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想讀書 幹部們紛紛報名
滑頭軍閥第二部紅軍歲月 作者:張海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午,劉永義召集連營長開會,討論打草鞋比賽的事,會議決定,各單位各選十人參賽,比賽時間定在15日,那一天是星期天,比賽的前十名得到獎狀、獎金。
討論完打草鞋比賽的事之後,關秋紅開始講入黨的事。
“最近我們團打算發展一批黨員,很多同誌已經知道了,也遞交了申請。
雖然很多人遞交了申請,可是,大家對黨的了解是不多的,不知道***是什麽?不知道黨員的標準是什麽?不知道黨員的職責是什麽?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我們開辦了‘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班’,學習班晚上八點上課,一課兩小時,一共三課。
由於積極分子人數較多,我們把積極分子分了四個班上課,分班的情況貼在門口,大家散會後看一看,弄清自己是哪一班,什麽時候上課,什麽地方上課。
一班由我當教員,10日、13日、15日上課,分到一班的同誌請按時參加。”
散會後,楊大個等人圍住了劉永義。
“團長,我也想上軍校,我現在報名。”
“還有我。”
“還有我。”
“哎呀,不是說好的嘛,一批一批來,先培養了第一批,再培養第二批,你們幾個第二批入學,現在入學,這些兵誰帶?”
“不能一邊讀書一邊帶兵嗎?”
“這怎麽可能呢?你有幾個腦袋?兩個?還是三個?”
“團長,我有辦法,我到外頭請人幫我帶兵,等我畢業了,再換迴來。”
“不行!這叫什麽辦法?害自己的辦法!他坐穩了屁股怎麽辦?那時,別說你不能迴來,我都得被他趕跑。”
“那……我從連裏挑一個,讓他代理我的職務。”
“你們連還有能當連長的人嗎?有嗎?哼,有的話,我挑他不挑你了。”
大家哄笑起來。
“可是,第二批入學,我們就比他們矮一截了。”
“對呀對呀,他們是一期的,我們是二期的,我們老在他們後頭。”
“什麽矮一截?你們是教員,他們是學生,你們比他們高一輩。”
“我們是比他們高一輩,可是,提拔的時候,是看輩份呢?還是看入學?”
“當然是先看輩份後看入學了,你們不會吃虧的。”
“那就好,那就好。”
他們散去了。
關木蘭出現了。
“劉團長,我想進幹部學校,我現在報名。”
“什麽,你也想進幹部學校?真想當花木蘭呀?”
“當然真想了,當花木蘭有什麽不好?”
“當花木蘭很醜的,看看林海霞吧,別看現在漂亮,半年後你再看,臉像黑張飛,腳像老樹皮。”
“有這麽難看?”
“當然這麽難看了,上頭太陽曬著,下頭草鞋磨著,不這樣還能咋樣?哼,這個林海霞呀,上學肯定圖個新鮮,一陣時間她就會受不了,就會溜之大吉。”
“我不信,關政委咋沒這樣?”
“關政委?關政委畢業好多年了呀,當然又慢慢漂亮迴去了呀,剛畢業那會她可是很醜的,不然,怎麽會現在都嫁不出去?”
“能漂亮迴去就行了呀,反正我現在不想嫁人。”
“哎哎哎哎……”劉永義為難了一陣,“下一批怎麽樣?下一批再招你。”
“幹嘛要下一批?”
“你現在要唱戲呀,你的戲,不僅三團的官兵愛看,其他團的官兵也愛看,好幾個團長來找我,求我放你到他們那裏唱戲呢,你上了幹部學校,好多人要失望的,還有,我馬上要編一出戲,《智取賴村》,你要當這出戲的導演,安排我們演這個演那個,你上學了,這出戲不就砸了嗎?”
“那……好吧,下一批就下一批,說好了,不許反悔。”
“絕對不反悔。”
“我們勾手。”
“哎哎哎,怎麽玩這套小孩子的把戲,好,勾手。”
劉永義伸手和關木蘭勾了手。
晚上八點鍾,學習班開課了,劉永義被分到一班,他跑到關秋紅的班上聽課。
第一堂課結束前,關秋紅總結道。
“要成為***員,關鍵是兩點,能力,感情。
能力方麵,做了黨員之後,黨會交給你很多任務,你必須有足夠能力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感情方麵,***是窮人的政黨,是為窮人說話辦事的,要成為***員,你的感情必須是無產階級的,必須和窮人一條心。”
下課後,劉永義等幾個人圍住了關秋紅。
“關政委,你用***員的標準衡量衡量我,看看我什麽地方不合標準?”劉永義第一個發問。
“劉永義?能力……極強,這方麵符合標準,感情……你對窮人沒啥感情,這方麵你差得太多。”
“怎麽會差太多呢?我對窮人很好的,見到乞丐我常常給錢,給的錢還不少。”
“給乞丐錢說明不了什麽,很多地主資本家都喜歡幹這個,但是,能說地主資本家和窮人一條心嗎?”
“怎樣才算和窮人一條心?”
“和窮人交朋友,幫窮人解決困難,這樣才算和窮人一條心,對了,你有窮人朋友嗎?”
“窮人朋友……有呀,李團長是窮人,我跟他是朋友,楊連長也是窮人,我跟他也是朋友。”
“當了官的不算,有沒有沒當官的窮朋友?”
“沒當官的窮朋友?有呀,好多,有十多個。”劉永義把自己的十二個長治老鄉點了出來。
“那是你老鄉,不是你朋友,選舉士兵委員會之前,你還不認識人家呢。”
“那我再找,再找。”劉永義搜索枯腸,希望找出幾個沒當官的窮人朋友,可是,再也找不出來了,這讓他很尷尬。
“找不出來吧,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你對窮人沒啥感情。”
“沒有窮人朋友就是對窮人沒感情?”
“那當然,一個人的感情是無產階級的還是剝削階級的,看看他的朋友就明白了,如果他的窮人朋友很多,富人朋友很少,那麽,他的感情就是無產階級的,和窮人一條心;如果他的窮人朋友很少,富人朋友很多,那麽,他的感情就是剝削階級的,和富人一條心。”
“我馬上改,我馬上去交窮人朋友,讓我的窮人朋友超過富人朋友,讓我的感情變成無產階級的。”
“好呀,非常好,交多少?”
“十個,先交十個。”
“好,十個,這是***員的最低要求了,一個人的窮人朋友少於十個,那他就不能入黨,入了黨也是假***,對了劉永義,你打算怎麽交窮人朋友,請吃請喝?”
“肯定是這一招,團長隻會這一招。”
“團長,換一招吧,老是這一招,結交的全是酒肉朋友,多乏味呀。”
“對呀,換一招,結交一些知己朋友、患難朋友。”
旁邊的人哄笑起來。
“幹嘛要換?幹嘛要換?能交到窮人朋友就行了嘛,管他是酒肉朋友還是知己朋友,關政委,請吃請喝交窮人朋友不行嗎?”劉永義臉紅紅地爭辯道。
“行,當然行,能交到窮人朋友就行,管你交到的是酒肉朋友還是其他朋友。”
“那就好,我明天出去交朋友,關政委,你跟我一起去吧,你給我作個證,證明我交了窮人朋友。”
“我現在很忙,沒時間陪你,你叫別人吧,別人也一樣。”
“團長,我陪你去,我給你作證。”
“還有我。”
“還有我。”
跟劉永義出去能蹭一頓好吃,大家於是爭先恐後。
“不用那麽多,一個就夠了,太多我付不起錢,楊連長,你跟我去得了。”
“團長,再加上我吧,我想跟你學點本事,用你的方法交一些窮人朋友。”
“好好好,再加上你,這麽多夠了,不能再加了。”
11日上午,兩個教師來到角美,他們是紅軍學校派來支援幹部學校的,他們挑了很多的書來,累得滿頭大汗。
劉永義正在上課,他負責幹部學校的“工事與偽裝”課程。
下課後,劉永義迴到辦公室,他對兩個教師的到來表示歡迎。
“一直盼著你們來呢,我們這個幹部學校,其它方麵都不缺,唯獨缺教師,你們看,我都得親自上陣給他們講課,你們來,幫了我們大忙了。”
“接到通知我們就往這趕,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天,給,這是我們的介紹信。”
劉永義接過介紹信看著。
“劉校長叫我們來,除了幫助你們教學,還讓我們考察一下你們學校,如果各方麵質量好的話,他打算向中央建議,把這個學校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一分校’。”
劉永義並不喜歡“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一分校”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不好,給人一種我們學校不如工農紅軍學校的感覺,我不喜歡這個名字,我們學校的師生也不會喜歡這個名字,我的意見是,要麽改一個平起平坐的名字,要麽不改,你們給劉校長打報告時,把我的意見加上去。”
“好的,打報告時,一定把劉團長的意見加上去。”
劉永義叫來李仕勳,要他安排兩個教師的住宿、任課。
討論完打草鞋比賽的事之後,關秋紅開始講入黨的事。
“最近我們團打算發展一批黨員,很多同誌已經知道了,也遞交了申請。
雖然很多人遞交了申請,可是,大家對黨的了解是不多的,不知道***是什麽?不知道黨員的標準是什麽?不知道黨員的職責是什麽?為了幫助大家了解***,我們開辦了‘入黨積極分子學習班’,學習班晚上八點上課,一課兩小時,一共三課。
由於積極分子人數較多,我們把積極分子分了四個班上課,分班的情況貼在門口,大家散會後看一看,弄清自己是哪一班,什麽時候上課,什麽地方上課。
一班由我當教員,10日、13日、15日上課,分到一班的同誌請按時參加。”
散會後,楊大個等人圍住了劉永義。
“團長,我也想上軍校,我現在報名。”
“還有我。”
“還有我。”
“哎呀,不是說好的嘛,一批一批來,先培養了第一批,再培養第二批,你們幾個第二批入學,現在入學,這些兵誰帶?”
“不能一邊讀書一邊帶兵嗎?”
“這怎麽可能呢?你有幾個腦袋?兩個?還是三個?”
“團長,我有辦法,我到外頭請人幫我帶兵,等我畢業了,再換迴來。”
“不行!這叫什麽辦法?害自己的辦法!他坐穩了屁股怎麽辦?那時,別說你不能迴來,我都得被他趕跑。”
“那……我從連裏挑一個,讓他代理我的職務。”
“你們連還有能當連長的人嗎?有嗎?哼,有的話,我挑他不挑你了。”
大家哄笑起來。
“可是,第二批入學,我們就比他們矮一截了。”
“對呀對呀,他們是一期的,我們是二期的,我們老在他們後頭。”
“什麽矮一截?你們是教員,他們是學生,你們比他們高一輩。”
“我們是比他們高一輩,可是,提拔的時候,是看輩份呢?還是看入學?”
“當然是先看輩份後看入學了,你們不會吃虧的。”
“那就好,那就好。”
他們散去了。
關木蘭出現了。
“劉團長,我想進幹部學校,我現在報名。”
“什麽,你也想進幹部學校?真想當花木蘭呀?”
“當然真想了,當花木蘭有什麽不好?”
“當花木蘭很醜的,看看林海霞吧,別看現在漂亮,半年後你再看,臉像黑張飛,腳像老樹皮。”
“有這麽難看?”
“當然這麽難看了,上頭太陽曬著,下頭草鞋磨著,不這樣還能咋樣?哼,這個林海霞呀,上學肯定圖個新鮮,一陣時間她就會受不了,就會溜之大吉。”
“我不信,關政委咋沒這樣?”
“關政委?關政委畢業好多年了呀,當然又慢慢漂亮迴去了呀,剛畢業那會她可是很醜的,不然,怎麽會現在都嫁不出去?”
“能漂亮迴去就行了呀,反正我現在不想嫁人。”
“哎哎哎哎……”劉永義為難了一陣,“下一批怎麽樣?下一批再招你。”
“幹嘛要下一批?”
“你現在要唱戲呀,你的戲,不僅三團的官兵愛看,其他團的官兵也愛看,好幾個團長來找我,求我放你到他們那裏唱戲呢,你上了幹部學校,好多人要失望的,還有,我馬上要編一出戲,《智取賴村》,你要當這出戲的導演,安排我們演這個演那個,你上學了,這出戲不就砸了嗎?”
“那……好吧,下一批就下一批,說好了,不許反悔。”
“絕對不反悔。”
“我們勾手。”
“哎哎哎,怎麽玩這套小孩子的把戲,好,勾手。”
劉永義伸手和關木蘭勾了手。
晚上八點鍾,學習班開課了,劉永義被分到一班,他跑到關秋紅的班上聽課。
第一堂課結束前,關秋紅總結道。
“要成為***員,關鍵是兩點,能力,感情。
能力方麵,做了黨員之後,黨會交給你很多任務,你必須有足夠能力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感情方麵,***是窮人的政黨,是為窮人說話辦事的,要成為***員,你的感情必須是無產階級的,必須和窮人一條心。”
下課後,劉永義等幾個人圍住了關秋紅。
“關政委,你用***員的標準衡量衡量我,看看我什麽地方不合標準?”劉永義第一個發問。
“劉永義?能力……極強,這方麵符合標準,感情……你對窮人沒啥感情,這方麵你差得太多。”
“怎麽會差太多呢?我對窮人很好的,見到乞丐我常常給錢,給的錢還不少。”
“給乞丐錢說明不了什麽,很多地主資本家都喜歡幹這個,但是,能說地主資本家和窮人一條心嗎?”
“怎樣才算和窮人一條心?”
“和窮人交朋友,幫窮人解決困難,這樣才算和窮人一條心,對了,你有窮人朋友嗎?”
“窮人朋友……有呀,李團長是窮人,我跟他是朋友,楊連長也是窮人,我跟他也是朋友。”
“當了官的不算,有沒有沒當官的窮朋友?”
“沒當官的窮朋友?有呀,好多,有十多個。”劉永義把自己的十二個長治老鄉點了出來。
“那是你老鄉,不是你朋友,選舉士兵委員會之前,你還不認識人家呢。”
“那我再找,再找。”劉永義搜索枯腸,希望找出幾個沒當官的窮人朋友,可是,再也找不出來了,這讓他很尷尬。
“找不出來吧,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你對窮人沒啥感情。”
“沒有窮人朋友就是對窮人沒感情?”
“那當然,一個人的感情是無產階級的還是剝削階級的,看看他的朋友就明白了,如果他的窮人朋友很多,富人朋友很少,那麽,他的感情就是無產階級的,和窮人一條心;如果他的窮人朋友很少,富人朋友很多,那麽,他的感情就是剝削階級的,和富人一條心。”
“我馬上改,我馬上去交窮人朋友,讓我的窮人朋友超過富人朋友,讓我的感情變成無產階級的。”
“好呀,非常好,交多少?”
“十個,先交十個。”
“好,十個,這是***員的最低要求了,一個人的窮人朋友少於十個,那他就不能入黨,入了黨也是假***,對了劉永義,你打算怎麽交窮人朋友,請吃請喝?”
“肯定是這一招,團長隻會這一招。”
“團長,換一招吧,老是這一招,結交的全是酒肉朋友,多乏味呀。”
“對呀,換一招,結交一些知己朋友、患難朋友。”
旁邊的人哄笑起來。
“幹嘛要換?幹嘛要換?能交到窮人朋友就行了嘛,管他是酒肉朋友還是知己朋友,關政委,請吃請喝交窮人朋友不行嗎?”劉永義臉紅紅地爭辯道。
“行,當然行,能交到窮人朋友就行,管你交到的是酒肉朋友還是其他朋友。”
“那就好,我明天出去交朋友,關政委,你跟我一起去吧,你給我作個證,證明我交了窮人朋友。”
“我現在很忙,沒時間陪你,你叫別人吧,別人也一樣。”
“團長,我陪你去,我給你作證。”
“還有我。”
“還有我。”
跟劉永義出去能蹭一頓好吃,大家於是爭先恐後。
“不用那麽多,一個就夠了,太多我付不起錢,楊連長,你跟我去得了。”
“團長,再加上我吧,我想跟你學點本事,用你的方法交一些窮人朋友。”
“好好好,再加上你,這麽多夠了,不能再加了。”
11日上午,兩個教師來到角美,他們是紅軍學校派來支援幹部學校的,他們挑了很多的書來,累得滿頭大汗。
劉永義正在上課,他負責幹部學校的“工事與偽裝”課程。
下課後,劉永義迴到辦公室,他對兩個教師的到來表示歡迎。
“一直盼著你們來呢,我們這個幹部學校,其它方麵都不缺,唯獨缺教師,你們看,我都得親自上陣給他們講課,你們來,幫了我們大忙了。”
“接到通知我們就往這趕,緊趕慢趕,還是晚了一天,給,這是我們的介紹信。”
劉永義接過介紹信看著。
“劉校長叫我們來,除了幫助你們教學,還讓我們考察一下你們學校,如果各方麵質量好的話,他打算向中央建議,把這個學校改名為‘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一分校’。”
劉永義並不喜歡“中國工農紅軍學校第一分校”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不好,給人一種我們學校不如工農紅軍學校的感覺,我不喜歡這個名字,我們學校的師生也不會喜歡這個名字,我的意見是,要麽改一個平起平坐的名字,要麽不改,你們給劉校長打報告時,把我的意見加上去。”
“好的,打報告時,一定把劉團長的意見加上去。”
劉永義叫來李仕勳,要他安排兩個教師的住宿、任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