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農場那邊忙的熱火朝天,趙恪他們也沒閑著,伊嘎還留了兩戶呢。


    這邊可沒有現成的土坯、家具, 建房的材料肯定要買的。


    因是教師,趙恪就想將兩座宅子劃在小學旁邊。


    一至五年級的教師找齊了, 原有的小學, 趙恪就想重新做個規劃,最起碼不能再幾個班級一個教室地混著上課了。


    找來王族長、老局長, 三人商量一番, 小學再蓋五間, 那就有七間了, 一間學前班,五間教室, 一間辦公室, 等到開春了, 再拉一個大大的院落, 做一對籃球架, 增加些體育建材。


    商定好, 趙恪給兩人倒茶:“老師過來, 屬於支邊, 上麵給予了一定的優惠待遇,工資同外邊一樣,安家費一人180元,一年有一次探親假,來迴車費和醫療費全部報銷。這兩家的房子,”趙恪點著兩座宅子的規劃圖道, “就從他們的安家費裏扣。”


    兩人互視一眼,點頭。


    “說到醫療,”趙恪看向王族長,現在診所的赤腳醫生是他侄子王德佑,“月前我跟上麵要了兩個進修名額,一個西醫,一個主修婦產科,王德佑算一個,另一個我準備給鎮上接生的宋冰花。”


    宋冰花跟老局長雖說早已出了五服,卻也是親戚,不偏不倚,他們這位年輕的局長在辦實事的基礎上,方方麵麵也都考慮到了。


    兩人再次點了點頭。


    “另外,”趙恪接著又道,“我想招兩名財務,定一個婦女主任。”


    “以往咱們這兒窮,打漁狩獵所得免強糊口,不要政府補貼就不錯了,哪還有什麽稅收。可現在不一樣了,交了公糧,分給各家後還有積存。去年的用來修路了,今年蓋了小學,還會剩下一些。剩下的這些,我準備明年添在農具上。一進一出,咱們得有帳。至於婦女主任,這個早就該設了,普法、育兒、衛生、宣傳、擁軍活動等等,得有人統領,得有人去做。”


    王族長:“婦女主任,我看就讓你們家蘇同誌……”


    趙恪抬手打斷了王族長的話:“蘇同誌不合適,她對群眾生活不了解,性格又太過要強,”似想到什麽,趙恪笑道,“我怕她當了婦女主任,鎮上的漢子都來找我告狀,說家裏的婆娘腰杆挺直了,錢財要拿,還要求平分家務。”


    兩人想想蘇梅秋收時遇到夫妻吵架,二話不說先訓漢子幾句,了解情況後,更是壓著漢子跟媳婦道歉的那股強悍勁兒,心有餘悸。


    “我選何珊,你們二位覺得呢?”


    何珊,小學畢業,個性爽朗,平常愛管個小閑事,倒還可以。


    主要在兩位眼裏,婦女主任不是什麽正經的職位,就是個管閑事的。他們看重的是趙恪方才提到的財務,這個可不同,主管鎮上的財政大權,說話有份量著呢。


    “新來的老師跟原來的兩位老師教學肯定不一樣,為免他們起什麽衝突,我準備把兩位老師抽調出來,擔任會計一職。”


    兩人一愣,兩位老師跟他們的關係都不是太親近,說不失望是假,不過,倒也能認同。


    能選上老師,最起碼都是小學畢業,算帳是沒問題的,再加上人品不錯。


    “你家老爺子呢?”兩位老師另作安排了,往常不要工資幫忙代課的顧老,老局長就想知道,趙恪又有何打算。


    老人家年齡不小了,趙恪肯定是希望他能待在家裏教教和暄,看看書,過一個悠閑的養老生活。隻是,想想他也不會願意,教了孩子兩年,多少都有感情了,讓他放手哪會舍得。


    “我迴去問問,他要是願意,就讓他當一個代理校長吧。冬季不用上課,平常管管事,反正也不要工資。”


    “也是,人老了你真讓他閑下來,他反而不自在,倒不如給他找點事做。”王族長笑道。


    事情既然都定下了,那就抓緊辦理吧。


    眼前冬天就要來了,光憑他們鎮上的漢子,十幾天內蓋好兩個院子,幾間學校,有點難。


    錢樂水去附近村鎮招人,老局長帶著一部分人清理宅基地上的荒草,填平溝壑,王族長帶人進山砍伐枯樹,撿拾幹柴,為兩家過冬和學生們上課做準備。


    何珊走馬上任,帶著婦人們煮飯打雜。


    兩位老師帶著孩子照常上課,等劉家人到了,再做交接。在此之前,還是按以前走,趙恪直接簽字拿錢,帶著人去前進農場買土坯、家具,訂製課桌等。


    他們這邊為著劉家的到來忙活個不停,京市趙倬和喻蘭也在顧清等人的周旋下拿到了支邊通知。


    趙倬分配到了雷諾河鎮派出所,喻蘭則分配在了鎮高中教書。


    雷諾河離前進農場四十多公裏,離伊嘎一百多公裏。


    接到電話,蘇梅凝眉不解道:“不是說直接辭職過來嗎?怎麽又去申請支邊了。”


    支邊,還不是哪裏缺人往哪裏放。


    “你大哥今年才40歲出頭,”喻蘭不舍道,“窩在家裏哪行啊。”


    掛了電話,蘇梅有些不放心,雷諾河一條公路直通佳市,政治風向受到外界影響很大,大哥在哪都無所謂,可大嫂不行,她那身份放在外麵,就是一個隨時都有可能引爆的炸·彈。


    翌日,蘇梅收拾了塊臘肉,一條一百來斤的鱘鰉魚,讓趙恪拉土坯的時候,問問楊場長能不能將人調到他那。


    說來,這時候的農場可不比一般的城鎮差,它們以種大米、小麥、玉米、大豆為主,兼養雞鴨牛羊等,內設診所,供銷社、郵局、信用合作社、保安隊、運輸隊等。


    可安排的工作多了。


    楊場長正被紅旗農場他的老上級追著要幾個劉家人呢,聞言,忙不迭地將兩人介紹了過去。


    喻蘭父兄在港城,這個經不起查,趙恪打電話請顧森要了一本那位簽名的hb書給喻蘭,然後親自去了趟紅旗農場,找楊場長的老上級宋誌國說明情況。


    宋誌國的父親是佳市機械廠的廠長,對趙恪早有耳聞,更知道他身後站了位了不起的人物。可在聽到他嫂子手裏有那位親筆簽名的hb書時,內心還是震了一震。


    “人來我這兒,你成放心了,隻要我不倒,我保證無人敢動你兄嫂。”


    “謝了,”趙恪伸手與之相握,“日後有什麽事,說一聲。”


    宋誌國知道這是趙恪給的承諾。


    高興地拍了拍他的肩,宋誌國道:“常來往。”


    趙恪點點頭,隔天就讓人捎了些自家做的醬、醬油、鹹鴨蛋和一壺三斤的豆油。


    汪師傅的手藝能差了,宋誌國吃得開心的同進,更感於趙恪的這份通透,抬頭叮囑妻子道:“前天,媽不是寄來了兩袋奶粉嗎,家裏的孩子大了,正常吃飯就成,找人給趙局長送去吧,他家有一個一歲多的女娃。”


    “好。”人家東西送得實在,簡蓮也不小氣,“家裏還有半斤嫩黃的羊毛線,夠織一件小兒毛衣,也一塊送去吧,再捉兩隻下蛋的老母雞。”


    宋誌國點點頭:“西邊老李原來住的那院子,你抽空幫忙打掃一下,看看缺什麽,迴頭你去會計那兒支點錢給添上。”


    “那院子,好幾家盯著呢,給了他們不是惹事嗎?”剛來就得罪了幾戶人家,日後能消停?


    宋誌國:“趙倬當了十幾年的老刑警,你當他那本事是混出來的。再說,一座宅子幾家爭,給誰不給誰呀?”


    簡蓮想了想:“能少一事是一事,迴頭有人問,我就說趙隊長花了四百塊錢買下了。”


    那宅子四百塊錢買下真不虧,雖說也是泥草房,可當初人家老李沒少費心,地基用的是磚石,房間建的大,窗子開的闊,還給裝了毛玻璃,院裏雞鴨棚用的都是好料,菜地規劃的井井有條,最主要的是人家沒住兩年就調走了,房子跟新的差不多。


    宋誌國三兩口喝完碗裏的粥:“那你就別找會計支錢了,缺的咱們給添補上。”


    “好。”


    不等簡蓮添補,蘇梅搭趙恪拉土坯的拖拉機到前進農場,然後坐公交來了。


    挑著個擔,一頭一個竹筐。


    一筐裝著鍋碗瓢盆糧食肉菜,另一筐裝著被褥毯子床單被罩布鞋土布衣服等。


    簡蓮嚇了一跳:“你、你咋挑來的?這麽重!”


    “嫂子。”蘇梅打了聲招唿,笑道,“我從小力氣就大。”


    看了看眼前的宅子,挺不錯的:“這是分給我大哥大嫂的房子嗎?”


    “不算是分,用安家費買下的。”隨之簡蓮解釋了下原因。


    放下東西,蘇梅進屋轉了轉,三間正房跟他們老房子的布局一樣,左右各多了間旁房,一間做了雜物房,一間修了炕。


    真的挺好的,日後哪怕小琛小珺過來也有地方住。


    “這錢付的值,得虧嫂子和宋場長幫忙操持,不然我們還撿不到這麽大的便宜呢。”蘇梅笑道。


    “應該的。”簡蓮鬆了口氣,滿意就成,給人辦事就怕辦了還遭人嫌棄挑理,“你不知道,我家那口子聽說前進農場分配去了一批知識分子,那個羨慕啊!我們農場雖說早兩年就辦了高中,可高學曆的老師卻沒兩個,你嫂子過來,我們真是求之不得。”


    蘇梅心裏有了底,大嫂過來還是教書了,至於大哥去哪兒都成,“嫂子,我記得我家趙局長說,安家費一人是180元,兩人也就360元,買這房子還差著40塊呢。等會兒走時,麻煩嫂子帶我去會計那兒一趟,我把錢交了。”


    “成。”簡蓮應了聲,取出竹筐裏的兩隻鍋裝上,“還別說,大小正好。”


    “我家汪伯說,天下灶就那麽幾個規格。”蘇梅拿出紙筆,記下各房缺的東西,席子、炕桌、炕櫃、衣櫃、桌椅等。


    好在紅旗農場今年剛建了個家具廠,拿上錢票一會兒就給拉來了。


    蘇梅打水擦洗幹淨家具,晾幹,歸置好東西,鎖上門,提了串蔡佳微寄來的芭蕉和兩個柚子隨簡蓮去了她家。


    孩子們剛放學迴來,見到蘇梅一個個好奇地看了過來。


    蘇梅一眼掃過去,就被一個黑得跟煤球的孩子吸引了,虎頭虎腦的,立馬讓她想到了小黑蛋。


    “這是前兒來的趙叔叔的愛人,”簡蓮跟孩子們介紹道,“你們叫蘇姨。”


    蘇梅長長的辮子盤在腦後,頰邊的一縷碎發趁得瑩潤的鵝蛋臉越發精致白皙,紅毛衣露著白襯衣的小圓領,下麵是條黑色條絨西裝褲,外罩米色長風衣,本就高挑的身形,因為穿了雙黑色的高跟皮鞋,顯得越發高挑了。


    幾個孩子不知道什麽是氣質,就覺得比他們以往見的所有阿姨都漂亮,聲音裏都似帶了蜜:“蘇姨~”


    蘇梅掏出四個紅包遞過去,到了那個黑黑的孩子跟前,喜愛地摸了摸他的小臉:“你叫什麽名字?幾歲了?”


    簡蓮驚訝地挑了挑眉,沒想到自家收養的孩子倒得了她的青眼。


    小黑娃覷了眼簡蓮,展顏笑道:“蘇姨,我叫李力強,8歲半。”


    蘇梅一撩衣服蹲在他麵前,張手道:“阿姨能抱抱你嗎?”


    李力強愣了下,伸手抱住了蘇梅的脖子,下巴抵在了她肩上,好香好暖啊!


    蘇梅攬著他小小的身子,越發想念小黑蛋了,也不知道他現在過得怎麽樣?有沒有受傷?


    “蘇姨,”最小的女孩,6歲的宋簡雪張著兩手道,“我也要抱抱……”


    “我也要。”話一說完,10歲的宋簡偉就紅了臉。


    蘇梅斂了斂心頭陡升的情緒,鬆開李力強,笑著挨個兒抱了抱3個孩子。


    “別怪我偏心,”蘇梅鬆開最後一個15歲的榮簡芳,起身掏出把酒心巧克力分給他們道,“實在是力強太像蘇姨家的小黑蛋了。”


    “小黑蛋!”宋簡偉看看李力強,有幾分了然,“他一定跟李力強一樣黑。”


    “對!”提起小家夥,蘇梅眉眼裏都是笑意。


    迴到家,蘇梅抱起撲來的和暄,進屋就翻出了小黑蛋所有的照片和信件。


    茶大娘端了碗八寶茶過來,看著滿炕的東西:“想念輝了?”


    “嗯,”蘇梅接過八寶茶喝了口,抱著和暄指著照片上的小黑蛋教道:“六哥,念輝。”


    和暄伸手戳了戳小黑蛋的臉蛋:“黑!”然後又點了點自己,“白!”


    “對,我們和暄白,是個小可愛,六哥黑,是個調皮鬼。”


    “六哥,皮!”


    “是,皮,皮得幾年不迴家了……”


    趙恪迴來聽茶大娘說蘇梅想小黑蛋了,腦袋一轉,便找到原因了:“見到宋場長家收養的那孩子了。”


    “嗯,跟小黑蛋真像啊!”容貌有五分,最主要的還是那雙透亮的眼睛,帶了幾分靈氣,某一刻跟小黑蛋像了十成十。


    “你是太想念小黑蛋了。”小黑蛋這麽大的時候,不但在童子軍裏已是獨擋一麵的小兵王,還完成了高中學業,這孩子……差遠了。


    趙恪沒當迴事兒,誰知隔天李力強和宋簡偉便跑來了。兩個小家夥一來,蘇梅那個高興勁啊,又是擀麵條宰魚,又是做點心的,全圍著兩個小家夥轉了。


    “過來,”趙恪抱著閨女衝兩人招了招手,“你們怎麽來的?”


    “從前進農場坐了你們鎮上拉土坯的車過來的。”宋簡偉誠實道。


    趙恪的目光落在後麵的李力強臉上,看得他下意識地眉眼一垂,瑟縮了下,隨之又抬頭迎了過來,這一點倒是跟四歲的小黑蛋有些像似。


    太巧了,趙恪心下升起了股警惕。


    翌日便親自送了兩人迴去,找到宋誌國了解李力強的情況。


    宋誌國先開始不解,後麵便是心驚,不是李力強的身世或是他本人有什麽問題,而是趙恪這份警惕。


    伊嘎有什麽?讓他這麽戒備。


    趙恪一看宋誌國臉上的表情,便知道問得突然了,忙話題一轉,補救道:“我和蘇同誌都十分喜歡這孩子,十一月,京市童子軍招新,我手裏正好有一張推薦名額……”


    宋誌國恍然,隨而起身鄭重地衝趙恪敬了個軍禮:“我代力強謝謝你!這孩子命苦,他媽剛懷上他,他爸就犧牲在了邊境,不等滿月,他媽就收拾包袱改嫁了,他爺奶受不了打擊,半年內相繼沒了,他姑為了他爸的撫恤金養了他,卻是饑一頓飽一頓的。兩年前要不是我去看望一位戰友,走到他們村,陡然想起他爹,想著過去看看,”想到初見時小家夥的慘樣,宋誌國止不住長歎了聲,“哎!太可憐了!不帶過來,任由他跟著姑姑生活,我都怕下次過去會看到一座孤墳。”


    趙恪聽得心驚!


    “你等等,”宋誌國起身拿了張照片,“中間這位就是他爸李項明。”


    趙恪看著照片中的人一愣,李力強就是這人的翻版,而這人因為眼中多了些東西,越發跟現在的小黑蛋像了。


    李項明,趙恪記著這個名字,迴到鎮上便給江碩打了個電話,讓江碩查下他的檔案。


    江碩翻了翻傳真過來的資料,又拿著李力強的近照,跟小黑蛋八歲時的照片對比了一下,像,又不像。


    說像,是因為八歲的李力強眼中的靈性,像足了四歲時的小黑蛋。不像亦是在這裏,同年齡段相比,李力強太稚嫩了。


    拉開抽屜,江碩翻看著小黑蛋近來從邊境傳迴的各項任務進度。半晌拿起電話,“隊長,你不是說嫂子想小黑蛋想得緊嗎,想不想讓他盡快迴來?”


    趙恪瞬間便明白了他的用意:“差著年歲呢。”


    “四歲的年齡差,經過特殊訓練,要不了三五年就趕上了。”


    “不行,”趙恪反對道,“這樣對李力強不公平。”


    不是誰都甘願當別人的影子。


    事關在國際上、在邊境亮出名頭,讓敵人聞之色變的小黑蛋,江碩才不管什麽公平不公平呢。當晚他就遞交了申請,隔天一早拿到批示,他就買了過來的火車票,巧的很,跟趙倬、喻蘭同一個車廂。


    與之同時,小瑜兒、楊建修、錢樂喜和何慶生陪著秦淑梅登上了去往花城的火車。


    四人準備送了秦淑梅從另一條路往返,這樣也算從東到北,再有北到南,由南到東地繞著國家的版圖轉了一圈。


    小黑蛋沒想到隻是任務之餘的一次放鬆,會在火車上遇到阿奶和小弟。


    “奶奶,你們這是去哪啊?”此刻的小黑蛋,紮著兩個小辮,戴著塔帽,穿著身將校呢軍裝,武裝帶紮得小腰一把,背著軍用書包,端端正正地坐在秦淑梅對麵,完全一副串連女學生的打扮。


    秦淑梅隻覺得這姑娘瞅著親切,“去花城。”


    小黑蛋一愣,娘和趙叔不是去伊嘎了嗎?奶奶這會兒去花城幹嘛?想到現在的形式,小黑蛋蹙了蹙眉,不知舅爺他們有沒有受到波及。


    可恨的是他不能露麵,也不能插手,因為大家所知道的林念輝還在國外受訓,卻不知他早已於半年前迴了國。


    壓下心裏的情緒,小黑蛋笑道:“我也去花城,聽說花城有一個地方的稻花魚特別好吃,還有海島礁石上生產的一種帶殼的軟體東西,點上粉絲蒜蓉放在炭上一烤,那滋味說不出的鮮美。”


    “你說的是生蠔,是鮮,就是不能多吃。說來,我最喜歡的的還是稻花醃魚,拿油略微一煎,就著我能多吃半碗飯。”秦淑梅打量著小黑蛋的穿著,“看你這一身,是幹部子弟了,哪個大院的?”


    他現在還真是有名有姓,小黑蛋張口就將原來這姑娘父兄的姓名報了上去。


    秦淑梅想了想不認識,不過都是大院裏出來的,那肯定有很多共同話題了,遂兩人越聊越是投機。小黑蛋不但得到了家中諸多信息,還看到了小妹和暄的照片,中午,更是吃到了小瑜兒從家裏帶來的肉醬。


    品著這股熟悉的味道,小黑蛋差點想流淚,唔,想家。


    這麽一路到了花城,小黑蛋看著來接他們的劉五叔等人,依依不舍地跟秦淑梅揮手道別,坐車去劉家宅子外麵轉了轉。


    劉家人剛走沒兩天,大多數宅子都空了。


    小黑蛋沒遇到熟人,轉身剛要走,餘光掃到幾個采點的毛賊,眸子暗了暗,他也不急著去招待所休息了,不緊不慢地墜在幾人身後,尋到他們的住處。晚上進去放了幾個高仿,迴頭一個電話就將他們舉報了。


    這麽來了幾次,花城的地下圈子一時風聲鶴唳,無人再敢打劉家秘室宅院的主意。


    算了算時間,該趕迴邊境了,走前,小黑蛋買了些水果去療養院看望秦淑梅,好巧不巧地遇到小瑜兒幾人在清理收來的古物。


    好!很好!小黑蛋磨了磨牙,延長了歸期,在小瑜兒又一次準備出手時,一個悶棍將人打暈,堵住嘴,蒙住眼,塞住雙耳,捆住手腳,丟在了方東升家的櫃子裏。


    然後模仿小瑜兒的聲音,給秦淑梅打了個電話,說遇到同學了,想跟大家一起去花城大學看看,明兒再迴去。


    七個小時後,小瑜兒被方東升從自家櫃子裏提出來,整個人都虛脫了。


    他沒有受過特殊訓練,無聲無光封閉的環境裏一待這麽長,不知時間流逝,不知身在何方,更不和綁他的是誰,有何目的,簡直要瘋了。


    方東升也要瘋了,他不就找件衣服嗎?自家櫃子竟給他來了個大變活人!


    他還是武裝部的部長呢,人被綁在自己家裏,他竟然一無所覺,娘的,這要是仇家,那他還有命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重組家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驪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驪偃並收藏六零重組家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