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大爺一聽全然沒了脾氣,暗惱自已剛才不好好說話:
“是為父不對……”
哄完驚覺自已被閨女帶溝裏,把自個要問的重點給帶過去了,他板起臉,十分嚴肅地正指問題重點:
“為父沒問你掉眼淚的事兒!為父是想問問你,先前你在你母親墓前說要好好活到壽終正寢,方將又說會早早丟了性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夜十一滿臉無辜:“女兒想活到壽終正寢,不想早早丟了性命,難道不對麽?”
“對……”對得夜大爺無言以對。
“女兒在母親跟前說要好好活到壽終正寢,是為了安母親在天有靈的慈母之心。”夜十一認真道,“女兒沒了母親,已是喪母長女,倘不是女兒有個皇帝舅舅、尚書祖父、附馬父親、侍郎二叔,女兒莫說到數十年後的壽元如何,就是眼前女兒長大及笄,那親事都是一等一的艱難。”
夜大爺點頭:“這話是……”
這結親有五不娶,逆家女不娶,亂家女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惡疾不娶,喪婦長女不娶。
尋常人家的喪母長女,可不就是一論親便會困難重重,遭諸多門第挑三揀四麽,閨女才七歲,竟然思慮得這般遠了,可見他二弟說得不錯,閨女確實是思慮過重了。
還沒等夜大爺再問再勸,夜十一已然接著往下擺事實話輕重:
“便是女兒親事不愁,可女兒嫁人後,在夫家過得如何,是否夫妻和睦、公婆慈善、妯娌融恰、姑嫂喜樂,父親不管麽?便是這些都安好,女兒在夫家何以為靠,除了子嗣,便是娘家,母親薨逝,旭哥兒尚小,女兒子嗣是否順遂,父親也不管麽?祖父與二叔再疼惜女兒,到底祖父不僅女兒一個孫女兒,二叔亦非女兒親父,縱他們再待女兒萬般好,還能親過父親去?父親真心待母親,最重母親,母親卻是最放心不下女兒,連臨走前都緊抓著女兒的手,說女兒是姑娘家,往後要嫁到別人家去,且這個別人家也必定不凡。母親說她尚在還好,能親自護著女兒,然母親不在,女兒所嫁夫家能否真心善待女兒,莫說母親已不在,便是皇帝舅舅能掌天下事兒,可皇帝舅舅能管進人心黑白去麽?這世間多少陰奉陽違,多少白麵皮黑心肝,多少捧高踩低權衡利弊,想必女兒嫁了,旭哥兒亦未及冠,便是有心護著女兒這長姐,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莫非父親與母親一世情緣,圖的便是與母親的鶼鰈情深比翼雙飛,母親不在,父親也得跟著離開不可,再不管女兒與旭哥兒的死活了麽?!”
直到夜十一表明她此番到寒時居的目的,是要討了紫晶手珠迴去,夜大爺默默親自去取了來,夜十一捧著裝紫晶水珠的木盒子離開寒時居時,夜大爺耳邊仍一遍一遍響著夜十一那長且沉的一番剖言。
許久,沉默不語。
阿蒼奉命去請方太醫,方太醫府上一見是葭寧長公主的牌子,自是不敢怠慢,好茶好點心給阿蒼奉上,並立刻就派了家仆往太醫院去,告知方太醫。
方太醫一聽家仆說是靜國公府的大小姐不舒服,拿著葭寧長公主的牌子請過府看病,同他在旁一起搗鼓藥材的其他倆太醫,一被驚得手抖了抖,一被震得瞠目結舌,唯他一臉平靜:
“慌什麽?葭寧長公主薨後,牌子與公主府雖被內務府同時收迴,然後來皇上又派文總管將葭寧長公主的牌子親送到夜大小姐手裏,這是讓夜大小姐繼續用的意思,夜大小姐用它來請我過府看病,有何大驚小怪的?”
誠然不是這倆太醫見識短,而是這事兒闔京城沒幾人知道啊!
方太醫會知道也是因著先時葭寧長公主在世時,他在公主府任專用醫官,此番永安帝再將牌子賜與夜十一使用,文總管一從靜國公府出來,後腳便到了他府上,奉了永安帝的口喻告知他這件事兒,說夜十一並非公主之尊,讓他繼續為專屬醫官不太符合禮法,但既然永安帝將葭寧長公主的牌子給了夜十一,那麽夜十一往後的康健可就落在他身上了,命他多加照顧。
莫說永安帝連口喻都下了,就憑往日在長公主府任專用醫官時,葭寧長公主待他不薄,夜大爺亦是厚待有加,夜十一與夜旭雖年紀小,對他亦是禮數周全,從未仗勢欺人,他便不會放任夜十一夜旭姐弟倆康健有礙,而放任不管。
太醫院裏有多少太醫遭受貴人辱罵冷眼,重則更甚累及家人族人,方家世代供職太醫院,這些事情自他小時拔尖,被當成下一代供職太醫院的方家子弟起,他便聽過不少。
方太醫對夜十一夜旭身子是否康健十分上心,剛得家仆遞話遞到太醫院讓他知曉,下刻他便匆匆提著醫藥箱出了太醫院,囑來報的家仆趕緊迴府去告知阿蒼來去後,他便坐上方家大車,風火直接往靜國公府趕。
到靜國公府時,夜十一正從寒時居迴到清寧院,沒坐多久,正沉思於不知能否就此打消夜大爺欲斷紅塵出家的念頭時,阿蒼阿茫還未迴,一個二等丫寰來稟:
“大小姐,方太醫到了!”
夜十一坐直歪在榻上的身子:“快請方太醫到清風堂看茶。”
阿蒼迴來得早些,阿茫還未迴,她進清風堂迴稟夜十一後,便聽夜十一吩咐道:
“你去把清風堂院子廊下的丫寰們打發了,再親自守在堂外廊下,誰也不準靠近半步!”
方太醫尚不知何事兒,但見這陣仗,年過半百的他已料到夜十一請他來,並非真的看病,而是有重要的事兒。
阿蒼應了,先清空清風堂外院子裏各站於折廊下守著的小丫寰們,再親自守在清風堂外嚴陣以待。
一切就緒,夜十一指了指到清風堂時,她親自提過來的食盒,又指了指同放於桌麵上的兩個小木盒子:
“方太醫,此番你也看到了,十一並非真是請方太醫來診脈看病的,而是請方太醫來替十一驗驗這三樣東西。”
“是為父不對……”
哄完驚覺自已被閨女帶溝裏,把自個要問的重點給帶過去了,他板起臉,十分嚴肅地正指問題重點:
“為父沒問你掉眼淚的事兒!為父是想問問你,先前你在你母親墓前說要好好活到壽終正寢,方將又說會早早丟了性命,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兒?”
夜十一滿臉無辜:“女兒想活到壽終正寢,不想早早丟了性命,難道不對麽?”
“對……”對得夜大爺無言以對。
“女兒在母親跟前說要好好活到壽終正寢,是為了安母親在天有靈的慈母之心。”夜十一認真道,“女兒沒了母親,已是喪母長女,倘不是女兒有個皇帝舅舅、尚書祖父、附馬父親、侍郎二叔,女兒莫說到數十年後的壽元如何,就是眼前女兒長大及笄,那親事都是一等一的艱難。”
夜大爺點頭:“這話是……”
這結親有五不娶,逆家女不娶,亂家女不娶,世有刑人不娶,世有惡疾不娶,喪婦長女不娶。
尋常人家的喪母長女,可不就是一論親便會困難重重,遭諸多門第挑三揀四麽,閨女才七歲,竟然思慮得這般遠了,可見他二弟說得不錯,閨女確實是思慮過重了。
還沒等夜大爺再問再勸,夜十一已然接著往下擺事實話輕重:
“便是女兒親事不愁,可女兒嫁人後,在夫家過得如何,是否夫妻和睦、公婆慈善、妯娌融恰、姑嫂喜樂,父親不管麽?便是這些都安好,女兒在夫家何以為靠,除了子嗣,便是娘家,母親薨逝,旭哥兒尚小,女兒子嗣是否順遂,父親也不管麽?祖父與二叔再疼惜女兒,到底祖父不僅女兒一個孫女兒,二叔亦非女兒親父,縱他們再待女兒萬般好,還能親過父親去?父親真心待母親,最重母親,母親卻是最放心不下女兒,連臨走前都緊抓著女兒的手,說女兒是姑娘家,往後要嫁到別人家去,且這個別人家也必定不凡。母親說她尚在還好,能親自護著女兒,然母親不在,女兒所嫁夫家能否真心善待女兒,莫說母親已不在,便是皇帝舅舅能掌天下事兒,可皇帝舅舅能管進人心黑白去麽?這世間多少陰奉陽違,多少白麵皮黑心肝,多少捧高踩低權衡利弊,想必女兒嫁了,旭哥兒亦未及冠,便是有心護著女兒這長姐,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莫非父親與母親一世情緣,圖的便是與母親的鶼鰈情深比翼雙飛,母親不在,父親也得跟著離開不可,再不管女兒與旭哥兒的死活了麽?!”
直到夜十一表明她此番到寒時居的目的,是要討了紫晶手珠迴去,夜大爺默默親自去取了來,夜十一捧著裝紫晶水珠的木盒子離開寒時居時,夜大爺耳邊仍一遍一遍響著夜十一那長且沉的一番剖言。
許久,沉默不語。
阿蒼奉命去請方太醫,方太醫府上一見是葭寧長公主的牌子,自是不敢怠慢,好茶好點心給阿蒼奉上,並立刻就派了家仆往太醫院去,告知方太醫。
方太醫一聽家仆說是靜國公府的大小姐不舒服,拿著葭寧長公主的牌子請過府看病,同他在旁一起搗鼓藥材的其他倆太醫,一被驚得手抖了抖,一被震得瞠目結舌,唯他一臉平靜:
“慌什麽?葭寧長公主薨後,牌子與公主府雖被內務府同時收迴,然後來皇上又派文總管將葭寧長公主的牌子親送到夜大小姐手裏,這是讓夜大小姐繼續用的意思,夜大小姐用它來請我過府看病,有何大驚小怪的?”
誠然不是這倆太醫見識短,而是這事兒闔京城沒幾人知道啊!
方太醫會知道也是因著先時葭寧長公主在世時,他在公主府任專用醫官,此番永安帝再將牌子賜與夜十一使用,文總管一從靜國公府出來,後腳便到了他府上,奉了永安帝的口喻告知他這件事兒,說夜十一並非公主之尊,讓他繼續為專屬醫官不太符合禮法,但既然永安帝將葭寧長公主的牌子給了夜十一,那麽夜十一往後的康健可就落在他身上了,命他多加照顧。
莫說永安帝連口喻都下了,就憑往日在長公主府任專用醫官時,葭寧長公主待他不薄,夜大爺亦是厚待有加,夜十一與夜旭雖年紀小,對他亦是禮數周全,從未仗勢欺人,他便不會放任夜十一夜旭姐弟倆康健有礙,而放任不管。
太醫院裏有多少太醫遭受貴人辱罵冷眼,重則更甚累及家人族人,方家世代供職太醫院,這些事情自他小時拔尖,被當成下一代供職太醫院的方家子弟起,他便聽過不少。
方太醫對夜十一夜旭身子是否康健十分上心,剛得家仆遞話遞到太醫院讓他知曉,下刻他便匆匆提著醫藥箱出了太醫院,囑來報的家仆趕緊迴府去告知阿蒼來去後,他便坐上方家大車,風火直接往靜國公府趕。
到靜國公府時,夜十一正從寒時居迴到清寧院,沒坐多久,正沉思於不知能否就此打消夜大爺欲斷紅塵出家的念頭時,阿蒼阿茫還未迴,一個二等丫寰來稟:
“大小姐,方太醫到了!”
夜十一坐直歪在榻上的身子:“快請方太醫到清風堂看茶。”
阿蒼迴來得早些,阿茫還未迴,她進清風堂迴稟夜十一後,便聽夜十一吩咐道:
“你去把清風堂院子廊下的丫寰們打發了,再親自守在堂外廊下,誰也不準靠近半步!”
方太醫尚不知何事兒,但見這陣仗,年過半百的他已料到夜十一請他來,並非真的看病,而是有重要的事兒。
阿蒼應了,先清空清風堂外院子裏各站於折廊下守著的小丫寰們,再親自守在清風堂外嚴陣以待。
一切就緒,夜十一指了指到清風堂時,她親自提過來的食盒,又指了指同放於桌麵上的兩個小木盒子:
“方太醫,此番你也看到了,十一並非真是請方太醫來診脈看病的,而是請方太醫來替十一驗驗這三樣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