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磐河初遇
日暮,磐河附近荒野,一抹炊煙嫋嫋升起。
一人一騎單獨從遠方而來。馬上人眼見天色已晚,便舉目四望,可見四周無一人家,於是此人便向那抹炊煙騎馬而去;到了火堆前,他翻身下馬,慢慢走向守著火堆的那個人。騎手身長八尺,闊麵重顏,濃眉大眼,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到了眼前,騎手向坐著的人一揖道:“不知可否借火一用?”
坐著的人抬起頭來,騎手驚見在火光之中,那人竟是紫發紫眸的異域麵容。騎手立刻倒退幾步,靠近了自己的馬匹和長槍,做出防禦之姿:“你到底是什麽人?匈奴人?”
“先生別慌,我不是,”紫發人笑道,聲音極其清朗,“某名靈烈,的確來自北方,祖上琅琊郡人,流落塞北多年,現在家母病亡,因此南下投親。”騎手借著火光細細打量一番,隻見坐著那人雖是紫發紫眸,卻也眉目精致、白皙纖弱,答言又謙恭有禮,應該是一介文人,並非匈奴、羌胡等蠻子。
騎手漸漸信了,迴到火邊一拱手:“吾是常山趙雲,字子龍。”
話音未落,隻見那紫發人麵露驚色,起身改容笑道:“原來閣下是常山趙雲,失敬失敬。在下靈烈,字紫淵,三月前剛從匈奴逃迴,家母是琅琊人,幼年不幸被人牙拐去匈奴,身隨一匈奴將軍,後將軍身死,我又長大,便在家慈病亡後歸尋叔祖父。一路上山高水低,因此才不以實言相告。”
趙雲道:“原來如此,不知先生年歲幾何?”
靈烈道:“年紀十四,子龍年歲幾何?”
“某十五歲,”趙雲道。隨後此人起身,從馬身側囊包裹裏將來些幹糧點心,分了一半遞與靈烈。靈烈笑道:“多謝,剛才打了一隻山雞,請子龍同食。”說罷靈烈把串在樹枝上的烤山雞撕下一大半遞給了趙雲,趙雲雖仍在稱謝,眼睛卻早已冒出火來。身為武人的他奔波了大半天,隻墊了幾塊幹糧下肚,又是十五歲正能吃的年紀,見了肉食怎麽忍得住?
靈烈看著趙雲那吃相,不禁微笑起來。
趙雲察覺,頗為尷尬:“吾確實有些餓了……”
“子龍這吃法,恐怕半隻不夠吧,”靈烈笑道,從身邊暗處提起一物,用樹枝串了,放在火上。趙雲看見那是一隻已經拔了毛的野兔,不由驚訝道:“這些野物……都是靈烈打下來的?”
“不是,是因為這些東西太傻了,自己撞上來,”靈烈淡淡笑道。
吃飽喝足,靈烈問道:“子龍日後有何打算?”。
“我在袁紹手下已久,欲投公孫瓚去,”趙雲答道,“靈烈有何去處?”
“我聽聞叔祖父諸葛玄身在荊州,想投奔他去,”靈烈笑道,“子龍若是急於趕路,請去無妨。”說罷靈烈做了個請的姿勢,自己則展開了一塊匈奴人常用的氈毯,把隨身包裹往前麵一放,就躺下來,靠著火邊把雙手枕在頭下。
趙雲本欲上馬,卻看靈烈就此躺下,不再言語,又看了看那半殘的火堆,心想剛吃了這人的東西,若是任由其留在這荒郊野嶺,靈烈看著又是纖長文柔之人,再遇上殘兵或野獸,此人不就休矣?
想了想,他把包裹拿下來,墊在身下躺好了。
靈烈睜眼,疑問道:“你還在?”
“天黑難走,先留一晚,”趙雲道。
靈烈不答,從身邊扯出個毯子投在他身邊:“別著了涼,小心些。”
趙雲微笑,謝過蓋在身上。
第二天一早,趙雲是被強烈的烤肉香氣喚醒的。他還沒睜眼,就覺一股微微辛辣的烤肉香鑽進了鼻孔,把所有饞蟲都勾起來不停叫囂;於是他迅速睜眼坐起,發覺靈烈剛剛把烤好的野兔拿下來。見他醒了,靈烈笑道:“去洗臉,然後趕緊吃。”
趙雲一抹臉,驅散些睡意,道:“水隻夠喝的。”
“那邊不遠有個水窪,”靈烈淡淡一指左側。
看來不洗臉就沒飯吃,這人規矩倒真多——少年趙雲鬱悶地心想著去了。尋到水源,竟是一個活泉眼,他洗了把臉,又喝了幾口水,方才返迴。靈烈一邊吃,把一半野兔遞給他;趙雲見靈烈隻拿個兔子腿在慢慢吃著,不由道:“我吃不得這麽多。”
“吃不了就帶走吧,”靈烈不以為然地迴答。
趙雲的臉微微一紅,三不兩口把半個野兔吃光,此時靈烈早已吃完,正把毯子等物裹成一卷。趙雲也自己收拾了東西,站在馬前一拱手道:“多謝靈烈,靈烈前往荊州,一路山高水遠,務必小心。”
靈烈笑道:“謝言,子龍也多加小心。”
“我去投奔公孫瓚,若蒙收留,則日後靈烈可以來找我,”趙雲道。
靈烈笑笑:“多謝。”說完他一背包裹,再一拱手,便向南麵走去。趙雲站在原地片刻,牽馬追上道:“不如……”
“不如什麽?”靈烈問。
“我送你一程吧,”趙雲說著,眼睛卻看向靈烈身上似乎頗為沉重的包袱。靈烈笑了,點點頭,先把包裹解下,隨後縱身上馬,動作輕盈敏捷。趙雲正疑惑間,靈烈笑道:“你忘了,我雖是南人,卻久居北地,若不會騎馬豈不更奇怪?”
“言之有理,”趙雲道,牽了韁繩立在馬前道:“還是我坐前邊吧。”
“你怎麽這麽羅嗦?”靈烈有點不耐煩地說,“坐後邊去,騎個馬我還能把你掀下來不成。”趙雲見靈烈不快,隻得微微一笑,騎上馬去,卻沒發覺靈烈臉頰邊隱約的紅暈。二人縱馬向南前行,走了不知有多遠,靈烈忽然一拉韁繩:“我覺著不對。”
“什麽?”趙雲一愣,隨即也感覺到前麵濃重的殺氣和淡淡的血腥氣。
靈烈已經迅速下馬,隱在樹叢中看著小山坡下的情景;他盡管深在匈奴多年,也見慣了射殺之事,但如此大規模的沙場倒是頭一次見。隻見下麵兩支隊伍殺得正激烈,一支大舉“袁”的旗號,步步緊逼;另一支的“公孫”則節節敗退,疲態盡生。不知何時趙雲來到身邊,低低地“啊”了一聲,指著弱軍中一人,低聲道:“那人應是公孫瓚!”
“你待如何?”靈烈側頭問。
“與他解圍!”趙雲慨然道。
“那麽靈烈隻能拜別了,”靈烈淡淡迴答,見趙雲迴身,已經拿了長槍而迴:“我知子龍欲投明主,隻可惜這公孫瓚也不過爾爾,然他日子龍必在其身邊見到一人,此人為公孫瓚舊交,到時再看吧。”
趙雲一愣,隨即拱手道:“靈烈小心。”說罷,二人分別;趙雲上馬,挺槍迎戰袁紹軍;靈烈則悄無聲息地消失於樹叢之間。
趙雲一戰贏得威名,被公孫瓚收入麾下,過了短短的日子後便發覺公孫瓚果然是剛愎自用、不聽人言之人,心下大歎自己又尋錯了人,這時才想起有過一麵之交的靈烈對此人的評價,心中生疑:北歸之人,何以知道公孫瓚為人?
三月後的一日,公孫瓚陷於圍困之中,趙雲左衝右突衝不破之時,忽見三人率軍解圍。公孫瓚稱為首之人為玄德兄,趙雲一打聽才知這劉玄德是公孫瓚舊友,漢室帝胄,為人極賢;劉玄德對趙雲也大有不舍之意,趙雲又想起那靈烈當日所言,黯然懊悔。
他悔得倒不都是投入公孫瓚麾下,而是懊悔怎麽沒留住那料事如神的靈烈?
又三月,趙雲兄長病亡,趙雲便辭了公孫瓚,隱居山林。
日暮,磐河附近荒野,一抹炊煙嫋嫋升起。
一人一騎單獨從遠方而來。馬上人眼見天色已晚,便舉目四望,可見四周無一人家,於是此人便向那抹炊煙騎馬而去;到了火堆前,他翻身下馬,慢慢走向守著火堆的那個人。騎手身長八尺,闊麵重顏,濃眉大眼,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到了眼前,騎手向坐著的人一揖道:“不知可否借火一用?”
坐著的人抬起頭來,騎手驚見在火光之中,那人竟是紫發紫眸的異域麵容。騎手立刻倒退幾步,靠近了自己的馬匹和長槍,做出防禦之姿:“你到底是什麽人?匈奴人?”
“先生別慌,我不是,”紫發人笑道,聲音極其清朗,“某名靈烈,的確來自北方,祖上琅琊郡人,流落塞北多年,現在家母病亡,因此南下投親。”騎手借著火光細細打量一番,隻見坐著那人雖是紫發紫眸,卻也眉目精致、白皙纖弱,答言又謙恭有禮,應該是一介文人,並非匈奴、羌胡等蠻子。
騎手漸漸信了,迴到火邊一拱手:“吾是常山趙雲,字子龍。”
話音未落,隻見那紫發人麵露驚色,起身改容笑道:“原來閣下是常山趙雲,失敬失敬。在下靈烈,字紫淵,三月前剛從匈奴逃迴,家母是琅琊人,幼年不幸被人牙拐去匈奴,身隨一匈奴將軍,後將軍身死,我又長大,便在家慈病亡後歸尋叔祖父。一路上山高水低,因此才不以實言相告。”
趙雲道:“原來如此,不知先生年歲幾何?”
靈烈道:“年紀十四,子龍年歲幾何?”
“某十五歲,”趙雲道。隨後此人起身,從馬身側囊包裹裏將來些幹糧點心,分了一半遞與靈烈。靈烈笑道:“多謝,剛才打了一隻山雞,請子龍同食。”說罷靈烈把串在樹枝上的烤山雞撕下一大半遞給了趙雲,趙雲雖仍在稱謝,眼睛卻早已冒出火來。身為武人的他奔波了大半天,隻墊了幾塊幹糧下肚,又是十五歲正能吃的年紀,見了肉食怎麽忍得住?
靈烈看著趙雲那吃相,不禁微笑起來。
趙雲察覺,頗為尷尬:“吾確實有些餓了……”
“子龍這吃法,恐怕半隻不夠吧,”靈烈笑道,從身邊暗處提起一物,用樹枝串了,放在火上。趙雲看見那是一隻已經拔了毛的野兔,不由驚訝道:“這些野物……都是靈烈打下來的?”
“不是,是因為這些東西太傻了,自己撞上來,”靈烈淡淡笑道。
吃飽喝足,靈烈問道:“子龍日後有何打算?”。
“我在袁紹手下已久,欲投公孫瓚去,”趙雲答道,“靈烈有何去處?”
“我聽聞叔祖父諸葛玄身在荊州,想投奔他去,”靈烈笑道,“子龍若是急於趕路,請去無妨。”說罷靈烈做了個請的姿勢,自己則展開了一塊匈奴人常用的氈毯,把隨身包裹往前麵一放,就躺下來,靠著火邊把雙手枕在頭下。
趙雲本欲上馬,卻看靈烈就此躺下,不再言語,又看了看那半殘的火堆,心想剛吃了這人的東西,若是任由其留在這荒郊野嶺,靈烈看著又是纖長文柔之人,再遇上殘兵或野獸,此人不就休矣?
想了想,他把包裹拿下來,墊在身下躺好了。
靈烈睜眼,疑問道:“你還在?”
“天黑難走,先留一晚,”趙雲道。
靈烈不答,從身邊扯出個毯子投在他身邊:“別著了涼,小心些。”
趙雲微笑,謝過蓋在身上。
第二天一早,趙雲是被強烈的烤肉香氣喚醒的。他還沒睜眼,就覺一股微微辛辣的烤肉香鑽進了鼻孔,把所有饞蟲都勾起來不停叫囂;於是他迅速睜眼坐起,發覺靈烈剛剛把烤好的野兔拿下來。見他醒了,靈烈笑道:“去洗臉,然後趕緊吃。”
趙雲一抹臉,驅散些睡意,道:“水隻夠喝的。”
“那邊不遠有個水窪,”靈烈淡淡一指左側。
看來不洗臉就沒飯吃,這人規矩倒真多——少年趙雲鬱悶地心想著去了。尋到水源,竟是一個活泉眼,他洗了把臉,又喝了幾口水,方才返迴。靈烈一邊吃,把一半野兔遞給他;趙雲見靈烈隻拿個兔子腿在慢慢吃著,不由道:“我吃不得這麽多。”
“吃不了就帶走吧,”靈烈不以為然地迴答。
趙雲的臉微微一紅,三不兩口把半個野兔吃光,此時靈烈早已吃完,正把毯子等物裹成一卷。趙雲也自己收拾了東西,站在馬前一拱手道:“多謝靈烈,靈烈前往荊州,一路山高水遠,務必小心。”
靈烈笑道:“謝言,子龍也多加小心。”
“我去投奔公孫瓚,若蒙收留,則日後靈烈可以來找我,”趙雲道。
靈烈笑笑:“多謝。”說完他一背包裹,再一拱手,便向南麵走去。趙雲站在原地片刻,牽馬追上道:“不如……”
“不如什麽?”靈烈問。
“我送你一程吧,”趙雲說著,眼睛卻看向靈烈身上似乎頗為沉重的包袱。靈烈笑了,點點頭,先把包裹解下,隨後縱身上馬,動作輕盈敏捷。趙雲正疑惑間,靈烈笑道:“你忘了,我雖是南人,卻久居北地,若不會騎馬豈不更奇怪?”
“言之有理,”趙雲道,牽了韁繩立在馬前道:“還是我坐前邊吧。”
“你怎麽這麽羅嗦?”靈烈有點不耐煩地說,“坐後邊去,騎個馬我還能把你掀下來不成。”趙雲見靈烈不快,隻得微微一笑,騎上馬去,卻沒發覺靈烈臉頰邊隱約的紅暈。二人縱馬向南前行,走了不知有多遠,靈烈忽然一拉韁繩:“我覺著不對。”
“什麽?”趙雲一愣,隨即也感覺到前麵濃重的殺氣和淡淡的血腥氣。
靈烈已經迅速下馬,隱在樹叢中看著小山坡下的情景;他盡管深在匈奴多年,也見慣了射殺之事,但如此大規模的沙場倒是頭一次見。隻見下麵兩支隊伍殺得正激烈,一支大舉“袁”的旗號,步步緊逼;另一支的“公孫”則節節敗退,疲態盡生。不知何時趙雲來到身邊,低低地“啊”了一聲,指著弱軍中一人,低聲道:“那人應是公孫瓚!”
“你待如何?”靈烈側頭問。
“與他解圍!”趙雲慨然道。
“那麽靈烈隻能拜別了,”靈烈淡淡迴答,見趙雲迴身,已經拿了長槍而迴:“我知子龍欲投明主,隻可惜這公孫瓚也不過爾爾,然他日子龍必在其身邊見到一人,此人為公孫瓚舊交,到時再看吧。”
趙雲一愣,隨即拱手道:“靈烈小心。”說罷,二人分別;趙雲上馬,挺槍迎戰袁紹軍;靈烈則悄無聲息地消失於樹叢之間。
趙雲一戰贏得威名,被公孫瓚收入麾下,過了短短的日子後便發覺公孫瓚果然是剛愎自用、不聽人言之人,心下大歎自己又尋錯了人,這時才想起有過一麵之交的靈烈對此人的評價,心中生疑:北歸之人,何以知道公孫瓚為人?
三月後的一日,公孫瓚陷於圍困之中,趙雲左衝右突衝不破之時,忽見三人率軍解圍。公孫瓚稱為首之人為玄德兄,趙雲一打聽才知這劉玄德是公孫瓚舊友,漢室帝胄,為人極賢;劉玄德對趙雲也大有不舍之意,趙雲又想起那靈烈當日所言,黯然懊悔。
他悔得倒不都是投入公孫瓚麾下,而是懊悔怎麽沒留住那料事如神的靈烈?
又三月,趙雲兄長病亡,趙雲便辭了公孫瓚,隱居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