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棟本來還想抱怨一下,因為他在京東內部發現了內鬼。
內鬼泄露了京東內部屏蔽一淘網,然後“遠交近攻、優勢互補”,建立自己的合縱聯盟的商業計劃。
這是商業機密。
老劉認為,這事十有八九就是馬老板幹的。
其實有些事老劉幹得很不地道,遇到麻煩的時候總會把馬老板甩出來讓他背鍋。
比如後來網絡上傳言,說他跟著名網紅奶茶妹妹戀愛了,傳得很逼真。
這讓他很憤怒,發微博說這是馬老板在背後玩陰的,在抹黑他。
很多人就信了。
連企鵝的馬總都覺得這種拿別人的隱私做文章的商業競爭手段太過分了,就給馬老板發短信去質問。
馬老板收到短信後都愣住了。
奶茶妹妹?
他根本就沒聽說過,他還以為奶茶指的是劉若英呢。
沒過多久就真相大白了。
傳言都是真的,章劉談戀愛了。
劉強棟跟馬老板不熟,就容易產生很多的誤解。
周不器就不一樣了,他跟馬老板太熟了。
馬老板可從來不會關注這些細枝末節上的小事,他這幾年已經越來越朝著求道的方向在探索了,會從更高的精神層麵來尋找企業運營的答案。
尤其是稻盛和夫的傳奇和成功,就更讓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有些事就算真的是阿裏做的,那也一定不是馬老板做的。
其實這也是劉強棟一直看不慣馬老板的原因之一。
在談論某一個業務時候,劉強棟會就事論事地討論這個業務,業務能力很強。
馬老板其實沒啥業務能力,他在阿裏親管哪個業務,哪個業務就必死無疑。所以他就逐漸地開始從“實”向“虛”轉型了,從更高的哲學境界來思考問題了。他會從更大的角度避實就虛的來闡述對這件事的理解,一下就繞開了具體的業務本身。
這就很氣人。
大概意思就是:你說得很好,不過,你說的都是“術”的領域。我是從“道”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來吧,我來指點你一下。
靠!
氣吐血!
明明伱業務能力根本就不行,啥都不懂……好嘛,結果你還高高在上地在指點我?就好像你是老師,我是學生似的,你說氣人不氣人?
絕大多數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很惱火。
不過,也有例外。
比如馬斯克,他也跟馬老板談過業務。
談人工智能、談電動汽車、談火箭、談登陸火星……馬斯克是典型的工程師思維,一直在就事論事談業務,說起技術細節來也是頭頭是道。
馬老板就不行了,他哪懂這些啊?
但是“術”的盡頭是“道”。
“術”有千千萬,走到了盡頭的“道”,卻是一樣的。
馬老板就站在更高的位置,從“商道”的角度講一番企業經營的道理……雙方根本說不到一個點上,這就很尷尬。
很多不明就裏的人就會很不屑,認為馬老板的水平太差了,根本不配跟馬斯克在一起討論高科技。
真實情況,完全相反。
馬斯克完全能夠理解馬老板的企業哲學,並虛心地進行學習、效仿,甚至還真的嚐試在自家企業裏引進部分阿裏的組織架構和價值觀。
國內的企業家裏,他最尊敬的就是馬老板。
不過,這一世就不一樣了,周不器出現了,馬老板可能就隻能排在第二位了。
說到了去美國留學的事,劉強棟就笑著說:“對,有這個計劃,預計……明年吧,等三大戰役打完就去。”
“三大戰役?”
周不器覺得這個說法很有趣。
劉強棟道:“當當、蘇寧和阿裏啊。前兩戰基本已經取得了壓倒性優勢,接下來慢慢地清掃戰場就行了。現在跟阿裏的交鋒,就是最後一戰。”
周不器搖搖頭,“電商行業的競爭可沒這麽簡單。”
劉強棟笑著說:“連阿裏這關都過去了,還怕什麽?想打敗阿裏,這太難了,短期內也很難取得優勢。不過,京東隻要挺住了,就是勝利。就可以給外界留下一個京東和阿裏掰手腕旗鼓相當的大眾印象,京東的品牌就很完整地確立起來了。”
“真沒看出來,你能把炒作玩到這樣的高度。”
“這算是誇獎吧?”
“我聽說你跟你女朋友還炒作了一把?”
“那還真是誤會。”
劉強棟打了個哈哈。
現在,他有一個女朋友,是公司裏的一個員工。既然玩微博營銷,戀愛炒作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環境。
那天,他女友發了一張家裏陽台養的西紅柿的照片。
與此同時,劉強棟也發了一張這樣的照片。
直接坐實。
然後,濃濃的商業氣息的味道就出來了。輿論發酵後,京東就推出了西紅柿係列的生鮮產品,開啟了生鮮網購的品類。
這也是後來網上炒作他和奶茶妹妹的緋聞,讓他很憤怒甩鍋給馬老板的原因。
他很著急啊!
他不是單身啊,得先把家裏的事情擺平,然後才能正式地公開跟奶茶妹妹的關係。再然後,就是分手、複合、清空微博、重開微博、奉子成婚、婚後一起迴老家……網民愛看,京東的熱度就一波接一波地始終不減。
炒作有很多,娛樂圈尤其多。
可是,娛樂圈的那些小明星,那是啥水平?包括明星背後的經紀公司、娛樂公司,又能有什麽水平?
一個比一個蠢。
結果就是搞出來的炒作套路,隨便一個吃瓜群眾就能一眼看出來玄機,假得不能再假。
真正的厲害人物玩起這種套路,那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大眾,毫無痕跡,又有著極其轟動的社會效果。
周不器可不會接受這種做法,他絕不會把自己的隱私和家事擺在台麵上,“那就確定了?”
劉強棟點了點頭,“嗯,我已經報了一個班,哈佛商學院的企業家培訓班,大概一個多月。我先去體驗一下,看看情況。如果還可以,能夠適應,到時候再正式入學。”
“正式入學?”
“對,時間不長,一個學期吧。抽出半年的時間在校園裏,感受一下,個人也可以冷靜一下,有一個長期的更完整的思考。主要是調整心態,我覺得我現在有點太急了。”
上學和上學是不一樣的。
一般意義的上學,是為了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大多數的大學生讀大學,基本都是這個目的,出來以後選擇就業,去打工。
向上一個層次,就不是學知識了。
就像當年周不器搞“十校創業聯盟”時搞的那一套,喊出來的口號是六十分萬歲。用最少的時間來學習書本知識,用最多的時間來學習社會知識,包括逃課、泡吧、去夜店。
其實就是這個維度,他選擇的是創業夥伴,而不是打工仔。
為什麽要好好讀書,要考上名牌大學?
說實話,學的那些數學、物理、化學、政治、外語等許多課目的知識,在人生中的用處並不大,卻可以成為一個“篩選”機製。
通過這些很難的學科來製造障礙,把優秀的人篩選出來。
重要的是篩選。
進入到名牌大學以後,就形成了優秀人才的圈子。人脈、眼界和關係網,也是一個人能力的一部分。
看一個人的水平,就看他身邊經常交往的七八個人就行了,這些人的平均水平,就是這個人的水平。
混圈子要比學技能重要多了,全世界都一樣,國內尤甚。
一個把科學技術研究得很透徹的科學家,要從基層做起、步履維艱;一個混圈子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申請到科研經費,可以很容易地加官進爵……然後,他就可以招來幾個真正精通業務的科學家來給自己打下手。
寫出來了論文,自己是第一作者;做出來了項目,自己是第一開發者。
哪怕是一個混圈子的人,長年累月的跟這麽多科學家接觸,他的水平也不會太差,就很難露餡,可以長時間地沽名釣譽下去。
學習技能是“術”,混圈子是“道”,這才是現實世界裏的殘酷真相。
很多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把知識當成了上升的階梯,在學校裏刻苦努力,學習到了很好的科學技術,滿腔熱血地等著畢業以後大幹一場呢,然後就發現,工作以後步步坎坷。
去了互聯網公司還好,上升通道很透明,殘酷的行業競爭讓互聯網公司必須要尊重專業人才。其他領域就不一樣了,專業人才都要在不專業的人統一領導下做事。
混圈子是第二層。
劉強棟想去美國留學,其實這層的因素很少,京東的地盤主要都在國內。他追求的是第三層的原因——感悟。
大學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隻把這裏當成學習知識的地方,那就太暴殄天物了,各種培訓機構教出來的東西比大學知識更專業。
知識是大學的軀殼,圈子是大學的骨幹。
大學還有靈魂。
劉強棟創業這麽多年,一路走過來很辛苦,在激烈的競爭中有可能在心境上沾染上一些塵埃。尤其這兩年跟當當、蘇寧、阿裏打的“三大戰役”,按照佛家的說法,會產生很多因果。
去大學裏學習一段時間,學習是假,在這樣一個純淨、安諧、自由自在的場所裏洗滌心境,追求詩和遠方,才是大學的精神所在。
不過,想去常春藤那樣的名校裏像一個大學生一樣地求學一學期,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哈佛商學院的培訓班短期學習,這個很容易,交學費就行了。
像個正式大學生一樣地在學校裏生活、學習,就算他是劉強棟也不容易做到。
劉強棟道:“哥大還行,哥倫比亞大學,會提供一些臨時性的名額,有對華合作的類似的服務的項目……王力紅你知道吧,唱歌那個明星。就花錢去哥大讀過一段時間,然後就自詡是哥大畢業了。”
周不器沒好氣地說:“那麽掉價,你也去?”
“你有辦法?”
劉強棟臉上一下就潮紅起來,這才想起來周大老板在世界上的強大影響力。
周不器道:“我有一個大學同學,我給他安排了去南加大留學,學習做遊戲。要不……你也去西部吧,去斯坦福讀一個學期,怎麽樣?京東是互聯網公司,最好還是去矽穀那種地方感受一下,也許會更有靈感的火花。”
哥倫比亞大學在紐約,互聯網行業才剛剛在紫微星國際的帶領下有了起步的跡象,跟西海岸的差距太大了。
京東是互聯網公司,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矽穀。
可以學知識,可以結交人脈,也可以淨化心靈。從功能性上來看,要比去東海岸讀大學強很多。
(本章完)
內鬼泄露了京東內部屏蔽一淘網,然後“遠交近攻、優勢互補”,建立自己的合縱聯盟的商業計劃。
這是商業機密。
老劉認為,這事十有八九就是馬老板幹的。
其實有些事老劉幹得很不地道,遇到麻煩的時候總會把馬老板甩出來讓他背鍋。
比如後來網絡上傳言,說他跟著名網紅奶茶妹妹戀愛了,傳得很逼真。
這讓他很憤怒,發微博說這是馬老板在背後玩陰的,在抹黑他。
很多人就信了。
連企鵝的馬總都覺得這種拿別人的隱私做文章的商業競爭手段太過分了,就給馬老板發短信去質問。
馬老板收到短信後都愣住了。
奶茶妹妹?
他根本就沒聽說過,他還以為奶茶指的是劉若英呢。
沒過多久就真相大白了。
傳言都是真的,章劉談戀愛了。
劉強棟跟馬老板不熟,就容易產生很多的誤解。
周不器就不一樣了,他跟馬老板太熟了。
馬老板可從來不會關注這些細枝末節上的小事,他這幾年已經越來越朝著求道的方向在探索了,會從更高的精神層麵來尋找企業運營的答案。
尤其是稻盛和夫的傳奇和成功,就更讓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了。有些事就算真的是阿裏做的,那也一定不是馬老板做的。
其實這也是劉強棟一直看不慣馬老板的原因之一。
在談論某一個業務時候,劉強棟會就事論事地討論這個業務,業務能力很強。
馬老板其實沒啥業務能力,他在阿裏親管哪個業務,哪個業務就必死無疑。所以他就逐漸地開始從“實”向“虛”轉型了,從更高的哲學境界來思考問題了。他會從更大的角度避實就虛的來闡述對這件事的理解,一下就繞開了具體的業務本身。
這就很氣人。
大概意思就是:你說得很好,不過,你說的都是“術”的領域。我是從“道”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來吧,我來指點你一下。
靠!
氣吐血!
明明伱業務能力根本就不行,啥都不懂……好嘛,結果你還高高在上地在指點我?就好像你是老師,我是學生似的,你說氣人不氣人?
絕大多數人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很惱火。
不過,也有例外。
比如馬斯克,他也跟馬老板談過業務。
談人工智能、談電動汽車、談火箭、談登陸火星……馬斯克是典型的工程師思維,一直在就事論事談業務,說起技術細節來也是頭頭是道。
馬老板就不行了,他哪懂這些啊?
但是“術”的盡頭是“道”。
“術”有千千萬,走到了盡頭的“道”,卻是一樣的。
馬老板就站在更高的位置,從“商道”的角度講一番企業經營的道理……雙方根本說不到一個點上,這就很尷尬。
很多不明就裏的人就會很不屑,認為馬老板的水平太差了,根本不配跟馬斯克在一起討論高科技。
真實情況,完全相反。
馬斯克完全能夠理解馬老板的企業哲學,並虛心地進行學習、效仿,甚至還真的嚐試在自家企業裏引進部分阿裏的組織架構和價值觀。
國內的企業家裏,他最尊敬的就是馬老板。
不過,這一世就不一樣了,周不器出現了,馬老板可能就隻能排在第二位了。
說到了去美國留學的事,劉強棟就笑著說:“對,有這個計劃,預計……明年吧,等三大戰役打完就去。”
“三大戰役?”
周不器覺得這個說法很有趣。
劉強棟道:“當當、蘇寧和阿裏啊。前兩戰基本已經取得了壓倒性優勢,接下來慢慢地清掃戰場就行了。現在跟阿裏的交鋒,就是最後一戰。”
周不器搖搖頭,“電商行業的競爭可沒這麽簡單。”
劉強棟笑著說:“連阿裏這關都過去了,還怕什麽?想打敗阿裏,這太難了,短期內也很難取得優勢。不過,京東隻要挺住了,就是勝利。就可以給外界留下一個京東和阿裏掰手腕旗鼓相當的大眾印象,京東的品牌就很完整地確立起來了。”
“真沒看出來,你能把炒作玩到這樣的高度。”
“這算是誇獎吧?”
“我聽說你跟你女朋友還炒作了一把?”
“那還真是誤會。”
劉強棟打了個哈哈。
現在,他有一個女朋友,是公司裏的一個員工。既然玩微博營銷,戀愛炒作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環境。
那天,他女友發了一張家裏陽台養的西紅柿的照片。
與此同時,劉強棟也發了一張這樣的照片。
直接坐實。
然後,濃濃的商業氣息的味道就出來了。輿論發酵後,京東就推出了西紅柿係列的生鮮產品,開啟了生鮮網購的品類。
這也是後來網上炒作他和奶茶妹妹的緋聞,讓他很憤怒甩鍋給馬老板的原因。
他很著急啊!
他不是單身啊,得先把家裏的事情擺平,然後才能正式地公開跟奶茶妹妹的關係。再然後,就是分手、複合、清空微博、重開微博、奉子成婚、婚後一起迴老家……網民愛看,京東的熱度就一波接一波地始終不減。
炒作有很多,娛樂圈尤其多。
可是,娛樂圈的那些小明星,那是啥水平?包括明星背後的經紀公司、娛樂公司,又能有什麽水平?
一個比一個蠢。
結果就是搞出來的炒作套路,隨便一個吃瓜群眾就能一眼看出來玄機,假得不能再假。
真正的厲害人物玩起這種套路,那都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大眾,毫無痕跡,又有著極其轟動的社會效果。
周不器可不會接受這種做法,他絕不會把自己的隱私和家事擺在台麵上,“那就確定了?”
劉強棟點了點頭,“嗯,我已經報了一個班,哈佛商學院的企業家培訓班,大概一個多月。我先去體驗一下,看看情況。如果還可以,能夠適應,到時候再正式入學。”
“正式入學?”
“對,時間不長,一個學期吧。抽出半年的時間在校園裏,感受一下,個人也可以冷靜一下,有一個長期的更完整的思考。主要是調整心態,我覺得我現在有點太急了。”
上學和上學是不一樣的。
一般意義的上學,是為了學習知識、學習技能。大多數的大學生讀大學,基本都是這個目的,出來以後選擇就業,去打工。
向上一個層次,就不是學知識了。
就像當年周不器搞“十校創業聯盟”時搞的那一套,喊出來的口號是六十分萬歲。用最少的時間來學習書本知識,用最多的時間來學習社會知識,包括逃課、泡吧、去夜店。
其實就是這個維度,他選擇的是創業夥伴,而不是打工仔。
為什麽要好好讀書,要考上名牌大學?
說實話,學的那些數學、物理、化學、政治、外語等許多課目的知識,在人生中的用處並不大,卻可以成為一個“篩選”機製。
通過這些很難的學科來製造障礙,把優秀的人篩選出來。
重要的是篩選。
進入到名牌大學以後,就形成了優秀人才的圈子。人脈、眼界和關係網,也是一個人能力的一部分。
看一個人的水平,就看他身邊經常交往的七八個人就行了,這些人的平均水平,就是這個人的水平。
混圈子要比學技能重要多了,全世界都一樣,國內尤甚。
一個把科學技術研究得很透徹的科學家,要從基層做起、步履維艱;一個混圈子的人,可以很容易地申請到科研經費,可以很容易地加官進爵……然後,他就可以招來幾個真正精通業務的科學家來給自己打下手。
寫出來了論文,自己是第一作者;做出來了項目,自己是第一開發者。
哪怕是一個混圈子的人,長年累月的跟這麽多科學家接觸,他的水平也不會太差,就很難露餡,可以長時間地沽名釣譽下去。
學習技能是“術”,混圈子是“道”,這才是現實世界裏的殘酷真相。
很多普通家庭出來的孩子把知識當成了上升的階梯,在學校裏刻苦努力,學習到了很好的科學技術,滿腔熱血地等著畢業以後大幹一場呢,然後就發現,工作以後步步坎坷。
去了互聯網公司還好,上升通道很透明,殘酷的行業競爭讓互聯網公司必須要尊重專業人才。其他領域就不一樣了,專業人才都要在不專業的人統一領導下做事。
混圈子是第二層。
劉強棟想去美國留學,其實這層的因素很少,京東的地盤主要都在國內。他追求的是第三層的原因——感悟。
大學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
隻把這裏當成學習知識的地方,那就太暴殄天物了,各種培訓機構教出來的東西比大學知識更專業。
知識是大學的軀殼,圈子是大學的骨幹。
大學還有靈魂。
劉強棟創業這麽多年,一路走過來很辛苦,在激烈的競爭中有可能在心境上沾染上一些塵埃。尤其這兩年跟當當、蘇寧、阿裏打的“三大戰役”,按照佛家的說法,會產生很多因果。
去大學裏學習一段時間,學習是假,在這樣一個純淨、安諧、自由自在的場所裏洗滌心境,追求詩和遠方,才是大學的精神所在。
不過,想去常春藤那樣的名校裏像一個大學生一樣地求學一學期,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哈佛商學院的培訓班短期學習,這個很容易,交學費就行了。
像個正式大學生一樣地在學校裏生活、學習,就算他是劉強棟也不容易做到。
劉強棟道:“哥大還行,哥倫比亞大學,會提供一些臨時性的名額,有對華合作的類似的服務的項目……王力紅你知道吧,唱歌那個明星。就花錢去哥大讀過一段時間,然後就自詡是哥大畢業了。”
周不器沒好氣地說:“那麽掉價,你也去?”
“你有辦法?”
劉強棟臉上一下就潮紅起來,這才想起來周大老板在世界上的強大影響力。
周不器道:“我有一個大學同學,我給他安排了去南加大留學,學習做遊戲。要不……你也去西部吧,去斯坦福讀一個學期,怎麽樣?京東是互聯網公司,最好還是去矽穀那種地方感受一下,也許會更有靈感的火花。”
哥倫比亞大學在紐約,互聯網行業才剛剛在紫微星國際的帶領下有了起步的跡象,跟西海岸的差距太大了。
京東是互聯網公司,最好的選擇當然是矽穀。
可以學知識,可以結交人脈,也可以淨化心靈。從功能性上來看,要比去東海岸讀大學強很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