃的,還要保證前線軍隊的供應。”
“這樣一來,不僅守住了地方,糧食也再不用大老遠的從蘭州運上去,省了多少人力物力?”
“這五十萬軍隊不用有多大的戰力,兵丁年齡大些也無所謂,還可以帶上家眷,隻記住一點,要從各省征調,每個省都要有。”
“皇上,”弘晝道:“五十萬的人數雖然不少,但江南和西北各省的綠營都出一些,也差不多能湊夠數了,為何還要大老遠的從北邊調過去?”
“因為他們不光帶著家眷,還得押著囚犯。”
“押送囚犯?”
“對,朕讓尹繼善在蘭州的兵營裏建幾座大的監牢,以後處以兩年以上徒刑和流刑的罪犯一律解送蘭州,囚犯也可以帶家眷,就讓這些兵士押送著去。”
“大家同路還有個伴,彼此都帶著一家老小,熱熱鬧鬧不是很好?”他忍不住笑了起來。
弘晝明白過來:“皇上是想讓這些囚犯也去西北屯田?”
“當然,五十萬兵士種田,養活前線十萬人自是不在話下,但是如何能守住那麽一大片地方?所以在以後的很長時間內,都要自內地向西北遷徙大量的人口。”
“可是現在好多地方日子都比以前好過了,吃不上飯的人漸漸少了,故土難離,哪有那麽多人願意背井離鄉跑去西北偏僻之地?”
“所以就要在囚犯身上打主意,不管是徒刑還是流刑,去西北屯田一年頂兩年刑期,還允許帶家眷,沒有家眷的還可以娶妻生子,你說有哪個囚犯不搶著去?”
“刑期滿了,願意留下的發給土地耕種,願意迴內地發給路費。在那個地方呆得慣了,估計會有許多人全家就留下定居了。”
“這樣既往西北填進去了人口,又省了內地用那麽多人手來看管他們,不是一舉兩得?”
“聖慮真是高深莫測,”張廷玉在一旁笑著道:“依臣看是還有一得呀。”
“哦?衡臣說說這第三得。”乾隆道。
“去西北的這些兵士和囚犯中,一定會有許多未曾娶妻婚配的,”張廷玉道:“一場大戰下來,當地的人口必定是女多男少。”
“這些人娶了當地的女子為妻,漸漸的就形成了通婚的風氣,如此幾代人下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難分彼此了,”
“百姓們都習漢字,講漢話,這不是最好的羈縻之法?西北的長治久安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嗬嗬嗬,”乾隆笑道:“衡臣不愧為三朝樞相,這見得很透了!”
“前麵說的是軍屯和囚屯,民屯自然也是不可少的,人多地少的省份,有百姓願意去的,朝廷自然要給些好處才行。”
“雖然路途遙遠,但畢竟不用出海遠洋,比照澳省征召百姓的例要少一些,到時衡臣你與戶部議一下,再去信征詢一下陳宏謀的意思,然後寫個條陳奏上來。”
“臣遵旨。”
“說完了屯田,該說說設府縣,置流官了,”乾隆接著道:“西北雖遠也和本土在一塊陸地上,將來道路修好了,來往也方便的。”
“包括南疆、北疆在內一共設五個省吧,這就要有五個省的巡撫、布政使、按察使和學政、教諭這些,下麵的府縣官就更多了。”
“不僅如此,朝廷各部堂在省裏的分司,以及府、縣裏的各級衙門,你們大約也能估算出來需要多少官員。”
“這麽多人到時現找肯定是來不及的,現在就要著手去辦。京師大學堂畢業的學生中挑出好的就不要再外放了,都給西北留著。”
“光有官員也不行,教書的先生,治病的大夫,各行的匠人這些都少不了。”
“商人是見利而自往,等到那地方人多了起來,商人們見有利可圖了,自己就趕過去了,到時貨暢其流,百業繁榮,這盤棋就走活了。”
“皇上聖明,這思慮的幾近天衣無縫了。”張廷玉隨口給乾隆灌了一碗迷魂湯。
“嗬嗬嗬,”乾隆頭腦卻依然清醒,笑道:“離天衣無縫還差得遠呢,你縱是算無遺策,奈何情形隨時會有千變萬化。”
“總之大的策略是定下來了,後方把各色人等都準備齊了,前方打下來一片地方,馬上就派人填上去,開荒墾地種糧食,前方將士的吃飯就有了保證。”
“就照著這個法子推進,等兩支大軍把這片疆域趟了一個遍,咱們也把地方都牢牢的占住了。”
“每個地方兵屯、囚屯與民屯混雜,再把當地的百姓融合進來,兵士能看管囚犯,還不影響通婚生孩子,兩全其美。”
弘晝半晌沒說話,一邊靜靜的聽著乾隆的話,一邊迴想起當初也是在這裏布置出兵澳省方略時的情景。
今天與那日簡直是如出一轍,皇上顯然是已經在心中把進兵西北的事情反複思慮了多日,胸有成竹了才跟大家講出來。
當時看他在地圖上指指點點,圈圈劃劃的就把海外那一大片地方變成了大清的一個省,弘晝怎麽想著這事都不太靠譜。
結果十萬軍民不僅如期出發了,半途還寫了折子上來,算著時間現在怕是已經到了澳省了。
當初看著就像說書一樣的事情,不也馬上成為現實了?他寧願相信這次一定也能變成真的。
“皇上,”弘晝道:“這動靜太大了,想要保密幾乎是不可能的。”
“朕知道,又是籌糧又是調兵,又是運武器又是解送囚徒的,任誰也能猜得到,根本沒有秘密可言。”
“但你們對外隻說朝廷要在西北用兵平叛,至於這仗怎麽個打法,要打到哪裏,切勿向外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