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此事磐不參與!”


    劉磐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不想參與到這樣的事情之中。他清楚劉琮的野心,但是在他看來,宗室最好還是保持一定的獨立。


    “算了,我也不逼你了,你不說我也清楚。”


    劉表看著自己的侄兒,劉表問他其實也是一個試探,一是劉磐到底是聽誰的,其次是試探劉磐的態度,如今看來還是滿意的。


    “你早點迴武陵,蔡家的事情你不要參與進去!”


    劉表吩咐道,劉磐聽了也明白。蔡瑁是他的嶽父,意思是讓他與蔡家保持一定的距離,畢竟如今蔡家的態度是全力支持劉琮。


    “玻璃的事情怎麽看?”


    劉表問道,這個不是什麽隱秘,劉琮派人在研究這個大家都知道,而且如荊襄中學已經在使用了,但是似乎一直沒有在市場上銷售的準備。


    “叔父,打戰我在行,這個您問我那就是對牛彈琴了!”


    劉磐才不會參與這樣的事情。劉琮已經讓劉毅將此事稟報給劉表了,劉琮的希望是五五分,官府占據五分,劉琮占據五分。


    但是目前的議論很大,這玩意太值錢了,不少人在打聽,包括陳家父子,劉表也非常頭疼,按理說劉琮占據五成是應該的,但是目前阻力很大。


    “你們叔侄一見麵就嘀嘀咕咕的在一起議論,今天是除夕,過來一起聊一聊家常!”


    陳氏向著劉表,劉磐說道。


    “父親,我們在看修弟表演射術!”


    劉修獻寶一樣拿著劉琮淘汰下來的弓開始射箭,這是之前劉琮年紀小的時候操練的弓,劉修天分不錯,連續三箭都命中靶心,雖然才十五步,但是也贏得了一片掌聲。


    “妹妹,我們來投壺吧!”


    蔡昭姬也是主動招唿蔡薇。


    “投壺有什麽好玩的,聽二哥說,磐兄長能百步穿楊,是否能然修開開眼界!”


    劉修自從跟著劉琮進了軍營之後,便開始對這類事情不敢興趣了,更喜歡軍中低一些項目,劉琦一直在避免談論劉琮,但還是被劉修提起。


    “琮弟誇大了,再說了今日除夕,當坐在一起聊聊天!”


    劉磐拒絕了,百步穿楊他是可以做得到,但是沒必要顯擺,況且一山還有一山高,軍隊裏麵,韓當等人射術不比他差,更別說黃忠了。


    “琮兒這孩子還是孝順,出征在外都沒有忘記親人,昨日典韋送來了好幾車東西,特別是姐姐那邊,琮兒準備的特別多,妹妹我都有些羨慕!今日除夕,不知道琮兒在外過得怎麽樣!身邊也沒個親人!”


    蔡氏出言說道,劉琮早就安排好了陰瑜購買好物資,由典韋負責到處運送,典韋與劉琮的關係整個襄陽都是清楚的。


    劉表一聽就頭大了,剛開始還好,兩人倒也和睦,如今兄弟相爭,雖然劉琮沒有什麽表示,但是劉琮手下的人可是寸步不讓。


    陳氏收到陳家父子影響,加上一直以來的立長立嫡的規矩,她也偏向劉琦,就這以後,這種情況經常出現。


    蔡氏雖然是小妾,但是架不住娘家勢大,況且劉表入主荊州,蔡家是立下大功,陳氏也是禮讓三分的。劉磐看到這樣的情況也是若有所思。,


    劉琮當然會注意分寸,最多最好的那份必然是劉表以及陳氏,其餘如蔡氏,蔡邕等人都會安排人送一些過去。


    “妹妹說的是,琮兒也是,出征的事情可以讓荀攸代替,過年迴襄陽一趟也不是什麽大事!”


    陳氏也是非常擔心劉琮,母親擔心兒子是天然的,何況這個兒子起碼在禮節上都做的比較周到。蔡氏也立馬順著說話。


    “倒是有些人,不及琮兒萬分之一的胸懷,聽說他也收到了琮兒的禮物,但是除夕夜似乎忘了琮兒的存在!”


    “好了!琮兒之前來信了,說他在軍中一切安好,讓我們不必掛懷,待揚州平定之後,他便迴來了!”


    劉表立馬阻止了蔡氏繼續說下去,劉琦則是有些臉紅,劉琮對於劉琦依然是送了不少東西過去,禮節這塊沒有虧過,而且是大張旗鼓,陳氏在這塊也是有些不滿意劉琦。


    “姨娘,琮弟的禮物我們夫妻收到了,琮弟確實有心了,昭姬掙錢的本事不如琮弟,便親自用蜀錦做了一件棉被被套派人送去了!”


    蔡昭姬落落大方的說道,同時也點明了,掙錢這塊是不如劉琮的,士農工商,商人地位低下,蔡昭姬才能確實遠在劉琦之上。


    王家。


    “仲宣,為兄敬你一杯!”


    王凱對著王粲說道,他們是一家人,長輩都不在了,王粲作為族長,雖然年輕,但是已經有不小的名氣了。


    “兄長客氣了!”


    王粲也是舉杯共飲,王家偌大的家族如今人丁不興,僅僅有他們兄弟三人,王粲的曾祖父,祖父皆出任三公,其父曾經在何進門下擔任大將軍長史。


    王凱的弟弟才十二歲,年齡還小,若非劉表念著昔日與王粲父親的交情照拂他們王家,王家想要在荊州立足也不是那麽容易。


    “兄長,你怎麽看待大公子和二公子!”


    王粲問道。


    “仲宣,你就不要問我了,說了此事我夫婦都不願參與,手心手背對夫人來說都是肉!”


    王凱作為劉表的女婿實在是不願意介入,其次是劉蕊的態度,劉蕊也不願意參與到其中,雖然她與劉琮關係更好,但都是骨肉至親。


    王粲多次努力,但是自己這位族兄就是不參與的態度讓他也沒有太多的辦法,若是他偏向於劉琮他還有辦法勸說。


    李通家。


    “母親,孩兒打算將家族遷入到夏口!”


    李通和自己母親說著話,遷入夏口是李通深思熟慮的想法。天下大亂已經是定局,襄陽雖然安全,但是日後還是有可能陷入戰爭。


    其次是襄陽家族眾多,李家要發展的空間不大,若是到夏口就不一樣了,夏口是江陵的新治所所在,發展是必然的。


    況且夏口在二公子的計劃之中有重要的位置,日後前景很好,家族競爭也少,如今搬過去可以占據發展的先機。


    李通本就是江夏人,雖然是江夏北部人,與汝南郡聯係更加緊密,但是汝南郡起碼一兩年不會落入荊州掌控,趁著江夏改革之際在夏口立足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你既然想好了就可以了!”


    李通的母親倒是不反對,遷移到夏口遠離了中原戰亂,她也是讚同的,而且她也聽說了,江夏發展很快,特別是西陵,夏口等地。


    李通見母親答應之後,也與母親等家人閑聊,享受親情之樂,他在家時間有限,七日後又要出征,很珍惜這樣的時間。


    初五,劉表就召集了麾下文武,進行了年後的第一次議事。


    “新年剛過就收到了琮兒的捷報,大家看來都是喜氣洋洋!”


    劉琮率兵攻下宛陵縣城,祖郎投降的事情已經傳到了襄陽,支持劉琮的人也是非常高興,戰績就是實打實的功勞。


    “二公子所奏之事,良以為可行,任命祖郎為校尉,一是收山越之心,二是保持丹陽郡的穩定,後續可以一步一步來!”


    蒯良發聲道,劉表也是點頭,對於祖郎的任命大家都是一致的,校尉不過是以芝麻小官!漢朝有的校尉是兩千石的高官,如北軍五校!但是普通的軍中小校屬於比較低級的軍官。


    特別是經過劉琮的改革之後,普通情況下,小校隻有指揮一營軍士的權力,不算大,當然也不算小,級別上僅比軍司馬高半級!(這是劉琮改革後的校尉,與漢軍校尉不一樣)祖郎作為山越首領也配的上。


    而霍篤等人雖然也是校尉,但是由於劉琮給了他更大的權力,這屬於比較特殊的情況,一是霍篤自身帶了近千人來投靠,二是劉琮對他更為看重。


    “這個鄧方是什麽人?”


    劉表問道。


    “主公,此人是江陵人,在江陵小有名氣,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兩年前被二公子招入麾下!”


    蔡瑁介紹道,畢竟做了好幾年的南郡太守,對南郡一些人物都是非常熟悉的,劉琮推薦鄧方出任丹陽郡南部都尉,這可是比較重要的位置,因此劉表也是詢問。


    劉琮在信件認為可將當陽的兵力分為兩部,一是目前已經占領的地方,大多是位於丹陽郡的南部,設立南部都尉。


    待拿下丹陽郡北部六縣之後,設立北部都尉,因為目前雖然拿下了這些地方,但是依然有小股山越以及山匪需要剿滅,需要知兵之人。


    鄧方雖然相對年輕,但是其能力得到劉琮肯定,為人武勇,知兵事,也懂治理,為人輕財果敢。


    劉琮在這個位置上思慮了很久,李嚴,陳到都算是合適人選,但是最終劉琮還是選擇了鄧方,劉琮認為鄧方的性格更適合。


    “那便是他吧!”


    揚州戰事目前是由劉琮負責,在這一塊他還是信任劉琮的,王粲等人在這些事情上選擇不發言,很聰明,因為劉琦雖然插手了兵權,但是才剛接觸,循序漸進才是合理,太急反而容易引起劉表不悅。


    劉琮在這些事情上也是有妥協的,因為都尉丞劉琮舉薦了一個人,黃祖麾下的將領張武,劉琮很明白,在不是一把手的時候,隻能是在妥協中求發展。張武是黃祖的人,黃祖是劉表的鐵杆,這些是為了讓劉表放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之龍起荊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路漫漫求索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路漫漫求索兮並收藏漢末之龍起荊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