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才擇賢主而侍,青罡劍與李或正是個好的例子。青罡就李或於危難困頓之際,李或也憑一己之力拯救了邪氣傍身的青罡劍。
惺惺相惜,自能情不自禁。現在是青罡劍在控製著李或,還是李或在控製著青罡劍,這些也全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劉小賽與白霜那邊,將如何迴應李或這方的攻勢。
“可算是找到他了,可是讓我們好找。”說著,孫弘文就想上前去。
“先別動,我們觀戰就好。”李軒成攔著孫弘文。
對於他們來說,現在還不是時間,不能輕舉妄動。他們已經找到了李或,青罡劍也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了,三拜九叩就差這一哆嗦了,他們也不急於一時。
再說了,現在李或正跟劉小賽二人打的熱火朝天,他們也不好上去阻攔。
“啪——”一道符籙淩空而至,金光自符籙內散落出來,形成了一個結界,將李或與劉小賽圈在了其中。
宋棋來、趙思遠他們也已經趕到了,看起來他們也不想去打擾李、劉二人之間的較量。對於他們二人來說,見識到一場劍客之間的比式,是求之不得的。
劍客懂劍客,卻又不懂劍客。這就是劍客之間奇怪的吸引力,對於宋棋來來說這是觀摩兩位的劍招的好機會。但對於趙思遠,他更關注的是青罡與白霜之間的較量。
青罡修為高於白霜不假,可是白霜的資質也絲毫不輸。實際上他們主要的差距,還是在與主人的配合上。
雖說二劍同處一位鑄劍師之手,在今日卻也是針鋒相對。
他們是不會相互放水的,因為在這一刻他們的榮辱,已經不再屬於他們自己了。既然已經擇主,那麽就要與主人共進退。
趙思遠撫住了重劍破荒,又示意宋棋來安撫好七星。
此時此二劍劇烈的顫抖著,劍身與劍鞘碰撞著,仿佛唿之既出一般。
趙思遠:我什麽時候也能鍛造出這樣的絕世寶劍呐。
他是劍士之中最會鑄劍的,是劍師裏麵最後用劍的,他沒有高超的天賦卻也能夠鍛造出不凡的寶劍來,但是他還是覺得這還遠遠不夠。不是不夠好,是沒能夠達到頂尖。
圈內的二人完全不在意,繼續打鬥。旁若無人,說的就是他們這種狀態,習武之人耳鼻靈敏,他們早就感覺到了生人味兒。
高樓之上有兩個觀戰的,長街盡頭也有三個。
五人的圍觀,暴雨將至前的異象天氣,電閃雷鳴之間劉小賽還擊了。
他右手持白霜劍向前點擊,兩腳前後錯步而立。他身形極穩,伸直了右臂,他右手屈腕上提。左劍指同時前伸,附於右腕處,目視劍尖。
緊接著上體左轉左腳前上一步,腳跟著地,腳尖外撇,接著他將白霜劍外旋上舉至頭側前,右腳虛步上步,右手持劍下落,經胸前向前點擊。
他以點劍做攻勢,接著一攻再攻。
白霜劍在雙刃相接的時刻,迸發出了致命的寒氣。
寒氣攻擊來勢迅猛,絲毫沒有給李或喘息的時間。劉小賽趁機右腳撤步,右手持劍上舉。上身右轉,右腿獨立撐地,左腿屈膝上提,成右獨立步。右手持劍向右前方,一連又是下點三下。
劍下刃前端下點啄,力達劍端。點劍的精髓,在劉小賽的劍式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此時再看李或。李或閃開其鋒,使青罡由手心向內迅速內旋成手心向外,由下向翻格白霜劍,輕輕三兩下李或便化解了劉小賽的攻擊,甚至連步法都沒有變化。
起於心、發於腰、行於臂、達於劍。隨風起舞間,李或輕鬆應對劉小賽。
這次不等劉小賽反擊,他翻轉了手腕,劍麵扁平向劉小賽直刺。
劉小賽眼疾手快,左腳後退重心後移,上體左傾,右手持劍以腕關節為軸繞轉;於右臂內側、外側各繞一周,呈立圓挽花,去格擋李或的攻擊。
他左劍指落於右臂內側,頭轉看李或。目前為止,看起來兩人平分秋色。實際上也是如此。
“寶劍不可得,相逢幾許難。今朝一度見,赤色照人寒。匣裏星文動,環邊月影殘。自然神鬼伏,無事莫空彈。”說著,劉小賽笑了。
雖然劉小賽麵的笑容一如往常,與假笑別無二致,但是可以看得出,這是發自他心底的真正的喜悅。或許是虛假的時間太長了,已經忘記了自己真正的笑容。
你若是此生不能有知己的話,那就去找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吧。這是劉小賽的師父,臨終前贈給劉小賽的話。
在他說完了這句話後,是李或親手送他上的路。一擊致命,他師父走的時候笑得很安詳。
替師父結束痛苦以後,劉小賽便開始了浪跡江湖。數十載當中路遙、馬裏、日久、人心,他見的太多了,生存迫使他開始思考了。親情、友情、看不見有摸不著,世人之於這些患得患失,實在痛苦。
漸漸的,他發現了唯有金錢才是真正可觀,能夠握在手裏的東西。在他的眼中,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都是真正值得擁有的。
酒、氣、財、色,四者之中財為最佳。財,人所寶也。
劉小賽一身的劍術與法術,都是他師父所傳授的,令人遺憾的是,師父還未來得及教他道義、世俗這些。
他是個奇才,短短三年便學會了師父劍術的畢生絕學,有用了兩年,學會了大大小小百餘種法術。
內功心法、斧槍棍棒亦授,唯獨心性脾氣不好改,為人處事這些不好教。
師父在傳授他功法的時候,無時無刻不滲透著些禮法道義,不得不說在潛移默化之中,劉小賽改變了不少。
正如同三綱五常與三俠五義一樣,看似沒有關係,可實際上千絲萬陸的關聯著。
他沒有成為厭世棄俗的人,全是要感謝他的師父。就這樣他師父還時常覺得愧對於他,時常為他擔憂。
劉小賽是罕見的奇才,他本來是劍修,短短三年時間他就將劍術修煉到出神入化,因為實在是找不到對手了,所以又修了道法。
李或也是一樣,從小他就夢想著成為像父親一樣頂天立地的武人,但是他在放下刀槍棍棒之後,捧起書卷的他,在文學上也能有所作為,能夠考取功名。
他們簡直就是一類人,不要去問他們他們能做什麽,因為想他們這樣的人,想要做什麽便就會做成什麽。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與生俱來的天賦。
與這類人相像的,還有宋棋來這類人。他們並不是什麽事都能做的好,但是一旦認真起來,他們就可以做成。
而這類人往往是不快樂的。明明看起來他們什麽都會,但是總是覺得自己沒有一樣精通。即使是外人覺得他又些長處,但在他看來那也不過隻是理所應當罷了。
所謂事不過三,劉小賽轉換了攻勢,不再使用點劍。這是純粹的比劍,所以他沒有使用法術,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尊重自己的對手,尊重李或。
他也明白了自己與李或的差距,但是他也並不打算就此止步。即使自己不能夠贏,那也不妨礙這場酣暢淋漓的比試。
李或的優勢就是青罡劍,就是說他與青罡劍的配合,合作無間。而劉小賽與白霜看起來就像是,剛剛搭夥過日子似的,多多少少有些牽強,但又相互在妥協,總之就是二者不太懂配合。
與劍配合對劉小賽來說,比與人配合要簡單得多。萬物有靈,劍亦如此,特別是青罡白霜這種絕世寶劍。這下如何使用寶劍,就不是全憑李或他自己的想法了,與白霜配合是劉小賽最難克服的一點。
白霜是把好劍,但是劉小賽未能展現其真正的實力。若是今日他敗了,那就是敗在了這一點上。
高手過招,不需要多達幾百招的拉鋸戰。刀光劍影之間,劉小賽敗了。
緊接著,符籙撤迴。
二人毫發未損,原地相視一言不發。
此刻無需再講什麽了,劉小賽深施一禮。
長街的盡頭出現了三個人,寂靜又一次被打破了。
其中一女子,身負雙劍,穿著黛紫色道袍,身負雙劍,腳踏十方靴快步疾行。宋棋來她向來不喜歡讓人久等。
緊隨其後的是個身負雙劍的趙思遠,藏藍色的衣服將他襯得很白。他走的也很快,但是看起來氣定神閑。
另一女子則是杏黃色上襦、玉色的下裳的萬玲。比起宋棋來和趙思遠她的穿衣打扮是比較考究,不急不慌,她在最後麵慢慢悠悠的走來著。
同時,對麵的高樓之上也落下了兩人,這兩位正正的落到了李或與劉小賽的麵前。
“道長,好久不見。”說著,李或向其中之一施禮。
李軒成還禮:“探花郎,咱們卻是許久未見了。”
沒等二人再多客套,趙思遠開口了:“青罡劍,咱們也是好久沒見啦,出來那麽久想沒想劍門關呐。”
青罡沒有迴答他,“嗖——”的一下他的元神又迴到了李或的身體裏。
現在他們兩個的關係十分微妙,但是李或將身體給了青罡,青罡亦將其真身(即劍身)給予了李或。雖然二人都沒有說什麽,但是他們心照不宣,青罡這是認主了。
“青罡,你害怕了嗎?”李或感知到了青罡的情緒有了些波動。
“沒……有一點兒,也不算是。”青罡說得有些含糊。
此時白霜也有了些反應,劉小賽緊握劍柄,將白霜歸於劍鞘。悄悄施了法咒,瞬間白霜就鎮靜了下來。
他看了看情況就打算離開了,剛邁出一步,宋棋來就伸手攔住了他。
他反手一扣,藍焰爪火出現,宋棋來依舊沒有讓路的意思。
這就不能在怪他了,這是成心有人要阻攔他。對於沒有被劉小賽承認的對手,劉小賽一向是不放在眼裏的。
還沒等劉小賽出爪,宋棋來右手揮出了一陣掌風,連帶著一道符籙就貼到了劉小賽的印堂處。“莫動莫動,還沒到你離開的時候。”
惺惺相惜,自能情不自禁。現在是青罡劍在控製著李或,還是李或在控製著青罡劍,這些也全然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劉小賽與白霜那邊,將如何迴應李或這方的攻勢。
“可算是找到他了,可是讓我們好找。”說著,孫弘文就想上前去。
“先別動,我們觀戰就好。”李軒成攔著孫弘文。
對於他們來說,現在還不是時間,不能輕舉妄動。他們已經找到了李或,青罡劍也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了,三拜九叩就差這一哆嗦了,他們也不急於一時。
再說了,現在李或正跟劉小賽二人打的熱火朝天,他們也不好上去阻攔。
“啪——”一道符籙淩空而至,金光自符籙內散落出來,形成了一個結界,將李或與劉小賽圈在了其中。
宋棋來、趙思遠他們也已經趕到了,看起來他們也不想去打擾李、劉二人之間的較量。對於他們二人來說,見識到一場劍客之間的比式,是求之不得的。
劍客懂劍客,卻又不懂劍客。這就是劍客之間奇怪的吸引力,對於宋棋來來說這是觀摩兩位的劍招的好機會。但對於趙思遠,他更關注的是青罡與白霜之間的較量。
青罡修為高於白霜不假,可是白霜的資質也絲毫不輸。實際上他們主要的差距,還是在與主人的配合上。
雖說二劍同處一位鑄劍師之手,在今日卻也是針鋒相對。
他們是不會相互放水的,因為在這一刻他們的榮辱,已經不再屬於他們自己了。既然已經擇主,那麽就要與主人共進退。
趙思遠撫住了重劍破荒,又示意宋棋來安撫好七星。
此時此二劍劇烈的顫抖著,劍身與劍鞘碰撞著,仿佛唿之既出一般。
趙思遠:我什麽時候也能鍛造出這樣的絕世寶劍呐。
他是劍士之中最會鑄劍的,是劍師裏麵最後用劍的,他沒有高超的天賦卻也能夠鍛造出不凡的寶劍來,但是他還是覺得這還遠遠不夠。不是不夠好,是沒能夠達到頂尖。
圈內的二人完全不在意,繼續打鬥。旁若無人,說的就是他們這種狀態,習武之人耳鼻靈敏,他們早就感覺到了生人味兒。
高樓之上有兩個觀戰的,長街盡頭也有三個。
五人的圍觀,暴雨將至前的異象天氣,電閃雷鳴之間劉小賽還擊了。
他右手持白霜劍向前點擊,兩腳前後錯步而立。他身形極穩,伸直了右臂,他右手屈腕上提。左劍指同時前伸,附於右腕處,目視劍尖。
緊接著上體左轉左腳前上一步,腳跟著地,腳尖外撇,接著他將白霜劍外旋上舉至頭側前,右腳虛步上步,右手持劍下落,經胸前向前點擊。
他以點劍做攻勢,接著一攻再攻。
白霜劍在雙刃相接的時刻,迸發出了致命的寒氣。
寒氣攻擊來勢迅猛,絲毫沒有給李或喘息的時間。劉小賽趁機右腳撤步,右手持劍上舉。上身右轉,右腿獨立撐地,左腿屈膝上提,成右獨立步。右手持劍向右前方,一連又是下點三下。
劍下刃前端下點啄,力達劍端。點劍的精髓,在劉小賽的劍式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此時再看李或。李或閃開其鋒,使青罡由手心向內迅速內旋成手心向外,由下向翻格白霜劍,輕輕三兩下李或便化解了劉小賽的攻擊,甚至連步法都沒有變化。
起於心、發於腰、行於臂、達於劍。隨風起舞間,李或輕鬆應對劉小賽。
這次不等劉小賽反擊,他翻轉了手腕,劍麵扁平向劉小賽直刺。
劉小賽眼疾手快,左腳後退重心後移,上體左傾,右手持劍以腕關節為軸繞轉;於右臂內側、外側各繞一周,呈立圓挽花,去格擋李或的攻擊。
他左劍指落於右臂內側,頭轉看李或。目前為止,看起來兩人平分秋色。實際上也是如此。
“寶劍不可得,相逢幾許難。今朝一度見,赤色照人寒。匣裏星文動,環邊月影殘。自然神鬼伏,無事莫空彈。”說著,劉小賽笑了。
雖然劉小賽麵的笑容一如往常,與假笑別無二致,但是可以看得出,這是發自他心底的真正的喜悅。或許是虛假的時間太長了,已經忘記了自己真正的笑容。
你若是此生不能有知己的話,那就去找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吧。這是劉小賽的師父,臨終前贈給劉小賽的話。
在他說完了這句話後,是李或親手送他上的路。一擊致命,他師父走的時候笑得很安詳。
替師父結束痛苦以後,劉小賽便開始了浪跡江湖。數十載當中路遙、馬裏、日久、人心,他見的太多了,生存迫使他開始思考了。親情、友情、看不見有摸不著,世人之於這些患得患失,實在痛苦。
漸漸的,他發現了唯有金錢才是真正可觀,能夠握在手裏的東西。在他的眼中,凡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都是真正值得擁有的。
酒、氣、財、色,四者之中財為最佳。財,人所寶也。
劉小賽一身的劍術與法術,都是他師父所傳授的,令人遺憾的是,師父還未來得及教他道義、世俗這些。
他是個奇才,短短三年便學會了師父劍術的畢生絕學,有用了兩年,學會了大大小小百餘種法術。
內功心法、斧槍棍棒亦授,唯獨心性脾氣不好改,為人處事這些不好教。
師父在傳授他功法的時候,無時無刻不滲透著些禮法道義,不得不說在潛移默化之中,劉小賽改變了不少。
正如同三綱五常與三俠五義一樣,看似沒有關係,可實際上千絲萬陸的關聯著。
他沒有成為厭世棄俗的人,全是要感謝他的師父。就這樣他師父還時常覺得愧對於他,時常為他擔憂。
劉小賽是罕見的奇才,他本來是劍修,短短三年時間他就將劍術修煉到出神入化,因為實在是找不到對手了,所以又修了道法。
李或也是一樣,從小他就夢想著成為像父親一樣頂天立地的武人,但是他在放下刀槍棍棒之後,捧起書卷的他,在文學上也能有所作為,能夠考取功名。
他們簡直就是一類人,不要去問他們他們能做什麽,因為想他們這樣的人,想要做什麽便就會做成什麽。這是一種令人羨慕的,與生俱來的天賦。
與這類人相像的,還有宋棋來這類人。他們並不是什麽事都能做的好,但是一旦認真起來,他們就可以做成。
而這類人往往是不快樂的。明明看起來他們什麽都會,但是總是覺得自己沒有一樣精通。即使是外人覺得他又些長處,但在他看來那也不過隻是理所應當罷了。
所謂事不過三,劉小賽轉換了攻勢,不再使用點劍。這是純粹的比劍,所以他沒有使用法術,其中一個原因是,他尊重自己的對手,尊重李或。
他也明白了自己與李或的差距,但是他也並不打算就此止步。即使自己不能夠贏,那也不妨礙這場酣暢淋漓的比試。
李或的優勢就是青罡劍,就是說他與青罡劍的配合,合作無間。而劉小賽與白霜看起來就像是,剛剛搭夥過日子似的,多多少少有些牽強,但又相互在妥協,總之就是二者不太懂配合。
與劍配合對劉小賽來說,比與人配合要簡單得多。萬物有靈,劍亦如此,特別是青罡白霜這種絕世寶劍。這下如何使用寶劍,就不是全憑李或他自己的想法了,與白霜配合是劉小賽最難克服的一點。
白霜是把好劍,但是劉小賽未能展現其真正的實力。若是今日他敗了,那就是敗在了這一點上。
高手過招,不需要多達幾百招的拉鋸戰。刀光劍影之間,劉小賽敗了。
緊接著,符籙撤迴。
二人毫發未損,原地相視一言不發。
此刻無需再講什麽了,劉小賽深施一禮。
長街的盡頭出現了三個人,寂靜又一次被打破了。
其中一女子,身負雙劍,穿著黛紫色道袍,身負雙劍,腳踏十方靴快步疾行。宋棋來她向來不喜歡讓人久等。
緊隨其後的是個身負雙劍的趙思遠,藏藍色的衣服將他襯得很白。他走的也很快,但是看起來氣定神閑。
另一女子則是杏黃色上襦、玉色的下裳的萬玲。比起宋棋來和趙思遠她的穿衣打扮是比較考究,不急不慌,她在最後麵慢慢悠悠的走來著。
同時,對麵的高樓之上也落下了兩人,這兩位正正的落到了李或與劉小賽的麵前。
“道長,好久不見。”說著,李或向其中之一施禮。
李軒成還禮:“探花郎,咱們卻是許久未見了。”
沒等二人再多客套,趙思遠開口了:“青罡劍,咱們也是好久沒見啦,出來那麽久想沒想劍門關呐。”
青罡沒有迴答他,“嗖——”的一下他的元神又迴到了李或的身體裏。
現在他們兩個的關係十分微妙,但是李或將身體給了青罡,青罡亦將其真身(即劍身)給予了李或。雖然二人都沒有說什麽,但是他們心照不宣,青罡這是認主了。
“青罡,你害怕了嗎?”李或感知到了青罡的情緒有了些波動。
“沒……有一點兒,也不算是。”青罡說得有些含糊。
此時白霜也有了些反應,劉小賽緊握劍柄,將白霜歸於劍鞘。悄悄施了法咒,瞬間白霜就鎮靜了下來。
他看了看情況就打算離開了,剛邁出一步,宋棋來就伸手攔住了他。
他反手一扣,藍焰爪火出現,宋棋來依舊沒有讓路的意思。
這就不能在怪他了,這是成心有人要阻攔他。對於沒有被劉小賽承認的對手,劉小賽一向是不放在眼裏的。
還沒等劉小賽出爪,宋棋來右手揮出了一陣掌風,連帶著一道符籙就貼到了劉小賽的印堂處。“莫動莫動,還沒到你離開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