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堅定信念]第三百一十章:景雲寺(上)
------------
第三百一十章:景雲寺(上)
迴到了翠雲樓之後,楊丹心等三人按照預定的方案早早地入睡了,由於拋開了所有的恩恩怨怨,三人都感覺睡得特別的香甜,一覺醒來的時候,天空的啟明星已經升起在東方的地平線之上,透過花窗,遠遠望去,是那麽的明亮,配上那露出了魚肚白的天空,讓人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到來。
時間的緊迫,不得不使楊丹心等三人作出盡快的決斷,毫不猶豫地起身背上包袱和幹糧西出西安,上了離開西安的道路。
這是一條“絲綢之路”的東段,通往河西走廊的道路,經過幾天的奔波,來到了逢義山。
這逢義山屬於六盤山脈,山基以紫色砂岩、砂爍岩及頁岩組成,遠遠望去,峰巒疊嶂,怪石嶙峋,山中流水,風景秀麗。
“景雲寺”就位於這逢義山山峰之上,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也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唐王朝曾在這裏設立了“石門關”,直接製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裏有著“關中咽喉”之稱。在宋代,這裏又是懷得軍駐地平夏城的險要關隘。
這“景雲寺”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寺,石窟寺簡稱石窟,依山開鑿建造的佛教寺院,起源於天竺,是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和弟子們坐禪說法的場所,也被稱為“石室”,約在東漢以後隨佛教經西域傳入,北魏至隋唐為興盛期,各地開鑿大量新窟,唐朝以後漸衰,建築形式分為中心柱和無中心柱兩種,在河畔山崖或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佛教寺院或僧舍,其內或雕刻或泥塑佛像,頂部和四壁敷以泥胎後繪畫或雕刻。
“景雲寺”始建於北魏,經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朝代的繼續營造修繕,成為了“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個規模最大的佛寺,也叫“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意為“寶山”,據佛經《時輪經》記載,地球是由風、火、水、土、空五種本原物質和七金山、須彌山等構成的。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再其上為金輪。在藏族古老的苯教創世說中,有位名叫南喀東丹曲格的國王擁有地、水、火、風、空五種本原物質,法師將它們收集起來,放入體內,輕輕地哈氣,吹起了風,當風以光輪的形式旋轉起來的時候就出現了火,火越吹越旺,火的熱氣和帶有涼意的風產生了露(水),在露珠上出現了微粒,這些微粒反過來又被風吹落,堆積起來形成了山,這就是須彌山。
這“景雲寺”坐落在這逢義山(又叫須彌山)上,擁有一百五十多座石窟,分布在綿延四裏多的八座山峰之上,形成了數峰並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自南而北有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鬆樹窪、三個窟、黑石溝等八區。
最引人注目的是逢義山入口處的彌勒大坐佛,高坐於唐代大中三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身披袈裟,頭留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看上去十分的壯觀。
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雲霧繚繞,耳畔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鬆組成了這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子孫宮是“景雲寺”北魏石窟群,多是一丈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石窟,塔柱四麵分層開龕造像。
而圓光寺、相國寺則是北周石窟群,都是平麵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麵各開一大龕,四壁亦開龕,有的一壁三龕,龕形雕飾華麗,還有一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組成,主室十分寬大,是“景雲寺”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後壁通寬的寶壇上,並列三尊坐佛,雄偉壯觀,是北周佛像中最罕見的傑作。
相國寺以北,分布著隋唐時的石窟,數量最多,一般一丈五尺見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設馬蹄形佛壇,成鋪的造像配置壇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不另開龕。
桃花洞是一座大窟,主室內有近兩丈高的中心柱,柱的四麵和壁麵開的是大龕,有一種磅礴的氣勢。
自從西行踏出西安,到達這“景雲寺”的時候,就如從四川的廣元到西安之時,使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倍感辛勞,隻不過沒有出川之路那麽驚險,但到達這裏之時依然是人困馬乏了。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秋陽高高地掛在了天空,餘威也嶄露頭角,那泛白的陽光灑在了大地之上,也灑在了這“逢義山”的每一個山峰之上,熱氣隨之升騰。
楊丹心等三人在大佛樓下麵的山腳下停下了馬來,每人的臉上不但都掛起了汗滴,而且風塵仆仆,被揚起的灰塵將一張張臉糊得花裏古稀的,仰望著大佛樓那彌勒大座佛,三人都虔誠合十,心中默默地向佛祖禱告,祈求著佛祖的保佑。
這時,從那大佛樓前拜佛的幾個人中走出一人,向山下走來,那打扮,完完全全是一個僧人,寬大的僧袍裹著那瘦削的身軀,不幹不淨的臉上雖然也留有汗跡,卻掩不住那一雙精芒四射而又機靈的眸子,隻是頭頂之上少了戒疤,不過卻一眼能看出來這僧人打扮之人的年齡並不大,充其量不過二十來歲。
那人下得大佛樓來,來到了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的跟前,單掌在胸前一豎,並向楊丹心等三人每人鞠躬一次,表現出十分的虔誠:“阿彌陀佛三位施主,貧僧有禮了”
“大師客氣了敢問大師,你與我等相見,不知道是結緣還是……?”楊丹心也雙手合十,以虔誠的態度問道。
“阿彌陀佛施主們相貌非凡,貧僧很想與施主結緣,可就不知道施主給不給貧僧這個臉麵?”那僧人眼光逐一從楊丹心三人臉上掃過之後,誇獎之餘,虔誠地問道。
“與佛結緣,是我等的榮幸”楊丹心的態度依然虔誠,看不出有其他的想法,但內心深處已起疑竇,隨即將話一轉,“隻是,我等趕路要緊,不敢在此逗留,還請大師莫怪”說完之後,向大佛樓內的大座佛合十默拜了一會,之後牽著馬匹就要往前走。
柳青青和柳楚楚二話不說,趕緊就要跟在楊丹心的後麵,離開大佛樓。
“可惜啊可惜”楊丹心剛剛牽著馬準備離開之時,那僧人表現出十分遺憾的神色,頭還輕輕地擺動了起來。
“可惜什麽?”楊丹心聽那僧人如此一說,好奇之心頓起,繼而轉身問道。
“可惜我的第一次結緣,施主卻不給麵子,白白地讓我這一罐‘碧螺春’浪費了”那僧人一邊說,一邊從腰間拿出一個雕刻精致的有蓋小竹罐,打開蓋子嗅了嗅,“從大地來,就迴大地去吧”隨後向大地一拋灑。
“等等”楊丹心話音剛落之時,那僧人已經將一罐碧螺春拋灑了出去。
“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好茶果然是‘洞庭碧螺春’。此茶衝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人”楊丹心剛剛出聲阻止的同時,陡然施展淩波逍遙遊,猶如閃電一般,一把搶過那僧人手中的竹罐,還沒有等到茶葉落地之時,就被楊丹心用那竹罐全數給接住了,看著竹罐中的茶葉,大加讚賞。
手牽著馬匹的柳青青和柳楚楚兩人聽楊丹心說出這話之時,也不約而同地看著手中拿著竹罐的楊丹心,臉上也露出了淡淡的驚詫之色。
“少俠真是茶道中人一看就能道出這‘洞庭碧螺春’的奧旨,令貧僧佩服不已”那僧人幾時見過如此快捷的身手?一下愣在了當場,聽得楊丹心說出了“洞庭碧螺春”的外觀成色之時,才從驚呆了的狀況中醒悟過來,臉上不覺地露出了尷尬的神色來,但口中卻讚歎不已,隨後有從腰間拿出一個竹罐來,“貧僧還有一種茶,望少俠鑒賞鑒賞”說完之後,向四周旋轉地一拋灑。
哪知到楊丹心將手中的“洞庭碧螺春”一下傾倒在了衣袂之上包著之時,一揚手中的竹罐,那僧人拋灑出的茶葉恰如一條蜿蜒的活蛇一般,順著一個方向,優美地一一落在了楊丹心手中的竹罐之內。
“細扁微曲,狀如雀舌。”楊丹心將竹罐拿在眼前往罐中蹙眉一看道,隨後拿在鼻前一嗅,眉毛隨之一舒展,“香如白蘭。”隨即將竹罐一抖,一片茶葉升在空中,挽出一道弧線,將口一張之際,飛進了楊丹心的口中,“味醇迴甘隻有在高山密林,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才能蘊成這樣良好的品質。也隻有在黃山桃花峰的雲穀寺、鬆穀庵、吊橋庵、慈光閣及半寺的周圍才有這樣的茶樹。在下沒有猜錯的話,這茶就是‘黃山毛峰’”
“好好好手段好眼力”
隨著這聲音的到來,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轉身向聲音來源方向看去,這時隻見又一僧人從大佛樓拍著手走了下來,“這般知音,如不能結緣,失之交臂,就是貧僧等的遺憾了少俠,貧僧在桃花洞前也準備了一壺好水,一罐好茶,還望少俠光臨品嚐鑒賞”
“哈哈哈我小子今天走運了,沒有想到這西行的路上還能品嚐到極品名茶,實乃三生有幸”看樣子,楊丹心顯得很是開心,剛才柳青青和柳楚楚都已經見識過他的手段,也想再看看楊丹心到底有多少家底,聽楊丹心這麽一說,她們相互看了看,也就沒有提出異議,反而向投來目光的楊丹心點了點頭,楊丹心隨後堅定地道,“請請大師帶路”
※※※※※※※※※※※※※※※※※※※※※※※※※※※※※※※※※※※※※※※※※※※※※※※※※※※※※※※※※※※※※※※※※
原創首發《神箭遺恨》
------------
第三百一十章:景雲寺(上)
迴到了翠雲樓之後,楊丹心等三人按照預定的方案早早地入睡了,由於拋開了所有的恩恩怨怨,三人都感覺睡得特別的香甜,一覺醒來的時候,天空的啟明星已經升起在東方的地平線之上,透過花窗,遠遠望去,是那麽的明亮,配上那露出了魚肚白的天空,讓人感到了良辰美景的到來。
時間的緊迫,不得不使楊丹心等三人作出盡快的決斷,毫不猶豫地起身背上包袱和幹糧西出西安,上了離開西安的道路。
這是一條“絲綢之路”的東段,通往河西走廊的道路,經過幾天的奔波,來到了逢義山。
這逢義山屬於六盤山脈,山基以紫色砂岩、砂爍岩及頁岩組成,遠遠望去,峰巒疊嶂,怪石嶙峋,山中流水,風景秀麗。
“景雲寺”就位於這逢義山山峰之上,所處的位置自古以來就是中原通往河西走廊、大漠南北的交通樞紐和戰略要地,也是“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必經之地,是西安到西域的最短的必經之地。唐王朝曾在這裏設立了“石門關”,直接製約著中原與西域的軍事與交通,使這裏有著“關中咽喉”之稱。在宋代,這裏又是懷得軍駐地平夏城的險要關隘。
這“景雲寺”是“絲綢之路”上著名的佛教石窟寺,石窟寺簡稱石窟,依山開鑿建造的佛教寺院,起源於天竺,是佛教創始人釋迦摩尼和弟子們坐禪說法的場所,也被稱為“石室”,約在東漢以後隨佛教經西域傳入,北魏至隋唐為興盛期,各地開鑿大量新窟,唐朝以後漸衰,建築形式分為中心柱和無中心柱兩種,在河畔山崖或石壁上開鑿出來的佛教寺院或僧舍,其內或雕刻或泥塑佛像,頂部和四壁敷以泥胎後繪畫或雕刻。
“景雲寺”始建於北魏,經西魏、北周、隋、唐、宋等朝代的繼續營造修繕,成為了“絲綢之路”西出長安後第一個規模最大的佛寺,也叫“須彌山石窟”。
須彌山,意為“寶山”,據佛經《時輪經》記載,地球是由風、火、水、土、空五種本原物質和七金山、須彌山等構成的。世界之最下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再其上為金輪。在藏族古老的苯教創世說中,有位名叫南喀東丹曲格的國王擁有地、水、火、風、空五種本原物質,法師將它們收集起來,放入體內,輕輕地哈氣,吹起了風,當風以光輪的形式旋轉起來的時候就出現了火,火越吹越旺,火的熱氣和帶有涼意的風產生了露(水),在露珠上出現了微粒,這些微粒反過來又被風吹落,堆積起來形成了山,這就是須彌山。
這“景雲寺”坐落在這逢義山(又叫須彌山)上,擁有一百五十多座石窟,分布在綿延四裏多的八座山峰之上,形成了數峰並舉、山形變幻、曲徑通幽、對景叢生的奇特布局,自南而北有大佛樓、子孫宮、圓光寺、相國寺、桃花洞、鬆樹窪、三個窟、黑石溝等八區。
最引人注目的是逢義山入口處的彌勒大坐佛,高坐於唐代大中三年開鑿的一個馬蹄形石窟內,身披袈裟,頭留螺髻,臉如滿月,雙耳垂肩,神情莊重,看上去十分的壯觀。
站在大佛的腳下,眼前似有雲霧繚繞,耳畔隱聽山泉叮咚,山、石、霧、鬆組成了這大西北黃土高原上獨特的山水畫卷。
子孫宮是“景雲寺”北魏石窟群,多是一丈見方的中心塔柱式石窟,塔柱四麵分層開龕造像。
而圓光寺、相國寺則是北周石窟群,都是平麵方形的中心塔柱式窟,塔柱每麵各開一大龕,四壁亦開龕,有的一壁三龕,龕形雕飾華麗,還有一窟由前室、主室和左右耳室四部分組成,主室十分寬大,是“景雲寺”最大的中心柱式窟。後壁通寬的寶壇上,並列三尊坐佛,雄偉壯觀,是北周佛像中最罕見的傑作。
相國寺以北,分布著隋唐時的石窟,數量最多,一般一丈五尺見方,沿正壁和左右壁設馬蹄形佛壇,成鋪的造像配置壇上,五尊或七尊,多至九尊,不另開龕。
桃花洞是一座大窟,主室內有近兩丈高的中心柱,柱的四麵和壁麵開的是大龕,有一種磅礴的氣勢。
自從西行踏出西安,到達這“景雲寺”的時候,就如從四川的廣元到西安之時,使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倍感辛勞,隻不過沒有出川之路那麽驚險,但到達這裏之時依然是人困馬乏了。
此時已經是第二天的上午,秋陽高高地掛在了天空,餘威也嶄露頭角,那泛白的陽光灑在了大地之上,也灑在了這“逢義山”的每一個山峰之上,熱氣隨之升騰。
楊丹心等三人在大佛樓下麵的山腳下停下了馬來,每人的臉上不但都掛起了汗滴,而且風塵仆仆,被揚起的灰塵將一張張臉糊得花裏古稀的,仰望著大佛樓那彌勒大座佛,三人都虔誠合十,心中默默地向佛祖禱告,祈求著佛祖的保佑。
這時,從那大佛樓前拜佛的幾個人中走出一人,向山下走來,那打扮,完完全全是一個僧人,寬大的僧袍裹著那瘦削的身軀,不幹不淨的臉上雖然也留有汗跡,卻掩不住那一雙精芒四射而又機靈的眸子,隻是頭頂之上少了戒疤,不過卻一眼能看出來這僧人打扮之人的年齡並不大,充其量不過二十來歲。
那人下得大佛樓來,來到了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三人的跟前,單掌在胸前一豎,並向楊丹心等三人每人鞠躬一次,表現出十分的虔誠:“阿彌陀佛三位施主,貧僧有禮了”
“大師客氣了敢問大師,你與我等相見,不知道是結緣還是……?”楊丹心也雙手合十,以虔誠的態度問道。
“阿彌陀佛施主們相貌非凡,貧僧很想與施主結緣,可就不知道施主給不給貧僧這個臉麵?”那僧人眼光逐一從楊丹心三人臉上掃過之後,誇獎之餘,虔誠地問道。
“與佛結緣,是我等的榮幸”楊丹心的態度依然虔誠,看不出有其他的想法,但內心深處已起疑竇,隨即將話一轉,“隻是,我等趕路要緊,不敢在此逗留,還請大師莫怪”說完之後,向大佛樓內的大座佛合十默拜了一會,之後牽著馬匹就要往前走。
柳青青和柳楚楚二話不說,趕緊就要跟在楊丹心的後麵,離開大佛樓。
“可惜啊可惜”楊丹心剛剛牽著馬準備離開之時,那僧人表現出十分遺憾的神色,頭還輕輕地擺動了起來。
“可惜什麽?”楊丹心聽那僧人如此一說,好奇之心頓起,繼而轉身問道。
“可惜我的第一次結緣,施主卻不給麵子,白白地讓我這一罐‘碧螺春’浪費了”那僧人一邊說,一邊從腰間拿出一個雕刻精致的有蓋小竹罐,打開蓋子嗅了嗅,“從大地來,就迴大地去吧”隨後向大地一拋灑。
“等等”楊丹心話音剛落之時,那僧人已經將一罐碧螺春拋灑了出去。
“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好茶果然是‘洞庭碧螺春’。此茶衝泡後,杯中白雲翻滾,清香襲人”楊丹心剛剛出聲阻止的同時,陡然施展淩波逍遙遊,猶如閃電一般,一把搶過那僧人手中的竹罐,還沒有等到茶葉落地之時,就被楊丹心用那竹罐全數給接住了,看著竹罐中的茶葉,大加讚賞。
手牽著馬匹的柳青青和柳楚楚兩人聽楊丹心說出這話之時,也不約而同地看著手中拿著竹罐的楊丹心,臉上也露出了淡淡的驚詫之色。
“少俠真是茶道中人一看就能道出這‘洞庭碧螺春’的奧旨,令貧僧佩服不已”那僧人幾時見過如此快捷的身手?一下愣在了當場,聽得楊丹心說出了“洞庭碧螺春”的外觀成色之時,才從驚呆了的狀況中醒悟過來,臉上不覺地露出了尷尬的神色來,但口中卻讚歎不已,隨後有從腰間拿出一個竹罐來,“貧僧還有一種茶,望少俠鑒賞鑒賞”說完之後,向四周旋轉地一拋灑。
哪知到楊丹心將手中的“洞庭碧螺春”一下傾倒在了衣袂之上包著之時,一揚手中的竹罐,那僧人拋灑出的茶葉恰如一條蜿蜒的活蛇一般,順著一個方向,優美地一一落在了楊丹心手中的竹罐之內。
“細扁微曲,狀如雀舌。”楊丹心將竹罐拿在眼前往罐中蹙眉一看道,隨後拿在鼻前一嗅,眉毛隨之一舒展,“香如白蘭。”隨即將竹罐一抖,一片茶葉升在空中,挽出一道弧線,將口一張之際,飛進了楊丹心的口中,“味醇迴甘隻有在高山密林,日照短,雲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雲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才能蘊成這樣良好的品質。也隻有在黃山桃花峰的雲穀寺、鬆穀庵、吊橋庵、慈光閣及半寺的周圍才有這樣的茶樹。在下沒有猜錯的話,這茶就是‘黃山毛峰’”
“好好好手段好眼力”
隨著這聲音的到來,楊丹心、柳青青和柳楚楚轉身向聲音來源方向看去,這時隻見又一僧人從大佛樓拍著手走了下來,“這般知音,如不能結緣,失之交臂,就是貧僧等的遺憾了少俠,貧僧在桃花洞前也準備了一壺好水,一罐好茶,還望少俠光臨品嚐鑒賞”
“哈哈哈我小子今天走運了,沒有想到這西行的路上還能品嚐到極品名茶,實乃三生有幸”看樣子,楊丹心顯得很是開心,剛才柳青青和柳楚楚都已經見識過他的手段,也想再看看楊丹心到底有多少家底,聽楊丹心這麽一說,她們相互看了看,也就沒有提出異議,反而向投來目光的楊丹心點了點頭,楊丹心隨後堅定地道,“請請大師帶路”
※※※※※※※※※※※※※※※※※※※※※※※※※※※※※※※※※※※※※※※※※※※※※※※※※※※※※※※※※※※※※※※※※
原創首發《神箭遺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