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就不能夠給書生好臉色,對於他這種人醉人,就要板起個臉,若不然的話,他們的酒瘋兒就會變本加厲。
“讀書人萬種了然於胸,飽讀詩書又是滿腹經綸,不必在此哭泣。再說了,你的這雙手又不是拿來賭牌押寶的,我帶你做些趣事。”雖然是打趣的話,但是此時從陸曉陽的口中說出來了就很嚴肅,又很正經。
他真是怕這書生再放聲大哭,若是這樣的話,兩個大男人對坐,其中一個在放聲大哭,這怕是會被人誤會。
陸曉陽可也是沒帶錢財啊,他也就是來討一口水喝的。店家見他白衣白袍的,背著鬥笠拂塵、腰挎寶劍,看著是個道人模樣,於是就將他讓了進來。
他本來就是想喝完這口水就走,但是看到了書生就覺得他很麵善,想要過去交談一番。可是沒想到自己竟然惹哭了他。
一開始陸曉陽也是心有防備的,他這不是要訛上自己了吧?讓店家誤以為我們兩個人認識,讓我去給給他結算酒錢。
這麽一想,陸曉陽就有些想快些離開的,但是就在那下一刻他有了新想法。
“走,跳寶案子去。”陸曉陽拉著書生就走。
他這一拉,書生便站起來了。兩人一拍即合,說這就要走了。
周圍的人一聽他們兩個要到寶局去鬧事兒,也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都是隨聲附和著“好漢好漢,今日小弟也要到寶局走一趟,到時候再與仁兄再會。”
“兄弟真是大膽,竟有此膽量,佩服佩服。”
當然店裏也有些年紀大一些的食客,他們不免就為這二位擔心起來了。
陸曉陽與書生對麵一桌就是一老人家與一個年輕的男孩兒,他們就正在議論著此事。
“年輕啊,還是太年輕啊。去做些什麽不好,非要去冒這等險,怕不是會被寶局裏的人打死嘍。”可以聽的出來,那小孩子在說話的時候,裝做了一副成熟老道的樣子。
他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聽到他這樣講說話,倒是有些好笑。
但是真正老道的,應該是他對麵的老人家。隻見老人家喝了口茶,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道:“既然要到寶局去跳寶案子,那必定是過不下去了。你我二人絲毫不知其細情,又何故在此感歎呢?”
未知全貌不與評論,隻知道一部分事實、不了解全部情況的條件下予不發表意見。所謂“出言有尺,做事有餘”意思是說話要謹慎,有分寸,做事要留有餘地,分寸把握得恰如其分。
凡事都要將心比心,若要是不了解人家,就勿要輕易批評指責。再有,人很難,或者說幾乎不可能能夠感同身受,勿要企圖他人能夠理解你。自己的苦難,自己承受就好了。
還有就是未知人疾苦,莫勸人大度。沒有經受過別人曾經經曆的苦難和折磨,就不要勸說別人大度。他人經曆的遠比你想象中多得多,黑暗之中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少心酸與要麵對的苦難。
顯然第二位老者是個明白人,他此時正在看著陸曉陽這邊。陸曉陽一抬眼,兩人四目相對,相視了許久。
這兩雙眼睛的主人,一個已過六十花甲,一個是近一百五十歲。陸曉陽從其中眼中看到了一絲溫和的火焰。
難道說這老者,也是個高人?何故用“也”字呢,還不是因為陸曉陽自己就是高人嘛。
就在此時,老者撤去了眼神低眼喝茶。這件事情本與他無關,他也無心參與進來,這本就無錯。
但是同桌子的男孩兒,卻還在悄摸摸地往陸曉陽這邊瞧。
老者輕咳著提醒他,他卻不以為然依舊拿眼去瞟。結果老者像是有些氣了,伸手拿劍鞘去輕拍他的腦袋。
“痛痛痛,師兄好痛啊。”男孩兒捂頭叫到。
“這也就是我,要是人家打你的話絕對不會留情的,你這腦袋瓜可不要在往人家那邊歪了。”
老者倒是也沒有給他好臉色。表麵上看起來他們兩個就像是爺孫倆,可沒有想到老者竟然是幼者的師兄。
這年齡差舒屬實些大了,但是陸曉陽卻早已見慣了。
再看老者他也並不是故作高深,而是想要隱去鋒芒,與對麵的幼者不同,老者並不想惹出任何事端,更不想去插一腳。
店裏的小夥計見他們兩個麵生,也是怕他們惹出些什麽事端。就低聲勸他們道:“兩位爺,我多問兩句,不知道您是要到那個寶局去跳寶案子?”
書生抬著醉紅了的臉,大聲開腔兒道:“就是永利寶局。”
他們要到永利寶局鬧事兒?
書生此時此刻也並沒有害怕什麽,隻是麵色稍微有些窘迫,悄聲對陸曉陽說:“兄台,我身上已無錢財,這可如何是好。”
跳寶案子,就說現在要是股東書生去殺人放火,借著酒勁兒他都是說走就走。可就是現在他囊中羞澀,寸步難行,就連出這個店門都很難。
但是有陸曉陽在,他就完全不必擔心這些事情了。因為,陸曉陽練得一手點石成金的好本事。
傳說:晉朝的旌陽縣曾有過一個道術高深的縣令,叫許遜。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驅鬼治病,百性們見他像仙人一樣神,就稱他為許真君。
一次,由於年成不好,農民繳不起賦稅。許遜便叫大家把石頭挑來,然後施展法術,用手指一點,使石頭都變成了金子。這些金子補足了百性們拖欠的賦稅。成語點石成金據此而來
陸曉陽的點石成金雖比不上許真君,但是自然也是不弱的。
隻見陸曉陽隨手從鞋上取下了一個小石塊兒,輕輕一吹,小石塊便就變成了一小塊兒金子。將小金塊兒交與了店家,兩人就出來了。
知道從店裏麵出來,書生是蒙蒙的,一個是因為自己確實有些醉了,再一個就是他好像是看到了點石成金。剛剛那麽小的一塊石頭,怎麽就突然變成了金子了呢。
此時已經將近傍晚時分,有些小風兒,迎麵吹來讓書生不禁打了一個寒戰。
冷風這麽一吹,書生的酒勁兒也就醒了三分。他停下了腳步,沉默不語。
陸曉陽已經走出了很遠,微微轉頭想去看一看書生,沒想到他已經不見了。迴過身來去找也不見了他的蹤影。
欸,人呢?莫非說是臨陣脫逃了。
“這小子,剛剛還是挺激動的,現在倒是不見人影了,看我怎麽收拾他。”陸曉陽說道。
那麽書生到底去哪裏了呢?當然是跑了,誰看到會法術的人能不害怕啊?萬一是妖精鬼怪之類的呢。
看來應該是自己嚇到別人了,但是陸曉陽絲毫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冒失。因為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現在書生不見了蹤影,但是陸曉陽也沒有急於去尋找他,而是輕輕撚起了地上的塵土,默念咒語,瞬間他就知道了書生離開的方向與大概位置。
另一邊,書生的酒是徹底醒了。
太可怕了,剛剛那是什麽人?怎麽就把石頭給變成金子了呢?
容不得他多想,就感覺著自己的脊梁骨有點兒涼。
書生一迴頭,就發現陸曉陽正拿眼睛直直地看著他。他的眼睛黑得像發光的漆,那裏麵像是蘊藏著深不可量的力量。
那一對黑亮的眸子深邃透明,像兩顆神秘的晨星,又好像兩團燃燒的火。
書生呢,這些天的風餐露宿,讓他有些疲憊了,他的眼裏也早就沒了光。陸曉陽一直在盯著他,他卻不敢抬眼去看陸曉陽。
他整個人灰溜溜的,低著頭。心裏發慌,正祈禱著陸曉陽不要將自己吃掉。
陸曉陽呢,身著一件月白色鑲金邊袍子,立於屋簷下望書生,宛如一塊無瑕美玉熔鑄而成玉人,隻靜靜地站在那裏,就給人一種高貴感與壓迫感。
“您這是去哪裏啊?爽人之約可是不好的。”陸曉陽就說了這一句。
隻這一句,就將書生給嚇哭了。
陸曉陽很會看人,可以說能被他看中的人,那必定是個練武的好苗子,就比如說是宋棋來。他的愛徒宋棋來。
“道……道……道爺,啥叫跳寶案子啊?”說著,他伸著喉嚨咽了咽口水。
什麽是跳寶案子呢?
常言說“久賭無贏家”,有多少賭徒在此輸得一貧如洗,家破人亡。有些輸紅了眼的賭鬼,就鋌而走險,到寶局裏“耍橫”、“立棍兒”。其中的一種做法,是把自己的手指剁下,或者從腿上割下一塊肉來押在桌子上當賭注。
如果寶局的老板惹不起這個人,就要每天掛若幹銅錢在牆上,他來了拿錢就走,這叫做“拿掛錢”的。
還有一種更極端的“立棍兒”方法,就是“跳寶案子”。來人躺在寶局的賭桌上,雙手護住頭及要害部位,微屈身成“半弓形”,以此表明自己要“跳寶案子”的動機。
這時,寶局老板就要按照“江湖規矩”辦事,不能硬性地把人拉走,而是要“請”出來自己的“鎮局之寶”——一根三尺多長的粗木棍,向“跳寶案子”人的身上隨便擊打。一般來說,一棍子就能把腿打折,數棍子就能把人打成終身殘疾,但是決不允許把人打死,否則寶局要賠償大量的撫恤金。
而“跳寶案子”者,無論如何疼痛,也不能“哼哈”一聲,否則就算“跳寶案子”失敗,打死勿論。如果來人一聲不吭,讓寶局老板服氣了,則算來人“跳寶案子”成功,此人後半生的一切花費皆由寶局供給。
“讀書人萬種了然於胸,飽讀詩書又是滿腹經綸,不必在此哭泣。再說了,你的這雙手又不是拿來賭牌押寶的,我帶你做些趣事。”雖然是打趣的話,但是此時從陸曉陽的口中說出來了就很嚴肅,又很正經。
他真是怕這書生再放聲大哭,若是這樣的話,兩個大男人對坐,其中一個在放聲大哭,這怕是會被人誤會。
陸曉陽可也是沒帶錢財啊,他也就是來討一口水喝的。店家見他白衣白袍的,背著鬥笠拂塵、腰挎寶劍,看著是個道人模樣,於是就將他讓了進來。
他本來就是想喝完這口水就走,但是看到了書生就覺得他很麵善,想要過去交談一番。可是沒想到自己竟然惹哭了他。
一開始陸曉陽也是心有防備的,他這不是要訛上自己了吧?讓店家誤以為我們兩個人認識,讓我去給給他結算酒錢。
這麽一想,陸曉陽就有些想快些離開的,但是就在那下一刻他有了新想法。
“走,跳寶案子去。”陸曉陽拉著書生就走。
他這一拉,書生便站起來了。兩人一拍即合,說這就要走了。
周圍的人一聽他們兩個要到寶局去鬧事兒,也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兒大。都是隨聲附和著“好漢好漢,今日小弟也要到寶局走一趟,到時候再與仁兄再會。”
“兄弟真是大膽,竟有此膽量,佩服佩服。”
當然店裏也有些年紀大一些的食客,他們不免就為這二位擔心起來了。
陸曉陽與書生對麵一桌就是一老人家與一個年輕的男孩兒,他們就正在議論著此事。
“年輕啊,還是太年輕啊。去做些什麽不好,非要去冒這等險,怕不是會被寶局裏的人打死嘍。”可以聽的出來,那小孩子在說話的時候,裝做了一副成熟老道的樣子。
他不過十一二歲的樣子,聽到他這樣講說話,倒是有些好笑。
但是真正老道的,應該是他對麵的老人家。隻見老人家喝了口茶,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道:“既然要到寶局去跳寶案子,那必定是過不下去了。你我二人絲毫不知其細情,又何故在此感歎呢?”
未知全貌不與評論,隻知道一部分事實、不了解全部情況的條件下予不發表意見。所謂“出言有尺,做事有餘”意思是說話要謹慎,有分寸,做事要留有餘地,分寸把握得恰如其分。
凡事都要將心比心,若要是不了解人家,就勿要輕易批評指責。再有,人很難,或者說幾乎不可能能夠感同身受,勿要企圖他人能夠理解你。自己的苦難,自己承受就好了。
還有就是未知人疾苦,莫勸人大度。沒有經受過別人曾經經曆的苦難和折磨,就不要勸說別人大度。他人經曆的遠比你想象中多得多,黑暗之中你永遠不知道他有多少心酸與要麵對的苦難。
顯然第二位老者是個明白人,他此時正在看著陸曉陽這邊。陸曉陽一抬眼,兩人四目相對,相視了許久。
這兩雙眼睛的主人,一個已過六十花甲,一個是近一百五十歲。陸曉陽從其中眼中看到了一絲溫和的火焰。
難道說這老者,也是個高人?何故用“也”字呢,還不是因為陸曉陽自己就是高人嘛。
就在此時,老者撤去了眼神低眼喝茶。這件事情本與他無關,他也無心參與進來,這本就無錯。
但是同桌子的男孩兒,卻還在悄摸摸地往陸曉陽這邊瞧。
老者輕咳著提醒他,他卻不以為然依舊拿眼去瞟。結果老者像是有些氣了,伸手拿劍鞘去輕拍他的腦袋。
“痛痛痛,師兄好痛啊。”男孩兒捂頭叫到。
“這也就是我,要是人家打你的話絕對不會留情的,你這腦袋瓜可不要在往人家那邊歪了。”
老者倒是也沒有給他好臉色。表麵上看起來他們兩個就像是爺孫倆,可沒有想到老者竟然是幼者的師兄。
這年齡差舒屬實些大了,但是陸曉陽卻早已見慣了。
再看老者他也並不是故作高深,而是想要隱去鋒芒,與對麵的幼者不同,老者並不想惹出任何事端,更不想去插一腳。
店裏的小夥計見他們兩個麵生,也是怕他們惹出些什麽事端。就低聲勸他們道:“兩位爺,我多問兩句,不知道您是要到那個寶局去跳寶案子?”
書生抬著醉紅了的臉,大聲開腔兒道:“就是永利寶局。”
他們要到永利寶局鬧事兒?
書生此時此刻也並沒有害怕什麽,隻是麵色稍微有些窘迫,悄聲對陸曉陽說:“兄台,我身上已無錢財,這可如何是好。”
跳寶案子,就說現在要是股東書生去殺人放火,借著酒勁兒他都是說走就走。可就是現在他囊中羞澀,寸步難行,就連出這個店門都很難。
但是有陸曉陽在,他就完全不必擔心這些事情了。因為,陸曉陽練得一手點石成金的好本事。
傳說:晉朝的旌陽縣曾有過一個道術高深的縣令,叫許遜。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驅鬼治病,百性們見他像仙人一樣神,就稱他為許真君。
一次,由於年成不好,農民繳不起賦稅。許遜便叫大家把石頭挑來,然後施展法術,用手指一點,使石頭都變成了金子。這些金子補足了百性們拖欠的賦稅。成語點石成金據此而來
陸曉陽的點石成金雖比不上許真君,但是自然也是不弱的。
隻見陸曉陽隨手從鞋上取下了一個小石塊兒,輕輕一吹,小石塊便就變成了一小塊兒金子。將小金塊兒交與了店家,兩人就出來了。
知道從店裏麵出來,書生是蒙蒙的,一個是因為自己確實有些醉了,再一個就是他好像是看到了點石成金。剛剛那麽小的一塊石頭,怎麽就突然變成了金子了呢。
此時已經將近傍晚時分,有些小風兒,迎麵吹來讓書生不禁打了一個寒戰。
冷風這麽一吹,書生的酒勁兒也就醒了三分。他停下了腳步,沉默不語。
陸曉陽已經走出了很遠,微微轉頭想去看一看書生,沒想到他已經不見了。迴過身來去找也不見了他的蹤影。
欸,人呢?莫非說是臨陣脫逃了。
“這小子,剛剛還是挺激動的,現在倒是不見人影了,看我怎麽收拾他。”陸曉陽說道。
那麽書生到底去哪裏了呢?當然是跑了,誰看到會法術的人能不害怕啊?萬一是妖精鬼怪之類的呢。
看來應該是自己嚇到別人了,但是陸曉陽絲毫沒有感覺到自己的冒失。因為他知道,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現在書生不見了蹤影,但是陸曉陽也沒有急於去尋找他,而是輕輕撚起了地上的塵土,默念咒語,瞬間他就知道了書生離開的方向與大概位置。
另一邊,書生的酒是徹底醒了。
太可怕了,剛剛那是什麽人?怎麽就把石頭給變成金子了呢?
容不得他多想,就感覺著自己的脊梁骨有點兒涼。
書生一迴頭,就發現陸曉陽正拿眼睛直直地看著他。他的眼睛黑得像發光的漆,那裏麵像是蘊藏著深不可量的力量。
那一對黑亮的眸子深邃透明,像兩顆神秘的晨星,又好像兩團燃燒的火。
書生呢,這些天的風餐露宿,讓他有些疲憊了,他的眼裏也早就沒了光。陸曉陽一直在盯著他,他卻不敢抬眼去看陸曉陽。
他整個人灰溜溜的,低著頭。心裏發慌,正祈禱著陸曉陽不要將自己吃掉。
陸曉陽呢,身著一件月白色鑲金邊袍子,立於屋簷下望書生,宛如一塊無瑕美玉熔鑄而成玉人,隻靜靜地站在那裏,就給人一種高貴感與壓迫感。
“您這是去哪裏啊?爽人之約可是不好的。”陸曉陽就說了這一句。
隻這一句,就將書生給嚇哭了。
陸曉陽很會看人,可以說能被他看中的人,那必定是個練武的好苗子,就比如說是宋棋來。他的愛徒宋棋來。
“道……道……道爺,啥叫跳寶案子啊?”說著,他伸著喉嚨咽了咽口水。
什麽是跳寶案子呢?
常言說“久賭無贏家”,有多少賭徒在此輸得一貧如洗,家破人亡。有些輸紅了眼的賭鬼,就鋌而走險,到寶局裏“耍橫”、“立棍兒”。其中的一種做法,是把自己的手指剁下,或者從腿上割下一塊肉來押在桌子上當賭注。
如果寶局的老板惹不起這個人,就要每天掛若幹銅錢在牆上,他來了拿錢就走,這叫做“拿掛錢”的。
還有一種更極端的“立棍兒”方法,就是“跳寶案子”。來人躺在寶局的賭桌上,雙手護住頭及要害部位,微屈身成“半弓形”,以此表明自己要“跳寶案子”的動機。
這時,寶局老板就要按照“江湖規矩”辦事,不能硬性地把人拉走,而是要“請”出來自己的“鎮局之寶”——一根三尺多長的粗木棍,向“跳寶案子”人的身上隨便擊打。一般來說,一棍子就能把腿打折,數棍子就能把人打成終身殘疾,但是決不允許把人打死,否則寶局要賠償大量的撫恤金。
而“跳寶案子”者,無論如何疼痛,也不能“哼哈”一聲,否則就算“跳寶案子”失敗,打死勿論。如果來人一聲不吭,讓寶局老板服氣了,則算來人“跳寶案子”成功,此人後半生的一切花費皆由寶局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