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看了看宋忠,也是歎了口氣,人有備而來,確實麻煩,不過還是出身辯解道。
“公孫瓚之前確實受到了烏桓的消息誤導了,整個事情已經了解清楚,就是一個誤會!公孫瓚也認識到錯誤了,如今天下大亂,正是用人之際,天子特許讓公孫將軍戴罪立功!”
“哦,看來在你們眼中,殺害大漢皇親國戚也不過是可以原諒的小事,伏駙馬以及宗正要小心了,日後哪天你們被殺了也不過是可以原諒的事情!”
宋忠淡淡的說道,這是光明正大的離間,荀彧也在如何思慮怎麽迴懟,不過荀悅則淡淡的答道。
“此權衡應變罷了,昔日漢武帝,光武帝都有此行為,漢武帝用主父偃,雖然主父偃有錯,但是對漢朝有功勞!光武帝亦是如此,更說明我當今天子乃中興之主!”
荀悅的詭辯,宋忠也無所謂,離間逼得太急適得其反,留下了種子,日後就容易了,不要想著一步到位,世間大部分事情都是做不到一步到位的。
“還有一事,昔日陳湯言: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馬騰,韓遂都曾經背叛大漢,加入叛軍,我大漢什麽時候允許漢奸入朝為臣?諸位但凡有點廉恥都羞於與之為伍!”
宋忠直接開了地圖炮,其中有些確實有些臉紅,但是楊彪卻無所畏懼說道。
“宋忠此言差矣,馬騰乃伏波將軍之後,當時不過是迫於形勢,為了百姓考慮才暫時加入叛軍,後擊殺叛軍,乃有功之臣,韓將軍亦是如此!”
“翁叔,如果馬公在世,是否會承認馬騰會你馬家族譜?”
宋忠直接問馬日磾,這下直接給問住了,馬日磾不願意迴答,馬氏一族在馬騰死後便以他們這一支為主,要是將馬騰列入馬家族譜,馬日磾不敢,畢竟馬騰身上的汙點太大了。
“如今天下大亂,天子自然權衡機變,倒是楚侯,荀某所知,楚侯在荊揚地區大力改革,是否上書過朝廷,不經朝廷而擅自改革,與謀逆有何區別?”
荀悅厲聲反問道,底下群臣附和。
“嗬嗬,仲豫怕是糊塗了,楚侯乃鎮南將軍,持節特許開府,督四州軍政!況且天子被奸賊把持,你們說了半天,可讓宗正說過話?可讓天子表態過?
既然朝廷被奸賊把持,天下有大亂,待楚侯撥亂反正,清除奸賊,平定天下,自然將天下交與天子!”
宋忠當然早就準備好了這些情況,在荊州就詳細與劉琮,賈詡就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進行過預演。
“司空大人迎天子,欲安定天下,豈能是奸賊?楊太尉一家忠烈,又豈是奸賊!伏駙馬一家亦是忠烈,又豈是奸賊?真正的奸賊是誰?大家都心裏有數!”
“哦,敢問天子,曹阿瞞是什麽樣的人?是忠,是義?是仁?是孝?”
“司空自然是……”
“汝等還敢說不是把持朝政,我與天子對答,汝等卻不讓天子迴答,是何居心?”
宋忠直接打斷了荀彧,荀彧很明白,這就是一個坑,怎麽答都是錯的,當然想搶答了。
“司空是忠臣,也是仁義之人!”
劉協思慮了一下說道。
“哈哈哈哈哈哈!果然是被爾等奸賊蒙蔽了,何為仁?一個屠殺百姓,屠城的人,居然是仁?一個對昔日恩人恩將仇報的人,居然是義?”
宋忠說完,曹操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他也是幹迴來了。
“宋忠,你說說看,如果有半點虛假,我殺你全族!”
“這便是天子所說的忠臣?絲毫未將天子放在眼中,居然是忠?你屠城之事,天下皆知,如果這樣的人稱之為仁,那太可笑了!呂伯奢乃汝父親故友,你昔日逃難路過呂伯奢家,殺他一家,可有此事?
曹阿瞞,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這等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早就被人看穿了,昔日月旦評,亂世之奸賊,汝卻高興不已,奸賊不正是你夢寐以求的?”
宋忠無視曹操的威脅,至於宋忠所言,七分真三分假,因此外人自然是真假難辨,很容易產生懷疑。
“陛下,亂世用重典,方能結束天下大亂,若能結束天下大亂,此乃大仁!由此可見,宋忠不過是詭辯!”
荀彧說道,群臣附和,而曹操則瞪著宋忠,但是去忍住了。
“我昔日聞南陽宋忠與康成公齊名,如今得見,名不副實,不過一清談!今日曹某看在天子份上,饒你一命!滾迴南陽去!”
曹操直接喝道,曹操恨不得將其挫骨揚灰,但是他不能,他必須要以大局為重,宋忠乃天下士林之首,與鄭玄齊名,如果憑借這樣的事情就將其殺害,天下人必然更加認為曹操是奸賊。
宋忠也不廢話,朝著天子行了一禮隻有直接走了!畢竟過來朝貢天子的,曹操他才不在乎,再說了哪個名士不是腦袋別褲腰帶上。
“陛下,既然已經知道李儒的所在,老臣奏請陛下下詔誅殺李儒!”
宗正見宋忠走後,終於是出聲,都是人精,什麽時候該說話還是很清楚,如果之前就出聲會被認為是否和劉表有勾連,如今出聲則是職責所在!
“陛下,老臣亦是奏請誅殺李儒!”
伏完亦是出列說道!伏完一出列,王服,吳碩等人亦是出列奏請此事!楊彪還在猶豫期間,又有人出列。
“老臣亦是請求陛下下詔誅殺李儒!”
司徒趙溫出列,李儒毒殺少帝,這事說破天那都說不過去!劉琮對於此事一直不發是因為之前李儒對劉琮沒有造成威脅,如今形式不同了!
“陛下,司徒所言甚是,下詔誅殺李儒,一是告訴天下漢室依然是正統!二是可以讓天下也知道,司空與太尉並非奸賊!”
荀悅說道,荀悅標準的帝黨,荀家在曆史上也很有意思,荀悅一直都是這個態度,荀彧則態度有些模糊,既忠於漢室又支持曹操,至於荀攸在曆史上屬於勸進的那一批。
“陛下,既然大家都是這個意思,臣自然也是這個意思!”
曹操一表態,整個事情就定調了,劉協下詔,命呂布誅殺李儒,曹操不由得心疼,但這事沒有辦法,下朝後。
“監視宋忠的人怎麽說?”
曹操問道。
“一路向南,沒有絲毫停留!看來也是早就做好打算了,也沒有與朝廷有什麽人私下接觸過!”
戲誌才說道。
“主公,李儒之事,當斷則斷,呂布如今有董昭相助,即便沒了李儒也無所謂,應該派人進行安撫呂布!”
荀彧說道,既然決定了就不應該繼續磨蹭了,宋忠這一來到也是好事,起碼讓曹操看清楚了哪些是敵人。
“文若,朝廷的事情就麻煩你費心了,吾兒曹昂如今也成年了,及冠的時候就已經舉孝廉了,我想讓擔任議郎,還請文若多照拂!”
曹操說道,這兩年曹昂隨曹操也是南征北戰,一直都在曹操身邊,如今曹操準備讓其在朝廷曆練。
“沒有問題!”
曹操依然有眉頭緊鎖,劉琮此子居然出這樣的毒計,戲誌才也已經派人去安撫公孫瓚了,曹操思慮了一下目前的情況。
宮中禁衛目前有史渙負責,曹操對史渙是很相信,其侄子曹休雖然才十七,也在禁衛,如今夏侯淵的長女才十五歲,確一次意外被張飛所見,一見鍾情。(歲數虛構一些,小說需要)
“妙才之女與張飛的婚事盡快安排,其餘小心應對,我率三萬大軍去應對袁術,開封就麻煩文若與元讓了!”
曹操安排道,此次他將帶關羽,文稷,曹純,韓浩等人出站,戲誌才依然是隨性軍師,朝廷內有荀彧,戲仁在負責,夏侯惇負責開封防禦,史渙,丁斐負責禁衛。
這也是曹操麾下的特點,曹操比較信任老鄉,如史渙,文稷,丁斐等都屬於此列,中原大戰一觸即發。
中山國。
“董昭,你說說看?”
呂布接到詔書之後,驚疑不定,不知道朝廷的想法,於是支開了李儒將自己心腹以及董昭都叫了進來。
“李儒毒殺少帝,本就該死!如今劉表派人這麽一宣傳,朝廷沒有任何借口,隻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人之口,與溫侯並沒有關係!”
董昭說了自己的看法,呂布乃多疑之人,還是有些不確定。
“兄長,劉瑾正好在軍營,你剛才沒叫我的時候,正和我一起…吹牛!”
魏續本想說喝酒,但是看了董昭一眼,立馬改成了吹牛。
“他過來做什麽?”
“運糧啊,這次糧食較多,他有些不放心,親自押送,而且說張楊這個人左右逢源,他不放心,而且並州還是需要大將鎮守,光靠高順怕是不行,因此將成廉留在了太原!”
呂布聽了點點頭,這點他是認同的,如今並州是他的老巢,不能有失,成廉與高順的能力呂布是信得過的。
呂布麾下雖然有八部將,但是能力也有區別,成廉的武勇不在高順,張遼之下,而且與張遼一樣,成廉出身並州,乃呂布嫡係。
“叫他過來!”
“劉瑾拜見主公!”
劉瑾一副老神常在的樣子,無悲無喜。
“事情是這樣的……”
魏續一通解說,劉瑾也是清楚了,思慮一下說道。
“倒是有一個法子,可讓李儒假死!反正這事就隻有我們知道,然後讓李儒去五原郡待個兩三年,等這事過了之後,讓李儒稍微改變相貌,改姓換名,到時候再迴到主公賬下便是!”
劉瑾說完,董昭有些不悅,但是董昭也清楚,呂布不想殺李儒,隻能選擇不說話。呂布在考慮,終於也是點點頭。
“公孫瓚之前確實受到了烏桓的消息誤導了,整個事情已經了解清楚,就是一個誤會!公孫瓚也認識到錯誤了,如今天下大亂,正是用人之際,天子特許讓公孫將軍戴罪立功!”
“哦,看來在你們眼中,殺害大漢皇親國戚也不過是可以原諒的小事,伏駙馬以及宗正要小心了,日後哪天你們被殺了也不過是可以原諒的事情!”
宋忠淡淡的說道,這是光明正大的離間,荀彧也在如何思慮怎麽迴懟,不過荀悅則淡淡的答道。
“此權衡應變罷了,昔日漢武帝,光武帝都有此行為,漢武帝用主父偃,雖然主父偃有錯,但是對漢朝有功勞!光武帝亦是如此,更說明我當今天子乃中興之主!”
荀悅的詭辯,宋忠也無所謂,離間逼得太急適得其反,留下了種子,日後就容易了,不要想著一步到位,世間大部分事情都是做不到一步到位的。
“還有一事,昔日陳湯言: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馬騰,韓遂都曾經背叛大漢,加入叛軍,我大漢什麽時候允許漢奸入朝為臣?諸位但凡有點廉恥都羞於與之為伍!”
宋忠直接開了地圖炮,其中有些確實有些臉紅,但是楊彪卻無所畏懼說道。
“宋忠此言差矣,馬騰乃伏波將軍之後,當時不過是迫於形勢,為了百姓考慮才暫時加入叛軍,後擊殺叛軍,乃有功之臣,韓將軍亦是如此!”
“翁叔,如果馬公在世,是否會承認馬騰會你馬家族譜?”
宋忠直接問馬日磾,這下直接給問住了,馬日磾不願意迴答,馬氏一族在馬騰死後便以他們這一支為主,要是將馬騰列入馬家族譜,馬日磾不敢,畢竟馬騰身上的汙點太大了。
“如今天下大亂,天子自然權衡機變,倒是楚侯,荀某所知,楚侯在荊揚地區大力改革,是否上書過朝廷,不經朝廷而擅自改革,與謀逆有何區別?”
荀悅厲聲反問道,底下群臣附和。
“嗬嗬,仲豫怕是糊塗了,楚侯乃鎮南將軍,持節特許開府,督四州軍政!況且天子被奸賊把持,你們說了半天,可讓宗正說過話?可讓天子表態過?
既然朝廷被奸賊把持,天下有大亂,待楚侯撥亂反正,清除奸賊,平定天下,自然將天下交與天子!”
宋忠當然早就準備好了這些情況,在荊州就詳細與劉琮,賈詡就可能會遇到的情況進行過預演。
“司空大人迎天子,欲安定天下,豈能是奸賊?楊太尉一家忠烈,又豈是奸賊!伏駙馬一家亦是忠烈,又豈是奸賊?真正的奸賊是誰?大家都心裏有數!”
“哦,敢問天子,曹阿瞞是什麽樣的人?是忠,是義?是仁?是孝?”
“司空自然是……”
“汝等還敢說不是把持朝政,我與天子對答,汝等卻不讓天子迴答,是何居心?”
宋忠直接打斷了荀彧,荀彧很明白,這就是一個坑,怎麽答都是錯的,當然想搶答了。
“司空是忠臣,也是仁義之人!”
劉協思慮了一下說道。
“哈哈哈哈哈哈!果然是被爾等奸賊蒙蔽了,何為仁?一個屠殺百姓,屠城的人,居然是仁?一個對昔日恩人恩將仇報的人,居然是義?”
宋忠說完,曹操大步流星的走了進來,他也是幹迴來了。
“宋忠,你說說看,如果有半點虛假,我殺你全族!”
“這便是天子所說的忠臣?絲毫未將天子放在眼中,居然是忠?你屠城之事,天下皆知,如果這樣的人稱之為仁,那太可笑了!呂伯奢乃汝父親故友,你昔日逃難路過呂伯奢家,殺他一家,可有此事?
曹阿瞞,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這等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早就被人看穿了,昔日月旦評,亂世之奸賊,汝卻高興不已,奸賊不正是你夢寐以求的?”
宋忠無視曹操的威脅,至於宋忠所言,七分真三分假,因此外人自然是真假難辨,很容易產生懷疑。
“陛下,亂世用重典,方能結束天下大亂,若能結束天下大亂,此乃大仁!由此可見,宋忠不過是詭辯!”
荀彧說道,群臣附和,而曹操則瞪著宋忠,但是去忍住了。
“我昔日聞南陽宋忠與康成公齊名,如今得見,名不副實,不過一清談!今日曹某看在天子份上,饒你一命!滾迴南陽去!”
曹操直接喝道,曹操恨不得將其挫骨揚灰,但是他不能,他必須要以大局為重,宋忠乃天下士林之首,與鄭玄齊名,如果憑借這樣的事情就將其殺害,天下人必然更加認為曹操是奸賊。
宋忠也不廢話,朝著天子行了一禮隻有直接走了!畢竟過來朝貢天子的,曹操他才不在乎,再說了哪個名士不是腦袋別褲腰帶上。
“陛下,既然已經知道李儒的所在,老臣奏請陛下下詔誅殺李儒!”
宗正見宋忠走後,終於是出聲,都是人精,什麽時候該說話還是很清楚,如果之前就出聲會被認為是否和劉表有勾連,如今出聲則是職責所在!
“陛下,老臣亦是奏請誅殺李儒!”
伏完亦是出列說道!伏完一出列,王服,吳碩等人亦是出列奏請此事!楊彪還在猶豫期間,又有人出列。
“老臣亦是請求陛下下詔誅殺李儒!”
司徒趙溫出列,李儒毒殺少帝,這事說破天那都說不過去!劉琮對於此事一直不發是因為之前李儒對劉琮沒有造成威脅,如今形式不同了!
“陛下,司徒所言甚是,下詔誅殺李儒,一是告訴天下漢室依然是正統!二是可以讓天下也知道,司空與太尉並非奸賊!”
荀悅說道,荀悅標準的帝黨,荀家在曆史上也很有意思,荀悅一直都是這個態度,荀彧則態度有些模糊,既忠於漢室又支持曹操,至於荀攸在曆史上屬於勸進的那一批。
“陛下,既然大家都是這個意思,臣自然也是這個意思!”
曹操一表態,整個事情就定調了,劉協下詔,命呂布誅殺李儒,曹操不由得心疼,但這事沒有辦法,下朝後。
“監視宋忠的人怎麽說?”
曹操問道。
“一路向南,沒有絲毫停留!看來也是早就做好打算了,也沒有與朝廷有什麽人私下接觸過!”
戲誌才說道。
“主公,李儒之事,當斷則斷,呂布如今有董昭相助,即便沒了李儒也無所謂,應該派人進行安撫呂布!”
荀彧說道,既然決定了就不應該繼續磨蹭了,宋忠這一來到也是好事,起碼讓曹操看清楚了哪些是敵人。
“文若,朝廷的事情就麻煩你費心了,吾兒曹昂如今也成年了,及冠的時候就已經舉孝廉了,我想讓擔任議郎,還請文若多照拂!”
曹操說道,這兩年曹昂隨曹操也是南征北戰,一直都在曹操身邊,如今曹操準備讓其在朝廷曆練。
“沒有問題!”
曹操依然有眉頭緊鎖,劉琮此子居然出這樣的毒計,戲誌才也已經派人去安撫公孫瓚了,曹操思慮了一下目前的情況。
宮中禁衛目前有史渙負責,曹操對史渙是很相信,其侄子曹休雖然才十七,也在禁衛,如今夏侯淵的長女才十五歲,確一次意外被張飛所見,一見鍾情。(歲數虛構一些,小說需要)
“妙才之女與張飛的婚事盡快安排,其餘小心應對,我率三萬大軍去應對袁術,開封就麻煩文若與元讓了!”
曹操安排道,此次他將帶關羽,文稷,曹純,韓浩等人出站,戲誌才依然是隨性軍師,朝廷內有荀彧,戲仁在負責,夏侯惇負責開封防禦,史渙,丁斐負責禁衛。
這也是曹操麾下的特點,曹操比較信任老鄉,如史渙,文稷,丁斐等都屬於此列,中原大戰一觸即發。
中山國。
“董昭,你說說看?”
呂布接到詔書之後,驚疑不定,不知道朝廷的想法,於是支開了李儒將自己心腹以及董昭都叫了進來。
“李儒毒殺少帝,本就該死!如今劉表派人這麽一宣傳,朝廷沒有任何借口,隻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人之口,與溫侯並沒有關係!”
董昭說了自己的看法,呂布乃多疑之人,還是有些不確定。
“兄長,劉瑾正好在軍營,你剛才沒叫我的時候,正和我一起…吹牛!”
魏續本想說喝酒,但是看了董昭一眼,立馬改成了吹牛。
“他過來做什麽?”
“運糧啊,這次糧食較多,他有些不放心,親自押送,而且說張楊這個人左右逢源,他不放心,而且並州還是需要大將鎮守,光靠高順怕是不行,因此將成廉留在了太原!”
呂布聽了點點頭,這點他是認同的,如今並州是他的老巢,不能有失,成廉與高順的能力呂布是信得過的。
呂布麾下雖然有八部將,但是能力也有區別,成廉的武勇不在高順,張遼之下,而且與張遼一樣,成廉出身並州,乃呂布嫡係。
“叫他過來!”
“劉瑾拜見主公!”
劉瑾一副老神常在的樣子,無悲無喜。
“事情是這樣的……”
魏續一通解說,劉瑾也是清楚了,思慮一下說道。
“倒是有一個法子,可讓李儒假死!反正這事就隻有我們知道,然後讓李儒去五原郡待個兩三年,等這事過了之後,讓李儒稍微改變相貌,改姓換名,到時候再迴到主公賬下便是!”
劉瑾說完,董昭有些不悅,但是董昭也清楚,呂布不想殺李儒,隻能選擇不說話。呂布在考慮,終於也是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