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易老川用計,四國統領各懷鬼胎
大秦之開局絆倒易小川 作者:久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快救我單於大人!”
在易老川的搖晃之下,冒頓終於清醒過來。
他癱在王座上,神情都開始恍惚了。
“四國餘孽王八蛋,簡直是欺我太甚,欺我太甚!謀殺我弟冒離,現在居然故意誘我進城,然後用六十萬大軍一舉殲滅我四十萬匈奴大軍啊!
我,我.......氣煞我也!
四國國王欺負我們,就連四國軍事統領也要來湊熱鬧,那就打!
傳我命令,四十萬大軍全部在城外布陣待命,準備迎敵!”
“啊,單於不可啊,此時萬萬不可啊!四國聯軍加起來有六十萬之多,我們才區區四十萬兵馬,我們不可能打得過啊!”
“混賬,你敢亂我軍心?那你說說,我們該怎麽辦?要是你易老川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現在兩軍交戰之前殺了你揚我軍威!”
易老川趕緊是跪了下去,沒想到他在這種關鍵時刻冒頓都不相信他,易老川雖說心如死灰,但現在畢竟是一條船上的人,易老川死皮賴臉幫冒頓,也是在給自己留一條活路。
“單於大人息怒,我並非1亂我軍心,隻是我覺得如果將四十萬兵馬全都派出去,那就算和他們正麵硬剛,那一定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算是最後擊退了他們,那也是無濟於事。”
“易老川你能不能說人話?媽的敵人馬上都要殺過來了,你還說這麽多幹什麽?”
冒頓現在火燒眉毛,那還聽得了易老川說廢話。
“單於莫急,我們既然和他們正麵硬剛不可,那我們就應當用計來以逸待勞,以少勝多。
單於大人,請你給我二十萬人馬,在城外五十裏出的峽穀布下伏兵。
隻需要西坡埋伏十萬人,東坡也埋伏十萬人,居高臨下,方可讓六十萬聯軍在必經之路上遭受沉重打擊。
而隻要峽穀之中伏擊戰一打響,到時候盡可將留下的二十萬人馬從中路殺出,六十萬聯軍不全軍覆沒也要順勢八成以上,到時候單於你還不是贏家嗎?”
“哇,聽易先生一席話,省我十本書!妙啊,真是妙啊!”
冒頓開心的要死,段均這在必經之路上設伏實在是妙,如此一來,豈不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四國聯軍?
戰機不容耽擱,單於趕緊下令。
“易先生真的我的絕頂聰明大軍師,兵貴神速,易先生現在城外二十萬大軍就聽候你的安排,
額,對了,那個帕庫拉,封你為先鋒將軍,給我帶領二十萬人馬去埋伏。
咦?帕庫拉人呢?怎麽好像自從進城之後就沒有看見過他?”
冒頓往四周望了望,沒理由啊,冒頓進城之後就封城了,那帕庫拉不來議事跑哪去了?
當然冒頓不可能等他,於是趕緊換人按照易老川的戰術布置。
這一下,冒頓在易老川的幫助下,也可以算是高枕無憂,之後要看見峽穀發生戰鬥,他率領二十萬大軍去收割人頭就行了。
一個被伏擊的六十萬聯軍有什麽好害怕的,軍心已亂,不過是一群草芥罷了。
且不說易老川如何在城池外布置著天衣無縫的反打戰術,在距離城池三百裏外的大漠之上。
一行六十萬的四國聯軍正浩浩蕩蕩向城池進發。
為首的四個將領全都是這次四國派出來的軍事統領,他們各個都是四國國王所器重的軍事領袖,一個個前途無量,深得四國國王信任才能夠但此重任,去大秦北方壓境。
但是,就在冒頓四十萬大軍背信棄義離開不久,他們就收到了五胡王庭城池中探子所帶來的噩耗。
他們將癱子送到的四個匣子打開,裏麵正擺放著四國國王的首級,四個蒼老的首級在炎熱的大漠中顛簸許久,不約而同有些腐爛。
讓四國的軍事統領又惡心又憤怒。
那個探子也是重重說了匈奴四十萬大軍進入王庭城池之後,是如何如何掠殺四國國王的,之後又是如何大開殺戒,將四國國王的首級掛在城門之上的。
最後又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說自己早就對四國仰慕多時,恨透了匈奴的腐敗和野蠻,所以才有他星夜偷了四個國王首級來投奔五胡大營的事情。
如此的一來二去,四國軍事統領本來就是氣得要死,自然是消除了對這個探子的懷疑。
其實他就是段均手下的親信張偉,一個有勇有謀隻是沒有遇到伯樂的將士,段均這次把如此重要的任務派給了張偉,完全就是相信張偉一定可以不負眾望,完成使命,其次還可以給張偉一個立大功的機會,將來順利提拔。
很顯然,段均沒有看錯人,張偉完美完成了任務,還在奔襲的六十萬大軍中逃了出去,這樣一個無名探子,四國統領當然是沒有把他放在心上。
“哼,特碼的匈奴王八蛋,我們如此相信他,就算是他匈奴擅自率領四十萬大軍背信棄義,離開聯盟,我等也沒有再追究其任何責任,讓他順利迴五胡王庭城池,但是他卻做出了比狗還不如的事情。
嗚嗚嗚,可惜我等的國王啊,全都命喪他手!”
“國王年邁好不容易可以坐擁江山,但是現在居然受到如此屈辱?冒頓沒有良心,天理難容!”
“不能忍,把我們國王都給殺了,絕對不能忍!”
“啊啊啊!將士們隨我衝啊,滅掉匈奴,殺了冒頓和斷臂易老川,瓜分匈奴土地!”
“瓜分匈奴土地!幹死他們!”
漸漸的,在四個統領的帶領之下,他們的目的似乎不再是為了報仇,而是一起滅了匈奴,瓜分匈奴的土地,掠奪匈奴的資源。
就好像其實四國國王的死根本沒那麽重要,他們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轉移矛盾,獲得更大的利益罷了。
因為說白了,四個國王突然死了,沒有立下後來的接班人,一般這種情況國內都會開始搞分裂搞鬥爭,但是四個國家現在這個時候麵臨的局勢都是一樣。
那就是他們全國的兵力都集中在這四個統領手上,國王死了,誰有兵權誰就有說話權,誰人馬多誰就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當知道四國國王死了的時候他們的憤怒隻不過是在演戲罷了,現在的他們,隻要帶領軍隊象征性和匈奴打一下,就算打不過,他迴到自己的領土之上,他就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就是接下來全國都會默認的國王。
於是乎很滑稽的六十萬人馬,表麵上軍心都是為了去報仇,但是卻打著要滅了匈奴,平分匈奴土地,掠奪匈奴人口的口號,最後,就連四個統領都是表裏不一,心裏想著如何趁這個變故迴國自立為王,可謂是各懷鬼胎,都想讓其他三國多虧損一點人馬。
畢竟這以後國家是要自己來管理的,都不想衝到最前去當炮灰。
在易老川的搖晃之下,冒頓終於清醒過來。
他癱在王座上,神情都開始恍惚了。
“四國餘孽王八蛋,簡直是欺我太甚,欺我太甚!謀殺我弟冒離,現在居然故意誘我進城,然後用六十萬大軍一舉殲滅我四十萬匈奴大軍啊!
我,我.......氣煞我也!
四國國王欺負我們,就連四國軍事統領也要來湊熱鬧,那就打!
傳我命令,四十萬大軍全部在城外布陣待命,準備迎敵!”
“啊,單於不可啊,此時萬萬不可啊!四國聯軍加起來有六十萬之多,我們才區區四十萬兵馬,我們不可能打得過啊!”
“混賬,你敢亂我軍心?那你說說,我們該怎麽辦?要是你易老川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現在兩軍交戰之前殺了你揚我軍威!”
易老川趕緊是跪了下去,沒想到他在這種關鍵時刻冒頓都不相信他,易老川雖說心如死灰,但現在畢竟是一條船上的人,易老川死皮賴臉幫冒頓,也是在給自己留一條活路。
“單於大人息怒,我並非1亂我軍心,隻是我覺得如果將四十萬兵馬全都派出去,那就算和他們正麵硬剛,那一定都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就算是最後擊退了他們,那也是無濟於事。”
“易老川你能不能說人話?媽的敵人馬上都要殺過來了,你還說這麽多幹什麽?”
冒頓現在火燒眉毛,那還聽得了易老川說廢話。
“單於莫急,我們既然和他們正麵硬剛不可,那我們就應當用計來以逸待勞,以少勝多。
單於大人,請你給我二十萬人馬,在城外五十裏出的峽穀布下伏兵。
隻需要西坡埋伏十萬人,東坡也埋伏十萬人,居高臨下,方可讓六十萬聯軍在必經之路上遭受沉重打擊。
而隻要峽穀之中伏擊戰一打響,到時候盡可將留下的二十萬人馬從中路殺出,六十萬聯軍不全軍覆沒也要順勢八成以上,到時候單於你還不是贏家嗎?”
“哇,聽易先生一席話,省我十本書!妙啊,真是妙啊!”
冒頓開心的要死,段均這在必經之路上設伏實在是妙,如此一來,豈不是可以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四國聯軍?
戰機不容耽擱,單於趕緊下令。
“易先生真的我的絕頂聰明大軍師,兵貴神速,易先生現在城外二十萬大軍就聽候你的安排,
額,對了,那個帕庫拉,封你為先鋒將軍,給我帶領二十萬人馬去埋伏。
咦?帕庫拉人呢?怎麽好像自從進城之後就沒有看見過他?”
冒頓往四周望了望,沒理由啊,冒頓進城之後就封城了,那帕庫拉不來議事跑哪去了?
當然冒頓不可能等他,於是趕緊換人按照易老川的戰術布置。
這一下,冒頓在易老川的幫助下,也可以算是高枕無憂,之後要看見峽穀發生戰鬥,他率領二十萬大軍去收割人頭就行了。
一個被伏擊的六十萬聯軍有什麽好害怕的,軍心已亂,不過是一群草芥罷了。
且不說易老川如何在城池外布置著天衣無縫的反打戰術,在距離城池三百裏外的大漠之上。
一行六十萬的四國聯軍正浩浩蕩蕩向城池進發。
為首的四個將領全都是這次四國派出來的軍事統領,他們各個都是四國國王所器重的軍事領袖,一個個前途無量,深得四國國王信任才能夠但此重任,去大秦北方壓境。
但是,就在冒頓四十萬大軍背信棄義離開不久,他們就收到了五胡王庭城池中探子所帶來的噩耗。
他們將癱子送到的四個匣子打開,裏麵正擺放著四國國王的首級,四個蒼老的首級在炎熱的大漠中顛簸許久,不約而同有些腐爛。
讓四國的軍事統領又惡心又憤怒。
那個探子也是重重說了匈奴四十萬大軍進入王庭城池之後,是如何如何掠殺四國國王的,之後又是如何大開殺戒,將四國國王的首級掛在城門之上的。
最後又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說自己早就對四國仰慕多時,恨透了匈奴的腐敗和野蠻,所以才有他星夜偷了四個國王首級來投奔五胡大營的事情。
如此的一來二去,四國軍事統領本來就是氣得要死,自然是消除了對這個探子的懷疑。
其實他就是段均手下的親信張偉,一個有勇有謀隻是沒有遇到伯樂的將士,段均這次把如此重要的任務派給了張偉,完全就是相信張偉一定可以不負眾望,完成使命,其次還可以給張偉一個立大功的機會,將來順利提拔。
很顯然,段均沒有看錯人,張偉完美完成了任務,還在奔襲的六十萬大軍中逃了出去,這樣一個無名探子,四國統領當然是沒有把他放在心上。
“哼,特碼的匈奴王八蛋,我們如此相信他,就算是他匈奴擅自率領四十萬大軍背信棄義,離開聯盟,我等也沒有再追究其任何責任,讓他順利迴五胡王庭城池,但是他卻做出了比狗還不如的事情。
嗚嗚嗚,可惜我等的國王啊,全都命喪他手!”
“國王年邁好不容易可以坐擁江山,但是現在居然受到如此屈辱?冒頓沒有良心,天理難容!”
“不能忍,把我們國王都給殺了,絕對不能忍!”
“啊啊啊!將士們隨我衝啊,滅掉匈奴,殺了冒頓和斷臂易老川,瓜分匈奴土地!”
“瓜分匈奴土地!幹死他們!”
漸漸的,在四個統領的帶領之下,他們的目的似乎不再是為了報仇,而是一起滅了匈奴,瓜分匈奴的土地,掠奪匈奴的資源。
就好像其實四國國王的死根本沒那麽重要,他們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轉移矛盾,獲得更大的利益罷了。
因為說白了,四個國王突然死了,沒有立下後來的接班人,一般這種情況國內都會開始搞分裂搞鬥爭,但是四個國家現在這個時候麵臨的局勢都是一樣。
那就是他們全國的兵力都集中在這四個統領手上,國王死了,誰有兵權誰就有說話權,誰人馬多誰就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當知道四國國王死了的時候他們的憤怒隻不過是在演戲罷了,現在的他們,隻要帶領軍隊象征性和匈奴打一下,就算打不過,他迴到自己的領土之上,他就是名副其實的老大,就是接下來全國都會默認的國王。
於是乎很滑稽的六十萬人馬,表麵上軍心都是為了去報仇,但是卻打著要滅了匈奴,平分匈奴土地,掠奪匈奴人口的口號,最後,就連四個統領都是表裏不一,心裏想著如何趁這個變故迴國自立為王,可謂是各懷鬼胎,都想讓其他三國多虧損一點人馬。
畢竟這以後國家是要自己來管理的,都不想衝到最前去當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