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六百一十四迴趙子龍日奪三城
碧海波濤與無盡的藍天在遙遠的天際化為一體。而這水天一色之間,無數的金龍戰旗連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由遠及近。威武高大的鐵甲戰艦,排成綿長的艦隊,如海中的巨龍一般,乘風破浪駛來。
不錯,這支龐大的艦隊,正是幽州的水軍戰艦。隻不過,如此強大的海上力量,如今卻實在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感覺。曹操領地的海岸線,極其的漫長,可曹操卻根本沒有海防意識。
當然了,這也不怪曹操,畢竟在劉明之前,中原作戰根本沒有海路進攻一說,不僅是曹操,曹操之前的曆代兵法家,也是沒有重視這一點的。畢竟中原地大物博,所有的戰爭都是圍繞著土地,城池攻防戰展開的。沿海一帶的荒涼地帶,原本就是不怎麽重視的。有限的水軍,也僅僅是在長江、黃河等大的水係之中進行江河作戰。
故此,幽州如此威猛的海上力量,卻是根本沒有用武之地,那曹操根本就是沒有海防的。
而此時,即將登岸的幽州各將領,那各自的心情也是不同的。
“子龍,馬上就要靠岸了。你我兩路齊發,倒要比上一比,看看咱們誰先拿下許都。輸得人,可要擺酒請客啊。”張飛性質高昂的哈哈笑道。
“三哥神勇,小弟萬萬不及,自然是小弟請客了,不過,三哥你可也不能貪功心切,忙中出錯。到時候要讓小弟占了先。小弟可也是當仁不讓的。”趙雲也是很豪邁的說道。
張飛聽後哈哈大笑。而一旁的甘寧卻是極為鬱悶地說道:“二位將軍都有重任,可我卻留在這海上,寂寞了。說實在的,我麾下的海軍,登陸作戰,也是不弱,不能上陸殺敵立功,實為可惜。”
徐庶在一旁笑道:“甘將軍,莫要心急。你這海軍立下水寨,乃是我軍跨海作戰的根基所在,乃是重中之重。豈說無功,此後,你這海軍要源源不斷地運送後續部隊來此,還要保證軍糧供給的安全,到時候,恐怕你忙都忙不過來了,哪裏還有時間寂寞。”
甘寧當時更苦著臉了,這兩種忙碌根本就不是一碼事,那上陣殺敵,那是多麽的痛快,這往返運輸,咳!不想也罷!
而此時,同樣被任命作隨軍參謀的魯肅,看著這一切,聽著這一切,心中真是感慨萬千。
魯肅自打隨著徐庶迴轉幽州,受到了劉明和荀彧等人的熱切招待。魯肅也是十分感動。不過,魯肅並沒有因此就徹底拋棄了孫權和諸葛亮而投靠劉明。但是,當劉明登基之後,啟用魯肅時的一次長談,卻深深的打動了魯肅。
為政者,不管當權者說的如何,隻有平民百姓臉上的笑容,那才是真正評價一個政權的好壞。而為了百姓臉上的笑容,隻有去做,去完善他,這才能真正的利國利民。坐而空談,不如起而行。
此話,深深的打動了魯肅,魯肅來幽州的根本目的就是開闊眼界,而開闊眼界的目的,就是強國強民,故此,魯肅接受了劉明的啟用。
如今,魯肅看著幽州如此強大的海軍,想起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言論,自認為可以堅持成規,坐守江南,那是多麽的可笑。確實有些坐井觀天了。
且不說劉明的百萬大軍,就是幽州的海洋觀念,那也不是曹操和孫權可以匹敵的。
那曹操就不說了,其水軍力量根本不值一提,可就是孫權,水軍作戰的照眼點,也還隻是江河湖波,根本就沒有上升到海洋的地步。
而那幽州,卻恰恰對海軍極為重視。幽州的鐵甲巨艦,可以跨海遠征,攜帶滿船的軍兵,可以在海上漂行一月。如今,從遼東到徐州,順風七日可到。以前曹操、孫權等人在陸上的那些視為天險一般的要塞,麵對著漫長的海岸線,跟本就如同不設防一般。那曹操和孫權再是神武,憑借如今的這個底子,那也是不能如同秦皇一般的再修一個萬裏長城來保護它的海岸線了。
而在這種局麵下,幽州軍依靠海路,往返運送大量兵力,直接奪取曹操的徐州,隨後快速攻擊曹操不設防的兗州。立馬就能掐掉了曹操的後援供給。曹操駐守在前線的兵馬,除了坐守待斃,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擊辦法,那些堅固的要塞,對於曹操的反攻,實在是幫不上有任何的作用。
就在魯肅感慨間,幽州軍已經登岸了。無數的舢板放下,幽州軍快速的登上岸邊,開始了水寨建設。而上岸之後的張飛、趙雲,卻也沒有等待,而是立即兵分兩路,各帶十萬兵馬,對徐州展開了占領。
而甘寧則繼續往返運送兵力,以便於對張飛、趙雲他們打下來的地方派駐軍隊
單說那趙雲一路兵馬離岸之後不久,即來到東武城。
那東武城本是一個邊海小城。位於曹操的大後方,雖然此時曹操與劉明交戰,打得熱火朝天,可這裏依然沒有半點戰爭的氣氛。四個城門大開。往來的人流,雖然因為地處偏遠,有些細細拉拉,可卻也沒有斷絕。
守門的兵丁,除了收繳城門稅之外,更是沒有半點的緊張之處。甚至就是聽到遠方傳來奔馬之聲,也隻是十分的好奇,準備開開眼界。也沒有做出應戰的準備。直接就把那些馬蹄聲當作曹操調集來得部隊了。畢竟曹操的虎豹騎,在徐州也是傳下了赫赫威名。
直到趙雲的騎兵衝入了城門,這些兵丁才意會了過來。可那時已經晚了。東武城的守軍不過才一千人,對於趙雲的大軍壓境,而且連城都進了,那是根本沒法抵抗的。
趙雲兵不血刃的就奪取了東武城,打下了第一個立足之地。
但是!趙雲卻根本沒有在東武城進行任何停留,除了留下一千步兵防守,並保證後續的軍糧供給,餘下的大部隊,隨即繼續前進。
半日後,就來到東安。
不得不說,這中原地帶,一望無際的沃土,實在是太適合騎兵的馳騁了。就連那些由馬匹拖掛的霹靂神雷車,也是移動的快速無比。隻有那些步軍,卻因為趙雲在知曉曹操內地各城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留在了後麵跟進。畢竟,突擊要的就是速度。打得就是對方措手不及。
這東安城遠比東武城要大上許多。人口也多上許多。不過,守城的兵丁依然不多,隻有兩千兵力,可守城的主將,卻是夏侯家族的青年表率夏侯尚。
這夏侯尚乃是夏侯淵的侄兒,文韜武略,都是非常出眾的。來東安擔任守將,也隻是暫時的周轉。隻不過,這夏侯尚卻沒有任此而混日子。這夏侯尚年輕氣盛,來到東安之後,就把那兩千守兵按著精銳標準訓練。
雖說這精銳士兵那都是從眾多普通士兵挑選出來的,絕對不是什麽士兵隨便練練就可以達到的。可經過那麽多時間的訓練,那警覺性,卻也比一般的士兵強得多,最少比東武城的守軍,要敏感得多。
征塵四起,馬蹄如雷。這些東安的守兵立即就按著夏侯尚的訓練要求,快速關好了城門,並急速敲響警鍾,通傳夏侯尚。
等趙雲兵馬到了的時候,夏侯尚已經登上了城樓觀看。
不過,這種快速的反應,對於全局也沒有什麽更多的影響。趙雲大軍到了之後,趙雲連討敵叫陣都沒有進行,直接命令霹靂神雷車對城頭進行警告性發射。
四十架霹靂神雷車同時發射,四十枚霹靂神雷齊刷刷拋上了城頭,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原本在城頭觀看的兵丁,立馬就全部滅亡了。這其中,就包括那倒黴的夏侯尚。
夏侯尚的武功雖說不錯,可畢竟還是血肉之軀,當不得這些飛濺的彈片。而這夏侯尚先前也沒見過這東西,不知曉這霹靂神雷得威力。故此也不知道躲。也算是死得糊裏糊塗了。
一次齊射過後,趙雲隨即命令軍兵喝令東安開城投降。
結果,半晌無人答話。這倒不是東安軍兵誓死不降。實在是那先前的一次齊射,就把那些軍兵打怕了。全都跑城裏頭去了,城牆上根本沒人,自然也就無人答話了。
不過,此時,夏侯尚已死,那些在城頭幸免遇難的兵丁,跑迴城裏之後,就把剛才的遭遇報告了東安郡守楊拯。楊拯驚恐過後,隨即拿好印信、戶籍,立刻開城納降。
這楊拯本是徐州的老人,經曆過曹操當初的血屠,那曹操立有軍令,圍城之後不降者,全城屠盡。這楊拯可不想東安被屠城。雖說楊拯並有聽說過幽州軍有過屠城的事例。可楊拯對於這一點上,可是不想有半分的錯誤。
就在趙雲看著城上的兵丁全跑光了,一個人也沒有,一個迴話的沒有,準備派人過去開開城門進城安民的時候,楊拯適時的趕到,開開了城門。
趙雲隨即收下楊拯,仍舊讓楊拯安民,並把那些投降的兵丁收到一處看管,隨後,等後續的步軍跟上,仍舊留下了一千步軍駐守,隨即再次出兵趕往東莞。
那東莞也有兩千守軍。城池不小,守城的卻不是什麽可以一提的人物,那趙雲兵馬進行的迅猛,比那往常流傳的消息,都不知道快了多少。何況是如今趙雲控製消息外傳的情況下。那東莞的守軍還不知道什麽狀況的情況下,趙雲的兵馬已經快速的衝進了城裏。
東莞守軍連軍營都沒來得及出,就被趙雲大軍堵在了兵營裏。麵對趙雲的大軍,也隻能怪怪的投降。
一日間,趙雲連奪三城,鎖定了徐州東部消息外泄的路徑。隨即稍作休整,起兵直奔琅玡。
琅玡乃是徐州和青州貫通的另一要到。那裏也建築這一座堅固的要塞,以及曹操的白虎大營。與曹操的青龍大營和濮陽相唿應,圍著泰山,把守著青州通往徐州的要路。
雖然因為劉明三路大軍的吸引,哪裏的兵力相對而言少了一些,可是琅玡和白虎大營的兵馬加起來,那也有著七萬餘人,乃是徐州當地的主要兵力集結地。隻有拿下了那裏,徐州才算是徹底的占領。
好在,那琅玡要塞,就如同許許多多的要塞一樣,都是對外不對內的。所有的堅固城牆以及防禦措施,都是麵對青州那一方的。趙雲從背後襲擊,那是好打了許多。尤其是趙雲部隊來的突然,趙雲部隊就更占優勢了。
可是,就是這樣,趙雲依舊沒有掉以輕心,養精蓄銳,做好完全準備,準備出其不意,一次拿下琅玡要塞。
轉過天來,天色有些陰沉。趙雲領著部隊,快速前進。
不過,這一迴,雖然還是快速前進,可卻沒有一開始登陸那樣的迅猛。趙雲的騎兵部隊還要配合著趙雲的步軍。
兩日後,趙雲領兵來到琅玡要塞,一路上的那些村莊縣鎮,無一例外,全被趙雲兵馬接管。沿途沒有半點風色走漏。可那琅玡要塞,不愧是曹操重點看守的要地。
雖然這琅玡要塞的防守方向主要是青州那麵,而且前麵還有一個白虎大營為前哨。可卻沒有絲毫的放鬆。
那琅玡要塞的守將,乃是曹操臨出發前派過去的親族大將曹真,那可是曹操的本家親信。絕對對曹操的命令,執行得一絲不苟,即使在曹操與劉明三路大軍交戰的今天,也沒有放鬆對青州與徐州之間的這一要路的防守。
而如今,那些警戒的哨兵,那就遠遠的看見了趙雲的兵馬,快速了報告給了曹真。以至於趙雲大軍沒能直接突進琅玡要塞之內,打曹真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依然改變不了整體的局勢。
第六百一十四迴趙子龍日奪三城
碧海波濤與無盡的藍天在遙遠的天際化為一體。而這水天一色之間,無數的金龍戰旗連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由遠及近。威武高大的鐵甲戰艦,排成綿長的艦隊,如海中的巨龍一般,乘風破浪駛來。
不錯,這支龐大的艦隊,正是幽州的水軍戰艦。隻不過,如此強大的海上力量,如今卻實在有點大炮打蚊子的感覺。曹操領地的海岸線,極其的漫長,可曹操卻根本沒有海防意識。
當然了,這也不怪曹操,畢竟在劉明之前,中原作戰根本沒有海路進攻一說,不僅是曹操,曹操之前的曆代兵法家,也是沒有重視這一點的。畢竟中原地大物博,所有的戰爭都是圍繞著土地,城池攻防戰展開的。沿海一帶的荒涼地帶,原本就是不怎麽重視的。有限的水軍,也僅僅是在長江、黃河等大的水係之中進行江河作戰。
故此,幽州如此威猛的海上力量,卻是根本沒有用武之地,那曹操根本就是沒有海防的。
而此時,即將登岸的幽州各將領,那各自的心情也是不同的。
“子龍,馬上就要靠岸了。你我兩路齊發,倒要比上一比,看看咱們誰先拿下許都。輸得人,可要擺酒請客啊。”張飛性質高昂的哈哈笑道。
“三哥神勇,小弟萬萬不及,自然是小弟請客了,不過,三哥你可也不能貪功心切,忙中出錯。到時候要讓小弟占了先。小弟可也是當仁不讓的。”趙雲也是很豪邁的說道。
張飛聽後哈哈大笑。而一旁的甘寧卻是極為鬱悶地說道:“二位將軍都有重任,可我卻留在這海上,寂寞了。說實在的,我麾下的海軍,登陸作戰,也是不弱,不能上陸殺敵立功,實為可惜。”
徐庶在一旁笑道:“甘將軍,莫要心急。你這海軍立下水寨,乃是我軍跨海作戰的根基所在,乃是重中之重。豈說無功,此後,你這海軍要源源不斷地運送後續部隊來此,還要保證軍糧供給的安全,到時候,恐怕你忙都忙不過來了,哪裏還有時間寂寞。”
甘寧當時更苦著臉了,這兩種忙碌根本就不是一碼事,那上陣殺敵,那是多麽的痛快,這往返運輸,咳!不想也罷!
而此時,同樣被任命作隨軍參謀的魯肅,看著這一切,聽著這一切,心中真是感慨萬千。
魯肅自打隨著徐庶迴轉幽州,受到了劉明和荀彧等人的熱切招待。魯肅也是十分感動。不過,魯肅並沒有因此就徹底拋棄了孫權和諸葛亮而投靠劉明。但是,當劉明登基之後,啟用魯肅時的一次長談,卻深深的打動了魯肅。
為政者,不管當權者說的如何,隻有平民百姓臉上的笑容,那才是真正評價一個政權的好壞。而為了百姓臉上的笑容,隻有去做,去完善他,這才能真正的利國利民。坐而空談,不如起而行。
此話,深深的打動了魯肅,魯肅來幽州的根本目的就是開闊眼界,而開闊眼界的目的,就是強國強民,故此,魯肅接受了劉明的啟用。
如今,魯肅看著幽州如此強大的海軍,想起當時聽從諸葛亮的言論,自認為可以堅持成規,坐守江南,那是多麽的可笑。確實有些坐井觀天了。
且不說劉明的百萬大軍,就是幽州的海洋觀念,那也不是曹操和孫權可以匹敵的。
那曹操就不說了,其水軍力量根本不值一提,可就是孫權,水軍作戰的照眼點,也還隻是江河湖波,根本就沒有上升到海洋的地步。
而那幽州,卻恰恰對海軍極為重視。幽州的鐵甲巨艦,可以跨海遠征,攜帶滿船的軍兵,可以在海上漂行一月。如今,從遼東到徐州,順風七日可到。以前曹操、孫權等人在陸上的那些視為天險一般的要塞,麵對著漫長的海岸線,跟本就如同不設防一般。那曹操和孫權再是神武,憑借如今的這個底子,那也是不能如同秦皇一般的再修一個萬裏長城來保護它的海岸線了。
而在這種局麵下,幽州軍依靠海路,往返運送大量兵力,直接奪取曹操的徐州,隨後快速攻擊曹操不設防的兗州。立馬就能掐掉了曹操的後援供給。曹操駐守在前線的兵馬,除了坐守待斃,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擊辦法,那些堅固的要塞,對於曹操的反攻,實在是幫不上有任何的作用。
就在魯肅感慨間,幽州軍已經登岸了。無數的舢板放下,幽州軍快速的登上岸邊,開始了水寨建設。而上岸之後的張飛、趙雲,卻也沒有等待,而是立即兵分兩路,各帶十萬兵馬,對徐州展開了占領。
而甘寧則繼續往返運送兵力,以便於對張飛、趙雲他們打下來的地方派駐軍隊
單說那趙雲一路兵馬離岸之後不久,即來到東武城。
那東武城本是一個邊海小城。位於曹操的大後方,雖然此時曹操與劉明交戰,打得熱火朝天,可這裏依然沒有半點戰爭的氣氛。四個城門大開。往來的人流,雖然因為地處偏遠,有些細細拉拉,可卻也沒有斷絕。
守門的兵丁,除了收繳城門稅之外,更是沒有半點的緊張之處。甚至就是聽到遠方傳來奔馬之聲,也隻是十分的好奇,準備開開眼界。也沒有做出應戰的準備。直接就把那些馬蹄聲當作曹操調集來得部隊了。畢竟曹操的虎豹騎,在徐州也是傳下了赫赫威名。
直到趙雲的騎兵衝入了城門,這些兵丁才意會了過來。可那時已經晚了。東武城的守軍不過才一千人,對於趙雲的大軍壓境,而且連城都進了,那是根本沒法抵抗的。
趙雲兵不血刃的就奪取了東武城,打下了第一個立足之地。
但是!趙雲卻根本沒有在東武城進行任何停留,除了留下一千步兵防守,並保證後續的軍糧供給,餘下的大部隊,隨即繼續前進。
半日後,就來到東安。
不得不說,這中原地帶,一望無際的沃土,實在是太適合騎兵的馳騁了。就連那些由馬匹拖掛的霹靂神雷車,也是移動的快速無比。隻有那些步軍,卻因為趙雲在知曉曹操內地各城兵力不足的情況下,留在了後麵跟進。畢竟,突擊要的就是速度。打得就是對方措手不及。
這東安城遠比東武城要大上許多。人口也多上許多。不過,守城的兵丁依然不多,隻有兩千兵力,可守城的主將,卻是夏侯家族的青年表率夏侯尚。
這夏侯尚乃是夏侯淵的侄兒,文韜武略,都是非常出眾的。來東安擔任守將,也隻是暫時的周轉。隻不過,這夏侯尚卻沒有任此而混日子。這夏侯尚年輕氣盛,來到東安之後,就把那兩千守兵按著精銳標準訓練。
雖說這精銳士兵那都是從眾多普通士兵挑選出來的,絕對不是什麽士兵隨便練練就可以達到的。可經過那麽多時間的訓練,那警覺性,卻也比一般的士兵強得多,最少比東武城的守軍,要敏感得多。
征塵四起,馬蹄如雷。這些東安的守兵立即就按著夏侯尚的訓練要求,快速關好了城門,並急速敲響警鍾,通傳夏侯尚。
等趙雲兵馬到了的時候,夏侯尚已經登上了城樓觀看。
不過,這種快速的反應,對於全局也沒有什麽更多的影響。趙雲大軍到了之後,趙雲連討敵叫陣都沒有進行,直接命令霹靂神雷車對城頭進行警告性發射。
四十架霹靂神雷車同時發射,四十枚霹靂神雷齊刷刷拋上了城頭,一聲驚天動地的轟鳴。原本在城頭觀看的兵丁,立馬就全部滅亡了。這其中,就包括那倒黴的夏侯尚。
夏侯尚的武功雖說不錯,可畢竟還是血肉之軀,當不得這些飛濺的彈片。而這夏侯尚先前也沒見過這東西,不知曉這霹靂神雷得威力。故此也不知道躲。也算是死得糊裏糊塗了。
一次齊射過後,趙雲隨即命令軍兵喝令東安開城投降。
結果,半晌無人答話。這倒不是東安軍兵誓死不降。實在是那先前的一次齊射,就把那些軍兵打怕了。全都跑城裏頭去了,城牆上根本沒人,自然也就無人答話了。
不過,此時,夏侯尚已死,那些在城頭幸免遇難的兵丁,跑迴城裏之後,就把剛才的遭遇報告了東安郡守楊拯。楊拯驚恐過後,隨即拿好印信、戶籍,立刻開城納降。
這楊拯本是徐州的老人,經曆過曹操當初的血屠,那曹操立有軍令,圍城之後不降者,全城屠盡。這楊拯可不想東安被屠城。雖說楊拯並有聽說過幽州軍有過屠城的事例。可楊拯對於這一點上,可是不想有半分的錯誤。
就在趙雲看著城上的兵丁全跑光了,一個人也沒有,一個迴話的沒有,準備派人過去開開城門進城安民的時候,楊拯適時的趕到,開開了城門。
趙雲隨即收下楊拯,仍舊讓楊拯安民,並把那些投降的兵丁收到一處看管,隨後,等後續的步軍跟上,仍舊留下了一千步軍駐守,隨即再次出兵趕往東莞。
那東莞也有兩千守軍。城池不小,守城的卻不是什麽可以一提的人物,那趙雲兵馬進行的迅猛,比那往常流傳的消息,都不知道快了多少。何況是如今趙雲控製消息外傳的情況下。那東莞的守軍還不知道什麽狀況的情況下,趙雲的兵馬已經快速的衝進了城裏。
東莞守軍連軍營都沒來得及出,就被趙雲大軍堵在了兵營裏。麵對趙雲的大軍,也隻能怪怪的投降。
一日間,趙雲連奪三城,鎖定了徐州東部消息外泄的路徑。隨即稍作休整,起兵直奔琅玡。
琅玡乃是徐州和青州貫通的另一要到。那裏也建築這一座堅固的要塞,以及曹操的白虎大營。與曹操的青龍大營和濮陽相唿應,圍著泰山,把守著青州通往徐州的要路。
雖然因為劉明三路大軍的吸引,哪裏的兵力相對而言少了一些,可是琅玡和白虎大營的兵馬加起來,那也有著七萬餘人,乃是徐州當地的主要兵力集結地。隻有拿下了那裏,徐州才算是徹底的占領。
好在,那琅玡要塞,就如同許許多多的要塞一樣,都是對外不對內的。所有的堅固城牆以及防禦措施,都是麵對青州那一方的。趙雲從背後襲擊,那是好打了許多。尤其是趙雲部隊來的突然,趙雲部隊就更占優勢了。
可是,就是這樣,趙雲依舊沒有掉以輕心,養精蓄銳,做好完全準備,準備出其不意,一次拿下琅玡要塞。
轉過天來,天色有些陰沉。趙雲領著部隊,快速前進。
不過,這一迴,雖然還是快速前進,可卻沒有一開始登陸那樣的迅猛。趙雲的騎兵部隊還要配合著趙雲的步軍。
兩日後,趙雲領兵來到琅玡要塞,一路上的那些村莊縣鎮,無一例外,全被趙雲兵馬接管。沿途沒有半點風色走漏。可那琅玡要塞,不愧是曹操重點看守的要地。
雖然這琅玡要塞的防守方向主要是青州那麵,而且前麵還有一個白虎大營為前哨。可卻沒有絲毫的放鬆。
那琅玡要塞的守將,乃是曹操臨出發前派過去的親族大將曹真,那可是曹操的本家親信。絕對對曹操的命令,執行得一絲不苟,即使在曹操與劉明三路大軍交戰的今天,也沒有放鬆對青州與徐州之間的這一要路的防守。
而如今,那些警戒的哨兵,那就遠遠的看見了趙雲的兵馬,快速了報告給了曹真。以至於趙雲大軍沒能直接突進琅玡要塞之內,打曹真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依然改變不了整體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