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棍法!”趙思遠不禁感歎道。


    他從未見過那位年紀輕輕的少年,有如此嫻熟的棍法。


    謝嵐華的棍法真的是做到了捅天打地。


    瘋魔棍是由四大部分天齊、天門、瘋魔、紐絲組成,統稱瘋魔棍,各個部分又能獨立存在。瘋魔棍按四麵八方走招演練並捅天打地,以棍法和槍術融為一體。


    剛剛謝嵐華這一式叫做“風卷殘葉”,風卷殘葉為一物象,中國武術素以我境同融,棍法的複雜變化,真如同狂風自棍生。欲得這一佳境,完全賴以淋漓盡致地表現其技擊精質所在。


    謝嵐華斜劈下的棍觸地即提膝上挑棍,自橫斜劈上挑變化幹淨利落。


    挑起棍後。不留滯止,向右一劃,封擋彼謀我行。


    她的這一式“風卷殘葉”,劃得沉穩,也不失其快速兇猛的風格。


    持棍搏擊在技不在力。


    俗話說:“拳怕少壯,棍怕老狼”,徒手搏鬥,力氣大者可占不少優勢,但用棍搏擊,情況就不同了。棍法在技擊上不主張硬拚勁力,而是講究技巧方法,剛柔並用。


    她棍長丈二,手操其中,兩端各空出五、六尺、手動寸許,前後兩端所展開便有尺許,動尺便及丈。


    防守的區域縱有七尺,但手隻須在上下左右七寸間展開。所以,力不虛用,握也堅固。


    挪展身形、隻在數尺之地進退閃讓,棍影如山,環護周身,棍勢如長虹飲澗,拒敵若城壁,破敵若雷電!


    又到了看孫弘文的時候了,他若是此擊中了,那便是皆大歡喜。


    若是沒中,那謝嵐華就恐怕是會陷入危難之中,亦如剛剛趙思遠一般。


    所以說趙思遠現在的緊張程度,不亞於孫弘文與謝嵐華。


    他目不斜視,緊盯著謝嵐華,準備著去接替她的位置。


    而此刻的孫弘文還未完全清醒過來,他有些呆滯。他的臉色很蒼白,眼中還帶著些紅血絲,嘴唇也有些幹涸。


    不停張合,像是要說些什麽,但是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就像是嗓子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一樣。


    他的頭發被風吹得也有些微亂,身體有些搖晃,就好像是要被風吹倒一樣。


    看似精神比較萎靡,但是他必須多這一關,從無到一是最難的,他必須要射中這一箭,亦或是需要他放出更多支金光箭。


    非是天才更不是天之驕子,所以說唯有努力才能成功。


    數千萬次的失敗,也沒有一次成功值錢。都說失敗是成功之母,有一句話叫做母憑子貴,也正是因為千萬次的失敗,才會將第一次的成功顯得如此重要。


    但是努力在成功之前,都是不值錢的。


    話糙理不糙。就像是此刻,大家最關注的是,此刻他究竟能否擊中魔物,而非是他先前與過後的努力。


    孫弘文摸了摸身後的符籙,想起了宋棋來交代給他的話。有一有二就有三,錯誤是這樣,成功也是這樣。


    中國古代神話《山海經·海內經》中說鯀偷了天帝的息壤(可以生長的土)來擋洪水,沒有成功。天帝命祝融殺死了鯀,但他雖死猶生。


    《歸藏·啟筮》雲:“鯀死三歲不腐,剖之以吳刀,是以出禹。”這幾句話是說“禹是從鯀肚子裏生出來的。他的父親死後三年屍體不腐爛,最終生出了兒子禹。”這正說明了這個失敗的英雄壯誌未酬,精神不滅,他把不屈的奮鬥精神傳給了下一代———禹。


    而禹就是在總結上一代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經過艱苦不屈的奮鬥,用疏導的方法治服了洪水,獲得了成功。


    鯀失敗了,鯀生出了禹,禹成功了。後世人們正是根據鯀禹治水神話這一情況創造了成語“失敗是成功之母”。


    實際上也就是這樣,失敗所鑄之高階,頂端就正是成功與勝利。


    有時候我們並不是渴望成功,而是因為太畏懼失敗了。就像是現在的孫弘文一樣,他沒有一心求成功,而是有些恐懼失敗。


    “孫弘文,放箭!”謝嵐華一吼。


    連著空氣,都緊張了三分。


    出乎意料的是,孫弘文竟然不再呆立了。


    在謝嵐華的一聲令下,隻見孫弘文左手憑空一抓,虛空無物的左手之中瞬間由金光匯聚而成了一把強弓。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弓箭之用,誠十百倍於其他兵器,非但力勁及遠,擅是術者,精研而熟嫻之,穿楊貫虱,百步射人,萬無一失。


    握弓於左手,孫弘文右手又是一抓,將金光箭卡在弦上。


    以拇指勾弦,用食指和中指壓住拇指,右手勾弦,則箭杆在弓弣右側。


    平左臂,右手沿水平方向朝後拉滿弦,他瞄準了魔物的頭顱,將金光箭仰射了出去。


    這一箭,削去了魔物的半個腦袋。


    他拉滿弓,這次三支光箭齊發,“嗖嗖嗖”三聲,全部都是擦著魔物的天靈蓋過去的。但是,起碼這四擊都沒有傷到謝嵐華。


    孫弘文帶著些許的失意,再一次拉滿了弓箭。


    這一次他是抱著必勝的信念。


    前幾次他都沒有信心,這一次他要試一試,用自信的態度去放箭。


    自信是一種能力,很多缺乏自信的是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因此而焦慮不安、過分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


    那麽一個人的自信如何而來呢?可以是別人給的,也可以是自己給予自己的。它可能來自別人對自己的鼓勵,也可以自己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


    自信的這種狀態可以帶來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的轉變,讓人變得鎮定、注意力集中和更加覺察。


    所以於其覺得自己不行,倒不如相信自己,放手一試。有時候輕鬆的麵對一件事情,才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你能行……


    孫弘文一次次的給自己做心理暗示,他從渴望成功在到了現在的坦然麵對,這對他來說,已經是不小的進步了。


    對於他是否能擊中,大家似乎都是處於內心焦灼的狀態。


    唯有李軒成不一樣,此刻他淡定的看著孫弘文。


    說道:“放箭!”


    他的話音未落,金光箭就已經發了出去。


    再看去時,已經直直的插入了魔物的天靈蓋之上。


    “啊啊啊啊啊——”魔物的吼聲從野獸般的嚎叫,逐漸變為了一個女子的聲音。


    “做的好,做的好。殺……殺……殺了我,你得蘭花殺了我。”


    接著魔物四散開了,金光箭也散去,孫弘文手裏的弓也消失了。


    荒郊野嶺間,三男一女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每個人都像是在沉思,而那個女人像是在哭泣。


    她好久沒有聽到過別人叫她的乳名了,隻有自己的姐姐從小到大都是喊她蘭花、蘭花。


    本來謝嵐華並不喜歡這個名字,再加上長大了就愈發的嫌棄這個有些俗氣的小名了。


    但是她愈發的懷念起了,那個名字。


    “蘭花。”空中似乎再一次迴響起了謝嵐山的小名。


    是她聽錯了嗎?還是剛剛姐姐又喊了自己一聲。


    謝嵐華從小與姐姐相依為命,長姐如母,自小姐姐對她就特別好。


    所謂慈父嚴母、慈母嚴父,孤苦伶仃的二人,姐姐謝嵐山又當爹又當媽,所以說她既當父親又是母親。


    謝嵐華的眼睛逐漸濕潤了。


    放眼望去,前麵有一小片蘭花。


    紫色係的花色,植株高大,花多數,大而美麗。


    她迴憶起了姐姐帶著自己在蘭花叢裏玩耍的時光,那段時光一去不複返又彌足珍貴。


    也許多半人都不知道謝嵐山的為人,其實她人很好,也不像是平日所見的那一般兇悍。


    人為了成就某些事情,總是要有所犧牲,做出取舍的。


    這點無可避免,更是無可厚非的。


    孟子說:“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為了扛起雙英會的擔子,謝嵐山隱去了自己優柔寡斷的那一麵,留給眾人的就是那種聞風而動、雷厲風行的為人處世態度。


    她也會在深夜裏,同謝嵐華談論一些趣事,也會為她縫補衣服。


    白天她是眾人的大謝幫主,拋頭露麵又是身先士卒。到了晚上,她才會恢複謝嵐華的姐姐,也可以說是女兒身的身份。


    有些時候她總數覺得自己做的不夠,不夠好,不夠完美,不夠圓滿。


    所以說,很多時候直至深夜,她都難以入睡。


    而現在的謝嵐華,就像是她的姐姐謝嵐山一樣,每每夜晚都無法入睡。


    也正是因為長期的高壓,讓謝嵐山的身體變得每日愈下。


    當初強健的體魄,逐漸變成了單薄之軀。雖說還算是若不驚風、肩不能單手不能提,但確實也是難比當初了。


    強身健體就成了謝嵐山必要做的事情。先不說她要將雙英會諸多事宜給辦妥了,這已經夠她操勞的了。


    這次她又被魔物所傷,所以不免有些難以招架。


    但是,這隻是眾人的猜測而已。


    說起來她們兩姐妹,也算是與劍門關有緣。


    謝嵐山謝嵐華姐妹二人自小遊曆於大江南北,至荒郊沼澤,大海仙山,也曾去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劍門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浣劍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布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布拉風並收藏少年浣劍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