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時候不光是齊太後,包括大殿上的這些大臣們也都有些詫異。


    很快,齊太後便笑著說道:“就依陳大人所言!”


    而齊太後在說完之後,卻是又朝著一旁的李彧說道:“皇上以為如何?”


    李彧這時候也笑著說道:“今日是母後的生辰,一切母後說了算!”


    齊太後聽了也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就這麽定了!”


    隨後,齊太後便吩咐高公公將這兩桶魚送到禦膳房。


    就在幾個太監拎著這兩桶銀魚再次經過那些大臣身邊的時候,卻是有眼尖的大臣見到了在這兩桶銀魚之中,似乎還夾雜著一條其他什麽魚。


    這條魚看上去很小,盡管這條魚渾身都是銀白色,但是跟銀魚的顏色多少還是有些區別。


    而眼尖的大臣這時候已經看出來了,這條不是銀魚,而是跟銀魚同為太湖三白的太湖白魚。


    不過,這倒是讓他們有些不解。


    因為就在剛才,陳安晏還說這兩桶銀魚是經過了漁民的精心挑選。


    可是如今就連他們都看出來了,那漁民為何??會沒有發現?


    不過,這時候洪遂良卻是微微一笑,顯然他已經明白了陳安晏的用意。


    在這兩桶銀魚之中多了一條白魚,那豈不就是多餘?


    不過,這個時候洪遂良隻是看了陳安晏一眼之後,便繼續眼觀鼻鼻觀心。


    今日並沒有太過國事要處理,主要還是為了齊太後的生辰。


    所以,在這些官員都進獻了壽禮之後,很快便退朝了。


    今日太後的生辰宴是在晚上,不過,宮裏倒是也提前數日就已經裝扮了起來。


    盡管不及年節那時候喜慶,但在宮裏,也算是難得的熱鬧了。


    而陳安晏在出宮之後,並沒有迴吳王府,而跟著李淡一起去了韓王府。


    在最近這段時間裏,有一件事一直讓陳安晏覺得不解。


    之前齊太後放下話來,要替李琳擇婿。


    李琳早已心屬陳安晏,心中自然不願。


    而對於陳安晏來說,盡管他一直因為各種原因,覺得自己跟李琳並不合適,但他也不想讓李琳成為齊太後他們爭權的犧牲品,所以他也一直在想辦法替李琳解圍。


    而在跟李淡他們商議過之後,他們都覺得請韓王李之儀直接拒絕。


    因此,陳安晏請李淡親筆寫了書信,為了保險起見,他請萬通鏢局的人幫忙將這封信送到韓王府。


    沒過多久,他們便收到了韓王爺的迴信。


    可是韓王爺迴信的內容卻是讓他們十分不解。


    因為韓王爺似乎並沒有拒絕齊太後的“好意”。


    陳安晏和李淡在看過之後,以為韓王爺沒有明白他們的意思,於是又讓李淡寫了一封書信迴去,而這封信的內容卻是更加直接。


    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次李之儀的迴信跟之前相差無幾,看起來他似乎對於齊太後替李琳擇婿這件事並沒有什麽意見。


    無奈之下,李淡隻能繼續寫信。


    可是不知為何,李之儀對此並不反對,甚至還很支持。


    就算是李琳親筆寫信,說是自己不願意就這麽嫁人,但李之儀還是不為所動。


    無奈之下,陳安晏他們也隻能暫時放棄讓李之儀幫忙了。


    可是,對於李淡他們來說,他們都很清楚,在這之前,齊太後一直在為了自己的生辰以及阻止李彧安葬趙公公而忙碌。


    所以,他們都知道,至少在齊太後生辰之前,李琳還是“安全”的。


    不過,在後來的這段時間裏,齊太後也曾多次想要傳李琳進宮,甚至還派人直接去韓王府說媒,但都被李琳以身體不適為由推脫了。


    而今日便是齊太後的生辰。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齊太後極有可能是會在今日晚宴的時候,重提此事。


    所以剛一退朝,陳安晏便來到了韓王府想要跟李淡他們兄妹二人商議對策。


    【鑒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今日的李琳看起來卻是十分不安。


    特別是在見到陳安晏來了之後,李琳卻是立刻上前抓住了陳安晏,想問他有什麽辦法。


    陳安晏這時候卻是也搖了搖頭。


    顯然,在沒有了韓王爺的支持後,想要阻止齊太後的賜婚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琳這時候卻是直接痛哭了起來。


    這倒是讓陳安晏和李淡也有些為難。


    畢竟李琳也算是皇室宗親,在韓王??同意的情況下,齊太後若是想插手李琳的婚事,就算是李文棟也不便阻止。


    在見到李琳痛哭,李淡也隻能上前安慰兩句。


    可是,李淡還沒說上幾句話,李琳卻似乎並不領情,反而在一把退開了李淡之後,又將桌上的一個茶碗扔了出去。


    隻聽到“砰”的一聲,這個茶碗直接砸在了屋裏的一根柱子上,茶碗頓時四分五裂。


    就連李淡都被嚇了一跳。


    而陳安晏這時候卻是看著那個打碎的茶碗出了神。


    李琳見到陳安晏如此,卻是更加覺得委屈了。


    就在她剛要說些什麽的時候,陳安晏卻是眼睛一亮,說道:“郡主,我倒是有個主意!”


    這時候,李淡和李琳都有些激動。


    而在陳安晏將他的主意告訴兩人後,這兩人卻是再次猶豫了起來。


    隻見李淡皺著眉問道:“陳大人,這真的管用嗎?”


    陳安晏卻是微微一歎,說道:“眼下也沒有別的辦法了,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在今晚的宴席上,齊太後必然會提及此事,若是不提早封住她的口,恐怕她今日便要賜婚了!”


    一聽到“賜婚”二字,李琳卻是不再猶豫,連忙像是小雞吃米一般,一邊點著頭一邊說道:“就依你就依你!”


    隻見她說完之後又立刻看向了李淡。


    看得出來,李淡還是有些猶豫。


    不過,盡管他還不知道自己的父王為何要那樣迴信,但為了李琳的幸福,他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說道:“就依陳大人的!”


    見到李淡兄妹二人都同意了,陳安晏倒是也放心了。


    隨後,陳安晏便離開了韓王府。


    不過,他並沒有迴吳王府,而是去了慶元樓。


    盡管如今這慶元樓已經被萬通鏢局買下,這裏麵的掌櫃和夥計都是萬通鏢局的人,但自從在城裏有了皮貨鋪以及王府對麵這兩個跟萬通鏢局秘密聯絡之地後,陳安晏已經很少來這慶元樓了。


    不過,那兩個地方隻能在晚上傳遞消息,而這時候,陳安晏卻是有件事想請萬通鏢局的人幫忙。


    在吃了一碗餛飩之後,陳安晏在離開了慶元樓,迴到了吳王府。


    在稍稍歇息了片刻之後,便有人來催促,說是時候不早了,得早點進宮。


    陳安晏倒是已經有了之前過年節的經曆,知道按照慣例,他們都要提前進宮。


    在向薛啟堂要了些丹藥之後,陳安晏便跟著那些侍衛進宮了。


    其實,這個時候還不到申時,不過,大部分的官員都已經到了。


    不過,因為齊太後還沒有到,所以李文棟還有那幾位顧明大臣還在他們各自的班房,隻要齊太後準備好了,便會有太監前來通知他們,所以倒是也不會耽擱。


    至於其他大臣,這時候因為李彧和齊太後他們都不在,所以他們倒是也十分放鬆的在閑聊。


    陳安晏遠遠的看了他們一眼。


    這時候,一旁的小太監卻是直接將陳安晏朝著禦書房引去。


    陳安晏見了,卻是有些奇怪的問道:“怎麽?莫非是皇上要傳本官前去?”


    那個太監聽了,卻是立刻笑著說道:“奴婢是猜測陳大人跟裏麵的那些大人都聊不到一處去,而且陳大人之前每次進宮,都會去皇上那裏,所以……”


    陳安晏聽了,??卻是點了點頭。


    不過,他卻是輕咳了一聲,說道:“本官就不去禦書房了!”


    說完之後,陳安晏卻是直接朝著那些官員走去。


    那些官員見到陳安晏來到這裏,似乎也有些意外。


    顯然,他們心裏所想,跟之前的那個太監一樣。


    不過,既然到了這裏,倒是也有不少官員跟陳安晏打招唿。


    一一還禮之後,陳安晏便直接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而在陳安晏進來之後,這些官員說話的聲音卻小了很多。


    顯然,似乎陳安晏來到這裏之後,他們多少有些不太自在。


    不過,在這些官員之中,也有例外,那便是禮部尚書洪遂良。


    他在宮裏並沒有班房,所以他也早早的來到了這裏。


    見到洪遂良前來,陳安晏立刻上前行禮。


    洪遂良卻是直接擺了擺手,隨後卻是笑著說道:“陳大人,本官可是聽說,你已經許久沒有去會同館了,莫非身子還是不舒服?”


    陳安晏聽了,卻是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說道:“也不瞞尚書大人,之前下官是想要躲著魏尚書和崔尚書,最近這段時間卻是另有要事,所以的確有一段時間沒去會同館了,還請尚書大人恕罪!”


    洪遂良這時候卻是大笑了起來,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生氣。


    不過,這卻是讓陳安晏更加尷尬了。


    這時候,陳安晏似乎想到了什麽,有些無奈的說道;“不光是會同館,下官這個皇上伴讀,也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進宮陪皇上讀書了!”


    洪遂良聽了隻是默默的點了點頭。


    隨後,他卻是朝著禦書房的方向拱了拱手,說道:“不過,本官倒是聽說了,在這段時間裏皇上不論是讀書還是處理朝政,都十分用功,甚至要比趙公公在世的時候更加認真,想來陳大人也費了一番心血!”


    陳安晏聽了,卻是連忙說道:“尚書大人言重了,皇上本就聰慧,想來是因為趙公公的去世,讓他振作了起來,下官不敢居功!”


    洪遂良看上去似乎對陳安晏的迴答十分滿意。


    隻見他點了點頭,說道:“不管是誰的功勞,這也算是一件喜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書生有點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輕輕親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輕輕親卿並收藏這個書生有點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