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示意文鴛繼續講述。
文鴛隻好繼續講解:
增加情報方麵的投入,爭取了解敵對勢力的裝備技術水平。
適當給一線指揮員增加壓力,錘煉臨戰決斷能力。
強化參謀部的職能,提升其戰略布局地位,弱化其具體戰場的戰術指揮。
“奉孝,告訴伯約,總參謀部不是萬能的。掌握戰略大局就好了。至於具體的戰術指揮,交給一線指揮員就好了。”劉正說道:“雄鷹突擊隊是一塊試驗田,就讓我們一起見證趙國威等指揮員的臨戰決斷能力吧!”
劉正終於想通了,沒有包治百病的良藥。晉軍總參謀部過於重視細節,不利於一線指揮員的培養。
隨著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通訊技術的發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念,幾乎失去了所有的發展空間。
遙控指揮,實時監控。雖然說有利於高層掌握前線指揮員的真實水平,但是卻限製了一線將士的自主能力。
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試問有多少一線指揮員,敢於挑戰總參謀部的權威。特別是那些竭盡全力爭取職務,以改善家族處境的寒門子弟,根本就沒有膽量拿家人的前途和命運冒險。
更何況服從命令聽指揮,本就是軍人的第一職責。
雞鹿塞的戰鬥仍在繼續,劉正卻沒有心思考慮戰場上的事情。
晉軍的不斷成熟,意味著戰術思想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瓶頸期。特別是隨著總參謀部的掌控力度越來越大,寒門出身的將士為了搏出頭,隻能在聽命行事一途越滑越遠了。
負責一線指揮的將領不敢擔責任,害怕擔責任,就會把匯報當成一種條件反射式的習慣。遇到問題的第一個瞬間,不是想著如何解決問題,而是計較個人得失。總想著怎麽做才能避免指揮責任。
後盾決定膽量!
這就是寒門子弟難以真正出頭的根本原因。
劉正仔細的查看過晉軍的最新編製,發現那些勇敢犯錯的青年將領們,其長輩必定是軍中高層。至於真正的寒門將領,九成九的表現隻能算中規中矩。
以前的劉正,根本就沒有想過那百分之一的寒門將領的去向。
直到雞鹿塞大戰時,嶽貞和秦嶺截然不同的表現,才讓劉正看到了晉軍發展的致命敵人。
迴到陰山別院之後,劉正讓郭嘉協助,準備調閱十年內寒門將領的動態資料。
劉正拿到資料之後,開始認真的翻閱起來。
晉軍一直堅持寒門與世家並重的治軍政策。
在數十萬名連、營級別以上的將領之中,寒門將領有三萬二千七百人。
其中有三千三百二十七名寒門將領的行為,稱得上是標新立異。
關於這三千多名寒門將領的去向。
其中有二十七人,突破了晉軍內部的世家與寒門界限,成為坐鎮一方的督將。更有三人是鎮帥的種子選手。
這二十七位寒門將領,成了晉軍中標杆式的人物。
四十九名連、營將領由於各種原因被開除軍籍,其家人也不再享受軍人的福利待遇。
超過兩百人提前結束軍旅生涯轉業地方,未來的前途算得上是一片黑暗。
超過一千人被冷藏處理,被轉業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至於剩下的那些人,已經在逐漸的邊緣化,風險與機遇並存。
晉軍內部還算公平,這才有了一千多寒門將領的苟延殘喘,甚至有機會實現逆襲。
然而這樣的崛起比例,讓更多的寒門將領選擇了聽話。為了家族的利益考慮,做一個絕對聽話的軍人。
然而亂世並沒有結束,聽話的寒門將領們,注定不會有多大的發展前途。
劉正看得心驚肉跳——三萬餘名寒門將領,真正有能力坐鎮協調一方的大將,居然隻有一人。
至於那二十七名督將以上的寒門將領,其中有二十六人都是負責輔助的同級將領,也就是隸屬於總參謀部的參謀人員。
寒門將領沒有膽量一言九鼎,這讓劉正感到非常的震驚。
難道在晉軍中供職的三萬餘寒門將領之中,真的就沒有天賦異稟大將之才嗎?
想想黃巾大起義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湧現出了典韋,郭嘉,趙雲,關羽,諸葛亮等人傑。怎麽到了天下即將統一,全民教育逐步到位的今天,寒門將領的崛起之路,竟然比大混亂時代更加的艱辛。
劉正不敢繼續往下想——究竟是世家堵塞了寒門將領的崛起之路,還是寒門將領們自己不爭氣?
三萬多名寒門將領,居然隻有一成敢於挑戰現有的軍中製度。這是戰略僵化,戰術呆板的前兆。
劉正對於晉軍寒門將領謝恩的成長經曆。
當時有人稱謝恩和文鴛是晉軍雙傑。
文鴛是世家子弟,謝恩則是出身寒門。
兩人同期進入南山軍校學習,又在揚州軍中做了見習排長。
當時文欽是揚州刺史,早就替文鴛安排好了一切。
謝恩可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一次水寨剿匪,謝恩主動請纓在水裏潛伏了三天三夜,最後體力不支暈倒了。
文鴛帶著人按照謝恩提供的情報,一舉蕩平了水匪。
大戰過後論功行賞,文鴛得了首功。
文欽怕吃相難看,這才讓謝恩得了個輔助之功。
恰逢軍中改製,揚州駐軍被分配到了兩個教員的名額。
文鴛和謝恩一起到南山軍校任教,並且作為軍隊改製的第一批次學員。
文鴛帶出了趙國威和拓跋沙漠汗兩名尖子。
謝恩也帶出了徐蓋和郭獵等人才。
晉軍改製完畢,謝恩與文鴛同時執掌督帥職務。
長安戰役之後,謝恩由於表現出色,到馬超的護羌將軍府中成了一名主戰鎮帥。
文鴛則臨危受命組建雄鷹突擊隊,高職低配做了享受鎮帥待遇的督將。
劉正幾乎可以預見——謝恩成為鎮帥之後,根本就沒有晉升將軍的希望。
文鴛則是作為雄鷹突擊隊的奠基人,順利的打破了晉升將軍的壁壘。
劉正沒有想到——謝恩拿命拚得的公平競爭機會,到最後還是棋差一招落後於文鴛。
寒門將領沒有資源,或者是說資源有限。賭不起,更輸不起,想必就是寒門將領不敢冒險的真正原因。
家裏沒有礦,想要豪橫也沒有那個膽量。
“莊主,金城情報站消息:刑部的監察員,正在武都的鎮帥府中調查謝恩貪汙案,你有什麽要指示的嗎?”郭嘉問道。
“奉孝,你親自去一趟,把謝恩活著帶到陰山別院!”劉正答道。
郭嘉離開之後,劉正忍不住的皺起了眉頭。
想不到謝恩還是沒有挺住,倒在了錢途上。
閉目沉思的劉正見張遼進了別院,忙問道:“文遠,你為什麽不在金錢上動心思?”
“莊主,別人怎麽想我不知道,反正我自打記事起,就沒有考慮過錢的問題。”張遼答道:“張虎那小子隨我,雁門張家不差錢!這才可以全心全意的替百姓做點事。”
“我明白了——世家子弟的底氣就是不差錢!”劉正說道:“寒門子弟的養家糊口,在世家子弟的心目之中,根本就沒有印象。”
錢,成就了世家子弟!
錢,毀掉了寒門子弟!
文鴛隻好繼續講解:
增加情報方麵的投入,爭取了解敵對勢力的裝備技術水平。
適當給一線指揮員增加壓力,錘煉臨戰決斷能力。
強化參謀部的職能,提升其戰略布局地位,弱化其具體戰場的戰術指揮。
“奉孝,告訴伯約,總參謀部不是萬能的。掌握戰略大局就好了。至於具體的戰術指揮,交給一線指揮員就好了。”劉正說道:“雄鷹突擊隊是一塊試驗田,就讓我們一起見證趙國威等指揮員的臨戰決斷能力吧!”
劉正終於想通了,沒有包治百病的良藥。晉軍總參謀部過於重視細節,不利於一線指揮員的培養。
隨著裝備技術水平的提升,以及通訊技術的發展。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念,幾乎失去了所有的發展空間。
遙控指揮,實時監控。雖然說有利於高層掌握前線指揮員的真實水平,但是卻限製了一線將士的自主能力。
全方位,三百六十度無死角,試問有多少一線指揮員,敢於挑戰總參謀部的權威。特別是那些竭盡全力爭取職務,以改善家族處境的寒門子弟,根本就沒有膽量拿家人的前途和命運冒險。
更何況服從命令聽指揮,本就是軍人的第一職責。
雞鹿塞的戰鬥仍在繼續,劉正卻沒有心思考慮戰場上的事情。
晉軍的不斷成熟,意味著戰術思想的發展,已經進入了瓶頸期。特別是隨著總參謀部的掌控力度越來越大,寒門出身的將士為了搏出頭,隻能在聽命行事一途越滑越遠了。
負責一線指揮的將領不敢擔責任,害怕擔責任,就會把匯報當成一種條件反射式的習慣。遇到問題的第一個瞬間,不是想著如何解決問題,而是計較個人得失。總想著怎麽做才能避免指揮責任。
後盾決定膽量!
這就是寒門子弟難以真正出頭的根本原因。
劉正仔細的查看過晉軍的最新編製,發現那些勇敢犯錯的青年將領們,其長輩必定是軍中高層。至於真正的寒門將領,九成九的表現隻能算中規中矩。
以前的劉正,根本就沒有想過那百分之一的寒門將領的去向。
直到雞鹿塞大戰時,嶽貞和秦嶺截然不同的表現,才讓劉正看到了晉軍發展的致命敵人。
迴到陰山別院之後,劉正讓郭嘉協助,準備調閱十年內寒門將領的動態資料。
劉正拿到資料之後,開始認真的翻閱起來。
晉軍一直堅持寒門與世家並重的治軍政策。
在數十萬名連、營級別以上的將領之中,寒門將領有三萬二千七百人。
其中有三千三百二十七名寒門將領的行為,稱得上是標新立異。
關於這三千多名寒門將領的去向。
其中有二十七人,突破了晉軍內部的世家與寒門界限,成為坐鎮一方的督將。更有三人是鎮帥的種子選手。
這二十七位寒門將領,成了晉軍中標杆式的人物。
四十九名連、營將領由於各種原因被開除軍籍,其家人也不再享受軍人的福利待遇。
超過兩百人提前結束軍旅生涯轉業地方,未來的前途算得上是一片黑暗。
超過一千人被冷藏處理,被轉業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至於剩下的那些人,已經在逐漸的邊緣化,風險與機遇並存。
晉軍內部還算公平,這才有了一千多寒門將領的苟延殘喘,甚至有機會實現逆襲。
然而這樣的崛起比例,讓更多的寒門將領選擇了聽話。為了家族的利益考慮,做一個絕對聽話的軍人。
然而亂世並沒有結束,聽話的寒門將領們,注定不會有多大的發展前途。
劉正看得心驚肉跳——三萬餘名寒門將領,真正有能力坐鎮協調一方的大將,居然隻有一人。
至於那二十七名督將以上的寒門將領,其中有二十六人都是負責輔助的同級將領,也就是隸屬於總參謀部的參謀人員。
寒門將領沒有膽量一言九鼎,這讓劉正感到非常的震驚。
難道在晉軍中供職的三萬餘寒門將領之中,真的就沒有天賦異稟大將之才嗎?
想想黃巾大起義那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湧現出了典韋,郭嘉,趙雲,關羽,諸葛亮等人傑。怎麽到了天下即將統一,全民教育逐步到位的今天,寒門將領的崛起之路,竟然比大混亂時代更加的艱辛。
劉正不敢繼續往下想——究竟是世家堵塞了寒門將領的崛起之路,還是寒門將領們自己不爭氣?
三萬多名寒門將領,居然隻有一成敢於挑戰現有的軍中製度。這是戰略僵化,戰術呆板的前兆。
劉正對於晉軍寒門將領謝恩的成長經曆。
當時有人稱謝恩和文鴛是晉軍雙傑。
文鴛是世家子弟,謝恩則是出身寒門。
兩人同期進入南山軍校學習,又在揚州軍中做了見習排長。
當時文欽是揚州刺史,早就替文鴛安排好了一切。
謝恩可就沒有那麽幸運了。
一次水寨剿匪,謝恩主動請纓在水裏潛伏了三天三夜,最後體力不支暈倒了。
文鴛帶著人按照謝恩提供的情報,一舉蕩平了水匪。
大戰過後論功行賞,文鴛得了首功。
文欽怕吃相難看,這才讓謝恩得了個輔助之功。
恰逢軍中改製,揚州駐軍被分配到了兩個教員的名額。
文鴛和謝恩一起到南山軍校任教,並且作為軍隊改製的第一批次學員。
文鴛帶出了趙國威和拓跋沙漠汗兩名尖子。
謝恩也帶出了徐蓋和郭獵等人才。
晉軍改製完畢,謝恩與文鴛同時執掌督帥職務。
長安戰役之後,謝恩由於表現出色,到馬超的護羌將軍府中成了一名主戰鎮帥。
文鴛則臨危受命組建雄鷹突擊隊,高職低配做了享受鎮帥待遇的督將。
劉正幾乎可以預見——謝恩成為鎮帥之後,根本就沒有晉升將軍的希望。
文鴛則是作為雄鷹突擊隊的奠基人,順利的打破了晉升將軍的壁壘。
劉正沒有想到——謝恩拿命拚得的公平競爭機會,到最後還是棋差一招落後於文鴛。
寒門將領沒有資源,或者是說資源有限。賭不起,更輸不起,想必就是寒門將領不敢冒險的真正原因。
家裏沒有礦,想要豪橫也沒有那個膽量。
“莊主,金城情報站消息:刑部的監察員,正在武都的鎮帥府中調查謝恩貪汙案,你有什麽要指示的嗎?”郭嘉問道。
“奉孝,你親自去一趟,把謝恩活著帶到陰山別院!”劉正答道。
郭嘉離開之後,劉正忍不住的皺起了眉頭。
想不到謝恩還是沒有挺住,倒在了錢途上。
閉目沉思的劉正見張遼進了別院,忙問道:“文遠,你為什麽不在金錢上動心思?”
“莊主,別人怎麽想我不知道,反正我自打記事起,就沒有考慮過錢的問題。”張遼答道:“張虎那小子隨我,雁門張家不差錢!這才可以全心全意的替百姓做點事。”
“我明白了——世家子弟的底氣就是不差錢!”劉正說道:“寒門子弟的養家糊口,在世家子弟的心目之中,根本就沒有印象。”
錢,成就了世家子弟!
錢,毀掉了寒門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