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五、向往著自由


    蘭城的郊外一處小峽穀處,隨處可見一些簡陋的帳篷,放眼看去都是麵黃肌瘦的於闐人。大人帶小孩,一堆一堆,一家一家地聚在一起。


    腳邊放著他們的行李,東西不多,可沒一樣都是不可丟棄之物。


    日頭都上天了,怎麽還不見人來?主公那邊是不是出事了?


    伊衣安撫道:“不急,主公與王女會來的。”


    “我這不是怕嘛,這麽多人,若是出了事那就……”洪大隊長是這次行動的主要負責人,責任大過天。


    “有人來了。”一個小孩說。


    “什麽人?”


    “騎馬的。”


    “多少人?”


    “不清楚,像是二十又像是二十一。”


    洪大隊長看向伊衣,伊衣一想可能是主公。向洪大隊長點頭。


    洪大隊長大聲喊:“王女來了,我們要走了。”


    在等待的人快快收拾東西,婦人將小孩背上後背,男人將所有家當背上肩膀,老人拿著拐杖牽著大一點的孩子。


    都對王女翹首以盼。


    二十一匹馬先後到達山穀,侍衛打開護欄讓人進入,裏麵等待的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青袍冷麵峻顏的天龍人,落後一步的才是他們想見的人。


    那個背著琵琶,背著劍,腰間綁著青紅綢帶的就是王女!


    王女看著像是對他們笑,他們不自覺地對王女笑,王女真看這邊來了,他們裂開嘴巴子笑。


    一些老人熱淚盈眶,這次總算見著真人了。


    “大家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比不得王女辛苦。


    敦煌騎著馬上前,大聲說:“我是敦煌,你們的王。我現在命令你們,男人拿起武器,背起家當。女人背上孩子,老人拄上拐杖,跟小隊長走按原計劃,登船。


    如果路上遇到敵人,男人必須作戰,女人帶著老人孩子走。男人死,女人戰,老人孩子走。男人女人死,老人戰,孩子走。死也要到祖地去,死也要迴到故鄉去。”


    民心激漲,豪情萬分,如果敵人就在麵前他們也不怕,死有什麽可怕的?


    看著一雙雙閃閃發亮的眼睛,天龍人也感到驕傲,他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他出錢出力救來,攏來這些人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伊衣發現,信仰之力不僅飛到敦煌身上,也飛到主公身上。


    主公天生就是那與王女並肩齊驅的人!


    敦煌令下,天龍人示意,所有安排好的隊長帶著人從四麵離開,又從不同地方抵達秘密存放船隻的河岸。


    敦煌與天龍人殿後。


    敦煌對伊衣說:“這一次辛苦你了。”


    “這是該做的事,沒有什麽辛苦不辛苦。”這一次伊衣帶人迴天龍人的地盤去。安頓好他們才會迴來。


    人得要一站一站地轉移,如果是一條線走,不到西北的封印大陣處人就死光了。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裏,走的大多數是青壯年,路上折損近半。於闐人東部向西北走的路不下二萬五千,走的人不僅有青壯年還有老弱病殘。


    要步步為營方可成功。


    天黑十分所有人上了船,敦煌遊走與三船之間,“都安頓好了嗎?”


    “安頓好了,沒什麽大問題,都有小隊長帶著。”


    “那就好,我去看看。”


    敦煌下去看看,船艙裏大人們已經吃了飯,小嘴巴的孩子尚未吃完。


    見那放在中間的粥桶裏粥沒了,吃過的碗也放到了一起。


    見他們看過來,敦煌直接坐在樓梯上,“都吃完了嗎?”


    “吃完了。”


    “吃了。”


    一老人大膽地問:“我王吃了嗎?”


    “沒呢,他們把我們的飯食給忘記了,全都送到這邊來了。”敦煌說。


    一時間就沒人說話,王女也太真實了。他們不知該怎麽接。


    這是一個小孩子拿一個餅子過去給她,敦煌不接,摸摸孩子的腦袋,笑著說:“軍中有令,不得吃百姓的一飯一粥,不能拿百姓的一針一線。雖然我很想吃這個餅子,但是不敢拿?得守紀律,你們說是不是?”


    正是這時候,伊衣端著東西來給敦煌,敦煌轉身接過壇盂。倒出一碗稀粥,直接喝幾口。


    見那些人都看著她,她笑笑,“和你們吃的是一樣的,隻不過是從另外一條船過來的。”


    他們相信因為從事農業的他們一眼就看出,那倒出來的是水多米少。隻是他們沒想到王女拿著就喝了,也不嫌棄。


    “你們有帶鹹菜上來嗎?”敦煌問。


    “有。”


    “我這有。”


    “我也有。”她們想拿一些出來給王女。


    “不用拿出來。你們就跟我說說,那鹹菜的味道。他們忙忘記給我配鹹菜了,我嘴巴淡得很,得要一些味道才能吞下去。”


    他們一時不知該怎麽說,和王女說那些下裏巴人的話合不合適?


    敦煌見那拿著餅子的孩子看著她,不嫌棄,分他幾粒米。再看向大家,“快說啊,我還有兩碗沒吃完呢。”


    “老漢的兒媳婦做得有一手好鹹菜,酸而不苦,脆而不澀。小孩吃了卡擦卡擦的。”


    敦煌一邊聽一邊吃,聽到酸字就多吃幾口。可是在扒拉也扒拉不上那碗米水,隻好一口喝了。


    “說得真好,哪個是你兒媳婦?手藝這麽好!”


    老頭歎息一聲,“命不好,一年前被鄰居告發被官府抓了去,為了名節跳了湖!”


    說起不幸,各有不幸,一個個悲戚戚的。


    “在那邊,很多人沒了男人,一個婦人一個婆子帶著兩個小的孩子,扛著鋤頭拿著犁。年輕的在前麵拉,老的在後麵推。大娃娃帶小娃娃坐在田埂上,小的哭大的也跟著哭,也沒人管。你過去了幫她們帶帶孩子,她們幫你做些醃菜。互幫互助,挺過眼前的難關。”敦煌說。


    哪裏的生活都差不多,都是苦兮兮。


    “不說那些傷心話,你們的種子帶了嗎?”敦煌問。


    “都帶了。”


    “我家有好些。”


    “存了兩年,都是上好的種子。不比外麵的差。”


    “帶上就好,那邊有的是地,你想種多少就種多少,沒人管你。知道這是什麽嗎?”敦煌挑起米粒,“這是稻穀,也叫做米,北邊人就種這個,一畝地三百斤。”


    “三百斤?”


    “對,聽說是一個從中都過去的老農種的。今年應該收好更多。”


    “稅收幾何?”


    “隻有春秋兩稅,比你現在的低三成。”


    “真的?”


    “沒騙人?”


    “不騙人,那裏是我們自己的地,外麵圍著的是我們自己的軍隊,你們在裏麵種地,想種什麽就種什麽。”


    “沒人管?”


    “沒,有戶人家從南陳過去吃不慣米,自己種了兩畝的粟子,還有隻種糜子的。”


    這麽說來,那邊真的不錯,他們還擔心去了北邊過不好。北邊的生活真不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王女敦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語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語伴並收藏王女敦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