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孫大人名為孫樂冬。


    見到陳安晏前來,這位孫樂冬倒是並不覺得意外。


    隨後,他便讓其他人都退下,而他則是帶著陳安晏來到了後麵的一間屋子。


    這時候的這位鴻臚寺卿卻是早就沒有了平日裏看起來的那般畏首畏尾,而是一幅成竹在胸的樣子。


    其實,陳安晏這時候倒是想著自己早就應該想到,若是這位孫大人真的膽小怯弱,朝廷根本不會讓他坐上鴻臚寺卿的位置。


    想來,這位孫大人在過去隻是為了行事低調,不願出頭而已。、


    按照孫樂冬的說法,在陳安晏離開廣西後,差不多半個月的樣子,他便已經收到了秦王爺的密信。


    秦王爺在密信中告訴他,說是可以的話,盡力配合陳安晏。


    所以,在陳安晏迴到京城之後,他便一直等著陳安晏來找他。


    隻是沒想到,陳安晏竟然如此沉得住氣,一直等到今日才來找他。


    而對於陳安晏來說,自然還是最想知道在他離開京城的這段時間裏,京城究竟發生了什麽事。


    因為在這次迴到京城????????????????之後,陳安晏隱隱發覺京城好像有了什麽變化。


    至於究竟是什麽變化,陳安晏自己也說不清。


    其實,陳安晏對孫樂冬也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畢竟,就連萬通鏢局都沒有打聽到有用的消息,所以這時候的他也隻是隨口一問。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孫樂冬接下來所言,著實讓他有些意外。


    雖說孫樂冬也不知道李文棟究竟為何會突然疏遠陳安晏,但他卻是知道李文棟暗中見過一些人。


    而這些不是別人,正是西夏人。


    按照孫樂冬的說法,其實,在皇上生辰的那段時間裏,他也一直都在忙著招唿那些外邦使臣。


    因為這些國家若是要派使臣來大梁,為了避免誤會,他們會提前送來國書。


    孫樂冬仔細檢查過,北周、高麗以及其他小國幾乎都早早地送來了國書,那就說明他們會派使臣前來。


    而在這其中,卻是唯獨缺了西夏和倭國。


    倭國就不必說了,過去大梁皇帝的生辰,他們也很少會派使臣前來。


    按照他們的說法,倭國雖說跟大梁也算是鄰國,但終究並不接壤。


    跨海而來,終究還是有些不便,所以,他們每年都隻是會在年節的時候派使臣出使大梁。


    不過,這不過是倭國的一麵之詞。


    雖說這的確是一方麵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倭國並不願跟大梁有更多的接觸。


    他們之所以會如此,其實倒也不能全怪他們。


    在這些國家出使大梁的時候,若是大梁的屬國,便會將他們的貢品帶來,若是像北周、西夏這樣的國家,他們也會備上不少禮物,對此,大梁自然也要準備迴禮。


    大梁作為這一帶最為強大的國家,對於禮數自然十分看重。


    因此,一般來說,大梁所迴的禮物,不論是價值還是價格,都要超出這些國家送來的禮物,少則五成,多則一倍。


    對於那些屬國,大梁也同樣如此。


    所以,周邊那些小國,對於成為大梁的屬國,並沒有太大的意見。


    期初,大梁也是按照這兩的標準,給北周、西夏、倭國、高麗這些國家準備迴禮,可是在有一年年節的


    時候,在一次閑談之中,倭國的使臣卻是抱怨,說是大梁上一年贈送的迴禮雖說十分貴重,可是在返迴倭國的途中卻是突遇風暴,那些迴禮全都沉落海底不說,還死了不少人。


    而他其中的一句原話是,“大梁賜下的禮物再貴重,倭國都無福消受!”


    於是,那一年當時大梁的皇帝卻是吩咐下去,說是既然倭國使臣這麽說,那給倭國的禮物就不必那麽貴重了。


    自那一年起,大梁給倭國準備的禮物,卻是遠遠不及給其他國家的禮物。


    這卻是讓倭國十分憋屈,其實他們的本意是想讓大梁在多賜一些禮物,好彌補他們的損失。


    畢竟,他們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遭遇,也是因為要參加大梁的年節。


    隻不過,他們想要跟那位皇帝解釋都沒有機會了。


    因為,當時大梁的那位皇帝在那一年就駕崩了,這個規矩便也算是流傳了下來。


    也正因為如此,大梁每次贈送的禮物,根本不及他們送來禮物的價值。


    要不是為了趁著這個機會安排人手潛入大梁,以及跟其他國家私下見麵,倭國????????????????根本就不願出使大梁。


    而相比之下,如今的西夏處於內亂之中,雖然還沒有爆發爭端,但所有人都知道,西夏的局勢暗流湧動。


    在這個時候,不論是哪一方的勢力,都不會為了大梁皇帝的生辰而派出使臣出使大梁。


    因此,沒有見到西夏和倭國的國書,對於孫樂冬來說,並不覺得意外。


    可是,在將其他國家的使臣全都安頓好了之後,卻是有人找上了自己,說是西夏的使臣求見。


    孫樂冬聽了之後,卻是大吃了一驚。


    因為若是沒有國書,暗中潛入大梁,對於大梁來說,可視其為敵軍,而不必遵照使臣的規製。


    若是如此的話,就算大梁派兵將他們直接殺了,他們也無話可說。


    可讓孫樂冬不解的是,且先不說如今的西夏處於內亂,若是這些西夏人真的是想要秘密潛入大梁,那為何要找上自己?


    因為一旦找上自己的話,那他們可就暴露了。


    不過很快,孫樂冬就發現情況好像有些不太對勁。


    一般來說,前來稟報的應該是城外驛站的驛丞。


    這個驛丞對於孫樂冬來說,自然是十分熟悉。


    因為每次有外邦使臣來出使大梁,都是此人前來稟報。


    可是這次的這個驛丞,孫樂冬見他卻是眼生的很。


    而且,此人在來到鴻臚寺後,還讓孫樂冬屏退左右。


    很快,孫樂冬便意識到,此人並非是驛站的驛丞。


    就在他剛要喊手下進來的時候,此人卻是直接用匕首架在了孫樂冬的脖子上。


    被製住之後,孫樂冬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此人倒是並沒有傷害孫樂冬的意思,這時候的他,反倒是壓低了聲音。


    他告訴孫樂冬,他們都是奉命前來,為了跟李文棟商議要事。


    因為沒有大梁的公文,他們進不了京城,所以隻能出此下策。


    不過,孫樂冬還是沒有同意帶他們去見李文棟。


    畢竟,他不可能光憑此人的一麵之詞,就帶一個陌生人去見大梁的攝政王。


    倘若此事是真也就罷了,若是其中有詐,到時候麻煩的可是自己。


    此人見到這孫樂冬不同意,想了想之後,卻是放下了手中的匕首。


    他告訴孫樂冬,自己是西夏長公主李純的親隨,他們此番前來大梁,是奉了他們長公主之命,有要事與李文棟商議。


    孫樂冬聽了之後,臉色卻是有些凝重了起來。


    西夏內亂在大梁朝中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秘密,而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位西夏長公主還派人暗中來到大梁。


    顯然,這位長公主所圖之事必定非同小可。


    孫樂冬想了想之後,還是沒有點頭,而是繼續追問西夏長公主派他們前來,究竟有何要事?


    畢竟,對於孫樂冬來說,光憑此人的一番說辭,他自然不敢就這麽將此人帶去見李文棟。


    若是李文棟稍有損傷,他可吃罪不起。


    不過,那人卻還是不願多言,隻是說此事事關重大,長公主特別交代,一定要將密函親自交給李文棟。


    一聽說有密函,孫樂冬倒是眼前一亮。


    不管是對朝廷還是對秦王爺來說,他自然是要看一看這密函的內容。


    可那人還是堅持,隻????????????????有見到了李文棟,他才會將密函交出來。


    對此,孫樂冬卻是十分不悅,因此,他也不願鬆口,說是若不讓他親眼看一看那封密函,他便無法分辨此人所言到底是真是假,說不定是想要借機行刺也未可知,因此,他自然不能帶他們這些西夏人去見李文棟。


    此人聽了之後卻是告訴孫樂冬,其他人隻是為了掩人耳目,隻有自己一人去見李文棟。


    而且,此人還說,若是李文棟擔心安全,自己可以任由李文棟的手下搜身,而且可以背縛雙手。


    聽到此人這麽說,孫樂冬倒是有些猶豫了起來。


    這時候的他,倒是也已經相信了此人所言,畢竟,李文棟的身邊有不少大內侍衛,就算是他們有兵刃在手,也未必能得手,更何況是背縛雙手。


    可縱是如此,這孫樂冬還是有些猶豫。


    那人見了,卻是透露了一些消息給孫樂冬。


    按照此人的說法,李純有意與大梁重修於好,到時候,極有可能會將之前從大梁奪走的那個行省也還給大梁。


    而此事一旦促成,那孫樂冬也算是大功一件。


    此人還告訴孫樂冬,若是孫樂冬再不同意,他就去找別的官員,相信別的官員一定會帶他去見李文棟。


    而到了那個時候,這樣的功勞就落在別人的頭上了。


    孫樂冬聽了之後,覺得此人所言有理。


    在考慮了一番之後,他便將此事稟報了李文棟。


    李文棟聽了之後,倒是十分高興。


    在做了萬全的準備之後,李文棟便見了這個西夏人。


    其實,孫樂冬原本還想著能陪著李文棟一起見此人,那個時候說不定能看到密函的內容。


    可是,那天李文棟卻並沒有讓他一起見這個西夏人,因此,那封密函他自然也沒有看到。


    而且,他原本還想著等李文棟跟那個西夏人密談之後,再去見一見那個西夏人。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兩人在密談完之後,李文棟卻是派人直接將此人送出了城。


    而那些人在出城之後,便直接離開了,因此,在將那個西夏人帶去見了李文棟之後,孫樂冬便沒能再見到那些西夏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書生有點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輕親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輕親卿並收藏這個書生有點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