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作者菌在這裏,跟所有的讀者老爺道一聲歉。


    對不起。


    這本書準備完本了。


    不過,這章最後,作者菌會將之後的全部劇情,概要地寫出來,勉強算是給讀者老爺們一個交代,希望讀者老爺們不要嫌棄。


    另外,說完本,是告訴投資了的讀者老爺放心,不會讓你們投資失敗的。


    通俗來說,就是入宮吧。


    作者菌第一次寫書,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一開始的準備也不夠充分,以致於踩雷無數,毒點遍地。


    寫作的過程當中,在讀者老爺們的意見之下,作者菌已經取長補短了,希望下本書,能寫得更好。


    而太監的原因還有一個。


    臨近年終,這個月開始,作者菌的現實工作又會忙起來,更新可能會很不穩定。


    因此,與其讓讀者老爺們煩惱,不如將劇情全都放出來,了結心結。


    最後,再跟讀者老爺們說一聲抱歉。


    如果作者菌有空寫出下一本書,希望還能得到讀者老爺們的支持。


    到時候新書的宣傳也會發在這本書裏,喜歡的讀者老爺可以不刪除書架。


    新書的構想作者菌已經有了,類型與這本還是一樣。


    圍繞朝堂江湖,內爭國戰來寫。


    不過,新書的路線,與本書完全不同,敬請讀者老爺們期待。


    好了,廢話不多說,下麵便是這本書之後的高潮劇情。


    ……


    麵見完弘運帝之後,方平安在返迴孤山的路上,遭遇幕後之人派出的五品高手。


    結果,方平安憑借一身超乎尋常的底牌,險些反殺那名五品。


    最終李升趕到,那人逃走。


    迴到京臨,稟報高弘義。


    高弘義下令徹查近來京臨四周的高手身份。


    其實方平安與高弘義早就商議過了,以方平安為誘餌,讓對方的主動出手,變成他們尋找破綻的契機。


    伏筆就是方平安那日迴京臨之時,在城門口感覺到的有人盯自己,那就是高弘義安排的眼線。


    然後便是雲鹿詩會,言誨以二品鴻儒境的姿態,強勢登場,震驚世人。


    不久之後,高弘義抓住了那名還沒來得及逃出京臨的五品高手。


    方平安請來言誨,言誨主要治禮,以儒家的另一本領,通過自身鑽研的儒道,可以施展出相關的能力。


    因為擅長治禮,言誨可以讓那名五品主動坦白,說出真相。


    另外,擅長不同的領域,能夠施展的能力也不同,有兵法、治學、治國、治軍,等等。


    最終,逼問出了衛國公夏侯文確實已經叛變,然後準備圍剿夏侯文。


    與此同時,朝廷以準備決一死戰的理由,向南境增兵,但全部都是忠於朝廷皇帝的精銳之軍。


    名為增兵,實則包圍南境。


    然後故意在圍剿的過程當中放走夏侯文,讓他主動引路,逃往南境,再將叛軍一網打盡。


    而後故意放出虛假消息,讓蠱族進攻大乾,再將蠱族一網打盡。


    蠱族重傷,逃走一小部分,不成氣候,幾月之內,被大乾覆滅。


    這場戰役精彩之處,便是孟昱與蠱族的族長鬥法。


    蠱族族長,原是大乾子民,與孟昱是同門師兄弟。


    內憂外患均解,大乾更是大獲全勝,收繳物資軍械無數,國力恢複不少。


    京臨這邊,道家的人通過方平安身上的功德,找到了他。


    道門因為多年之前涉世太深,身負太多因果,受到天道懲罰,不得再入紅塵,而方平安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希望。


    方平安身上的天道功德,是最純粹的功德,可以淨化因果業力。


    在道家的人看來,方平安就是天命之子,是能拯救蒼生,拯救他們道門的人。


    方平安受邀,前往東方道門修行,入品道境。


    道門與大乾,乃至更多國家都有聯係。


    因為道門雖不能入世,但卻可以入朝,以國運之力為庇護,行走世間。


    方平安學成迴歸之後,介入奪嫡之爭,選中五皇子靖王。


    並且請求雲鹿書院、太醫院、相國府三方,扶持靖王。


    理由是大乾衰弱之時,不能再固守成規,立嫡立長,而是要立德立賢。


    關於天道懲罰,是天道維係世間均衡的手段。


    巫族因為上古與妖族的大戰,殺戮太深,破壞太重,受到天道懲罰。


    一個時期之內,頂尖戰力數量固定,不能再多。


    比如同一時間,隻能存在十二位大祭司,和十二位大巫。


    大乾,因為當年以武立國,起義奪權,百姓遭殃,血腥太多,受到天道懲罰。


    境內會誕生獨有的怨靈,怨靈不除,除了會影響國運以外,還會讓百姓戾氣愈深,最終爆發叛亂。


    如果不及時除怨,便會讓大乾,成也叛亂,敗也叛亂。


    蠱族與佛門,也有不同的天道懲罰。


    相反,除了天道懲罰,也有天道獎勵。


    大乾獨有的物產,孕育了獨有的造器體係。


    巫族境內,長達幾百上千年,一直誕生弱小的妖族,供他們食用,飛速提升實力。


    等等。


    後期,方平安在知道這些隱秘之後,會謀算天道,獲得天道獎勵,利用天道懲罰,征戰四方。


    不久,後土部落請求許立迴歸,方平安被封為使者一同前往北地。


    許立的真實身份,乃是後土部落,以後土祖巫遺留的唯一一滴精血轉世而生。


    本來後土部落是想利用這滴精血,讓後土祖巫重現人世,但精血太少,失敗了,隻轉世出了具備祖巫血脈的許立,而沒有誕生祖巫的意識。


    在北地巫族,有能讓許立體內血脈徹底覺醒的地方與儀式。


    覺醒之後,許立有不到一成的可能成為真正的後土祖巫,還有超過九成的可能,實力飛躍,還是自己。


    最終,許立還是自己,且實力已是堪比巫族戰巫,熟悉自身力量之後,將會遠勝巫族全部的十二大巫、十二大祭司。


    也因他的祖巫血脈,可以壓製全部巫族之人,許立成為了巫族十二部落的共主族長。


    在大乾的相助,與許立的出手之下,巫族開始橫掃北地勢力。


    與此同時,得知消息的西方,進攻大乾,大乾分身乏術。


    方平安以天命之子的身份,請來東方道門相助。


    佛道大戰,拉開序幕。


    大乾與道門大勝,大乾借此機會,幾乎一統天下。


    最後,便是方平安與天道之間的博弈。


    方式是,方平安發現了可以限製天道的力量,生靈之力。


    天道,可以看做是先天而成的天地主宰,而生靈之力,則是由天地之間全部生靈形成的意誌,為後天的天地主宰。


    最終的結果是,天道不會、不能、也沒辦法被消滅,但會與生靈之力達成平衡。


    天道,不能再以一己之力,給予懲罰獎勵,更不能肆意左右天地大勢。


    本書完。


    值得一提,妖族這個角色。


    在北地,妖族被巫族食用;在南境,妖族被蠱族利用;在西方,妖族被佛門馴服;在東邊,妖族被道門鎮壓;在大乾,妖族隻能隱伏。


    全天下,各個事件之中均有妖族的身影,但妖族都沒得到一點好處,偶爾可見高光。


    隻有妖族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


    如果有讀者老爺對這本書的設定和伏筆感興趣,可以在本章說裏留言,作者菌看到之後會第一時間解答。


    以上,由衷感謝讀者老爺們一直以來的支持。


    讀者老爺們,期待我們的再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除怨司當刑部尚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梅嶺長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梅嶺長蘇並收藏我在除怨司當刑部尚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