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教皇冕下
重生之末世影後白切黑 作者:陸子餘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奧拉修女舉著蠟燭,帶他們走向了偏殿,偏殿是一個略微小一點的房間,裏麵是一整麵的書櫃,修女示意他們坐下,自己則是從高高的書櫃裏拿出一本厚重的書籍。
“請問您母親的名字是什麽?具體能記起的是什麽時候來做的禱告?”奧拉修女翻開了書籍,上麵赫然用手寫字體寫著很多人的名字包括具體日期。
“祝嬈。”白玉衡拿出手機看了眼時間,“2010年11月14日。那是十月初九,我記得很清楚是因為那天是我生日,是母親陪我過的最後一個生日。”“好的,請稍等。”奧拉修女把厚重的書籍翻到某一頁,開始認真找了起來,“找到了......嘶,原來是教皇冕下親自為您母親進行的禱告,二位還請在此處稍等,我去稟告一聲。”奧拉修女顯然有些意外,看白玉衡的眼神都變了,朝著白玉衡畫了一個十字,“孩子,能得教皇為您媽媽禱告,您母親一定是個對我主虔誠的女人,主與你同在。”
修女打開偏殿的門,穿過主殿正中的巨大耶穌雕塑後,竟另有乾坤,她在牆上有規律地敲了幾下後,一道暗門緩緩打開。
暗門裏麵是一片黑暗,奧拉修女並不感到意外,走進去後向黑暗處行禮:“尊貴的教皇冕下,有一位自稱是希望見一見您,因為您曾經為她亡母禱告過。她的亡母名字叫祝嬈。”
黑暗中一片寂靜,好似沒有人存在過一樣,奧拉修女維持這個姿勢好一會後站了起來。“謹遵教皇冕下旨意。”
奧拉修女轉身時,暗門打開了,她就這麽走了出去。如果忽略掉她手心上一閃而過的“準”字,就好像她在自言自語一樣,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白玉衡在修女走後感受到了壓力,進入大殿後她的精神力探測範圍竟然隻剩下了周邊兩米的位置,再想釋放精神力卻宛如石沉大海一樣。她不動聲色地拉緊了楚開陽的掌心,在他掌心寫在“慎”字。她非常相信他們夫妻二人的默契,一個字足夠透露很多信息。
敵不動,她不動,雖然這處邪門了一點,但她也不是軟柿子。此時門鎖動了一下。白玉衡微不可察地眯了眯眼睛,一個教堂的隔音似乎有點出乎意料的好了,在沒有大範圍精神力探測的情況下,她這等聽力都未曾聽到一點腳步聲。
門被推開時,外頭赫然站著奧拉修女,她站在門口,一半身子在陰影裏若隱若現。修女那看起來和藹的臉龐,在陰影裏帶上了幾分詭異。“兩位,教皇冕下正在啟示廳等待你們,請隨我來。”
白玉衡和楚開陽牽著手跟在奧拉修女身後,走出偏殿後大殿竟然燈光通明了起來。奧拉修女好似看透了她們的疑惑,在前麵解釋道:“每當教皇冕下宣布麵見信徒的時候,前往覲見的路上需燈火通明,照清迷茫之人的前路,那路的盡頭便是主。”
白玉衡在修女身後試圖釋放精神探測,卻發現這次竟是完全探測不出來,她現下除了修為還在,感知和正常人竟然毫無分別。
奧拉修女帶他們穿過長走廊後便看見了一扇金碧輝煌的大門,大門上竟然畫著《創世紀》這幅著名壁畫。白玉衡原本是對這些一竅不通,硬生生在空間用了一年多惡補了關於基督教的知識。
那扇金碧輝煌的大門打開時,顯出一位身穿教皇服的中年人,看上去慈祥友好,鬢角泛白,目光炯炯。
“教皇冕下。”奧拉修女右手在自己身上畫十字行禮。
“奧拉,做得很好,退下吧。”教皇伸出手在奧拉修女的頭上按了一下,“主與你同在。”
在得到教皇的祝福以後,奧拉修女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點了點頭轉身朝門外走去,還不忘關上了門。
“坐吧。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斯蒂文·艾利略。”
“教皇大人您好,我是白玉衡,今日和我丈夫一起前來冒昧叨擾,實屬抱歉。”白玉衡和楚開陽同坐在一側,看著正在給他們煮茶的斯蒂文教皇。
“沒事,我聽奧拉說了,我對你母親的印象是,她很美麗,也是一名很虔誠的信徒。”斯蒂文·艾利略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謝謝教皇誇獎,是這樣的,我想知道我的母親懺悔了什麽?實不相瞞,在我印象裏,母親一直是帶著淡淡的哀愁,那時作為人子稚嫩,尚未知道愁是什麽。現在想來,也隻能從母親生前來過的教堂尋求答案了......”白玉衡悲傷地搖了搖頭,楚開陽適時地攬住她的肩。
“二位先嚐試一下我從英格蘭帶迴來的紅茶如何。”斯蒂文·艾利略遞給他們夫妻二人白瓷茶具,白瓷裏盛著一杯清澈的紅茶,帶有濃重的歐式氣息。
白玉衡輕輕嗅了嗅茶香,抿了一小口,不由自主地感歎:“好茶,不瞞您說,我的祖父也熱愛紅茶,會搜羅世界各地的紅茶放迴茶莊裏收藏。我年幼時曾和母親在祖父的茶莊裏度過一整個夏天,呷著祖父泡的紅茶,眺望普羅旺斯漫山遍野的薰衣草,我現在還會時常想起那個夏天。隻可惜......”
“白小姐不必悲傷,你的母親應當伴隨在主的左右,享受著另一種喜樂的永生。”斯蒂文·艾利略安慰道,“你的母親因著一件事日日懺悔,你應當知道你的母親是一個品德最接近義人的女人。在我看來,她所行的善事足以抵了這件惡事的。”
“究竟是什麽事呢?”白玉衡熱切地詢問著,同時不露聲色地端詳著教皇的每一個動作表情,細致到眨眼的一瞬間。
“你母親第一次找到我懺悔的時候,她的神色很悲傷......”隨著斯蒂文·艾利略娓娓道來,祝嬈當年花了多年來教堂所禱告懺悔的神秘內容也向二人慢慢解開。
一九九七年的秋天,一個非常平凡的日子,那時的祝嬈和丈夫帶著兩歲半的女兒前往蘇州遊玩,說來也奇怪,那會還小的女兒,卻對蘇州表現出了一種熟稔的感覺。因為女兒平時被帶出去認叔叔阿姨的時候,都會表現出興趣乏乏的模樣。在蘇州的時候卻是瞪大了小眼睛,到處張望,很是活潑。
祝嬈是一個心地很善良的女人,處處與人為善,與那時候民風淳樸也自然是脫不了幹係。
“請問您母親的名字是什麽?具體能記起的是什麽時候來做的禱告?”奧拉修女翻開了書籍,上麵赫然用手寫字體寫著很多人的名字包括具體日期。
“祝嬈。”白玉衡拿出手機看了眼時間,“2010年11月14日。那是十月初九,我記得很清楚是因為那天是我生日,是母親陪我過的最後一個生日。”“好的,請稍等。”奧拉修女把厚重的書籍翻到某一頁,開始認真找了起來,“找到了......嘶,原來是教皇冕下親自為您母親進行的禱告,二位還請在此處稍等,我去稟告一聲。”奧拉修女顯然有些意外,看白玉衡的眼神都變了,朝著白玉衡畫了一個十字,“孩子,能得教皇為您媽媽禱告,您母親一定是個對我主虔誠的女人,主與你同在。”
修女打開偏殿的門,穿過主殿正中的巨大耶穌雕塑後,竟另有乾坤,她在牆上有規律地敲了幾下後,一道暗門緩緩打開。
暗門裏麵是一片黑暗,奧拉修女並不感到意外,走進去後向黑暗處行禮:“尊貴的教皇冕下,有一位自稱是希望見一見您,因為您曾經為她亡母禱告過。她的亡母名字叫祝嬈。”
黑暗中一片寂靜,好似沒有人存在過一樣,奧拉修女維持這個姿勢好一會後站了起來。“謹遵教皇冕下旨意。”
奧拉修女轉身時,暗門打開了,她就這麽走了出去。如果忽略掉她手心上一閃而過的“準”字,就好像她在自言自語一樣,這當然是不可能的。
白玉衡在修女走後感受到了壓力,進入大殿後她的精神力探測範圍竟然隻剩下了周邊兩米的位置,再想釋放精神力卻宛如石沉大海一樣。她不動聲色地拉緊了楚開陽的掌心,在他掌心寫在“慎”字。她非常相信他們夫妻二人的默契,一個字足夠透露很多信息。
敵不動,她不動,雖然這處邪門了一點,但她也不是軟柿子。此時門鎖動了一下。白玉衡微不可察地眯了眯眼睛,一個教堂的隔音似乎有點出乎意料的好了,在沒有大範圍精神力探測的情況下,她這等聽力都未曾聽到一點腳步聲。
門被推開時,外頭赫然站著奧拉修女,她站在門口,一半身子在陰影裏若隱若現。修女那看起來和藹的臉龐,在陰影裏帶上了幾分詭異。“兩位,教皇冕下正在啟示廳等待你們,請隨我來。”
白玉衡和楚開陽牽著手跟在奧拉修女身後,走出偏殿後大殿竟然燈光通明了起來。奧拉修女好似看透了她們的疑惑,在前麵解釋道:“每當教皇冕下宣布麵見信徒的時候,前往覲見的路上需燈火通明,照清迷茫之人的前路,那路的盡頭便是主。”
白玉衡在修女身後試圖釋放精神探測,卻發現這次竟是完全探測不出來,她現下除了修為還在,感知和正常人竟然毫無分別。
奧拉修女帶他們穿過長走廊後便看見了一扇金碧輝煌的大門,大門上竟然畫著《創世紀》這幅著名壁畫。白玉衡原本是對這些一竅不通,硬生生在空間用了一年多惡補了關於基督教的知識。
那扇金碧輝煌的大門打開時,顯出一位身穿教皇服的中年人,看上去慈祥友好,鬢角泛白,目光炯炯。
“教皇冕下。”奧拉修女右手在自己身上畫十字行禮。
“奧拉,做得很好,退下吧。”教皇伸出手在奧拉修女的頭上按了一下,“主與你同在。”
在得到教皇的祝福以後,奧拉修女臉上浮起了一絲笑意,點了點頭轉身朝門外走去,還不忘關上了門。
“坐吧。自我介紹一下,我是斯蒂文·艾利略。”
“教皇大人您好,我是白玉衡,今日和我丈夫一起前來冒昧叨擾,實屬抱歉。”白玉衡和楚開陽同坐在一側,看著正在給他們煮茶的斯蒂文教皇。
“沒事,我聽奧拉說了,我對你母親的印象是,她很美麗,也是一名很虔誠的信徒。”斯蒂文·艾利略臉上帶著和煦的微笑。“謝謝教皇誇獎,是這樣的,我想知道我的母親懺悔了什麽?實不相瞞,在我印象裏,母親一直是帶著淡淡的哀愁,那時作為人子稚嫩,尚未知道愁是什麽。現在想來,也隻能從母親生前來過的教堂尋求答案了......”白玉衡悲傷地搖了搖頭,楚開陽適時地攬住她的肩。
“二位先嚐試一下我從英格蘭帶迴來的紅茶如何。”斯蒂文·艾利略遞給他們夫妻二人白瓷茶具,白瓷裏盛著一杯清澈的紅茶,帶有濃重的歐式氣息。
白玉衡輕輕嗅了嗅茶香,抿了一小口,不由自主地感歎:“好茶,不瞞您說,我的祖父也熱愛紅茶,會搜羅世界各地的紅茶放迴茶莊裏收藏。我年幼時曾和母親在祖父的茶莊裏度過一整個夏天,呷著祖父泡的紅茶,眺望普羅旺斯漫山遍野的薰衣草,我現在還會時常想起那個夏天。隻可惜......”
“白小姐不必悲傷,你的母親應當伴隨在主的左右,享受著另一種喜樂的永生。”斯蒂文·艾利略安慰道,“你的母親因著一件事日日懺悔,你應當知道你的母親是一個品德最接近義人的女人。在我看來,她所行的善事足以抵了這件惡事的。”
“究竟是什麽事呢?”白玉衡熱切地詢問著,同時不露聲色地端詳著教皇的每一個動作表情,細致到眨眼的一瞬間。
“你母親第一次找到我懺悔的時候,她的神色很悲傷......”隨著斯蒂文·艾利略娓娓道來,祝嬈當年花了多年來教堂所禱告懺悔的神秘內容也向二人慢慢解開。
一九九七年的秋天,一個非常平凡的日子,那時的祝嬈和丈夫帶著兩歲半的女兒前往蘇州遊玩,說來也奇怪,那會還小的女兒,卻對蘇州表現出了一種熟稔的感覺。因為女兒平時被帶出去認叔叔阿姨的時候,都會表現出興趣乏乏的模樣。在蘇州的時候卻是瞪大了小眼睛,到處張望,很是活潑。
祝嬈是一個心地很善良的女人,處處與人為善,與那時候民風淳樸也自然是脫不了幹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