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敵軍久戰疲敝,不若我直接命人強攻,殺入城去?”臧霸試探著說道,雖然他說是這麽說的,但是其實他自己也拿不準,隻是想套出荀攸是怎麽想的。
當初兗州一戰,臧霸吃了個大虧,不僅沒能截殺曹彰,還被曹彰拿下了濮陽,斬殺了孫觀之兄孫康。
荀攸搖搖頭:“曹彰自赤壁之後,與往昔截然不同,其所展現軍略之才,大有昔日武桓侯跡象,臨機製變,用兵如神,當初我在許昌城下與他見了一麵,其人固然剛愎雄豪,有遊俠意氣,看似每每將自己置身於險地,卻又總能相機而動,因勢利導,乃至於反戈一擊!”
念及此處,荀攸忽然略為頓了頓,斟酌了一下方才繼續說道:“當初王思就是明顯的例子。”
“那先生的意思是,我等就此撤兵?”臧霸伸舌頭舔了舔幹燥的嘴唇,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唉。”荀攸長歎一聲:“如今黎陽事已至此,我等不必再冒險了。天子尚在河內,我等當早去接應,共返河南!此番北伐,大概便到此為止了吧……”
其實荀攸一開始就不同意如此匆忙地與曹軍全線開戰,一來是漢軍將帥出現了暫時性的斷層,久經沙場的戰將大多都在曹軍,能用之人較少,二來赤壁一敗,大傷元氣的不僅是河北,河南也同樣如此,就算兵馬匯聚,也不夠精銳。
除此之外,荀攸還有第三個想法,那便是希望能將當初對袁氏兄弟之計,故技重施……
然而,劉協不想等,他實在是太急了!
“可是,我軍此番調動如此龐大的兵力,都未能勝之,對於士氣打擊實在過大,下次就算再有此勢,也將舉止艱難,更甚此時!唉!”臧霸一拳轟到自己的大腿上。
“嗬嗬,宣高,你這黎陽城。”荀攸笑了笑,指著黎陽城對臧霸說道。
臧霸看了一眼黎陽城,依舊四門洞開,寂靜無聲,又看向荀攸,不知他是何用意。
“這黎陽城,便猶如曹氏,看似風平浪靜,巍然矗立,實則其內暗藏殺機,兇險莫測!要想攻破一座城池,不一定就要千軍萬馬,蟻附而上,從外部攻破它,還可以挖掘地道,直通城內,由內部打開局麵。走吧,宣高,想必此刻曹軍也撤去魏郡邊界防線了,我等立即前往河內接應天子。”
荀攸說罷,勒轉馬頭,便當先而行,留下臧霸若有所思。
……
當曹真帶來漢軍兵退的消息時,曹彰終於鬆了一口氣,癱倒在地。
久戰不休,他也一樣筋疲力盡。
曹彰坐在地上,背靠案幾,左腿打直,右腿作弓,左手置地,右手隨意地搭在弓起的膝蓋上,他一點也不想起來了。
“君侯,可是受傷了?”於禁關心地問道。
“嗬嗬。”曹彰搭在膝蓋上了右手搖了搖,有些煞白的臉上笑了笑:“無妨,隻是衝陣時受了些小傷罷了。”
“文謙將軍,再過半個時辰,請你安排軍隊重新布防黎陽城,同時收斂城外戰場;文則將軍,少坐片刻,待我緩緩,然後請你隨我一同去安撫將士。”
戰場是一定要處理的,如果不處理,很容易引發疫病。
“謹遵君侯之命!”於禁、樂進二人異口同聲地迴道。
剛一說完,他們二人都不由一愣,相視一笑,曹彰見狀,心思剔透,頓時有所明悟,也笑了起來。
實際上於禁與樂進之間是不和的,甚至包括張遼在內,三人是互相都看不順眼。
當初三人分別屯兵潁川各處之時,便多有爭執,後來還是曹操派了趙儼過去,才把三人給鎮住。
但是此番黎陽大戰,原本相互不和的二人,卻又是那般的默契,配合無間,麵對臧霸大軍,二人齊心協力讓黎陽城巋然不動,達三月之久。
適才又同曆血戰,大破漢軍,往昔種種,又哪裏值得多番計較的呢。
此時相視一笑,大有一笑泯恩仇之慷慨,而曹彰視之,心知其意,同樣為他們高興。
曹彰緩了緩起身,分別將於禁、樂進二人的手拉住,然後放在一起,感慨地說道:“二位將軍皆是國之上將,能得二位將軍相助,實乃我父子兄弟之大幸也!”
曹彰言語真摯,確是出於真情實感,令於、樂二人頗為感動。
三人相視不語,唯有淺笑長籲。
生死存亡之際,能夠將性命交托的人,就算平日裏有再深怨懟,又算得了什麽呢?
樂進被圍黎陽,於禁在城外策應,曹彰千裏來援;於禁被武周大軍強攻,曹彰身陷敵陣,樂進奮勇出城,與之共鬥。
此番恩義,不必言說,自是永存心中!
……
黎陽軍營之中,傷兵滿營。
曹彰與於禁緩步走入大營,隻見醫師來迴奔波忙碌,不可開交,唯有見到曹彰時,方鄭重地鞠躬一禮。
自江陵開始,曹軍的隨軍醫師之中便流傳著曹彰的傳奇。
之前誰也沒想到,曹彰簡單的一些行為就能給整個醫師隊伍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結果真正出來後,自然是將曹彰奉若神明一般。
無數受過傷的士卒也同樣如此。
“曹將軍!”
“曹將軍來了!”
“曹將軍、於將軍好!”
“……”
曹彰行走在傷兵之中,麵對熱情的招唿,不住地點頭,時不時搭上一把手纏個布條,時不時教訓一下因熱水未冷而央求涼水的傷員……
將傷兵營走了個遍。
“君侯年紀輕輕便得軍心如此,實在令禁汗顏啊。”於禁感歎地說道,他久在軍旅,自然能分得清這些士卒是真心敬重曹彰。
而作為將軍的於禁,自然也希望士卒能對他這般,隻是他知道,就算有,也不可能是這種表達。
於禁很清楚,他法度嚴苛,以威帶兵,雖軍隊嚴整難犯,但終究少了些人情味,生怕一旦動情,便威不懾人,法不束眾。
更何況,於禁自己其實也沒辦法,他就是這樣的性格,行事作風皆是如此,改不了了。
“嗬嗬,自古及今,名將何其多也!然行事風格,豈能如一?衛大將軍與士卒認為應與同甘共苦,霍驃騎卻認為隻要能帶人大勝仗就行了,難道霍驃騎就不是名將了嗎?”
“想當初,霍驃騎打仗,不僅帶兵,還要帶許多庖廚、食材以供其個人所需,大漢將士皆願從之,為何?”
“一言以蔽之,不就是能打勝仗嗎?想想趙破奴被封從驃侯,高不識被封宜冠侯,他二人能不對霍驃騎死心塌地,真心敬重?”
“什麽是名將?能打勝仗就是名將!”
“故而,文則將軍名將之姿,獨一無二,何須介懷?走,隨我去見見此戰的大功臣!”曹彰嘿嘿一笑,向著前方一個帳篷大步走去。
當初兗州一戰,臧霸吃了個大虧,不僅沒能截殺曹彰,還被曹彰拿下了濮陽,斬殺了孫觀之兄孫康。
荀攸搖搖頭:“曹彰自赤壁之後,與往昔截然不同,其所展現軍略之才,大有昔日武桓侯跡象,臨機製變,用兵如神,當初我在許昌城下與他見了一麵,其人固然剛愎雄豪,有遊俠意氣,看似每每將自己置身於險地,卻又總能相機而動,因勢利導,乃至於反戈一擊!”
念及此處,荀攸忽然略為頓了頓,斟酌了一下方才繼續說道:“當初王思就是明顯的例子。”
“那先生的意思是,我等就此撤兵?”臧霸伸舌頭舔了舔幹燥的嘴唇,他還是有些不甘心。
“唉。”荀攸長歎一聲:“如今黎陽事已至此,我等不必再冒險了。天子尚在河內,我等當早去接應,共返河南!此番北伐,大概便到此為止了吧……”
其實荀攸一開始就不同意如此匆忙地與曹軍全線開戰,一來是漢軍將帥出現了暫時性的斷層,久經沙場的戰將大多都在曹軍,能用之人較少,二來赤壁一敗,大傷元氣的不僅是河北,河南也同樣如此,就算兵馬匯聚,也不夠精銳。
除此之外,荀攸還有第三個想法,那便是希望能將當初對袁氏兄弟之計,故技重施……
然而,劉協不想等,他實在是太急了!
“可是,我軍此番調動如此龐大的兵力,都未能勝之,對於士氣打擊實在過大,下次就算再有此勢,也將舉止艱難,更甚此時!唉!”臧霸一拳轟到自己的大腿上。
“嗬嗬,宣高,你這黎陽城。”荀攸笑了笑,指著黎陽城對臧霸說道。
臧霸看了一眼黎陽城,依舊四門洞開,寂靜無聲,又看向荀攸,不知他是何用意。
“這黎陽城,便猶如曹氏,看似風平浪靜,巍然矗立,實則其內暗藏殺機,兇險莫測!要想攻破一座城池,不一定就要千軍萬馬,蟻附而上,從外部攻破它,還可以挖掘地道,直通城內,由內部打開局麵。走吧,宣高,想必此刻曹軍也撤去魏郡邊界防線了,我等立即前往河內接應天子。”
荀攸說罷,勒轉馬頭,便當先而行,留下臧霸若有所思。
……
當曹真帶來漢軍兵退的消息時,曹彰終於鬆了一口氣,癱倒在地。
久戰不休,他也一樣筋疲力盡。
曹彰坐在地上,背靠案幾,左腿打直,右腿作弓,左手置地,右手隨意地搭在弓起的膝蓋上,他一點也不想起來了。
“君侯,可是受傷了?”於禁關心地問道。
“嗬嗬。”曹彰搭在膝蓋上了右手搖了搖,有些煞白的臉上笑了笑:“無妨,隻是衝陣時受了些小傷罷了。”
“文謙將軍,再過半個時辰,請你安排軍隊重新布防黎陽城,同時收斂城外戰場;文則將軍,少坐片刻,待我緩緩,然後請你隨我一同去安撫將士。”
戰場是一定要處理的,如果不處理,很容易引發疫病。
“謹遵君侯之命!”於禁、樂進二人異口同聲地迴道。
剛一說完,他們二人都不由一愣,相視一笑,曹彰見狀,心思剔透,頓時有所明悟,也笑了起來。
實際上於禁與樂進之間是不和的,甚至包括張遼在內,三人是互相都看不順眼。
當初三人分別屯兵潁川各處之時,便多有爭執,後來還是曹操派了趙儼過去,才把三人給鎮住。
但是此番黎陽大戰,原本相互不和的二人,卻又是那般的默契,配合無間,麵對臧霸大軍,二人齊心協力讓黎陽城巋然不動,達三月之久。
適才又同曆血戰,大破漢軍,往昔種種,又哪裏值得多番計較的呢。
此時相視一笑,大有一笑泯恩仇之慷慨,而曹彰視之,心知其意,同樣為他們高興。
曹彰緩了緩起身,分別將於禁、樂進二人的手拉住,然後放在一起,感慨地說道:“二位將軍皆是國之上將,能得二位將軍相助,實乃我父子兄弟之大幸也!”
曹彰言語真摯,確是出於真情實感,令於、樂二人頗為感動。
三人相視不語,唯有淺笑長籲。
生死存亡之際,能夠將性命交托的人,就算平日裏有再深怨懟,又算得了什麽呢?
樂進被圍黎陽,於禁在城外策應,曹彰千裏來援;於禁被武周大軍強攻,曹彰身陷敵陣,樂進奮勇出城,與之共鬥。
此番恩義,不必言說,自是永存心中!
……
黎陽軍營之中,傷兵滿營。
曹彰與於禁緩步走入大營,隻見醫師來迴奔波忙碌,不可開交,唯有見到曹彰時,方鄭重地鞠躬一禮。
自江陵開始,曹軍的隨軍醫師之中便流傳著曹彰的傳奇。
之前誰也沒想到,曹彰簡單的一些行為就能給整個醫師隊伍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結果真正出來後,自然是將曹彰奉若神明一般。
無數受過傷的士卒也同樣如此。
“曹將軍!”
“曹將軍來了!”
“曹將軍、於將軍好!”
“……”
曹彰行走在傷兵之中,麵對熱情的招唿,不住地點頭,時不時搭上一把手纏個布條,時不時教訓一下因熱水未冷而央求涼水的傷員……
將傷兵營走了個遍。
“君侯年紀輕輕便得軍心如此,實在令禁汗顏啊。”於禁感歎地說道,他久在軍旅,自然能分得清這些士卒是真心敬重曹彰。
而作為將軍的於禁,自然也希望士卒能對他這般,隻是他知道,就算有,也不可能是這種表達。
於禁很清楚,他法度嚴苛,以威帶兵,雖軍隊嚴整難犯,但終究少了些人情味,生怕一旦動情,便威不懾人,法不束眾。
更何況,於禁自己其實也沒辦法,他就是這樣的性格,行事作風皆是如此,改不了了。
“嗬嗬,自古及今,名將何其多也!然行事風格,豈能如一?衛大將軍與士卒認為應與同甘共苦,霍驃騎卻認為隻要能帶人大勝仗就行了,難道霍驃騎就不是名將了嗎?”
“想當初,霍驃騎打仗,不僅帶兵,還要帶許多庖廚、食材以供其個人所需,大漢將士皆願從之,為何?”
“一言以蔽之,不就是能打勝仗嗎?想想趙破奴被封從驃侯,高不識被封宜冠侯,他二人能不對霍驃騎死心塌地,真心敬重?”
“什麽是名將?能打勝仗就是名將!”
“故而,文則將軍名將之姿,獨一無二,何須介懷?走,隨我去見見此戰的大功臣!”曹彰嘿嘿一笑,向著前方一個帳篷大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