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琮的乖巧並沒有換到平安無事的結果,反而讓南郡變成了吳蜀爭奪的戰場。
諸葛恪屯兵江陵,蜀帝劉備決定禦駕親征。張飛自覺追隨大哥開創基業,四十年隻會闖禍,並沒有傍身立世之功。此番東征,應是平生最後的立功機會了。
張飛駐軍巫縣,命令部將張達和範疆限期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強攻夷陵,拿下東征第一功。
當時巫縣連日大雨,山洪泥石流綿綿不絕。道路堵塞,樹木受雨水浸潤之後不僅變得沉重無比,還讓隨軍工匠作業的時候難以掌握尺寸。
張飛規定的期限漸漸的迫近,天氣放晴卻遙遙無期。張達和範疆隻能以軍令如山為由讓蜀軍雨中作業。
蜀軍上下怨聲載道,再加上雨中上山伐木,被雷電劈死的人不計其數。後來才有打雷下雨的時候,不要站在大樹下的警示語誕生。
張達和範疆與蜀軍將士同甘共苦,所有的將士對張飛的嚴令敢怒不敢言。利用被雨水浸泡的樹幹打造出來的攻城器械,根本就無法應用在戰場上。
天氣放晴的時候,張飛前往器械打造營視察。雨中打造的攻城器械風幹之後,原本緊密合縫的關節位置,居然出現了偏差。
張飛親自登上一架攻城車。腳下一用力,攻城車咯吱亂響不說,還出現了移位和變形。
暴露的張飛矛挑攻城車,輕輕一甩就散架了。
張達和範疆臉色大變,忙帶著器械營下跪請罪。
張飛不聽解釋,命令親衛重責張達和範疆五十大板,其餘將士三十大板。
張飛的部眾並不是鐵板一塊,特別是作為軍紀執行人的親衛,居然起了公報私仇的心思。對於張達和範疆,親衛不敢下重手;對於那些普通的匠人,可就沒有什麽顧忌了。
挨了五十大板的張達和範疆沒有什麽大礙,受責三十大板的普通匠人倒是死了十幾個。張飛沒有察覺到其中的貓膩,甩袖迴了營帳。
建功立業的夢想破碎了,越想越氣的張飛居然喝起了悶酒。他一個人喝不出奇,還命令左右親衛一起喝。親衛不敢拒絕,隻得舍命陪君子。
張達和範疆見有機可乘,在酒水之中加了料。那些淺嚐輒止的親衛中了招,紛紛不勝酒力。至於張飛,更是連從不離身的丈八蛇矛都無力舉起。
當夜三更時分,張達和範疆秘密的集結器械營將士,把利害關係說了一通,決定拚死一搏。四十年隱忍,終得複仇之機。
張飛作為神將,即便是醉酒,也擁有強悍的武力。一番惡鬥斬殺百餘人,最後被範疆偷襲倒在了營中。
蜀軍器械營謀害了主將張飛之後,在張達和範疆的帶領下投靠了吳國。
張飛遇害的消息傳遍天下,令四國軍方起了警惕之心。
郭嘉看著手中的情報,忍不住的歎息說:“莊主,喝酒誤事之最非張翼德莫屬!”
劉正說:“酒壯英雄膽,量過害無窮!軍中將士貪杯,臨戰須飲,勝戰必飲。傳訊興漢宮,重申軍中禁酒令!特別是戰時禁酒,不得有絲毫的鬆懈。”
興漢軍上下掀起了禁酒狂潮。
劉立問薑維如何禁酒?
薑維以為禁酒絕非單純的禁止酒水,而是改變供需關係。提高酒的品質與價格,減少酒的數量。簡而言之,就是讓大部分將士都喝不起酒。
劉立采納了薑維的建議,對酒水采取了加征禁酒稅的策略,同時在冀州,南陽和河東三地建立高檔酒生產基地,用以取代低價促銷的範陽燒酒。
新酒問世,讓酒價翻了數番。興漢軍中的供灑率得到了有效的抑製。禁酒令的實施也是暢通無阻。
蜀將張飛醉酒而死,讓天下的大將引以為戒。吳帝孫權直接取消了犒賞三軍中的美酒,改為肉類獎勵。
魏帝曹丕倒是沒有禁絕酒水,而是在數量上做文章。把酒水犒賞由實質性向象征性轉變。即就是以前賞酒按人頭計算,確保每位立功受賞的將士都能喝一碗美酒。改革之後賜渴數量不得超過十壇,等閑軍功直接失去了受賞酒水的資格。
張飛被殺的消息傳到成都,蜀帝劉備慟哭三日,蜀中一片縞素。
恰逢羌人叛亂,大將張任派人請援。劉備讓吳懿帶領兩萬蜀軍前往增援。
諸葛亮建議暫緩東征,被報仇心切的劉備拒絕了。再加上巫縣大軍群龍無首,蜀中可以獨擋一麵的將領少之又少。
蜀軍兩線作戰,諸葛亮隻得坐鎮成都以為策應。劉備以法正為軍師。然而事與願違,大軍還沒有起行,法正就病倒了。
諸葛亮前往探視,兩人對蜀軍東征的前景充滿了憂慮。
法正說:“孔明,驃騎將軍張飛醉酒被殺,蜀軍上下軍心不穩。我這身體又不爭氣,你務必要勸陛下暫緩東征。”
諸葛亮說:“孝直,陛下以仁德登基,驃騎將軍與陛下又有桃園結義的經曆。這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
法正說:“孔明,你可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張達和範疆弑主投吳,吳帝孫權未必敢接納任用。更何況你與諸葛恪又有叔侄之情,平白無故刀兵相向隻會惹人笑話。”
諸葛亮得了法正的計謀,於是就上奏劉備:
臣以為聖主興師,當以吊民伐罪為業,名正言順為本。今有逆臣張達和範疆,弑主攜師投吳。倘若行文建業,使吳帝孫權送歸蜀中逆臣,則蜀中聲威可以震懾江南。
隻要孫權拒絕,蜀中東征就可以更得人心。屆時魏帝無法輕舉妄動,興漢帝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蜀軍為敵。
劉備看了諸葛亮的奏表,又得知法正重病難行,於是就順水推舟同意了先禮後兵。
諸葛亮遣使,攜書問責吳帝孫權。
孫權召丞相張昭問對。東吳世家不肯為吳蜀大戰買單,於是就以楚地新得,隻宜固守減輕消耗,不能大戰使民心背離。
張昭的家族剛布局好江夏和南郡的重要城池,可不想大戰一起,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更何況蜀軍折了張飛,同仇敵愾的心氣更是勢不可擋。這才有了息事寧人的想法和建議。
為了打消孫權的主戰念頭,張昭還殺人誅心的提及了諸葛亮和諸葛恪的叔侄關係。至於會不會臨陣換將,那就不是臣子應該考慮的問題了。
孫權得位不正,對於諸葛恪和諸葛亮的對陣心存疑慮。畢竟人家是一家人,要是有什麽私心,那可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孫權的主戰之心被削弱了。可是他又不甘心。鍛煉了幾十年,軍略始終是短板。東吳世家私心太重不值得倚重。這才令他左右為難。
孫權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交州前線的周瑜。對於亦師亦父的周瑜,他是又敬又怕。想倚為臂膀,又不敢直麵嚴師。
如今吳宮眾臣對時局的分析都不到點子上,讓孫權想起了周瑜的存在。死馬當成活馬醫,吳宮派出了特使前往交州前線。
諸葛恪屯兵江陵,蜀帝劉備決定禦駕親征。張飛自覺追隨大哥開創基業,四十年隻會闖禍,並沒有傍身立世之功。此番東征,應是平生最後的立功機會了。
張飛駐軍巫縣,命令部將張達和範疆限期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強攻夷陵,拿下東征第一功。
當時巫縣連日大雨,山洪泥石流綿綿不絕。道路堵塞,樹木受雨水浸潤之後不僅變得沉重無比,還讓隨軍工匠作業的時候難以掌握尺寸。
張飛規定的期限漸漸的迫近,天氣放晴卻遙遙無期。張達和範疆隻能以軍令如山為由讓蜀軍雨中作業。
蜀軍上下怨聲載道,再加上雨中上山伐木,被雷電劈死的人不計其數。後來才有打雷下雨的時候,不要站在大樹下的警示語誕生。
張達和範疆與蜀軍將士同甘共苦,所有的將士對張飛的嚴令敢怒不敢言。利用被雨水浸泡的樹幹打造出來的攻城器械,根本就無法應用在戰場上。
天氣放晴的時候,張飛前往器械打造營視察。雨中打造的攻城器械風幹之後,原本緊密合縫的關節位置,居然出現了偏差。
張飛親自登上一架攻城車。腳下一用力,攻城車咯吱亂響不說,還出現了移位和變形。
暴露的張飛矛挑攻城車,輕輕一甩就散架了。
張達和範疆臉色大變,忙帶著器械營下跪請罪。
張飛不聽解釋,命令親衛重責張達和範疆五十大板,其餘將士三十大板。
張飛的部眾並不是鐵板一塊,特別是作為軍紀執行人的親衛,居然起了公報私仇的心思。對於張達和範疆,親衛不敢下重手;對於那些普通的匠人,可就沒有什麽顧忌了。
挨了五十大板的張達和範疆沒有什麽大礙,受責三十大板的普通匠人倒是死了十幾個。張飛沒有察覺到其中的貓膩,甩袖迴了營帳。
建功立業的夢想破碎了,越想越氣的張飛居然喝起了悶酒。他一個人喝不出奇,還命令左右親衛一起喝。親衛不敢拒絕,隻得舍命陪君子。
張達和範疆見有機可乘,在酒水之中加了料。那些淺嚐輒止的親衛中了招,紛紛不勝酒力。至於張飛,更是連從不離身的丈八蛇矛都無力舉起。
當夜三更時分,張達和範疆秘密的集結器械營將士,把利害關係說了一通,決定拚死一搏。四十年隱忍,終得複仇之機。
張飛作為神將,即便是醉酒,也擁有強悍的武力。一番惡鬥斬殺百餘人,最後被範疆偷襲倒在了營中。
蜀軍器械營謀害了主將張飛之後,在張達和範疆的帶領下投靠了吳國。
張飛遇害的消息傳遍天下,令四國軍方起了警惕之心。
郭嘉看著手中的情報,忍不住的歎息說:“莊主,喝酒誤事之最非張翼德莫屬!”
劉正說:“酒壯英雄膽,量過害無窮!軍中將士貪杯,臨戰須飲,勝戰必飲。傳訊興漢宮,重申軍中禁酒令!特別是戰時禁酒,不得有絲毫的鬆懈。”
興漢軍上下掀起了禁酒狂潮。
劉立問薑維如何禁酒?
薑維以為禁酒絕非單純的禁止酒水,而是改變供需關係。提高酒的品質與價格,減少酒的數量。簡而言之,就是讓大部分將士都喝不起酒。
劉立采納了薑維的建議,對酒水采取了加征禁酒稅的策略,同時在冀州,南陽和河東三地建立高檔酒生產基地,用以取代低價促銷的範陽燒酒。
新酒問世,讓酒價翻了數番。興漢軍中的供灑率得到了有效的抑製。禁酒令的實施也是暢通無阻。
蜀將張飛醉酒而死,讓天下的大將引以為戒。吳帝孫權直接取消了犒賞三軍中的美酒,改為肉類獎勵。
魏帝曹丕倒是沒有禁絕酒水,而是在數量上做文章。把酒水犒賞由實質性向象征性轉變。即就是以前賞酒按人頭計算,確保每位立功受賞的將士都能喝一碗美酒。改革之後賜渴數量不得超過十壇,等閑軍功直接失去了受賞酒水的資格。
張飛被殺的消息傳到成都,蜀帝劉備慟哭三日,蜀中一片縞素。
恰逢羌人叛亂,大將張任派人請援。劉備讓吳懿帶領兩萬蜀軍前往增援。
諸葛亮建議暫緩東征,被報仇心切的劉備拒絕了。再加上巫縣大軍群龍無首,蜀中可以獨擋一麵的將領少之又少。
蜀軍兩線作戰,諸葛亮隻得坐鎮成都以為策應。劉備以法正為軍師。然而事與願違,大軍還沒有起行,法正就病倒了。
諸葛亮前往探視,兩人對蜀軍東征的前景充滿了憂慮。
法正說:“孔明,驃騎將軍張飛醉酒被殺,蜀軍上下軍心不穩。我這身體又不爭氣,你務必要勸陛下暫緩東征。”
諸葛亮說:“孝直,陛下以仁德登基,驃騎將軍與陛下又有桃園結義的經曆。這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呀!”
法正說:“孔明,你可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張達和範疆弑主投吳,吳帝孫權未必敢接納任用。更何況你與諸葛恪又有叔侄之情,平白無故刀兵相向隻會惹人笑話。”
諸葛亮得了法正的計謀,於是就上奏劉備:
臣以為聖主興師,當以吊民伐罪為業,名正言順為本。今有逆臣張達和範疆,弑主攜師投吳。倘若行文建業,使吳帝孫權送歸蜀中逆臣,則蜀中聲威可以震懾江南。
隻要孫權拒絕,蜀中東征就可以更得人心。屆時魏帝無法輕舉妄動,興漢帝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與蜀軍為敵。
劉備看了諸葛亮的奏表,又得知法正重病難行,於是就順水推舟同意了先禮後兵。
諸葛亮遣使,攜書問責吳帝孫權。
孫權召丞相張昭問對。東吳世家不肯為吳蜀大戰買單,於是就以楚地新得,隻宜固守減輕消耗,不能大戰使民心背離。
張昭的家族剛布局好江夏和南郡的重要城池,可不想大戰一起,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更何況蜀軍折了張飛,同仇敵愾的心氣更是勢不可擋。這才有了息事寧人的想法和建議。
為了打消孫權的主戰念頭,張昭還殺人誅心的提及了諸葛亮和諸葛恪的叔侄關係。至於會不會臨陣換將,那就不是臣子應該考慮的問題了。
孫權得位不正,對於諸葛恪和諸葛亮的對陣心存疑慮。畢竟人家是一家人,要是有什麽私心,那可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孫權的主戰之心被削弱了。可是他又不甘心。鍛煉了幾十年,軍略始終是短板。東吳世家私心太重不值得倚重。這才令他左右為難。
孫權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交州前線的周瑜。對於亦師亦父的周瑜,他是又敬又怕。想倚為臂膀,又不敢直麵嚴師。
如今吳宮眾臣對時局的分析都不到點子上,讓孫權想起了周瑜的存在。死馬當成活馬醫,吳宮派出了特使前往交州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