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及鬼怪這一個話題,宋棋來是最有發言權的了。她自從八歲起,就跟隨師父陸曉陽下山降妖作法,一十二歲便能夠自己一人完成驅斬鬼怪的任務了,現在她已經快一十九歲了,這點見識和閱曆她還是有的。


    雖說李軒成也是時常下山曆練,但是之於鬼怪妖精之事,他還是沒有宋棋來了解的多。術業有專攻,占卜命理、推演八卦才是他所擅長的事,法寶之類也算說得過去。


    更別說萬玲與趙思遠了。萬玲先前隻是普通人而已,之於精怪妖魔,還是上了不周山後才陸續接觸的。而趙思遠呢,用他的話來說,他隻不過是劍門關一個打鐵的。他是個劍師也是劍士,他了解的是寶劍而並非是鬼怪。


    一時間,在場的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這個話題比較嚴肅大家也都想知道。


    連村民們都支楞起了耳朵,一臉期待的等待著。


    剛找到了自己專長的孫弘文,是最迫切知曉這類事物的。在確定了自己“五行之術”上的天分後,他就更加有信心了。他相信了自己存在的價值,也再次肯定了自己選擇的這條路。


    道士的修行之路最為艱難,它難過了僧人取經,難過了苦修者的自我摧殘,無窮無盡又困難重重。因為他們要麵對的,不僅僅是自身主客觀的困境,以及眾生的苦難,往往他們的敵人還有眾多的妖魔鬼怪。


    再遇見宋棋來他們之前是如此,同行之後便更甚之。短短的幾日之內,又是鷹骨寶劍、香鄉姑娘,又是祠堂陣法的,那些天他幾乎沒睡過幾迴踏實覺。


    他不知道前方還有什麽在等著他們,但是,終於他確定了自身的能力,那一切艱難險阻都被他拋到了腦後。他不再關注前路有多難了,他現在在意的是,如何平平安安、明明白白的走完這一路。


    宋棋來沒有迴答先前的問題,而是問孫弘文一句。“你修煉的初衷是什麽?”


    孫弘文有些驚愕,不是他先提問的嗎?怎麽宋棋來反倒是問起自己來了。


    但是他沒有遲疑,脫口而出:“這時我的心之所向。”


    但當宋棋來再次問他,他的心之所向從何而來的時候,他也有些說不清楚了。


    “好,那香鄉姑娘呢?”


    突然被問到的香鄉姑娘,隻淡淡地說:“隨遇而安而已。”


    “好一句隨遇而安。”宋棋來言道。


    所謂隨遇而安,就是在各種境遇之下都能把控住自己的內心,與逆境相互包容妥協,既不為所動又順勢而去。而“安”字,即所謂安身立命。


    姑娘雖已修行百餘年,但最初之時,這也並不是她的意願,她隻不過是順從了境遇而已。而且姑娘與自己不同時段的境遇,二者磨合的都很好,所以才有了如今半仙之體的香鄉姑娘。


    有時候,越是帶著目的性去做一件事,失敗的幾率就越大,花了很大的精力,做了很多努力,但是結果並沒能如願。而不經意的事情,反而很順利的得到好結果。用道家的話說就是指順其自然,凡事不可強求。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有時候順其自然,隨遇而安才是最好的處事方法。道法自然,大道亦無形。


    在這點上,可以說香鄉姑娘與宋棋來二人不謀而合。


    宋棋來在尚在繈褓之中的時候,就被送來了不周山,隻知名姓,不知生誰的小女孩被交由了陸曉陽真人教養。她既是陸曉陽的兒徒,又是他唯一的徒弟。


    所以陸曉陽一直很寶貝宋棋來,宋棋來小的時候,他是走到哪裏帶到哪裏,長大了之後,更是很多事情都交由她代勞處理了。像是在他玩鬧過後,讓宋棋來去替他收拾爛攤子,再像是替自己應邀去下山驅鬼斬妖。


    該經曆的,陸曉陽都讓宋棋來經曆過了,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樁功、氣功、外功,她都樣樣沒落。神鬼妖狐,怪力亂神也是一點都沒少見,畢竟基本功是陸曉陽唯一能教給她的。


    宋棋來從小就學習這些,見這些個非人的鬼怪,與妖魔鬼怪打交道,所以說她現在見到什麽樣的妖怪,都不害怕了,這是她師父練就了她一副好膽量。


    別看萬玲膽子也大,但她與宋棋來不同,她也害怕,隻是一時好奇心勝過了恐懼。終究還是怕的,而宋棋來那是無懼。


    與香鄉姑娘一樣,宋棋來從不想的過多,從不抱怨遭遇,她也隻是在隨遇而安順其自然而已。宋棋來從未想過,要不要做像他師父一樣的高人,也沒有想過以後自己會不會揚名立萬。師父傳授,她就學習。


    她隻是知道,師父既然將他的身手、本領包括武藝,全都教予了自己,自己總歸是要做些什麽的。就像是道家所說一樣,一切事物非事物,不約而同,統一遵循某種東西,無有例外。


    就像是香鄉姑娘一樣,姑娘當時得了老村長的點化,又有了香火供奉,本就是可以對當初的承諾視而不見,為所欲為逍遙快活,可她並沒有。她依舊按照約定,日複一日的守護著村莊,直至今日危機化解。


    老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陸曉陽從沒想過,宋棋來竟然如此有天分,法術、劍法這兩樣他最得意的,也讓宋棋來給學了去了。百年前的老村長,給香鄉姑娘指了一條明路,讓姑娘有了好修行,他也算是香鄉姑娘的半個師父了。他亦是高人沒有錯,但就是他也不一定能料到,香鄉姑娘竟然會修練到如此地步,也不會能想到,姑娘竟然會如此守約。整整一百年,兢兢業業守護,幾乎是寸步未離村子。


    若說疼愛徒弟,陸曉陽必然是對宋棋來疼愛有加的,但是疼愛並不是溺愛。陸曉陽也算是一百來歲的老人了,這點道理他還是懂得。


    但有時候,徒弟的成長是要靠師父在背後溫柔地“揣上一腳”的。就像是幼鳥學飛一樣,懸崖邊上是最佳的試飛點,當他們恐懼退縮的時候,往往母親會狠心地把他們推下去。


    所以說,陸曉陽在宋棋來這次下山的時候,就好比老父親灑淚揮別,前去遠行的兒子。


    宋棋來自小與妖魔打交道的時間,比與人相處的時間還要長。其實她也是更樂意與前者相處的,因為妖怪好辨其善惡,而人非也。


    單說那些被她驅避、斬殺過的鬼魂,其中不在少數,無不是陽間俗事未了,有的是尋人恩仇未報的,有的是塵心未了的,因此,他們才會留戀或再次迴到陽間。


    像香鄉姑娘這樣單純、善良的鬼怪,更是少之又少。


    宋棋來講道:“鬼的出路一般有三種,一種是投胎轉世為人或動植物,這個最常見,投胎為人或動植物完全看在陽間的功德。一種是在陰司設置的地獄裏受苦,這個也很常見,主要針對陽間作惡多端的人死後變成的鬼,也有部分好的人死後被冤枉受盡地獄苦難。


    還有一種不太常見,就是成神。一般來說,在陽間行善事、修道或是受高人指點度化的,他們在度過了天劫後,就有可能被天庭選中成為神,擔任一定的職務。


    其實最後一種,在這之前我是沒有見過的,我也一直認為,這不過是世間口口相傳的傳說罷了。單單是能度過天劫的鬼怪就少之又少,更別說像香鄉姑娘這樣道行更上一層樓的了。但是,今日一見姑娘真是讓我悟道一絲天道。”


    說罷,宋棋來不語了。


    “該你了,李軒成。你也說兩句吧。”萬玲拍了拍李軒成。


    當時村民們也想了解更多,也就一起催促著李軒成了。他們雖然未曾接觸過除香鄉姑娘外其他的鬼怪,但是妖魔邪崇一說,天下人盡皆知,大家也愛聽這個。所以,他們在聽完宋棋來的一番話後,自然也能聽出個八九分懂。


    正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老百姓們也願意信這些精怪,特別是神仙高人,他們是老百姓向往美好的一種依托,也是救苦救難的希望。


    由於眾人的催促,李軒成也不得不講上個一兩句了。


    “其實,當日孫大哥的金光失控一事……”


    李軒成剛講到這裏,孫弘文就慌了。他心裏默念著:怎麽又提到了這一茬,這道坎算是過不去了。


    “金光失控一事,怪不得孫大哥。”李軒成繼續講道。


    聽到這裏,孫弘文眼淚都快下來了,向李軒成投以了感謝的目光。


    心裏想著:太好了,既然連李軒成都這麽說了,那一定是不怪我的,我以為是受害者呀,這些天我一直擔驚受怕的,沒睡過一天好覺。


    “那日金光本無事,隻是在他注意到了香鄉姑娘之後,才有了異動。而已我剛剛也說了,那日恰好是姑娘的劫數,金光又本是讓鬼妖喪膽,精怪亡形的功法,你們說巧不巧?”


    巧,當然是巧,巧的讓人無法相信。


    這時候村長最先說話了:“那金光劈暈姑娘,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沒錯。”李軒成答。


    “也就是說,當日孫大哥喚出金光,還是助了姑娘一把嘍。”趙思遠笑著說。


    這幾天來他也一直有些忐忑不安,但是事到如今,心情也就真正輕鬆了下來。眼睛裏有了光彩,臉上蓄滿笑意。


    “正是如此。”李軒成迴答的十分肯定。這裏也僅有他一人,可以這麽肯定這件事了。


    “孫大哥好厲害,不僅重傷了邪劍,還間接的幫助了姑娘渡劫。”


    萬玲又開始吹捧起孫弘文了,自從她看到那日的金光後,就視孫弘文為高人了。什麽時候都對他恭恭敬敬的。


    但是孫弘文很謙虛,他清了清嗓子:“姑娘折煞我,我不經誇的。”


    一時間村民們,也都來感謝他了。


    “謝謝你,孫道長。”孟小真首先說。


    接著是村長:“孫道長,多謝了。”


    隨後,就是七大姑八大姨們的客套話了。


    “孫道長,大好人啊。我們姑娘能成仙,功勞呀,有您的一半。”


    “真好,道長助了香鄉姑娘一臂之力。”


    “高人實在是高人,不愧是香鄉姑娘的朋友。”


    ……


    “今日香鄉姑娘得了半仙之體,若日後勤加修煉,一身正道、不如迷途,那麽修成個陸地神仙是沒有問題的。”說著,李軒成麵無表情的掏出了香鄉姑娘的骨瓷。


    看到完好無損的骨瓷,姑娘很是驚訝。“這骨瓷,怎麽……怎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少年浣劍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拉布拉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拉布拉風並收藏少年浣劍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