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覺得鄭書是可造之材,卻又害怕養出白眼狼。


    正猶豫之間,劉正突然想起了萬般皆是緣,緣起緣滅,善有善的因果,惡有惡的因果。今朝與鄭書並肩作戰,也算是一迴善緣。


    鄭書既然有幸,那就鑄浩然殿養之,入得造化城,教化眾生。


    想到這裏,劉正便說道:“天權,既入混沌境,便是離開七星戰舟之時。我等於金陵書院巡講之後,便該各奔前程。紀元輪迴已經啟動,新的造化已經來臨。天下風雲出我輩,敢教日月換新天。”


    鄭書聞言,直接承諾說:“隊長,咱們並肩作戰多時,當然希望可以繼續這樣的友誼。紀元輪迴的一些禁忌,其實在千院聯盟已經不是秘密了。我願意追隨隊長,一起征戰洪荒大陸之外的無垠天地。”


    劉正說道:“造化城已立,浩然殿新生。著你入職浩然殿,以弘揚天地之正氣。儒以仁愛世人,恪守洪荒大陸的守護精神。修浩然正氣以養身,以育誌,以娛情,以酬願。天地不滅,精神長存;天地不複,傳承依舊。”


    鄭書說道:“鄭書願領法旨,修浩然正氣以守護家園。”


    劉正聞言大喜,直接在造化城中浩然殿裏寫上了鄭書的名字。


    墨落造化城,因果既相連。


    一塊令牌憑空顯形,沒入了鄭書的掌心。


    鄭書掌握浩然,精神為之一變。


    到了巡講金陵書院的日子,鄭書手握浩然卷,身披儒冠袍,一步一步的走上了三尺高台。


    高台之下,十萬學子雲集,靜寂無聲。


    金陵書院負責主持演講的鄭詩說道:“七星學子巡講,秉持教育精神。古聖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我輩也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麵對學而有成的師兄弟,必抱以虔誠之心請教學習。今有七星學子之天權鄭書,於金陵書院三尺高台傳承治學精神。願各位學子皆有所得,亦不負青春之誌氣。鄭書學子,請!”


    “多謝主持人。”鄭書說道。


    鄭書致謝主持人鄭詩之後,又向台下眾學子道謝。禮畢之後,才開口說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吾輩讀書人,當知曉胸懷浩然正氣守護天地,行尊禮義廉恥宣傳教化。窮則獨善其身,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達則兼濟天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鄭書的語調很平緩,卻每一個字都重逾千鈞,開場引之後,他接著講道:“天下人由於閱曆的差異,也就導致了認知方麵的差異。在不同的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這是由不同層次的人的眼界決定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千方百計的提升層次和眼界,從而認識到更加深層次的世界。”


    鄭書停頓了一會兒,才接著說道:“說起層次這個問題,就以金錢的多寡為引子。普通人家的小孩子,擁有10漢銖都是一筆巨款;當孩子加冠之後,也會覺得每天掙得10漢銖就會幸福;當孩子步入而立之年,養家糊口需要1000漢銖,那就必須要匹配相應的賺錢能力。在這個時候,掙10漢銖的結果就會讓人產生絕望的情緒。人的認知與能力和層次匹配,才能撐得起生活的野心。”


    鄭書講到這裏,略微停留了一下,算是給金陵書院的學子們一個思考的緩衝。待到眾學子若有所悟之後,才繼續說道:“人們對洪荒大陸的認知,其實就是匹配自身需求的利益本位主義。每個人都不容易,每個人都會覺得別人容易。這就導致了很多人會產生一種戾氣,覺得能力弱並不是錯,錯的是別人為什麽會強。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是以牟利之人為了取悅大眾,直接在良藥外麵加上一層糖衣。對於那些聽不見真話,也聽不得真話的人,那就用似是而非的謊言虛構出一個完美無瑕的世界。至於輕信的人結果會怎麽樣,那就沒有人理會了。世人會同情遇到急難的人,也願意幫扶一把。可是不會有陌生人願意為其他人的一生負責,大起大落的味道,架在火上烤完之後,人家滿足了善行,當然就會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至於被幫扶者的未來和出路,可就沒有人理會了。畢竟爛泥扶不上牆嘛,即便是有人沾上了,也會想方設法的甩掉。”


    鄭書講到這裏,忍不住的想起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個故事,於是就用春秋筆法轉化說道:“當年有一個書生遇到山賊打劫,在關鍵時刻一名俠客出現。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俠客殺死數人,便驅散了山賊,救了書生一命。俠客收獲了行俠仗義的快感之後就揚長而去了,書生依舊獨自前行。第二天,山賊的同夥循蹤殺到,書生在劫難逃。書生在彌留之際,似乎想要責怪俠客的多管閑事。可是俠客行俠仗義乃是本分,他也不應該為書生的死負責呀。”


    鄭書講完書生和俠客的故事之後,接著總結說:“世間各種因果糾纏,才形成了勢力與陣營。一個人眼中的正義與善良,到了另外的人的眼中就變成邪惡了。書生實力不足,卻莫名其妙的卷入了俠客行俠仗義的因果。悲劇的發生也就沒有辦法避免了。”


    說到這裏,鄭書痛心疾首的提醒眾學子說:“生而為人,誰也沒有辦法確定會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沾上某些了不得的大因果。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這樣的事情也是沒有辦法拒絕的。咱們努力的學習,不斷的提升層次,就是為了有足夠的能力承接更大的因果。”


    鄭書講到這裏,就結束了這場演講。他把思考留給了金陵書院的學子。


    因果無處不在,普通人想要逃離的可能性極小。隻有不斷的提升實力,才能在無數因果的纏繞下遊刃有餘。


    人總是會麵臨無數的選擇,每一次選擇其實就是決定自己的站隊,同時也會強迫介入因果的另一方進行站隊。


    陣營對立無處不在,一個人選擇了,因果糾纏的另一方就隻能反其道而行之了。


    這樣的關係相當的殘酷,甚至是別無選擇。


    有一句話叫做道不同不相為謀,說的就是因果對立的雙方,很難選擇相同的陣營。道之所至,雖千萬人吾往矣。


    能力決定了承接因果的極限,同時這樣因果牽連又會決定個人的站隊和陣營選擇。


    一樣米養百樣人,其實大家都會選擇性的遺忘弱肉強食的生存規則。因果對立的雙方,即便是處於同一陣營,也沒有辦法心無旁騖的合作。萬一有人行差踏錯,結果就是禍起蕭牆。


    即便是陣營的主宰,也沒有辦法杜絕內部的衝突。這就導致了陣營內部永遠存在不穩定因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漢使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先洞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先洞人並收藏興漢使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