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我這錢,我錢怎麽了。我六兒清清白白,坦坦蕩蕩,有什麽好怕的。”


    俗話說“君子之財,取之有道”,但是一些人沒聽進去這句話,反倒是愛這“不義之財”。


    不義之財不可取,取之無道,用之無意,消耗福祿,最後是多行不義必自斃。


    那麽他這橫財果真是取之有道的嗎?還是說,真的如同陸曉陽說的一般,他這是取了不義之財?


    難道說,剛剛陸曉陽的那番話,不過是想要提六兒破財消災的意思?


    其實六兒這錢財,確實是來得太簡單了,容易到他自己根本就沒有出力氣,也沒有意識到這飛來橫財的蹊蹺。


    他就是那種就連自己被人賣掉了,都會笑著幫人家數錢的那種人。不算是利欲熏心,但確實不太精明,也算不上是有心機。


    其實他本性倒也不算壞,隻是有時候有些憨傻有些一根筋罷了。就像是現在一樣,明顯是陸曉陽有心想要救他一把,但是他卻是不識好人心。


    但是反過來說,像陸曉陽這種張口就要錢的方式去解救別人,確實看起來不十分妥當。其實主要原因還是他的點生成金的法術失靈了,按道理說不應該呀,他的點石成金術雖說不經常使用,但是在關鍵時刻從沒有掉鏈子。


    不知怎麽這一次突然出了岔子,陸曉陽懷疑是否是有人在從中搗鬼。抬頭間,他就猛地看見了剛剛在客棧裏見到的那男孩兒。


    兩人短暫的四目相對,隨後男孩兒迅速的移開了眼睛,一句話也不說頭也不迴地就走了。陸曉陽見其急於離開,好像就明白了什麽。


    這小子來壞我事兒,必定是受了那老人的指使,他們果然個個都不簡單呐,那麽二人此舉是何意呢?想到這裏陸曉陽不得不又打起了寫精神,看來自己好像已經走入了局中,隻是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此局的中心人物。


    處處提防著點兒總歸是沒有錯的,此時他二人既已深陷局中,那就唯有有始有終,提設局人完成這一局了。目前舉勢不狠險惡,但是看情況,他們是想讓自己陷入窘境,莫非他們是在針對自己?


    不應該呀,自己與他們遠日無怨近日無仇,再說了就算是對方要對付自己也不應該牽扯進來無辜的陳三,或者說,莫非……他們此次的對象是陳三?不應該啊,再或是綠衣男子?


    “道長,道長,你發什麽楞啊。”一旁的陳三輕聲叫著陸曉陽。


    陸曉陽先是點點頭,隨後思緒迅速迴到了賭桌之上。


    他給六兒傳話道:“你不說,我不說,則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這錢你借或是不借,你自己掂量著辦吧。”


    六兒聽罷,汗水都流下來了,瞬間就迴憶起了這飛來橫財的來曆。細細想一想,這錢也確實是來的太過蹊蹺了,既然對方已經知道了自己這錢的來曆,還主動說要幫自己消災,那自己就且信再他這一迴吧。


    再一想,此人像是什麽都知道的樣子,應該是位高人吧。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既然之前都已經借給了他不少錢財,那麽再借給他又何妨。凡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若是他能夠將自己的黴運帶走也是極好的。


    最近六兒是有些不走運。先是昨天早上喝豆漿的時候,就快喝到底兒了,突然喝到嘴裏一小塊兒石頭,咯了牙了。再是昨晚走在巷子裏的時候,被人打了暗棍,這還不算什麽,最讓人覺得可憐的是今早。


    今早六兒剛出門的時候,就被人澆了盆涼水,接著差一點兒被馬車撞,在館子吃飯的時候,廚子忘了在菜裏放鹽,好不倒黴。這黴勁兒一直持續到了六兒來到了這永利賭局。


    剛剛坐定的時候,六兒還是覺得自己有幾分把握的,畢竟是個老賭徒了。但當他往莊家座上一坐上手玩個兩把之後,他就意識到了,完了完了自己今天手氣不行。人貴有自知之明,但是有時候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雖說六兒已經知道今天自己必定是會輸的囊中空空,但他已經做了莊家,實在是難以抽身。


    所以說有時候就是這樣,言不能由衷,事不能從心。我們都是凡人,無法將事情全部都做到盡善盡美,就隻能想辦法讓自己無愧於心了。


    就像是六兒一樣,臉麵與囊中錢財二者他已經無法兼顧,那就必須退而求其次,取其中之一。之於錢財來講,六兒反倒是覺得臉麵更重要,畢竟人要臉樹要皮。


    像六兒這樣的人,將臉皮看得比任何事物都要重要,死要麵子活受罪說得就是他們。他們所信奉的,或許就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句話。


    但是他們或許不知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或者是說其中的內在意義。


    魏文侯出遊,見路人反裘而負芻。文侯曰:“胡為反裘而負芻。”對曰:“臣愛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裏盡,而毛無所恃耶?”


    明年;東陽上計錢布十倍,大夫畢賀。文侯曰:“此非所以賀我也。譬無異夫路人反裘而負芻也,將愛其毛,不知其裏盡,毛無所恃也。今吾田不加廣,士民不加眾,而錢十倍,必取之士大夫也。吾聞之下不安者,上不可居也,此非所以賀我也。”


    意思是說:有一年,魏國的東陽地方向國家交售的錢糧布帛比往年多出十倍,為此,滿朝廷的大臣一齊向魏文侯表示祝賀。魏文侯對這件事並不樂觀。他在思考:東陽這個地方土地沒有增加、人口也還是原來那麽多,怎麽一下子比往年多交十倍的錢糧布帛呢?即使是豐收了,可是向國家上交也是有比例的呀。他分析這必定是各級官員向下麵老百姓加重征收得來的。這件事使他想起了一年前他遇到的一件事。


    一年前,魏文侯外出巡遊。一天,他在路上見到一個人將羊皮統子反穿在身上,皮統子的毛向內皮朝外,那人還在背上背著一簍喂牲口的草。


    魏文侯問道:“你為什麽反著穿皮衣背柴禾?”


    那人迴答說:“我很愛惜這件皮衣,我怕把毛露在外麵搞壞了,特別是背東西時,我怕毛被磨掉了。”


    魏文侯聽了,很認真地對那人說:“你知道嗎?其實皮子更重要,如果皮子磨破了,毛就沒有依附的地方了,那你想舍皮保毛不是一個錯誤的想法嗎?”


    那人依然執迷不悟地背著草走了。


    如今,官吏們大肆征收老百姓的錢糧布帛而不顧老百姓的死活,這跟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行為不是一樣的嗎?


    於是,魏文侯將朝廷大臣們召集起來,對他們講了那個反穿皮衣的人的故事,並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老百姓不得安寧,國君的地位也難以鞏固。希望你們記住這個道理,不要被一點小利蒙蔽了眼光,看不到實質。”


    眾大臣深受啟發。任何事情都是一樣的道理,基礎是根本,是事物賴以存在的依據,如果本末顛倒,那將是得不償失的。


    他們好像是隻在乎了其表麵的意義,沒有重視其內在。如若是皮都沒有了,毛往哪裏依附呢?凡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礎,就是不能存在的。做事千萬不可本末倒置,事物得以存在的基礎受到了動搖事物也無法繼續存在,此所謂得不償失。


    臉麵與錢財相比,大多數時間的話,固然是臉麵比較重要這一點,這是無可厚非的。但若是臉麵與尊嚴、性命相比的話,那倒真的是不值一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本意不是說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強調當如果不能兼得的時候,我們應當如何取舍。其中也有好的東西不要擁有太多,不然就體現不出其價值所在,就像一山不能容二虎,金字塔頂上永遠是最稀少珍貴的,意在提醒人們在麵對取舍時應該如何抉擇。


    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本質的,就是當他在麵臨魚與熊掌、生與義之間的選擇的時候。因為在漫長又短暫的生命之中,總會有一些比臉麵比麵子更重要的東西,一定會遇到許多比生命更要東西。


    孟子雲: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魚是我喜歡吃的,熊掌也是我喜歡吃的;如果不能都吃,那麽我舍棄魚選擇吃熊掌好了。生命是我所追求的,道義也是我所追求的,當這兩種東西隻能擇其一時,那麽我會舍棄生命而堅持大義。雖然生命是我所追求的,但當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時,我絕不會選擇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固然是我所厭惡的,但當還有比死亡更可惡的事發生時,即使麵臨災禍我也不躲避。


    如果人心裏沒有比生命更看重的東西,那麽凡是一切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中,又有哪一種是不可用的呢?同樣的,如果人們認為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麽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壞事,又有哪一樁不可以幹呢?可見,雖然生存的理念非常必要,但追求的時候我們也會有所禁忌;躲避災禍的想法固然合理,但卻不是做人做事要考慮的。所以說人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禮義”);人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這樣的理念不隻是聖賢才有,人人都有,不過聖賢能夠不丟棄罷了。


    總會有比麵子更重要的東西,或許隻是六兒還沒有遇到過,或許隻是他從來沒有做過如此艱難的抉擇而已。


    就在六兒接受了,要將全部錢財在此揮霍一空的心裏準備後,陸曉陽帶著陳三突然出現了,解救了深處水深火熱之中的六兒,雖然陸曉陽的手段不太容易讓人理解。


    但是現在冷靜下來的六兒,想一想也確實是陸曉陽幫助自己破財消災了。自從他將錢財借給了陸曉陽之後,手氣就慢慢迴升了些,有了些小小的轉變。就正是這些微笑的轉變讓六兒看到了些機會,於是他就趁機多借給了陸曉陽一些錢財,果然他的手氣有了些可觀的變化。


    直到陸曉陽對他的錢財來曆,當眾提出了質疑,他才開始驚慌了。在當陸曉陽對他承諾說,要幫他消災的時候,他整個人就好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浣劍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布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布拉風並收藏少年浣劍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