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氏犯上作亂的消息傳到奇鼠國之後,劉正立即關閉了禹鼎向桃花村輸送帝皇氣運的通道。
司馬炎的帝皇氣運過於稀薄,被張麗華吸走大半之後,剩下的就被賈南風全盤接收了。
司馬懿好不容易盜取的帝皇氣運,就這樣被一分為二,稀釋得不成樣子了。
原本如日中天的大秦帝國,竟然被吳蜀聯盟打得節節敗退。西線的梁州丟城失地,東線的南昌都尉府失守,一直退到廬江才勉強的撐住了防線。
五姓七望對司馬氏的不堪一擊頗有微詞,他們公推李廣向司馬懿討個說法。
司馬懿當然給出了解釋。西線梁州,蜀國大將軍薑維九伐中原,大秦帝國節節敗退。
然而細算戰爭仗,就不難發現一個事實。蜀攻秦守,僅從戰損的角度,薑維九次出擊,每次都是淺嚐輒止就撤退了。
蜀軍的每次撤退,都會拋棄輜重輕裝。也就是說蜀國好不容易湊出來的裝備,要麽變成廢銅爛鐵,要麽留在梁州占領區,等待司馬氏大軍的接收。
僅從戰爭資源消耗的角度考慮,蜀國的北伐純粹是賠本賺吆喝。
與此同時,再從青壯損耗和新生兒的數量分析,蜀國青壯連年征戰,根本就沒有時間生孩子。在薑維九伐中原期間,蜀國的人口增長率為負數,其中畸形兒的數量卻創了曆史的新高。
再看同一時間的梁州,雖然戰爭消耗了一定數量的青壯,可是架不住戰場上雲集了大量優質的青壯。
梁州的新生兒數量不僅創了曆史新高,其質量更是碾壓其他州。據野史記載,其中有1/5的優質新生兒,便是蜀國青壯貢獻的。
司馬懿笑道:“李將軍,在你看來蜀國九伐中原讓咱們沒有麵子,可是換個角度看,蜀國替梁州貢獻了1/5的優質新生兒。也就是說20年之後,那部分原本屬於蜀國的優質青壯,卻因為戰爭的緣故,直接貢獻給了梁州。這樣的加減法,你可以自己算算,秦國可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最關鍵的是由蜀國士兵替梁州貢獻的青壯,由於從小缺失父愛,對父親所在的蜀國肯定會心存怨懟。你再想想,當孩子們成群結隊的攻入益州的時候,那些當兵的老卒還有勇氣拿刀嗎?”
李廣反駁道:“你這是偷換概念,蜀國九伐中原,打得梁州百廢待興,哪有你說的那般收益?”
司馬懿平靜的說道:“不管你承認與否,蜀國九伐中原,秦軍集結迎戰。那就相當於在梁州駐紮了200萬優質的青壯。梁州的育齡婦女又不傻,難道還不知道近水樓台先得月嗎?”
司馬懿的反問鏗鏘有力。俗話說女追男,隔層紗。更何況是朝不保夕,卻又禁欲多時的青壯。這樣需求旺盛的男子,麵對女子的百般挑逗,有多少抵抗力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大部分女子,都願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若是蜀國青壯願意,把女人孩子帶迴益州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然而蜀軍主動進攻,打得筋疲力竭再撤走,連後勤輜重都因為輕裝而舍棄,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顧及老婆孩子了。
這樣一來,蜀軍退了,可是他們種下的種子,卻在梁州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從整體的角度考慮,這些優質的新生兒長大成人之後,絕大多數人會把益州的爹視為恥辱。過了20年之後,他們就會成為征伐蜀國的主力軍。
司馬懿接著介紹起了揚州的情況,吳軍孫權帶領10萬大軍進攻合肥,結果就是淮揚女兒大發雌威,直接把吳軍士兵變成了上門女婿。搞得孫權隻能帶著數百親兵逃迴金陵城,再也不敢北望中原。
也怪江南的開發程度不及淮揚,優質的青壯北上之後,就沉浸在溫柔鄉中樂不思蜀了。再加上淮揚女兒的熱情,江南小生似乎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從形勢上看,東西兩處戰場,秦國皆處於被動。
可是從兩個發生戰事的州的人口增長率分析,秦國可是占足了便宜的。益州天府,卻帶不迴梁州兒女;淮揚魚米,反倒是令江南小生甘之如飴。
對於吳蜀來說,戰爭拚的是當下,他們成功的遲滯了秦軍南下的步伐,在戰術上是主動而正確的選擇。
然而推遲20年再看,兩家替秦國貢獻了一批優質青壯,迴過頭來又可以輕鬆碾壓兩國。從戰略上看,秦國可是占足了便宜。
就拿梁州來說,孩子長大了,就會心心念念的去益州找不負責任的爹,討個說法。這就促成了秦國滅蜀的大勢。秦軍根本就不用拉壯丁,隻要露出口風,就會讓梁州青壯踴躍報名。
至於淮揚一帶,做了上門女婿的吳國士兵,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要迴家看看,特別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帶著老婆孩子衣錦還鄉,這是大部分上門女婿夢寐以求的事情。
當秦國決定南渡長江作戰,估計都不需要戰爭動員了。
司馬懿說道:“李將軍,持續約戰爭,的確給淮揚兩個地方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可是優質青壯大量集中,也給當地留下了優質的種子。當這些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之後,就是秦國收益之時。秦國文化的兼容性,足以讓這些種子漸漸的成為文明吞噬的主力。”
李廣問道:“洪荒大陸人類的後代,天生就會以父族為根,難道你就不怕吳蜀兩國的文化反噬,喧賓奪主成為主流文化嗎?”
司馬懿斬釘截鐵的迴答說:“我當然不怕,因為秦國掌控華夏九州數百年,已經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文化體係。最關鍵的是華夏文明兼收並蓄,這是其他文明不可能具備的特性。也就是說當蜀吳兩國的文化體係,千方百計的想要抹殺華夏文明的時候,華夏文明卻是在兼收並蓄,取長補短。大秦帝國的華夏文明,可以把吳蜀文明體係當成枝丫,這樣的結果肯定是皆大歡喜,基本上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就完成了。再加上華夏文明體係,不僅擁有強大的世家和足夠的人口基數作為支撐,最關鍵的是咱們有包容性,取長補短,想要學習,且又願意學習,吳蜀根本就擋不住秦人的學習熱情。最終受這種精神影響,不知不覺就把光宗耀祖,當成了傳承核心理念。”
司馬懿接著說道:“華夏文明的核心有兩個,其一是以世家傳承為秩序的家天下思想;其二就是光宗耀祖的追隨理念。其他文明會公推一個信奉的核心,這樣容易導致神閥,最終執行強製同他。華夏文明可不一樣,世家傳承的光宗耀祖理念,直接就是擁有血緣關係的先賢祖國。也就是說隨著帝國的拓展,新加入的人隻需要接受光宗耀祖的理念就好,反正敬仰的是自己的血脈親人。可是靈山隻有一位佛祖,西方也隻有一位神王。若是他們想要吞噬華夏文明,誰願意放棄自己的祖宗去信奉唯一的那個人呀?反過來由華夏文明主導吞噬,那就簡單多了。光宗耀祖嘛,把那兩位當成祖宗一樣敬奉就可以了。當人們接受了華夏光宗耀祖的理念之後,還可以順理成章的把自己的血脈親人推上神壇,大家信奉自己的家族長輩,難道不香嗎?”
李廣迴答說:“華夏文明的光宗耀祖理念,在敬仰血脈先賢的同時,並不限製後代信仰其他值得信仰的人,這就是光宗耀祖理念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的強大,會讓整個洪荒大陸的貴族信奉光宗耀祖理念。也就是說秦軍走到哪裏,光宗耀祖理念就會到哪裏生根發芽。當地人雖然會抗拒同化,卻不會拒絕光宗耀祖理念。”
司馬懿信心滿滿的說道:“當秦軍揮師南下的時候,我認為光宗耀祖理念肯定會橫掃千軍,最終成為壯大華夏文明核心的養分。”
司馬炎的帝皇氣運過於稀薄,被張麗華吸走大半之後,剩下的就被賈南風全盤接收了。
司馬懿好不容易盜取的帝皇氣運,就這樣被一分為二,稀釋得不成樣子了。
原本如日中天的大秦帝國,竟然被吳蜀聯盟打得節節敗退。西線的梁州丟城失地,東線的南昌都尉府失守,一直退到廬江才勉強的撐住了防線。
五姓七望對司馬氏的不堪一擊頗有微詞,他們公推李廣向司馬懿討個說法。
司馬懿當然給出了解釋。西線梁州,蜀國大將軍薑維九伐中原,大秦帝國節節敗退。
然而細算戰爭仗,就不難發現一個事實。蜀攻秦守,僅從戰損的角度,薑維九次出擊,每次都是淺嚐輒止就撤退了。
蜀軍的每次撤退,都會拋棄輜重輕裝。也就是說蜀國好不容易湊出來的裝備,要麽變成廢銅爛鐵,要麽留在梁州占領區,等待司馬氏大軍的接收。
僅從戰爭資源消耗的角度考慮,蜀國的北伐純粹是賠本賺吆喝。
與此同時,再從青壯損耗和新生兒的數量分析,蜀國青壯連年征戰,根本就沒有時間生孩子。在薑維九伐中原期間,蜀國的人口增長率為負數,其中畸形兒的數量卻創了曆史的新高。
再看同一時間的梁州,雖然戰爭消耗了一定數量的青壯,可是架不住戰場上雲集了大量優質的青壯。
梁州的新生兒數量不僅創了曆史新高,其質量更是碾壓其他州。據野史記載,其中有1/5的優質新生兒,便是蜀國青壯貢獻的。
司馬懿笑道:“李將軍,在你看來蜀國九伐中原讓咱們沒有麵子,可是換個角度看,蜀國替梁州貢獻了1/5的優質新生兒。也就是說20年之後,那部分原本屬於蜀國的優質青壯,卻因為戰爭的緣故,直接貢獻給了梁州。這樣的加減法,你可以自己算算,秦國可是占了天大的便宜。最關鍵的是由蜀國士兵替梁州貢獻的青壯,由於從小缺失父愛,對父親所在的蜀國肯定會心存怨懟。你再想想,當孩子們成群結隊的攻入益州的時候,那些當兵的老卒還有勇氣拿刀嗎?”
李廣反駁道:“你這是偷換概念,蜀國九伐中原,打得梁州百廢待興,哪有你說的那般收益?”
司馬懿平靜的說道:“不管你承認與否,蜀國九伐中原,秦軍集結迎戰。那就相當於在梁州駐紮了200萬優質的青壯。梁州的育齡婦女又不傻,難道還不知道近水樓台先得月嗎?”
司馬懿的反問鏗鏘有力。俗話說女追男,隔層紗。更何況是朝不保夕,卻又禁欲多時的青壯。這樣需求旺盛的男子,麵對女子的百般挑逗,有多少抵抗力就可想而知了。
其實大部分女子,都願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若是蜀國青壯願意,把女人孩子帶迴益州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然而蜀軍主動進攻,打得筋疲力竭再撤走,連後勤輜重都因為輕裝而舍棄,自然也就沒有辦法顧及老婆孩子了。
這樣一來,蜀軍退了,可是他們種下的種子,卻在梁州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從整體的角度考慮,這些優質的新生兒長大成人之後,絕大多數人會把益州的爹視為恥辱。過了20年之後,他們就會成為征伐蜀國的主力軍。
司馬懿接著介紹起了揚州的情況,吳軍孫權帶領10萬大軍進攻合肥,結果就是淮揚女兒大發雌威,直接把吳軍士兵變成了上門女婿。搞得孫權隻能帶著數百親兵逃迴金陵城,再也不敢北望中原。
也怪江南的開發程度不及淮揚,優質的青壯北上之後,就沉浸在溫柔鄉中樂不思蜀了。再加上淮揚女兒的熱情,江南小生似乎沒有絲毫的抵抗力。
從形勢上看,東西兩處戰場,秦國皆處於被動。
可是從兩個發生戰事的州的人口增長率分析,秦國可是占足了便宜的。益州天府,卻帶不迴梁州兒女;淮揚魚米,反倒是令江南小生甘之如飴。
對於吳蜀來說,戰爭拚的是當下,他們成功的遲滯了秦軍南下的步伐,在戰術上是主動而正確的選擇。
然而推遲20年再看,兩家替秦國貢獻了一批優質青壯,迴過頭來又可以輕鬆碾壓兩國。從戰略上看,秦國可是占足了便宜。
就拿梁州來說,孩子長大了,就會心心念念的去益州找不負責任的爹,討個說法。這就促成了秦國滅蜀的大勢。秦軍根本就不用拉壯丁,隻要露出口風,就會讓梁州青壯踴躍報名。
至於淮揚一帶,做了上門女婿的吳國士兵,總會情不自禁的想要迴家看看,特別是孩子大了,自己也老了,帶著老婆孩子衣錦還鄉,這是大部分上門女婿夢寐以求的事情。
當秦國決定南渡長江作戰,估計都不需要戰爭動員了。
司馬懿說道:“李將軍,持續約戰爭,的確給淮揚兩個地方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可是優質青壯大量集中,也給當地留下了優質的種子。當這些種子長成參天大樹之後,就是秦國收益之時。秦國文化的兼容性,足以讓這些種子漸漸的成為文明吞噬的主力。”
李廣問道:“洪荒大陸人類的後代,天生就會以父族為根,難道你就不怕吳蜀兩國的文化反噬,喧賓奪主成為主流文化嗎?”
司馬懿斬釘截鐵的迴答說:“我當然不怕,因為秦國掌控華夏九州數百年,已經形成了堅不可摧的文化體係。最關鍵的是華夏文明兼收並蓄,這是其他文明不可能具備的特性。也就是說當蜀吳兩國的文化體係,千方百計的想要抹殺華夏文明的時候,華夏文明卻是在兼收並蓄,取長補短。大秦帝國的華夏文明,可以把吳蜀文明體係當成枝丫,這樣的結果肯定是皆大歡喜,基本上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就完成了。再加上華夏文明體係,不僅擁有強大的世家和足夠的人口基數作為支撐,最關鍵的是咱們有包容性,取長補短,想要學習,且又願意學習,吳蜀根本就擋不住秦人的學習熱情。最終受這種精神影響,不知不覺就把光宗耀祖,當成了傳承核心理念。”
司馬懿接著說道:“華夏文明的核心有兩個,其一是以世家傳承為秩序的家天下思想;其二就是光宗耀祖的追隨理念。其他文明會公推一個信奉的核心,這樣容易導致神閥,最終執行強製同他。華夏文明可不一樣,世家傳承的光宗耀祖理念,直接就是擁有血緣關係的先賢祖國。也就是說隨著帝國的拓展,新加入的人隻需要接受光宗耀祖的理念就好,反正敬仰的是自己的血脈親人。可是靈山隻有一位佛祖,西方也隻有一位神王。若是他們想要吞噬華夏文明,誰願意放棄自己的祖宗去信奉唯一的那個人呀?反過來由華夏文明主導吞噬,那就簡單多了。光宗耀祖嘛,把那兩位當成祖宗一樣敬奉就可以了。當人們接受了華夏光宗耀祖的理念之後,還可以順理成章的把自己的血脈親人推上神壇,大家信奉自己的家族長輩,難道不香嗎?”
李廣迴答說:“華夏文明的光宗耀祖理念,在敬仰血脈先賢的同時,並不限製後代信仰其他值得信仰的人,這就是光宗耀祖理念的包容性。這種包容性的強大,會讓整個洪荒大陸的貴族信奉光宗耀祖理念。也就是說秦軍走到哪裏,光宗耀祖理念就會到哪裏生根發芽。當地人雖然會抗拒同化,卻不會拒絕光宗耀祖理念。”
司馬懿信心滿滿的說道:“當秦軍揮師南下的時候,我認為光宗耀祖理念肯定會橫掃千軍,最終成為壯大華夏文明核心的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