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鴻泰酒樓,童氏就有些放不開手腳,不光是她,此行鍾家人幾乎全都如此。他們這樣還算好的,鍾家有祖業,族中嫡支也稱得上興盛,族人多少有些見識,饒是如此,仍頗為拘束。
初時童氏很不好意思差遣大師傅,若非手中握著獨家秘方,她連進鴻泰酒樓的勇氣都不一定有。現下好了,見到王大廚眼睛冒光的樣子,心內底氣足了幾分,原本低頭含胸,目不斜視,現在都敢抬頭看人。
鍾慶然聽到動靜,視線轉向門口,正好瞧見他阿奶一副昂首挺胸的精神樣,差點沒笑出聲來。
隨著小二的動作,屋內盈滿魚的鮮香味,引得鍾家人不自覺咽了咽口水。
周掌櫃各夾了幾筷子嚐了嚐,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打定主意,一定要買下這個方子。大周朝腥味處理方法算是不錯,不過萬事萬物最怕的就是比較,兩相一對比,就論出高下,這兩道魚滋味較以往更好。
要是自家不能拿下,東家那就不好交代了,對於到底給多少價,周掌櫃心中自有一本賬。他垂下眼簾,眼珠微微轉了轉:“三十兩,包括兩道菜和去腥法子。”
鍾家其他人齊刷刷看向鍾老爺子,成不成就看他的決定。
鍾老爺子想過價格不會高,卻沒想到會這麽低。別看三十兩似乎很多,就他家老三一個二廚,一年的工錢加賞錢怎麽也有十來兩,更不用說大廚。那兩道菜也就算了,關鍵在於那個去腥方子,這東西價值可不小。
不過鍾老爺子也清楚,能有這個價其實已經不錯,平民百姓哪敢同這些商家較量,雖說士農工商,真正說起來,農戶也就麵子上好看,裏子如何,誰心中沒有一杆秤?商人背後都有依靠,農家人別說欺負他們,不被反過來欺負都算好的。
“五十兩,鴻泰酒樓獨家享有秘方,再有允許我們在除平陽縣城以外的其他地方做小買賣,不會影響鴻泰酒樓生意。”
鴻泰酒樓名聲不錯,周掌櫃終究是個合格的生意人,為了一個可能讓酒樓更上一層樓的方子,而陰招盡出,連點小錢都舍不得,還真就不是他的路數,便也不再墨跡,聽到鍾老爺子開出的價碼,很爽快地答應下來。
雙方商量妥當,周掌櫃叫人擬契約,待墨跡一幹,便推到鍾老爺子麵前。
鍾老爺子隻識得幾個字,勉強能看個契約,過目之後轉手交給唯二識字的鍾慶然閱看,算是多一份保障。
鍾慶然知道以自己小輩的身份,最好不要隨意開口,想到家中的情況,再想想自己的身份,總不可能真當自己是小孩子,看完契約便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於保密問題,周掌櫃,我家隻能確保不會由我們這邊外傳,要是貴店傳出去,或者旁人自己參透,這我們鍾家可不擔責任,這點也得加入契約中。”
鍾正禮嘴張了張,見其他人包括爹娘都沒意見,也就沒出口教訓。這個三侄子,還真不是他能隨意說道的。
周掌櫃這時才注意到鍾慶然,不由多看了兩眼。
鍾正禮就不說了,二廚並非一般人能當,長的也算是麵白身圓。除此之外,在場之人中就屬鍾慶然最耐看,麵上沒留下半點生活艱辛的痕跡,臉頰紅潤,膚色雖比不上鍾正禮,比之其他人卻要白上幾分。他身上很有肉,個頭不矮,身體結實,眼下雖還沒長開,卻已能預見,日後定是個俊俏小郎,除了穿戴不能和富家子弟比,其他還真沒多大差別。
要是鍾慶然知道周掌櫃這麽看待他,定會反駁幾句。也就近幾個月養病,夥食較以往都要好,才養的他這麽健康,擱以前,恐怕隻有身體壯實這一項還算能拿得出手,其他卻是不能與現在相提並論。
周掌櫃沒有難為鍾家人,既然鍾老爺子不作聲,就表示默認鍾慶然這一行為。他略一合計,知道不會對鴻泰酒樓產生實質性影響,不過少了一個把控鍾家人的便利條件,略微有些遺憾罷了。想明白後,周掌櫃叫人重新擬了份契約。
農家像鍾慶然這般年紀也不算小了,顯見得家裏對他很是寵愛,有這種稍顯出格的行為倒也沒引起周掌櫃太多注意。
契約再次謄寫完畢,鍾慶然照著上麵內容逐條為鍾家人念了一遍,確定無誤之後,鍾老爺子在上麵簽字畫押,此次交易就算完成。剩下的事情便交給童氏,為了避免閑言碎語,鍾老爺子也跟著周掌櫃前往灶房。
不多時,廚房中隻剩鍾老爺子夫婦和周掌櫃三人,閑雜人等全被清理出去。
童氏將‘醬爆小螺’和‘香辣紅鼇蝦’從材料拾掇到如何烹製從頭到尾細致操練了一遍,周掌櫃看完並上手嚐試之後,便埋頭在一旁奮筆疾書。
等事無巨細全部交代完,童氏才祭出最重要的一味調料——薑,並當場燒了一份簡單的紅燒鯽魚。味道雖不能和王大廚烹製的相比,識貨的周掌櫃卻一眼瞧出薑片的作用。讓他有些不能接受的是,這東西實在是太簡單了,怪不得鍾家人捂得緊緊的,實在是一說出來就不值錢了。
周掌櫃心中閃過一絲懊悔,很快便被按下,五十兩銀子還不被他看在眼裏,沒必要為這麽點銀子折了鴻泰酒樓的招牌,盡管心中有絲不滿,他仍然麵帶笑容把鍾老爺子夫婦給送走。
事情一碼歸一碼,生意做完,鍾家便不被周掌櫃放在心上,他該考慮的是如何保密,若隻加這一味調料,不出幾個月就會被人辨認出,這還是保守估計,再倒黴點,不用十天半月就可能被對頭識破,這五十兩銀子帶來的收益可就有些不夠看。
出了酒樓,鍾家一行人別過鍾正禮,心神無屬地邁著步伐,直到走出小巷子,眾人才從震驚中迴過神來。這也太好賺銀子了,隻要這麽來個幾次,鍾家就會步入小富行列。不過他們也知道這是異想天開,銀子真要這般容易賺,他們早就發了,哪用等到現在?事實的確如此。
河灣村地理條件不錯,比窮山溝裏的村子生活好過不少,上等良田就要七八兩銀子一畝,這麽一算,五十兩銀子隻夠買六七畝良田,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多,盡管這樣,卻也沒哪個農戶會認為這是一筆小錢。
要知道,農家在自有田地數量不足時,就算一年到頭錢賺的不少,手頭活泛的銀子也不會多。為何?緣於農戶一有餘錢就想著用來添置田產家夥什。不過,這樣每年都有盈餘置產的農戶為數很少,大多還是分家後日子過得緊巴巴,好容易過幾天好日子,又到了分家的時候,生活水準驟降,更有甚者日子越過越艱難,要靠舉債度日。
小五房鍾家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他們一脈日子越來越難過,到鍾老爺子這裏,連個學子都快養不起,難免被其他四房長支看不起。
鍾老爺子一拿到錢,想的就是還債,然後拿出一半銀子買幾畝田,剩下的充作小兒子的束脩和考學費用,以及大孫女的嫁妝錢。
眼看到了大街上,鍾老爺子收起紛雜的思緒,帶著兒子們往集市方向奔去,鍾慶然則跟著童氏去辦事。
鍾家人帶來的所有食材,不管是小螺,還是紅鼇蝦,都已經被鴻泰酒樓包圓。這些東西外麵多的是,特別是小螺,小溪河流岸邊一摸一大把,賣不上價,一斤隻給三文,紅鼇蝦倒是要貴一些,也就跟魚差不多價,賣給酒樓好歹也能有個六七文一斤。這還是鴻泰酒樓給他們的優惠價,其他人來賣,估計連這個價格都不會有。等以後這些水產被大眾廣為認可,估摸著這價格就能漲起來。
鍾老爺子這把年紀,擱在大周朝那妥妥是老人一個,眼下看著卻不比壯年人差上多少,邁起步子格外有勁。一想到有了這筆錢,家裏就能寬鬆不少,老婆子也不用再扣扣索索,精打細算,三孫子也能吃用更好,鍾老爺子就覺得整個人都充滿幹勁。
家裏的情況他不是不清楚,可人誰沒點偏愛,三孫子可是救了一大家子的命,享點福是他應該的,再說他也沒有虧待其他人,至少沒餓著他們,家中誰沒點私房銀子?這些他和老婆子兩人都睜一眼閉一眼,僅就這點而言,他們家在河灣村都是出了名的寬容。
鍾老爺子持這麽個想法,耐不住家中其他人不這麽認為,這一點他很清楚,便想趁著自己還能動,為三孫子攢下點家業,這次就是最好的時機。
多了不好辦,給慶然名下購置一畝田,兒子媳婦們就算有怨言,也不好為難。畢竟這次那麽大筆銀子都是靠著三孫子賺的,家中未婚男子收入大部分要上交,扣除這部分,餘下那些也足夠買一兩畝田地,這可不是他偏心,鍾家規矩曆來都如此,誰要是不服,就把各家私房都上交,相信沒人會這麽傻。
鍾老爺子知道道理雖則如此,但當數目大到一定程度,人就會無視之前的規矩,隻顧盯著明晃晃的銀子看。他作為一家之主,哪裏管得了那麽多,這次可不是他偏寵,鬧起來也是他們無理。
如此想著,鍾老爺子臉上浮起一抹笑容,找了個地方開始賣家中的零頭碎腦。
初時童氏很不好意思差遣大師傅,若非手中握著獨家秘方,她連進鴻泰酒樓的勇氣都不一定有。現下好了,見到王大廚眼睛冒光的樣子,心內底氣足了幾分,原本低頭含胸,目不斜視,現在都敢抬頭看人。
鍾慶然聽到動靜,視線轉向門口,正好瞧見他阿奶一副昂首挺胸的精神樣,差點沒笑出聲來。
隨著小二的動作,屋內盈滿魚的鮮香味,引得鍾家人不自覺咽了咽口水。
周掌櫃各夾了幾筷子嚐了嚐,臉上不動聲色,心中卻打定主意,一定要買下這個方子。大周朝腥味處理方法算是不錯,不過萬事萬物最怕的就是比較,兩相一對比,就論出高下,這兩道魚滋味較以往更好。
要是自家不能拿下,東家那就不好交代了,對於到底給多少價,周掌櫃心中自有一本賬。他垂下眼簾,眼珠微微轉了轉:“三十兩,包括兩道菜和去腥法子。”
鍾家其他人齊刷刷看向鍾老爺子,成不成就看他的決定。
鍾老爺子想過價格不會高,卻沒想到會這麽低。別看三十兩似乎很多,就他家老三一個二廚,一年的工錢加賞錢怎麽也有十來兩,更不用說大廚。那兩道菜也就算了,關鍵在於那個去腥方子,這東西價值可不小。
不過鍾老爺子也清楚,能有這個價其實已經不錯,平民百姓哪敢同這些商家較量,雖說士農工商,真正說起來,農戶也就麵子上好看,裏子如何,誰心中沒有一杆秤?商人背後都有依靠,農家人別說欺負他們,不被反過來欺負都算好的。
“五十兩,鴻泰酒樓獨家享有秘方,再有允許我們在除平陽縣城以外的其他地方做小買賣,不會影響鴻泰酒樓生意。”
鴻泰酒樓名聲不錯,周掌櫃終究是個合格的生意人,為了一個可能讓酒樓更上一層樓的方子,而陰招盡出,連點小錢都舍不得,還真就不是他的路數,便也不再墨跡,聽到鍾老爺子開出的價碼,很爽快地答應下來。
雙方商量妥當,周掌櫃叫人擬契約,待墨跡一幹,便推到鍾老爺子麵前。
鍾老爺子隻識得幾個字,勉強能看個契約,過目之後轉手交給唯二識字的鍾慶然閱看,算是多一份保障。
鍾慶然知道以自己小輩的身份,最好不要隨意開口,想到家中的情況,再想想自己的身份,總不可能真當自己是小孩子,看完契約便提出自己的看法。
“關於保密問題,周掌櫃,我家隻能確保不會由我們這邊外傳,要是貴店傳出去,或者旁人自己參透,這我們鍾家可不擔責任,這點也得加入契約中。”
鍾正禮嘴張了張,見其他人包括爹娘都沒意見,也就沒出口教訓。這個三侄子,還真不是他能隨意說道的。
周掌櫃這時才注意到鍾慶然,不由多看了兩眼。
鍾正禮就不說了,二廚並非一般人能當,長的也算是麵白身圓。除此之外,在場之人中就屬鍾慶然最耐看,麵上沒留下半點生活艱辛的痕跡,臉頰紅潤,膚色雖比不上鍾正禮,比之其他人卻要白上幾分。他身上很有肉,個頭不矮,身體結實,眼下雖還沒長開,卻已能預見,日後定是個俊俏小郎,除了穿戴不能和富家子弟比,其他還真沒多大差別。
要是鍾慶然知道周掌櫃這麽看待他,定會反駁幾句。也就近幾個月養病,夥食較以往都要好,才養的他這麽健康,擱以前,恐怕隻有身體壯實這一項還算能拿得出手,其他卻是不能與現在相提並論。
周掌櫃沒有難為鍾家人,既然鍾老爺子不作聲,就表示默認鍾慶然這一行為。他略一合計,知道不會對鴻泰酒樓產生實質性影響,不過少了一個把控鍾家人的便利條件,略微有些遺憾罷了。想明白後,周掌櫃叫人重新擬了份契約。
農家像鍾慶然這般年紀也不算小了,顯見得家裏對他很是寵愛,有這種稍顯出格的行為倒也沒引起周掌櫃太多注意。
契約再次謄寫完畢,鍾慶然照著上麵內容逐條為鍾家人念了一遍,確定無誤之後,鍾老爺子在上麵簽字畫押,此次交易就算完成。剩下的事情便交給童氏,為了避免閑言碎語,鍾老爺子也跟著周掌櫃前往灶房。
不多時,廚房中隻剩鍾老爺子夫婦和周掌櫃三人,閑雜人等全被清理出去。
童氏將‘醬爆小螺’和‘香辣紅鼇蝦’從材料拾掇到如何烹製從頭到尾細致操練了一遍,周掌櫃看完並上手嚐試之後,便埋頭在一旁奮筆疾書。
等事無巨細全部交代完,童氏才祭出最重要的一味調料——薑,並當場燒了一份簡單的紅燒鯽魚。味道雖不能和王大廚烹製的相比,識貨的周掌櫃卻一眼瞧出薑片的作用。讓他有些不能接受的是,這東西實在是太簡單了,怪不得鍾家人捂得緊緊的,實在是一說出來就不值錢了。
周掌櫃心中閃過一絲懊悔,很快便被按下,五十兩銀子還不被他看在眼裏,沒必要為這麽點銀子折了鴻泰酒樓的招牌,盡管心中有絲不滿,他仍然麵帶笑容把鍾老爺子夫婦給送走。
事情一碼歸一碼,生意做完,鍾家便不被周掌櫃放在心上,他該考慮的是如何保密,若隻加這一味調料,不出幾個月就會被人辨認出,這還是保守估計,再倒黴點,不用十天半月就可能被對頭識破,這五十兩銀子帶來的收益可就有些不夠看。
出了酒樓,鍾家一行人別過鍾正禮,心神無屬地邁著步伐,直到走出小巷子,眾人才從震驚中迴過神來。這也太好賺銀子了,隻要這麽來個幾次,鍾家就會步入小富行列。不過他們也知道這是異想天開,銀子真要這般容易賺,他們早就發了,哪用等到現在?事實的確如此。
河灣村地理條件不錯,比窮山溝裏的村子生活好過不少,上等良田就要七八兩銀子一畝,這麽一算,五十兩銀子隻夠買六七畝良田,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多,盡管這樣,卻也沒哪個農戶會認為這是一筆小錢。
要知道,農家在自有田地數量不足時,就算一年到頭錢賺的不少,手頭活泛的銀子也不會多。為何?緣於農戶一有餘錢就想著用來添置田產家夥什。不過,這樣每年都有盈餘置產的農戶為數很少,大多還是分家後日子過得緊巴巴,好容易過幾天好日子,又到了分家的時候,生活水準驟降,更有甚者日子越過越艱難,要靠舉債度日。
小五房鍾家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他們一脈日子越來越難過,到鍾老爺子這裏,連個學子都快養不起,難免被其他四房長支看不起。
鍾老爺子一拿到錢,想的就是還債,然後拿出一半銀子買幾畝田,剩下的充作小兒子的束脩和考學費用,以及大孫女的嫁妝錢。
眼看到了大街上,鍾老爺子收起紛雜的思緒,帶著兒子們往集市方向奔去,鍾慶然則跟著童氏去辦事。
鍾家人帶來的所有食材,不管是小螺,還是紅鼇蝦,都已經被鴻泰酒樓包圓。這些東西外麵多的是,特別是小螺,小溪河流岸邊一摸一大把,賣不上價,一斤隻給三文,紅鼇蝦倒是要貴一些,也就跟魚差不多價,賣給酒樓好歹也能有個六七文一斤。這還是鴻泰酒樓給他們的優惠價,其他人來賣,估計連這個價格都不會有。等以後這些水產被大眾廣為認可,估摸著這價格就能漲起來。
鍾老爺子這把年紀,擱在大周朝那妥妥是老人一個,眼下看著卻不比壯年人差上多少,邁起步子格外有勁。一想到有了這筆錢,家裏就能寬鬆不少,老婆子也不用再扣扣索索,精打細算,三孫子也能吃用更好,鍾老爺子就覺得整個人都充滿幹勁。
家裏的情況他不是不清楚,可人誰沒點偏愛,三孫子可是救了一大家子的命,享點福是他應該的,再說他也沒有虧待其他人,至少沒餓著他們,家中誰沒點私房銀子?這些他和老婆子兩人都睜一眼閉一眼,僅就這點而言,他們家在河灣村都是出了名的寬容。
鍾老爺子持這麽個想法,耐不住家中其他人不這麽認為,這一點他很清楚,便想趁著自己還能動,為三孫子攢下點家業,這次就是最好的時機。
多了不好辦,給慶然名下購置一畝田,兒子媳婦們就算有怨言,也不好為難。畢竟這次那麽大筆銀子都是靠著三孫子賺的,家中未婚男子收入大部分要上交,扣除這部分,餘下那些也足夠買一兩畝田地,這可不是他偏心,鍾家規矩曆來都如此,誰要是不服,就把各家私房都上交,相信沒人會這麽傻。
鍾老爺子知道道理雖則如此,但當數目大到一定程度,人就會無視之前的規矩,隻顧盯著明晃晃的銀子看。他作為一家之主,哪裏管得了那麽多,這次可不是他偏寵,鬧起來也是他們無理。
如此想著,鍾老爺子臉上浮起一抹笑容,找了個地方開始賣家中的零頭碎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