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脾氣很倔,當年老將軍戰死沙場後,她娘家讓她改嫁,她愣是抗住了壓力,任憑誰說都沒用,一心要為老將軍守節。


    所以,看她動火,管家不敢解釋,隻能默默的再去拿幹糧出來。


    他們錢多,所以幹糧帶的隻是路上墊墊肚子,準備到寺裏麵再好好吃,所以幹糧還真不多。


    不多時,幹糧就被卜測“吃幹淨”,但他仍舊說餓。


    李家老太君臉色已經耷拉下來了,她覺得就是管家摳搜:“咱家再落魄,也不至於連頓飯都不能讓人家吃飽吧?”


    守鄭連忙道:“老太君,幹糧都給他了,不是小的給的少,而是這人……太能吃了。”


    他家行伍中人不少,他也見過不少五大三粗的將軍,可還沒見過一個飯量能比得過這瘦弱書生的。


    吃了幾個小袋子的幹糧,又喝了那麽多水,但看他肚子卻一點也不大,甚至可以說毫無變化,若非親眼看著他把幹糧吃了,他真不敢相信,這麽瘦弱的書生,能吃那麽多。


    扶著她的老婆子,也是說道:“老太君,守鄭沒撒謊,確實把幹糧都給他了,如今就隻剩下要帶上山的供奉神仙的糕點肉食了。”


    哎……


    卜測幽幽一歎,這聲音仍是有氣無力。


    李家老太君手一揮,說道:“隻剩供品?那就拿出來。”


    老婆子頓了頓,瞥了那髒兮兮書生一眼,言道:“老太君,看他也吃了不少,應當不用在吃。您親自爬了這麽高的山,不就是為了拜神仙嗎?若無供品,仙神怎能感受到誠意。”


    她到不是心疼那點東西,而是心疼老太君。


    老人家眼神不好,腿腳也不好,卻還堅持自己走上山,就是為了給孩子祈福,若是這次不成,下次老太君又要親自爬山,她的身子骨如何能折騰的起?


    李家老太君言道:“神仙要是看到供品才顯靈,那就不是神仙,是貪官。貪官,又豈能成仙?”


    “莫要多說,救人行善,就是在拜神仙。沒有道理說看著人家快要餓死不管,卻要帶著供品去求神仙,這般惡人,神仙豈能保佑?”


    “快去,把東西拿來,讓這孩子吃。”


    卜測聞聽此言,不禁暗自點頭,這般仁善又通透,不該那般命苦,應當是個有福之人。


    福緣已經結下,按理來說,卜測可以離開了,但他想了想,還是把貢品也都收了下來。


    這飯量,讓看得到的人全部目瞪口呆。


    老太君一邊坐著歇腳,一邊開口問道:“孩子,方才聽你說話的聲音,似是年紀並不大,一次落第有何想不開?怎麽不留在京城讀書,爭取下一次考試?因何跑到這邊關來?”


    能在京城考試,應當是參與春闈,即為舉人或者國子監監生,不論是舉人或者監生,朝廷都有補助,不存在什麽沒錢活不下去,除非錢不用在正途,否則光是讀書生活,朝廷給的補助足以。


    老太君聽卜測那話的意思,應當是考試落榜後,就往這邊跑,所以沒有機會領取補助,這才落魄至此。


    正所謂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她方才聽著聲音也不過二三十歲的樣子,便是不想考明經,也有機會接著考進士,何至於此?


    卜測歎了口氣,言道:“老夫人有所不知,在下落地概因策論。策論策論,論好寫,但策卻難填。因此,在下覺得苦讀書不如走出來看一看,隻有自己親眼看見才是真實的,比書本上更鮮活。”


    “故而,前往邊關,想看一看百姓生活,看一看邊關兩國之交。”


    “卻不曾想,路上遇見了盜匪,搶走了在下的行李和盤纏,這才落魄成這般樣子。”


    卜測隨意扯出個理由。


    老太君聽到這話,點頭道:“不錯,是個有想法的好孩子。”


    她想了想,吩咐道:“守鄭,取十兩銀子來。”


    那叫守鄭的管家歎了口氣,這叫什麽事?


    爬山來上香求神,結果走到半路,供品和香油錢全被截胡了,都給了一個落魄書生。


    雖然心裏不斷嘟囔,但那守鄭還是聽話的上前,將一錠整整十兩銀的元寶遞給了卜測。


    “這……”


    老太君言道:“孩子,收下吧!本來這錢也是要捐出來的,既然有緣遇到你,那便是天意,物盡其用,便不是浪費。”


    哈哈哈……


    卜測聞聽此言,哈哈一笑,起身拍了拍衣服,說道:“老夫人,多謝你的銀錢和食物,但無功不受祿,豈可白拿老夫人的好處?”


    不等李家老太君開口,卜測看向老太君接著又說道:“明日是老夫人的壽誕,既如此,明日在下便送上一份壽禮祝賀夫人大壽。”


    老太君愣住了,她明日壽誕?她自己都不知曉明日是自己壽誕。


    壽辰此事,還是最近幾年才從安國那邊傳過來的,跟甲子紀年法一起傳過來,聽說還是神仙親自傳授的,言說壽辰之重要,關乎一生福分命運,這才逐漸被人記住。


    如今鄭國有樣學樣,也跟著用上了甲子紀年法,但也不過十年。


    所以,隻有最近十來年新出生的孩子才會刻意記住壽辰,她如今都活了六個歲星,哪裏還能記得壽辰?


    啊,對了,年輕人現在都用甲子紀年法,隻有她們這些老人記不清楚,還用歲星紀年法。


    言說中,卜測朝著山下走去。


    “對了,老夫人腿腳不好,就莫要在上山了,免得染了髒汙,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卜測扭頭又提醒了一句後,轉身頭也不迴走去。


    上山已無必要,動手還不到時機,怎麽著也得先讓老人家過完壽辰再說。


    就在剛才,他拿了李家老太君給山上帶去的供品和功德銀後,一股子邪氣從山上衝下來,恨不得直接從他懷裏搶了過去。


    不過,未曾靠近,就被李家老太君的功德之力擋了迴去。


    既然知道不是什麽好東西,大白天就不好過去,香客太多,若是動起手來,普通人難免會受到波及。


    既如此,那不如擇日再來。


    “這人怎麽奇奇怪怪?”


    老婆子看著卜測下山身影,皺著眉嘟囔了一句。


    守鄭也是皺著眉說道:“可不,看著就不像個正常人。”


    說完,心裏又補充了一句,八成還是個騙吃騙喝,外加騙錢的。


    老太君突然覺得很累,頭也有點疼,就沒心思在多想別的事了。


    “咱們迴吧!”


    她揉了揉印堂,覺得很不舒服,一下子沒了上山的興趣。


    “啊?老太君,咱們都走到這裏了,不上山了嗎?”


    老婆子詫異詢問。


    老太君道:“不去了……”


    她感覺很累,就想趕緊下山躺著。


    被那煞氣衝了一下,雖有功德保佑,沒有損傷到身體,但也難免會有些不良反應。


    眾人一聽這話,看著近在咫尺的山頂,也隻能放棄,求神拜仙怎麽比得過老太君的安危重要?


    上山時,老太君精神滿滿,心疼爬山苦,也不讓人抬著自己,如今下山她卻是撐不住了,主動坐上了轎子。


    眾人看著她氣色不對,頗為擔憂,抬著老太君飛奔下了山,暗自思量要去找六爺告狀,定是那騙吃的騙子對老太君下了黑手,這才讓老太君突然不適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命編纂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複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複玄並收藏天命編纂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