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來說去,就是說你小子麵相迥異,不是你自己的毛病,而是老道活了這麽些年隻顧著當米蟲了,沒什麽見識,所以大驚小怪?
袁天罡有些不忿,卻又覺得無言以對。
人家話雖然說的難聽,但道理並沒錯,千百年來水曾去關注水汽的變化,雨水的成因?
袁天罡心中不忿,卻也顧不得發怒,擺擺手,急不可耐道:“休說那些個沒用的廢話,趕緊給老道說說這雲彩黑白之間的分別,說得明白了,老道既往不咎。”
“說不明白,莫怪老道出手教訓你,以大欺小!”
他是當真好奇。
一個人活得年歲大了,經曆了太多的事情,難免好奇心降低。
然而他既然知道李愔的格物之道天下無雙,說的又是雲彩時黑時白這等尋常常見的景象,難免忍不住刨根問底。
卻並未發覺其實他已然漸漸淡化了對李愔奇異麵相的揣測……
李愔也不虛,說起風水麵相咱不如你,可若是講起物理知識,你算個屁呀?
“天地有陰陽,循環不休,而生萬物。水為陰,自天而降,然其從何而來?”
“陽者,清明而上也,由此可見,雨水固然從天而降,然則其來源,卻是由下而升,水汽自地表升起,到了天空凝聚成雲。”
“水汽不足,則雲彩潔白輕柔,隨風飄蕩,待到水汽充分,雲彩含水足夠,便漸漸轉黑,體重陰沉,達到一個臨界,凝結在雲彩之中的水汽便會從天而降,行成雨水。”
“而雨水降落地表,聚集成江河湖海,再次蒸發,升騰而起,又一次凝聚成雲……如此循環不休,正和天地大道、陰陽至理,不知道長以為然否?”
袁天罡眼珠子睜大,這等後世幼兒園小班兒童都明白的道理,卻令他一時間驚為天人!
娘咧!
就是這個道理啊!
一番話不僅講述了水汽與雨水之間的關聯,更重要的是暗合道家“陰陽互濟、循環不休”的真諦。
袁天罡立即認識到,從今而後不僅世人將會知曉雨水之形成原因,更會愈發認可道家之真諦,這對於道家學說的傳播將會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
瞧瞧,天地萬物、自然規律,都是按照咱們道家的原理在運轉,什麽儒家、法家、墨家,唯有道家才是天地正朔、萬物法則!
老道激動的不行,哆哆嗦嗦的捋著胡子,兩眼放光,讚歎道:“閣下果真學究天人,堪稱當世第一格物大家!”
“自古以降,世人隻知雲煙成雨,卻從未真正去追尋雨水的成因,相信隻要房公子這番說辭傳揚出去,定然彪炳史冊,令世人歎服!”
李愔冷笑:“天地玄黃,唯陰陽二氣,結成萬物。道家學說,已然窺得天地至理,終有一日,會令萬民信仰。”
“不過凡事都要有一個過程,想要讓天下人盡皆認可道家學說,那就要不遺餘力的鼓吹宣揚,需要無數人的精誠奉獻。”
嗬嗬,想要讓咱免費給你們道家做宣傳?
也不是不行,但代價總要有一些吧……
袁天罡捋著胡子,眼眸微微眯起,道:“正是需要閣下這等格物大家予以配合,還請放心,稍後老道會送信至龍虎山,稟明天師,道家一脈,自會將這份恩情記在心中,予以後報。”
李愔微愣。
這老道居然傳承於天師道?
“未知道長師承哪位真人?”
“嗬嗬,老道之師祖,乃是宼天師。”袁天罡一臉傲然。
宼天師啊!
天師道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被稱為“北天師道祖師”的寇謙之,對原始的道家粗鄙風貌予以改革,得到北魏朝廷的器重。
從鄉野而入廟堂,北魏太武帝封其為國師,終北魏之世,崇信不衰。後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魏之舊。
妥妥的牛人!
不過……這跟咱有啥關係?
隋唐時期的道家,也就那麽迴事兒,在民間擁躉甚眾,但是朝堂之上,也隻是被李二掛起來做一個吉祥物,沒什麽影響力。
到了宋朝,天師道才開始進入朝堂,成為道家正朔……
“居然是寇天師之真傳,失敬失敬……”李愔恭維了一句。
見到袁天罡麵有得色,便道:“隻不過道長活了百餘歲,卻並未得到天師真傳,區區一個水汽之變化,便不曾用心揣摩、觀察,道家之經義,亦未曾見到有何建樹。”
“您自己說說,空長百歲,於國何益?於民何益?於道家何益?”
所以,還是一條米蟲。
袁天罡吹胡子瞪眼,錯非這番水汽之幻化、陰陽之互濟使得他心生敬佩,這會兒大抵就會一頓老拳教訓這小子要懂得尊老。
不過這棒槌左一個“米蟲”右一個“米蟲”,誰受得了?
更何況老道本就不是一個好脾氣的,百餘年的修煉沒修成別的,倒是修成了一副真性情,嬉笑怒罵隨心遂意,從來都不曾壓製情緒。
“小子,莫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老道,癡長百歲,於國於民無益,卻又處處倚老賣老,可知羞否?”
“哇呀呀,無知小兒,真當老道不會揍你?”
“嗬嗬,分明是自己相術不精,卻以麵相迥異之言辭汙蔑於我,其心可誅,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娘咧!”
袁天罡再也按耐不住,一把掀翻了案幾,就待起身教訓教訓這個目無尊長的混賬。
然而未等他起身,眼前這小子已然從地板上彈跳而起,兩個箭步便竄出門外……
門口處,程處亮側耳聽著廂房裏的談話,一顆心一直提溜著,知道聽到屋裏幹脆掀了桌子,心中大急。
見到李愔竄出來,跺腳埋怨道:“王爺你瘋了不成?袁道長德高望重修仙有道,深得陛下信賴,你與他衝突,殊為不智也!”
李愔嘿嘿一笑,不以為然道:“老道癡長百歲,早就老糊塗了,拿一些危言聳聽之詞訛詐於我,豈能隨他心意?”
衝突?
要的就是衝突!
隻要有了衝突,日後袁天罡再有什麽不利於自己的言辭傳出去,外人隻會認為這是打擊報複,不會信以為真。
再加上有了今日這番“水汽幻化之過程”的言論,更會讓人認為是老道所學不精,連自己道家的“陰陽至理”都不能學以致用。
反倒讓一個年輕人給教做人,再說李愔什麽壞話,旁人聽了自然有所保留,不會因為他的地位名氣便全盤接受。
而程處弼則連袖子都擼了起來,站在門口虎視眈眈,就等著袁天罡若是追出來尋李愔算賬,便衝上去飽以老拳。
什麽尊老不尊老的根本不考慮,敢找房二郎的麻煩,就得先將他程處弼打趴下!
程處亮看著這兩個棒槌,連連歎氣,無何奈何。
……
袁天罡有些不忿,卻又覺得無言以對。
人家話雖然說的難聽,但道理並沒錯,千百年來水曾去關注水汽的變化,雨水的成因?
袁天罡心中不忿,卻也顧不得發怒,擺擺手,急不可耐道:“休說那些個沒用的廢話,趕緊給老道說說這雲彩黑白之間的分別,說得明白了,老道既往不咎。”
“說不明白,莫怪老道出手教訓你,以大欺小!”
他是當真好奇。
一個人活得年歲大了,經曆了太多的事情,難免好奇心降低。
然而他既然知道李愔的格物之道天下無雙,說的又是雲彩時黑時白這等尋常常見的景象,難免忍不住刨根問底。
卻並未發覺其實他已然漸漸淡化了對李愔奇異麵相的揣測……
李愔也不虛,說起風水麵相咱不如你,可若是講起物理知識,你算個屁呀?
“天地有陰陽,循環不休,而生萬物。水為陰,自天而降,然其從何而來?”
“陽者,清明而上也,由此可見,雨水固然從天而降,然則其來源,卻是由下而升,水汽自地表升起,到了天空凝聚成雲。”
“水汽不足,則雲彩潔白輕柔,隨風飄蕩,待到水汽充分,雲彩含水足夠,便漸漸轉黑,體重陰沉,達到一個臨界,凝結在雲彩之中的水汽便會從天而降,行成雨水。”
“而雨水降落地表,聚集成江河湖海,再次蒸發,升騰而起,又一次凝聚成雲……如此循環不休,正和天地大道、陰陽至理,不知道長以為然否?”
袁天罡眼珠子睜大,這等後世幼兒園小班兒童都明白的道理,卻令他一時間驚為天人!
娘咧!
就是這個道理啊!
一番話不僅講述了水汽與雨水之間的關聯,更重要的是暗合道家“陰陽互濟、循環不休”的真諦。
袁天罡立即認識到,從今而後不僅世人將會知曉雨水之形成原因,更會愈發認可道家之真諦,這對於道家學說的傳播將會產生無可估量的影響。
瞧瞧,天地萬物、自然規律,都是按照咱們道家的原理在運轉,什麽儒家、法家、墨家,唯有道家才是天地正朔、萬物法則!
老道激動的不行,哆哆嗦嗦的捋著胡子,兩眼放光,讚歎道:“閣下果真學究天人,堪稱當世第一格物大家!”
“自古以降,世人隻知雲煙成雨,卻從未真正去追尋雨水的成因,相信隻要房公子這番說辭傳揚出去,定然彪炳史冊,令世人歎服!”
李愔冷笑:“天地玄黃,唯陰陽二氣,結成萬物。道家學說,已然窺得天地至理,終有一日,會令萬民信仰。”
“不過凡事都要有一個過程,想要讓天下人盡皆認可道家學說,那就要不遺餘力的鼓吹宣揚,需要無數人的精誠奉獻。”
嗬嗬,想要讓咱免費給你們道家做宣傳?
也不是不行,但代價總要有一些吧……
袁天罡捋著胡子,眼眸微微眯起,道:“正是需要閣下這等格物大家予以配合,還請放心,稍後老道會送信至龍虎山,稟明天師,道家一脈,自會將這份恩情記在心中,予以後報。”
李愔微愣。
這老道居然傳承於天師道?
“未知道長師承哪位真人?”
“嗬嗬,老道之師祖,乃是宼天師。”袁天罡一臉傲然。
宼天師啊!
天師道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被稱為“北天師道祖師”的寇謙之,對原始的道家粗鄙風貌予以改革,得到北魏朝廷的器重。
從鄉野而入廟堂,北魏太武帝封其為國師,終北魏之世,崇信不衰。後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籙,如魏之舊。
妥妥的牛人!
不過……這跟咱有啥關係?
隋唐時期的道家,也就那麽迴事兒,在民間擁躉甚眾,但是朝堂之上,也隻是被李二掛起來做一個吉祥物,沒什麽影響力。
到了宋朝,天師道才開始進入朝堂,成為道家正朔……
“居然是寇天師之真傳,失敬失敬……”李愔恭維了一句。
見到袁天罡麵有得色,便道:“隻不過道長活了百餘歲,卻並未得到天師真傳,區區一個水汽之變化,便不曾用心揣摩、觀察,道家之經義,亦未曾見到有何建樹。”
“您自己說說,空長百歲,於國何益?於民何益?於道家何益?”
所以,還是一條米蟲。
袁天罡吹胡子瞪眼,錯非這番水汽之幻化、陰陽之互濟使得他心生敬佩,這會兒大抵就會一頓老拳教訓這小子要懂得尊老。
不過這棒槌左一個“米蟲”右一個“米蟲”,誰受得了?
更何況老道本就不是一個好脾氣的,百餘年的修煉沒修成別的,倒是修成了一副真性情,嬉笑怒罵隨心遂意,從來都不曾壓製情緒。
“小子,莫要敬酒不吃吃罰酒!”
“老道,癡長百歲,於國於民無益,卻又處處倚老賣老,可知羞否?”
“哇呀呀,無知小兒,真當老道不會揍你?”
“嗬嗬,分明是自己相術不精,卻以麵相迥異之言辭汙蔑於我,其心可誅,老而不死是為賊也!”
“娘咧!”
袁天罡再也按耐不住,一把掀翻了案幾,就待起身教訓教訓這個目無尊長的混賬。
然而未等他起身,眼前這小子已然從地板上彈跳而起,兩個箭步便竄出門外……
門口處,程處亮側耳聽著廂房裏的談話,一顆心一直提溜著,知道聽到屋裏幹脆掀了桌子,心中大急。
見到李愔竄出來,跺腳埋怨道:“王爺你瘋了不成?袁道長德高望重修仙有道,深得陛下信賴,你與他衝突,殊為不智也!”
李愔嘿嘿一笑,不以為然道:“老道癡長百歲,早就老糊塗了,拿一些危言聳聽之詞訛詐於我,豈能隨他心意?”
衝突?
要的就是衝突!
隻要有了衝突,日後袁天罡再有什麽不利於自己的言辭傳出去,外人隻會認為這是打擊報複,不會信以為真。
再加上有了今日這番“水汽幻化之過程”的言論,更會讓人認為是老道所學不精,連自己道家的“陰陽至理”都不能學以致用。
反倒讓一個年輕人給教做人,再說李愔什麽壞話,旁人聽了自然有所保留,不會因為他的地位名氣便全盤接受。
而程處弼則連袖子都擼了起來,站在門口虎視眈眈,就等著袁天罡若是追出來尋李愔算賬,便衝上去飽以老拳。
什麽尊老不尊老的根本不考慮,敢找房二郎的麻煩,就得先將他程處弼打趴下!
程處亮看著這兩個棒槌,連連歎氣,無何奈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