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廬江還需要一勇將防禦孫策,避免孫策的突然襲擊!”


    陳珪建議道,任何所謂的同盟都要做好防備,孫策用兵天馬行空,至於名聲,孫策更不在乎,必要的防禦手段還是要的。


    劉琮也在思考這個問題,陸駿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是比起他那個天縱奇才的兒子,那就差了不少,而且劉琮也需要合適的人去廬江。


    蘇飛水戰倒是還行,陸戰的需要一個合適的人選,目前來說,有兩個,一是李嚴!李嚴有自身的局限,劉琮還是準備先放在身邊使用。


    “調太史慈出任廬江北部都尉,讓軍師,諸葛瑾整編了橋蕤的軍隊之後,橋蕤編入揚州軍團駐紮到秣陵!”


    劉琮安排道。


    “那這邊的武夷山剿匪?”


    陳珪問道。


    “交給李嚴,會稽南部的山越剿滅基本完成,餘下交給賀齊,祖郎即可!”


    “諾!”


    目前山越剿匪也進入尾聲,相對蠻族,山越更多的還是願意再官府的統治之下,許多百姓不過是被山越裹挾了。


    “去城內看看新學堂的建設!”


    劉琮帶著人去看新學堂和第二所醫院,雖然說是第二所醫院,但是規模小,主要就兩個醫生,李當之和另外一個醫生,設立在城東,為了方便百姓看病。


    另外一所醫院由華薇負責,這也是劉琮的一個試驗,在建安郡這種偏遠之地,任用一個女性,收到的阻力是非常小的,而且還是醫師,關注的人就更少了!


    “德潤負責新學校的建設,他做的還是不錯!”


    陳珪也是感慨道,建安郡在經曆過前期的幾次大風之後,殷觀等人也逐漸適應了這邊的工作,陳珪則轉變為幕僚的工作,這也是陳珪樂意的。


    闞澤在襄陽學習了大半年,拚音之法基本學會之後,還從襄陽帶迴來了數名老師,這也讓劉琮大喜,這些人雖不是大才,但是負責小學教育還是足夠的。


    “德潤!”


    劉琮老遠就看到闞澤在和木匠在商量著什麽事情。


    “二公子!”


    闞澤看到劉琮也是趕緊走了過來。


    “二公子,您來的正好,學校的教室已經做好了,不過這附近的路?”


    “放心,很快就會有人來處理,不要著急,萬事一步一步來!”


    劉琮看了看門口的路,因為馬上要進行選拔,雖然是最基本的選拔,不過還是要重視,這次的選拔主要由劉琮,陳珪以及孫邵負責。


    劉琮看了看教室,與襄陽的不同,這邊的教室都隻有兩層,目前是建了兩棟,一個四個教室,預計招收是一百人。


    老師方麵,除了闞澤從襄陽帶迴來的,劉琮自身培養了四位老師為建安郡做準備的,劉琮看了看。


    “學校的護衛是否招募完成?人手是多少個?”


    “二公子,目前護衛有八人,預計學校完成落成之後達到十五人,護衛都是經過挑選,品行都比較過硬!”


    闞澤答道。


    “對外招募食堂做飯的,隻要手藝達到標準,男女皆可!招募負責打掃清潔人員,以女性為主!最好能考慮家庭境況,並且由闞澤進行培訓,雖然是女工,但這是學校,一些基本的禮儀要懂!”


    劉琮說道,對於禮儀,劉琮認為還是有必要的,治理尚德,明理修身!基本的禮儀要懂,學生幼小,多為5-8歲的小孩,他們更多的是模仿大人的模樣,在學校,護衛,廚子,老師等都是學生眼中的大人。


    許多學生難免會潛意識的模仿他們,一所好的學校,必然從護衛人員到老師,其素質都是極好的。


    “明白。”


    “宿舍要加緊了!現在不少家長都帶著孩子抵達了東冶,各方麵都要準備好,這樣家長看到學校之後也能放心!”


    劉琮看到在新建的宿舍說道。


    “之前木材有些不夠,後來請求典韋將軍協助,現在已經解決了木材的問題!澤會盡力在保障質量的情況下完成二公子的目標!”


    劉琮對闞澤還是比較放心的,學校是基本,為的是打破世家對文化的壟斷,也是為了收取民心,打破階級的重要武器。


    “二公子,因為學校的操辦,現在很多家長為了一個名額都在爭搶!東冶現在可是非常熱鬧!”


    “熱鬧好!這幾天陳老也辛苦一下,此次報名的有三百多人,從中篩選100人!對一些學生的背景要核查清楚,優先在鄉亭裏之中品行好的!”


    劉琮吩咐道,品行是劉琮最看重的,一般來說,家庭品行比較好,受到家庭教育和環境的影響,後代大概率的品行都會不錯。


    “分內之事!”


    建安郡也算是步入了正軌,接下來就是學生考核,秋收,冬季的河道,河堤,道路等各項基礎建設。


    “公子,孫策派使者張紘前來!”


    “快請。”


    劉琮對於張紘也是慕名已久,可惜還是投入了孫策麾下。


    “見過二公子!”


    “張先生,做!上好茶!”


    “二公子客氣了!此次張某前來是奉我主之命,希望和二公子做一個交易!”


    “說!”


    “我主希望從二公子處購買鐵器!”


    劉琮一聽愣住了,沒想到孫策是為了這事,鐵器,包含的範圍就廣闊了,武器,鎧甲,農具都在鐵器範圍內。


    “不急,徐州的情況如何?”


    “不太理想,曹操派其族弟曹仁過來之後,曹軍各方麵都加強了許多!曹仁驍勇,我軍苦於武器不如曹軍,經常處於下風!”


    張紘倒是會哭窮,曹操那邊的情況劉琮又不是不知道,目前負責東線防守的是曹仁,輔之以郭嘉為軍師!


    麾下有臧霸,孫觀,樂進,牛金等數十位將領,其中臧霸和樂進皆有獨領一軍的能力,孫觀,牛金皆是武勇之人。


    但是孫策這邊也不差,接收了袁術越四萬多的軍隊,孫策進行重新篩選之後,留下了兩萬精銳,其餘都安排在地方發展農業。


    按理說,孫策目前並不缺少鐵器,如今派張紘過來,劉琮需要好好思慮一下,鐵器對於荊州來說更缺少。


    不管是豫州,還是徐州,亦或是九江郡,其底子都比揚州長江南岸的底子要更好,劉琮不得不好好考慮其中的利弊。


    “先生先休息一下,此事琮亦是需要請示父親!”


    “不知公子需要多久?”


    “半個月左右,還請先生等待!”


    張紘也在思慮,最終還是點頭答應了,劉琮則立馬寫信給劉表,同時附上自己的意見,建議適當的批準給與一些。


    目前不適合與孫策作戰,各方麵都不適合,孫策目前也沒有心思與劉琮作戰,他需要鞏固徐州以及新獲得的豫州部分郡縣以及九江郡。


    襄陽。


    “此事你們怎麽看待?”


    “主公,二公子所言有理,我軍目前最主要的重心在南方,糧草人員各方麵尚不夠充足,目前荊州餘糧四百萬斛,但每日開銷巨大!


    我軍采用的是募兵製,士兵的開銷,修路,治水各方麵的負荷還是比較高的,人口方麵亦是如此,因此應當繼續休養生息!”


    人口這東西不是一年生長成,這幾年荊州的人口增長喜人,特別是十五歲以上人口的增長,襄陽的主流想法也不是一直征戰。


    起碼襄陽的這些士子是不希望劉表一直南征北戰,南征北戰意味著武將地位大大提升,這是儒家士子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琮兒也是這個意思,今年揚州秋收之後預計結餘一百五十萬斛糧草,還是應該修養生息為主!讓琮兒自己拿主意,適當的與孫策進行交易!”


    劉表思慮了一下,荊州的糧食並不多,目前兵士超過二十萬,就普通士兵的每年支出就超過了一百五十萬斛!這還是采用了半錢半穀的發放!


    各級官吏,軍官,修路,治水都是支出,這也是為什麽劉琮希望休養生息,荊州兵製有好處,募兵製能讓士兵有更高的積極性,但是支出是極為龐大的。


    “主公,還有一個事情,各地糧食的征收購買也必須開始了,糧倉的糧食必須要更足夠!今年關中大批百姓的投靠,我荊州想必去年的支出增加了五成!


    軍糧,修路等方麵的支出也頗為龐大,確實不適合繼續征戰,目前府庫錢財充足,應當收購一些百姓餘糧確保來年能應對如水災,戰爭等突發事件!”


    蒯越提醒道。


    “傳令各郡太守,依法征收,購買百姓餘糧!”


    劉表從善如流,今年之發生一些局部的小型戰役,士兵的戰損比起去年少了許多,這方麵減少了很多,同時糧草負擔也降低了許多。


    其次是如武陵郡,江夏郡長時間的改革,開荒已經初見成效,需要調撥的糧食也開始逐漸減少,這使得荊州糧倉的糧食也更加充足。


    如果再算上雞鴨豬牛羊魚等肉食,荊州今年可以算的上是大豐之年,若非支出太高,荊州的存糧應該會更多。


    “主公,秋收完成之後,基礎建設不能停,襄陽,樊城,當陽,江陵,夷道,枝江都需要進行基礎建設,包括一些道路,驛站以及水利設施,還請主公調撥錢財!”


    劉表剛剛高興一下,諸葛玄就開始要錢了!襄陽,樊城要打水井,預計要新增三口水井,江陵需要挖水渠,當陽則需要修路。


    “你做個表格出來,需要多少錢,每一期需要投入多少,錢會分批納入南郡太守府!”


    劉表倒是不在乎,今年稅收比去年整整多了一倍,財力雄厚,自然腰板硬,花生,棉花這些的規模擴大,成效越來越好,收入開始成幾何增加。


    “主公!”


    劉先,諸葛玄,蒯越,向朗都齊齊交出了表格,表格是劉琮推廣的,形式與以前的不同,根據各項開支進行預估總費用和每一期的費用,州牧府審核之後再投入!


    劉表看每人都準備了一遝表格,江夏,荊南四郡的還未送達,劉表也是無奈,基礎建設的費用巨大,但是成果也是顯著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龍起荊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漫漫求索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漫漫求索兮並收藏漢末之龍起荊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