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陰沉,空中絲毫沒有太陽的影子,淺水灣已經半個月沒有見過陽光了。
李老二端著碗站在屋簷下望著天空,半天都沒有喝一口稀粥。
“爹,你在等出太陽嗎?”李玉兒問道,往天他爹都是幾口喝下稀飯,再去砍柴,今天狀態確實有點不對。
“今天是小雪,霜降那天也沒有打霜,這天氣有些反常。”李老二頭也沒迴。
天上確實沒有一片雪花飄下,李玉兒聞言打了一個寒顫。她雖然還沒有學會二十四節氣的算法,但也知道小雪不下雪,意味著明年很有可能大旱!
李玉兒看著房間裏僅剩的半缸糧食,她本來打算這讓它撐到明年開春,再用野菜撐到收獲。如果明年大旱呢?春天有沒有野菜?糧食還有收成嗎?
果然,等到了晚上天空也沒有飄雪的跡象。
“爹,我想在家裏種折耳根和車前草。”李玉兒仔細思考了後對李老二說道。
“在家裏在?種在院子裏?”李老二問道。
“我是說,用缸或者木桶種在屋裏。”李玉兒小心的說道。
“為什麽?”李老二知道李玉兒是個懂事的人,不會把家裏的東西亂用,但還是要知道她想做什麽。
“折耳根和車前草不是春天溫度高了,才長得好嗎,我覺得家裏的溫度要高些,說不定,折耳根和車前草就長了呢?”李玉兒解釋不了大棚蔬菜的原理,隻能用猜測的語氣。
“家裏的幾個空缸和木桶都拿去用吧。”李老二覺得基本會白忙一場,但看著女兒期盼的的眼神還是同意了,萬一真的長出來了呢?
李玉兒得到同意後,就跑到河邊上去挖折耳根。折耳根秋天的時候葉子就已經枯萎了,但地下的根還是好的,春天的時候又會發芽。她記得這段河岸有很多折耳根。
挖好了折耳根,種在裝著沙土的缸裏,又把車前草種在裝著半腐的樹葉和土壤的木桶裏,將缸和木桶都放在溫度相對較高的灶屋裏,希望它們能夠順利生長。
想到明年可能要大旱,李玉兒想淺水灣的小河會不會斷流?如果斷流了,河裏也就沒有魚蝦了。為了以防萬一李玉兒決定這段時間要把時間都放在抓魚上,吃不完就做成魚幹,當存糧。
李玉兒把自己的想法給她爹和大伯說了後,三家人都把精力投入到了抓魚上。
淺水灣其他人家開始還都在笑話李家三房饑不擇食了,後
來漸漸也有人加入到抓魚的行列,隻是還沒有掌握魚的做法,對抓魚這件事是逼不得已而為之,不是很積極。
這個時代河流水質好,淺水灣的這條河裏的魚以前又沒人抓過,因此很多,還很肥碩。三家人每天都收獲百十條,感覺心情都明朗了。
看著抓到的魚,李老二露出了笑臉:“以前隻把魚當菜吃,沒留意。現在看來,以前真是浪費了。”
每天的收獲激起了李老二抓魚的熱情,以至於抓魚這件事兒完全輪不到李玉兒了,她的工作變成了每天在家裏熏魚。
雖然每天都要抓幾十條魚,但不知道明年的年景到底好不好,還是要節約著吃,剩下的魚都要趕快熏幹,不能讓它們腐壞。
李玉兒沒有熏過魚,淺水灣也沒人有熏魚的經驗。還是大娘把熏肉的方法交給她,無奈之下,李玉兒隻有用熏肉的方法熏魚。
沒有經驗的李玉兒最開始在灶屋裏熏魚,希望一直點著火的灶台可以把屋裏的溫度提高,讓她種的野菜好快點發芽。然而那濃烈的魚腥味和嗆人的濃煙很快就打敗了她,便在院子裏加了一個架子掛魚,在下麵點燃鋸木麵和還沒有幹的樹葉熏。
淺水灣這條河隻能算小溪,因此裏麵的魚數量也是有限的。加之淺水灣其他人意識到糧食危機後,也加入了抓魚隊伍,李老二每天收獲的魚就漸漸減少了,幾天後即使有別的河段的魚遊過來,每天也隻能收獲十多條,天越來越冷。
即使每天隻能收獲幾條了,但李老二還是天天都要去抓魚。直到天氣越來越冷,一出門手就會凍僵,李老二才停止抓魚,窩在家裏減少運動,節省能量。這時李玉兒計算了一下家裏存下了將近三百條魚,因為淺水灣的河水不深,所以這些魚大的隻有成人巴掌大,小的就更不用說了。這數量看著不少,但真的拿來一家人當糧食吃,還是遠遠不夠。
接下來又是一個月沒有雨和雪,連太陽都很少升起,整天都霧蒙蒙的。這時,便是李玉兒也清楚的知道天氣很反常了。整個淺水灣開始彌漫了一種慌亂的氣息,人們開始不再貓冬,而是走出家門,聚在一起互相安慰,期望能壓下心中的恐慌。然而當周圍人都在猜測和惶恐時,他們就更加惶恐了。
李家三兄弟這時都計劃著再挖一口深井,最終挖井的地址選在了水田邊上,這時李玉兒也顧不得思考井裏的水會不會和田裏的水互相流通了,她隻想著說服她爹在後山的山腳的石頭裏打一個水槽。
“石
頭裏怎麽會有水?”李老二覺得女兒雖然懂事,但畢竟是個小女孩,想的太天真了。
“可石頭的苔蘚上麵經常有水流下來。”
“那是露水。”李老二失笑的搖了搖頭。
“隻要打一個盆子這麽大就可以了,不費事的。”
李玉兒再三勸說她爹,但李老二終究是不願意順著他女兒天真的想法去做傻事。
無奈之下李玉兒也隻能放棄,讓她拿著鐮刀挖挖野菜還可以,但要讓她拿著鏨子和錘子去敲石頭,可沒這麽大的力氣。
也有值得高興的事,李玉兒種下的折耳根,終於發芽了!她想的沒有錯,雖然沒有塑料薄膜,做不了溫室大棚。但隻要溫度足夠,野菜也是能夠生長的。
時間在淺水灣眾人的焦躁中又悠悠的走了一個月,這個月依然沒有落下一滴雨。大家都在家裏祈求著老天:不要幹旱。
然而,老天並沒有迴應眾人的祈求,冬糧種下去後沒有下雨,春天來了也沒下雨。
淺水灣的人隻有拚命的從河裏挑水,往地裏澆灌,希望能夠拯救冬糧。
當田裏的水快幹了,河裏的水也下降了的時候,人們終於意識到冬糧已經錯過了生長的時間,沒有多少收成了。都把目光放在將要種下的稻穀上,即使田裏的水越來越少,人們也期盼著稻穀種下去後能下一場雨。
然而,千百年來總結的經驗沒有出錯,淺水灣迎來了大旱。李老二挑水挑的肩膀都磨破了,也阻止不了田水蒸發,土地開裂,秧苗枯死。最後連河水都斷流了,淺水灣的人都開始絕望了。
一直幹旱著,路邊的樹木都無精打采,野菜更不能幸免。沒有雨水,許多野菜都沒有冒頭的機會。李玉兒種的野菜雖不缺水,但數量不多,跟本不夠吃,她便也跟著她大娘和三嬸一起去挖草根。
絲茅草是一種生命力很旺盛的野草,對水的需求並不高,長在山坡和原野上,根可以吃,略帶甜味,但不易嚼爛。李玉兒每天都挖了絲茅草根和魚一起燉溶。在燉的過程中,要把鍋蓋緊,不要泄露出魚味。
現在整個淺水灣的人都處於饑荒狀態,李玉兒可不知道,如果讓人發現她們家還有點幹魚會是什麽後果。
李家的糧食也早已吃光,現在就靠著幾十條魚幹和一點野菜草根過活,也是整天都處在饑餓狀態。
淺水灣的人沒等來雨水,卻等來了一件更嚴重的事兒,井裏沒水了。
李家三兄弟在田邊挖的水井還有一點水,但供應不了整個淺水灣的人家吃用。很多人都開始挖深井,但大多沒用,所以李家三兄弟打的井還成了淺水灣公用的水井,畢竟他們三兄弟拚不過缺水的人多勢眾。
這時候李玉兒有向她爹提起在後山打個水槽,李老二看著還長有水靈靈的苔蘚的石頭,決定試一試。
李老二打的水槽不大,隻有一個麵盆深,四個麵盆高,兩個麵盆寬。邊打的時候,旁邊的石壁就在沁水出來,等打好之後,底部已經沁了一層水了。李玉兒見有水之後也放了心,先前她也不確定一定會有水,隻是抱著僥幸的心態試一試。
李老二家暫時不缺水了,他把這個方法,告訴了他兩個兄弟。李家老大和老三也學著這樣打了兩個水槽,但他們平時還會去井裏挑水。不是他們不願意把‘石頭裏會沁水’的消息告訴鄰居,而是怕其它地方的石頭不沁水,那樣的話,他們家的水槽也會像田邊的井一樣保不住。
一件讓李家高興不起來的喜事來了,張氏生了。折騰了兩天一夜,終於生了。如同她所預料的一樣,生的是個兒子。即使對兒子無限期待的李老二,聽見孩子的哭聲,也隻能勉強的笑了一下。
“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啊。”李家大嫂抱著孩子,在旁邊感歎了一句。
雖然在張氏懷孕期間,李家的食物都是盡量先滿足她的,但畢竟營養沒更上,這個孩子看著瘦瘦弱弱的。
“我兒子怎麽來的不是時候?!”被折騰的十分疲倦的張氏,眼皮子都快閉上了,聽見被人說她千辛萬苦生下來的兒子,立馬睜大眼睛質問道。
陳氏不想與產婦計較,隻是把孩子抱給她道:“現在可沒有米湯喝,期望你的奶水足吧!”
李家除了幾條幹魚,是一顆糧食都不剩了,家裏的三隻鴨子也早在饑荒爆發的時候就吃了,產婦沒有足夠滋補的食物怎麽能夠有足夠的奶水呢?
李老二端著碗站在屋簷下望著天空,半天都沒有喝一口稀粥。
“爹,你在等出太陽嗎?”李玉兒問道,往天他爹都是幾口喝下稀飯,再去砍柴,今天狀態確實有點不對。
“今天是小雪,霜降那天也沒有打霜,這天氣有些反常。”李老二頭也沒迴。
天上確實沒有一片雪花飄下,李玉兒聞言打了一個寒顫。她雖然還沒有學會二十四節氣的算法,但也知道小雪不下雪,意味著明年很有可能大旱!
李玉兒看著房間裏僅剩的半缸糧食,她本來打算這讓它撐到明年開春,再用野菜撐到收獲。如果明年大旱呢?春天有沒有野菜?糧食還有收成嗎?
果然,等到了晚上天空也沒有飄雪的跡象。
“爹,我想在家裏種折耳根和車前草。”李玉兒仔細思考了後對李老二說道。
“在家裏在?種在院子裏?”李老二問道。
“我是說,用缸或者木桶種在屋裏。”李玉兒小心的說道。
“為什麽?”李老二知道李玉兒是個懂事的人,不會把家裏的東西亂用,但還是要知道她想做什麽。
“折耳根和車前草不是春天溫度高了,才長得好嗎,我覺得家裏的溫度要高些,說不定,折耳根和車前草就長了呢?”李玉兒解釋不了大棚蔬菜的原理,隻能用猜測的語氣。
“家裏的幾個空缸和木桶都拿去用吧。”李老二覺得基本會白忙一場,但看著女兒期盼的的眼神還是同意了,萬一真的長出來了呢?
李玉兒得到同意後,就跑到河邊上去挖折耳根。折耳根秋天的時候葉子就已經枯萎了,但地下的根還是好的,春天的時候又會發芽。她記得這段河岸有很多折耳根。
挖好了折耳根,種在裝著沙土的缸裏,又把車前草種在裝著半腐的樹葉和土壤的木桶裏,將缸和木桶都放在溫度相對較高的灶屋裏,希望它們能夠順利生長。
想到明年可能要大旱,李玉兒想淺水灣的小河會不會斷流?如果斷流了,河裏也就沒有魚蝦了。為了以防萬一李玉兒決定這段時間要把時間都放在抓魚上,吃不完就做成魚幹,當存糧。
李玉兒把自己的想法給她爹和大伯說了後,三家人都把精力投入到了抓魚上。
淺水灣其他人家開始還都在笑話李家三房饑不擇食了,後
來漸漸也有人加入到抓魚的行列,隻是還沒有掌握魚的做法,對抓魚這件事是逼不得已而為之,不是很積極。
這個時代河流水質好,淺水灣的這條河裏的魚以前又沒人抓過,因此很多,還很肥碩。三家人每天都收獲百十條,感覺心情都明朗了。
看著抓到的魚,李老二露出了笑臉:“以前隻把魚當菜吃,沒留意。現在看來,以前真是浪費了。”
每天的收獲激起了李老二抓魚的熱情,以至於抓魚這件事兒完全輪不到李玉兒了,她的工作變成了每天在家裏熏魚。
雖然每天都要抓幾十條魚,但不知道明年的年景到底好不好,還是要節約著吃,剩下的魚都要趕快熏幹,不能讓它們腐壞。
李玉兒沒有熏過魚,淺水灣也沒人有熏魚的經驗。還是大娘把熏肉的方法交給她,無奈之下,李玉兒隻有用熏肉的方法熏魚。
沒有經驗的李玉兒最開始在灶屋裏熏魚,希望一直點著火的灶台可以把屋裏的溫度提高,讓她種的野菜好快點發芽。然而那濃烈的魚腥味和嗆人的濃煙很快就打敗了她,便在院子裏加了一個架子掛魚,在下麵點燃鋸木麵和還沒有幹的樹葉熏。
淺水灣這條河隻能算小溪,因此裏麵的魚數量也是有限的。加之淺水灣其他人意識到糧食危機後,也加入了抓魚隊伍,李老二每天收獲的魚就漸漸減少了,幾天後即使有別的河段的魚遊過來,每天也隻能收獲十多條,天越來越冷。
即使每天隻能收獲幾條了,但李老二還是天天都要去抓魚。直到天氣越來越冷,一出門手就會凍僵,李老二才停止抓魚,窩在家裏減少運動,節省能量。這時李玉兒計算了一下家裏存下了將近三百條魚,因為淺水灣的河水不深,所以這些魚大的隻有成人巴掌大,小的就更不用說了。這數量看著不少,但真的拿來一家人當糧食吃,還是遠遠不夠。
接下來又是一個月沒有雨和雪,連太陽都很少升起,整天都霧蒙蒙的。這時,便是李玉兒也清楚的知道天氣很反常了。整個淺水灣開始彌漫了一種慌亂的氣息,人們開始不再貓冬,而是走出家門,聚在一起互相安慰,期望能壓下心中的恐慌。然而當周圍人都在猜測和惶恐時,他們就更加惶恐了。
李家三兄弟這時都計劃著再挖一口深井,最終挖井的地址選在了水田邊上,這時李玉兒也顧不得思考井裏的水會不會和田裏的水互相流通了,她隻想著說服她爹在後山的山腳的石頭裏打一個水槽。
“石
頭裏怎麽會有水?”李老二覺得女兒雖然懂事,但畢竟是個小女孩,想的太天真了。
“可石頭的苔蘚上麵經常有水流下來。”
“那是露水。”李老二失笑的搖了搖頭。
“隻要打一個盆子這麽大就可以了,不費事的。”
李玉兒再三勸說她爹,但李老二終究是不願意順著他女兒天真的想法去做傻事。
無奈之下李玉兒也隻能放棄,讓她拿著鐮刀挖挖野菜還可以,但要讓她拿著鏨子和錘子去敲石頭,可沒這麽大的力氣。
也有值得高興的事,李玉兒種下的折耳根,終於發芽了!她想的沒有錯,雖然沒有塑料薄膜,做不了溫室大棚。但隻要溫度足夠,野菜也是能夠生長的。
時間在淺水灣眾人的焦躁中又悠悠的走了一個月,這個月依然沒有落下一滴雨。大家都在家裏祈求著老天:不要幹旱。
然而,老天並沒有迴應眾人的祈求,冬糧種下去後沒有下雨,春天來了也沒下雨。
淺水灣的人隻有拚命的從河裏挑水,往地裏澆灌,希望能夠拯救冬糧。
當田裏的水快幹了,河裏的水也下降了的時候,人們終於意識到冬糧已經錯過了生長的時間,沒有多少收成了。都把目光放在將要種下的稻穀上,即使田裏的水越來越少,人們也期盼著稻穀種下去後能下一場雨。
然而,千百年來總結的經驗沒有出錯,淺水灣迎來了大旱。李老二挑水挑的肩膀都磨破了,也阻止不了田水蒸發,土地開裂,秧苗枯死。最後連河水都斷流了,淺水灣的人都開始絕望了。
一直幹旱著,路邊的樹木都無精打采,野菜更不能幸免。沒有雨水,許多野菜都沒有冒頭的機會。李玉兒種的野菜雖不缺水,但數量不多,跟本不夠吃,她便也跟著她大娘和三嬸一起去挖草根。
絲茅草是一種生命力很旺盛的野草,對水的需求並不高,長在山坡和原野上,根可以吃,略帶甜味,但不易嚼爛。李玉兒每天都挖了絲茅草根和魚一起燉溶。在燉的過程中,要把鍋蓋緊,不要泄露出魚味。
現在整個淺水灣的人都處於饑荒狀態,李玉兒可不知道,如果讓人發現她們家還有點幹魚會是什麽後果。
李家的糧食也早已吃光,現在就靠著幾十條魚幹和一點野菜草根過活,也是整天都處在饑餓狀態。
淺水灣的人沒等來雨水,卻等來了一件更嚴重的事兒,井裏沒水了。
李家三兄弟在田邊挖的水井還有一點水,但供應不了整個淺水灣的人家吃用。很多人都開始挖深井,但大多沒用,所以李家三兄弟打的井還成了淺水灣公用的水井,畢竟他們三兄弟拚不過缺水的人多勢眾。
這時候李玉兒有向她爹提起在後山打個水槽,李老二看著還長有水靈靈的苔蘚的石頭,決定試一試。
李老二打的水槽不大,隻有一個麵盆深,四個麵盆高,兩個麵盆寬。邊打的時候,旁邊的石壁就在沁水出來,等打好之後,底部已經沁了一層水了。李玉兒見有水之後也放了心,先前她也不確定一定會有水,隻是抱著僥幸的心態試一試。
李老二家暫時不缺水了,他把這個方法,告訴了他兩個兄弟。李家老大和老三也學著這樣打了兩個水槽,但他們平時還會去井裏挑水。不是他們不願意把‘石頭裏會沁水’的消息告訴鄰居,而是怕其它地方的石頭不沁水,那樣的話,他們家的水槽也會像田邊的井一樣保不住。
一件讓李家高興不起來的喜事來了,張氏生了。折騰了兩天一夜,終於生了。如同她所預料的一樣,生的是個兒子。即使對兒子無限期待的李老二,聽見孩子的哭聲,也隻能勉強的笑了一下。
“這個孩子來的不是時候啊。”李家大嫂抱著孩子,在旁邊感歎了一句。
雖然在張氏懷孕期間,李家的食物都是盡量先滿足她的,但畢竟營養沒更上,這個孩子看著瘦瘦弱弱的。
“我兒子怎麽來的不是時候?!”被折騰的十分疲倦的張氏,眼皮子都快閉上了,聽見被人說她千辛萬苦生下來的兒子,立馬睜大眼睛質問道。
陳氏不想與產婦計較,隻是把孩子抱給她道:“現在可沒有米湯喝,期望你的奶水足吧!”
李家除了幾條幹魚,是一顆糧食都不剩了,家裏的三隻鴨子也早在饑荒爆發的時候就吃了,產婦沒有足夠滋補的食物怎麽能夠有足夠的奶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