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9月初, 上麵通知,各地串聯的h衛兵、學生免乘車費, 國家給予生活補助。也就是說, 大串聯的交通、吃住統統不要錢。


    哇,還有這等好事!


    於是,六月便已停課的大、中學生, 還有小學生, 興高彩烈地加入了大串聯的洪流,長知識, 見世麵去了。


    伊嘎跟前進農場的地理位置要偏些, 一開始並沒有受到衝擊, 暑假過後, 正常上課。然而聽到廣播裏宣傳的政策, 上至老師、家長, 下至學生不可避免地心動了。


    多好的機會啊,不花家裏一分錢,孩子們不但能坐到不曾見過或是極少乘坐的汽車、火車、輪船, 還可以見識一下不同的城市風光曆史遺跡, 認識來自無湖四海的少年朋友。


    去!去冰城去京市去滬上, 看看運河看看長城看看海上風光, 再去瞅瞅那幾個著名的大學, 認一良師,交二三知己, 這都是一輩子的財富。


    小瑜兒打電話迴來一說, 趙恪便先應了。


    當天他便找班長報了名, 跟人約好了出發的時間,提著書包, 背著鋪蓋迴來了。


    和暄拖著學步車在院子裏追著小雞瘋跑,顧老坐在門口一邊備課,一邊看著她。


    汪師傅在後院晾曬幹菜,趙恪在隔壁辦公,蘇梅跟茶大娘去南邊的濕地撿拾野鴨蛋、鳥蛋去了。


    “和暄,”小瑜兒放下藤箱和網兜,掏出一個發卡,衝小家夥揚了揚,“看,小哥給你帶了什麽?”


    “花花。”和暄扶著學步車跑過來,嘴一咧,溜下一串口水。


    “對,花花。小哥給你戴在頭上好不好?”小丫頭愛美,不讓蘇梅給她剃頭,留的頭發有兩寸那麽長,趙恪每天特別溫柔地拿皮筋給他閨女於頭頂紮上兩個小揪揪。


    和暄伸手摸了摸頭上的揪揪,頭往他麵前一伸:“戴。”


    小瑜兒撩起她的劉海將發卡別在耳上左側,然後拿帕子給她擦了擦口水,“和暄又長牙了?”


    和暄張大嘴巴給他看:“長。”


    “哇,又長了兩顆呢。”


    “嗯,兩。”和暄摸了摸頭上的發卡,抱著學步車調了個頭,轉身噔噔跑到顧老麵前給他看,“漂漂。”


    “對,漂亮,我們和暄美極了。”


    “哈哈……美。”和暄捂著小臉,開心得不行。


    顧老拿濕毛巾給她擦了手臉,遞了個西紅柿給她啃,隨之問小瑜兒道:“學校停課了嗎?”


    小瑜兒把行李提進屋,洗了把臉,給自己倒了杯白開水,在顧老身邊坐下,點點頭:“丹雪姐給我打電話,說她們到瀘市了,特別熱鬧。車站、各大院校、招待所、國營飯店全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


    光是想一想那般盛況,小瑜兒便覺得熱血沸騰,精神十分亢奮。


    顧老卻聽得眉頭深鎖:“那還不得亂套了。”


    “怎麽會亂?”小瑜兒不解道,“各地都建有接待站,管吃管住管交通,每一支隊伍都有班幹部組織帶領。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往大城市跑,像我珺姐他們便組織了人重走長征路,昨天給我打電話,說他們今兒準備出發,先到韶山,再去瑞金,然後從井岡山到延安。璋哥他們更有意思,立誌要走遍我們國家的版圖,還說最後一站就定在咱家。”


    顧老聽著小瑜兒興致勃勃的述說,再看他一臉熱切,雙眸發亮,輕歎了聲:“那你有沒有算算全國我們有多少大、中、小學生?”


    “這麽多學生到處遊走,給交通部門、各大院校、名勝古跡和景點帶去了多少負擔?走到哪吃到哪住到哪,各政府部門又哪來那麽多糧食和住處提供給他們,夏天還好,冬天,又哪來這麽多被子給他們蓋。”


    小瑜兒一時怔然:“……那,我……”


    “去吧,去各地看看也好。隻是要早去早迴,我怕後麵一個管理不好,會亂起來。”


    “嗯。”


    中午,蘇梅跟茶大娘拉著一筐鴨蛋,兩筐各式鳥蛋迴來,對小瑜兒要出去看看的想法也沒反對。


    亂相已起,日後再想到處跑要等到十年後了,這會兒出去走走,開開眼界也好。


    隻一點,蘇梅提醒道:“對老師要尊重,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欺之辱之。”


    這話聽得小瑜兒似懂非懂。


    到了年底,隻怕各大院校裏除了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再無半個讀書人。


    還沒發生的事,蘇梅也不便多說。


    拍了拍身上的灰塵,蘇梅抱起仰著小臉巴巴看來的和暄,抽出她啃得七七八八汁水橫流的西紅柿丟給小雞捉食,就著院內曬得溫熱的水給她洗了個澡,換了身幹淨的衣服。


    蘇梅取下她頭上的發卡,拆了揪揪重新給她紮了個衝天炮,別上發卡,“小哥給和暄買的發卡?”


    “嗯,美。”


    “對,美,”蘇梅笑道,“誰也沒有我們和暄長得漂亮。”


    小丫頭的五官融合了她和趙恪所有的優點,精致可愛,一雙眸子黑亮靈動,鎮上的老人孩子就沒有不喜歡她的。


    身上穿的這件衣服便是大家閑暇之餘繡製了布片縫合的百家衣,當然,這隻是一種說法,畢竟他們全鎮加起來,也才二十多戶(這兩年分家多了幾戶)。


    蘇梅順了順她的劉海:“和暄中午想吃什麽?”


    “肉肉。”


    這一點倒是跟小黑蛋極像。


    “什麽肉?”蘇梅笑道。


    和暄想了想:“香香。”


    那就是肥而不膩的紅燒肉了。


    “行,媽媽去給你做,你先跟叔太爺玩會兒好不好?”茶大娘在整理用架子車拉迴來的各式鳥蛋。


    “好。”和暄乖乖道。


    蘇梅把和暄放進小車裏,推到顧老跟前,挽了挽衣袖,拿籃子撿了十幾個鳥蛋:“小瑜兒,你想吃什麽?”


    “有新鮮的鯰魚嗎?我想吃鯰魚燉茄子。”


    “咱家沒有,”蘇梅放下籃子往外走道,“我去問問。”


    鎮上人家還沒有完全從捕漁狩獵的生活轉變過來,再加上這會兒正是農閑,遂男人們每天還是照常開船入江,扛槍進山。因為路好,又有拖拉機,來往附近城鎮,時間上瞬間縮短了大半,幾月來家家戶戶沒少添進項。


    蘇梅出門走了兩家,拎迴來一條十來斤重的鯰魚,兩隻山雞和一隻兔子。


    中午蘇梅燒鍋,蒸了白米飯,汪師傅掌勺,做了道和暄愛吃的紅燒肉,小瑜兒要的鯰魚燉茄子,炒了盤蘇梅愛吃的麻辣兔丁,燉了隻山雞,整了個醬蘸菜,另給和暄蒸了碗雞蛋羹。


    紅燒肉燉得軟爛,蘇梅拿小碗盛了一勺米飯,夾了兩塊紅燒肉,舀了三勺湯汁拌了拌喂和暄,小丫頭一口接一口吃得噴香。


    一勺米飯吃完,指著肉還想要。


    蘇梅摸了摸她的肚子,問顧老:“叔爺,上午喂她喝奶了嗎?”


    “沒有,肉可以再喂一塊。”


    趙恪抬手扒了些米飯給蘇梅,然後挑著瘦的給夾了一塊,舀了兩勺湯。


    和暄嫌他爸夾得肉小了,鼓著臉,伸手要去抓盤子裏一塊稍大的。


    趙恪的筷子輕輕地往她手背上一敲:“沒禮貌,你抓了還讓大家怎麽吃?”


    和暄攤開小手給他爸看:“洗了。”


    趙恪點了點她小手上自己方才嗦的口水。


    和暄手一縮忙在衣服上擦了擦。


    趙恪勾了勾唇,夾了筷子魚腹放進她小碗裏:“別光吃肉,嚐嚐魚,你汪爺爺燉的,又鮮又香。”


    隻要好吃,和暄是來者不拒,聞言立馬張開了嘴巴。


    蘇梅碾碎魚肉拌了米飯喂她,小丫頭倒也吃得滿意,點著小腦袋幸福地眯了眯眼。


    光吃肉也不行,中間蘇梅夾了兩筷子茄子,茄子吸泡了魚肉的湯汁,不但鮮還燉得軟爛,拌了米飯同樣好吃。蛋雞羹沒吃,小丫頭就飽了。趙恪端起來扒給了顧老、汪師傅和茶大娘。


    吃完飯,收拾好廚房,蘇梅拿毛巾給和暄擦了手臉,又倒了溫水讓她漱了漱口,然後帶著她進屋睡覺。


    每天中午,小丫頭都要睡一個多小時,將人放在炕上,蘇梅一邊給她打扇,一邊輕輕拍了拍她的小肚肚,笑道:“看圓的,像不像地裏的香瓜?”


    和暄跟著摸了摸,隨之咂摸了下嘴:“西瓜。”


    “想吃西瓜了?”


    “嗯。”和暄掰著兩隻小腳玩道。


    “等你睡醒了再吃。”


    揉了揉眼,和暄點點頭,片刻便睡著了。


    小鎮後靠山前臨江,夏天最高氣溫也不過二十七八度,午間睡覺得搭個小毯子。


    蘇梅放下扇子,扯著毛巾被的一角給她蓋了下小肚肚。


    趙恪幫茶大娘將分好的各式鳥蛋提去後麵,好等午睡起來清洗醃製。


    忙完進屋,蘇梅還沒睡。


    “不困?”


    一個夏天,蘇梅跟著和暄睡習慣了,這會兒還真有點困:“困,這不等你的嗎?”


    趙恪脫鞋上炕,拉了她躺下:“擔心劉舅舅他們?”


    “嗯,你下午打電話找大哥問一下吧,我記得這會兒,京市已有人煽動和盅惑學生們到處搶砸了。”


    “這事問大哥,不如問特戰隊的閻銘和江碩。”趙恪另扯了條毛巾被給她搭上道。


    “問誰都成。”蘇梅推開毛巾被往他懷裏靠了靠,“形式要是不對,就讓劉舅舅他們放下工作,看是想去陝北我爹娘那兒還是來咱這。”


    “人數太多,分流吧,那邊去幾戶,咱這兒再來幾家。正好,我想在鎮上辦所中學。”


    他們鎮實在是太小了,便是擴展到方圓幾十裏也沒有幾個村莊。不然,學校就可以往大裏建,這麽一來用的人就多了,也不必再將他們安排到別處,畢竟哪兒都沒有他眼皮子底下安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六零重組家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驪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驪偃並收藏六零重組家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