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曼。
科斯坦丁尼耶。
蘇丹哈米德一世是躺在床上目送英國特使離開的。
仆人低頭關上了大門,他這才虛弱地轉頭看向大維齊爾:
“你覺得這事兒要怎麽處理最好?”
大維齊爾優素福沉吟了幾秒,這才答道:
“偉大的蘇丹,英國人所提出的‘合擊突尼斯’的方案雖然並不切實際,但他們確實提供了幫助,幫我們的人控製了黎波裏。
“帝國剛在比薩拉比亞經曆了一場失敗,正需要一些勝利來鼓舞士氣。我認為,我們應該向的黎波裏派兵駐守,讓那裏變為帝國真正的行省。
“此外,這還能對埃及形成夾擊之勢,威脅那些馬穆魯克不得不來到托普卡帕宮,重新向您獻上忠誠。”
目前,埃及雖然宣稱是奧斯曼的領土,但實際上卻被馬穆魯克集團所控製著。奧斯曼對於埃及這塊肥沃之地一直難以割舍,但出兵又無法在馬穆魯克騎兵手裏占到便宜,所以一直也未能真正控製埃及。
哈米德一世默默點頭:
“希望我能等到那一刻吧。你去挑選一些軍隊,讓海軍將他們運至的黎波裏。我要睡一會兒了……”
“遵命,偉大的蘇丹。”
優素福躬身退下。
因為法國在突尼斯的影響,如今的奧斯曼和曆史上出現了差異——他們沒有在俄土戰爭中拚光主力部隊,所以眼下還是有些兵力可以調派的。
幾天後,一萬餘名奧斯曼禁衛軍和西帕希騎兵便登上了前往突尼斯的運輸船。
……
法蘭西北非領地,蘇薩省。
突尼斯城。
喬安和伊沙克帶著幾名官員,在城北的一棟別墅前迎接王太子殿下一行。
喬安如今雖然隻是蘇薩的行政專員,但因為蘇薩省的總督還未赴任,所以這裏的行政都是他在管理。
同時,因為伊沙克曾任突尼斯起義軍領袖,所以在由起義軍改編而來的突尼斯軍團中影響力也很大。
可以說,他們就是蘇薩省的軍、政一把手。
約瑟夫特意吩咐不要聲張自己的行蹤,否則整天被大群突尼斯權貴簇擁著,肯定什麽正事也別想幹了。
喬安和伊沙克將王太子恭敬地迎進了別墅大廳,又讓人端來了本地產的優質咖啡。
約瑟夫則示意眾人坐下,直截了當地問道:“的黎波裏的情況你們知道嗎?”
伊沙克忙道:“是的,殿下,本吉烏爾的人已完全控製了的黎波裏城至班加西的區域,現在正在攻擊祖瓦拉的帕夏軍隊。”
隨即,他又詳細說了祖瓦拉目前的戰況。
祖瓦拉是的黎波裏和突尼斯接壤的一個城市。目前,隻剩下不到600名士兵忠誠於原的黎波裏帕夏阿裏一世。他們正退縮在這裏頑抗。
不過,在英式裝備的叛軍的優勢火力之下,也隻剩下一口氣了而已,尤其是阿裏一世隨後逃離了的黎波裏,令他們更加士氣低迷。
約瑟夫又問道:“他們會對突尼斯產生威脅嗎?”
“殿下,雖然有這個可能,不過本吉烏爾隻有2000人的軍隊。如果他敢踏足突尼斯,完全可以靠駐紮在斯法克斯的突尼斯軍團應付。”
他們正說著,一名阿拉伯裔的情報局特工在門外向伊沙克焦急地示意。後者皺了皺眉,快步走了出去,在聽了那特工的報告之後,又立刻返迴大廳,對約瑟夫道:
“殿下,剛剛收到的消息。摩洛哥蘇丹派了1萬2千名禁軍進駐阿爾及爾。此外,阿爾及爾禁衛軍似乎獲得了一批燧發槍,雖然大部分是德意誌或西班牙生產的,但很有可能是英國人提供的。”
英國在曆年的戰爭中,從各種渠道搞到了不少奧地利、西班牙的武器,將其交給阿爾及爾完全有可能。
“又是英國人?”約瑟夫皺了皺眉,“穆蘭軍過幾天就能到突尼斯。讓他們先去阿爾及爾邊境駐守,以防止意外。”
他又看向伊沙克:“現在突尼斯軍團戰鬥力比較強的大概有多少人?”
當時的突尼斯起義軍雖然有近兩萬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跟著混戰利品的老弱,此外還有很多部族的族軍,在戰爭結束後就返迴了部族。
所以最終編為突尼斯軍團的也就一萬多人,而這裏麵能真正得到訓練的精銳就更少了。
伊沙克猶豫道:“殿下,比較強一些的就是哲米勒少校那兩個團,還有加齊的營算是能打。”
也就是說,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兩個半團,不到4000人。而其他的那些士兵基本就隻能在工事裏放放槍,正麵拚殺很可能一觸即潰。
約瑟夫大致算了算阿爾及爾那邊的軍隊,不禁皺眉搖頭,沒想到突尼斯的情況竟突然變得如此嚴峻了。
畢竟上一次阿爾及爾禁衛軍就在英國人的慫恿下對突尼斯發起過進攻,這次依舊有英國人攪在其中,所以不得不防啊。
阿爾及爾禁衛軍經過上次的慘敗之後,還剩下六七千人的樣子,加上摩洛哥的部隊,已接近兩萬人馬,僅憑穆蘭軍團和突尼斯土著兵很不保險。
“看來,還得多從本土調些軍隊過來才行。”
約瑟夫立刻提筆給貝爾蒂埃寫了一封信,之後又跟伊沙克等人討論了突尼斯東西兩邊的局勢,窗外的陽光已開始黯淡下來。
喬伊趁王太子停頓的間隙,忙建議道:
“殿下,我為您準備了晚宴,您看是否要先進餐?”
約瑟夫讓他這麽一說也覺得餓了,便起身隨他向餐廳走去。
途中,約瑟夫透過拱形的窗子看到遠處還有上百人在揮舞鋤頭、鐵鍬之類的忙碌,便隨口問喬伊道:
“這麽晚了,那些人在幹什麽?”
喬伊也朝那邊瞥了一眼,轉迴頭道:
“殿下,那是上次戰爭中俘虜的阿爾及爾人,還有阿爾巴尼亞雇傭兵。現在他們都作為奴隸,在突尼斯各地修路。要一直到天徹底黑下來,他們才會停手。”
約瑟夫頓時露出了然之色,難怪之前突尼斯發迴的報告中顯示新道路修得極快,原來是靠身強體壯的俘虜在幹活。
感謝:人在梧桐下大佬給本書的慷慨打賞!小作者感激不盡,麽麽噠!
科斯坦丁尼耶。
蘇丹哈米德一世是躺在床上目送英國特使離開的。
仆人低頭關上了大門,他這才虛弱地轉頭看向大維齊爾:
“你覺得這事兒要怎麽處理最好?”
大維齊爾優素福沉吟了幾秒,這才答道:
“偉大的蘇丹,英國人所提出的‘合擊突尼斯’的方案雖然並不切實際,但他們確實提供了幫助,幫我們的人控製了黎波裏。
“帝國剛在比薩拉比亞經曆了一場失敗,正需要一些勝利來鼓舞士氣。我認為,我們應該向的黎波裏派兵駐守,讓那裏變為帝國真正的行省。
“此外,這還能對埃及形成夾擊之勢,威脅那些馬穆魯克不得不來到托普卡帕宮,重新向您獻上忠誠。”
目前,埃及雖然宣稱是奧斯曼的領土,但實際上卻被馬穆魯克集團所控製著。奧斯曼對於埃及這塊肥沃之地一直難以割舍,但出兵又無法在馬穆魯克騎兵手裏占到便宜,所以一直也未能真正控製埃及。
哈米德一世默默點頭:
“希望我能等到那一刻吧。你去挑選一些軍隊,讓海軍將他們運至的黎波裏。我要睡一會兒了……”
“遵命,偉大的蘇丹。”
優素福躬身退下。
因為法國在突尼斯的影響,如今的奧斯曼和曆史上出現了差異——他們沒有在俄土戰爭中拚光主力部隊,所以眼下還是有些兵力可以調派的。
幾天後,一萬餘名奧斯曼禁衛軍和西帕希騎兵便登上了前往突尼斯的運輸船。
……
法蘭西北非領地,蘇薩省。
突尼斯城。
喬安和伊沙克帶著幾名官員,在城北的一棟別墅前迎接王太子殿下一行。
喬安如今雖然隻是蘇薩的行政專員,但因為蘇薩省的總督還未赴任,所以這裏的行政都是他在管理。
同時,因為伊沙克曾任突尼斯起義軍領袖,所以在由起義軍改編而來的突尼斯軍團中影響力也很大。
可以說,他們就是蘇薩省的軍、政一把手。
約瑟夫特意吩咐不要聲張自己的行蹤,否則整天被大群突尼斯權貴簇擁著,肯定什麽正事也別想幹了。
喬安和伊沙克將王太子恭敬地迎進了別墅大廳,又讓人端來了本地產的優質咖啡。
約瑟夫則示意眾人坐下,直截了當地問道:“的黎波裏的情況你們知道嗎?”
伊沙克忙道:“是的,殿下,本吉烏爾的人已完全控製了的黎波裏城至班加西的區域,現在正在攻擊祖瓦拉的帕夏軍隊。”
隨即,他又詳細說了祖瓦拉目前的戰況。
祖瓦拉是的黎波裏和突尼斯接壤的一個城市。目前,隻剩下不到600名士兵忠誠於原的黎波裏帕夏阿裏一世。他們正退縮在這裏頑抗。
不過,在英式裝備的叛軍的優勢火力之下,也隻剩下一口氣了而已,尤其是阿裏一世隨後逃離了的黎波裏,令他們更加士氣低迷。
約瑟夫又問道:“他們會對突尼斯產生威脅嗎?”
“殿下,雖然有這個可能,不過本吉烏爾隻有2000人的軍隊。如果他敢踏足突尼斯,完全可以靠駐紮在斯法克斯的突尼斯軍團應付。”
他們正說著,一名阿拉伯裔的情報局特工在門外向伊沙克焦急地示意。後者皺了皺眉,快步走了出去,在聽了那特工的報告之後,又立刻返迴大廳,對約瑟夫道:
“殿下,剛剛收到的消息。摩洛哥蘇丹派了1萬2千名禁軍進駐阿爾及爾。此外,阿爾及爾禁衛軍似乎獲得了一批燧發槍,雖然大部分是德意誌或西班牙生產的,但很有可能是英國人提供的。”
英國在曆年的戰爭中,從各種渠道搞到了不少奧地利、西班牙的武器,將其交給阿爾及爾完全有可能。
“又是英國人?”約瑟夫皺了皺眉,“穆蘭軍過幾天就能到突尼斯。讓他們先去阿爾及爾邊境駐守,以防止意外。”
他又看向伊沙克:“現在突尼斯軍團戰鬥力比較強的大概有多少人?”
當時的突尼斯起義軍雖然有近兩萬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是跟著混戰利品的老弱,此外還有很多部族的族軍,在戰爭結束後就返迴了部族。
所以最終編為突尼斯軍團的也就一萬多人,而這裏麵能真正得到訓練的精銳就更少了。
伊沙克猶豫道:“殿下,比較強一些的就是哲米勒少校那兩個團,還有加齊的營算是能打。”
也就是說,真正有戰鬥力的也就兩個半團,不到4000人。而其他的那些士兵基本就隻能在工事裏放放槍,正麵拚殺很可能一觸即潰。
約瑟夫大致算了算阿爾及爾那邊的軍隊,不禁皺眉搖頭,沒想到突尼斯的情況竟突然變得如此嚴峻了。
畢竟上一次阿爾及爾禁衛軍就在英國人的慫恿下對突尼斯發起過進攻,這次依舊有英國人攪在其中,所以不得不防啊。
阿爾及爾禁衛軍經過上次的慘敗之後,還剩下六七千人的樣子,加上摩洛哥的部隊,已接近兩萬人馬,僅憑穆蘭軍團和突尼斯土著兵很不保險。
“看來,還得多從本土調些軍隊過來才行。”
約瑟夫立刻提筆給貝爾蒂埃寫了一封信,之後又跟伊沙克等人討論了突尼斯東西兩邊的局勢,窗外的陽光已開始黯淡下來。
喬伊趁王太子停頓的間隙,忙建議道:
“殿下,我為您準備了晚宴,您看是否要先進餐?”
約瑟夫讓他這麽一說也覺得餓了,便起身隨他向餐廳走去。
途中,約瑟夫透過拱形的窗子看到遠處還有上百人在揮舞鋤頭、鐵鍬之類的忙碌,便隨口問喬伊道:
“這麽晚了,那些人在幹什麽?”
喬伊也朝那邊瞥了一眼,轉迴頭道:
“殿下,那是上次戰爭中俘虜的阿爾及爾人,還有阿爾巴尼亞雇傭兵。現在他們都作為奴隸,在突尼斯各地修路。要一直到天徹底黑下來,他們才會停手。”
約瑟夫頓時露出了然之色,難怪之前突尼斯發迴的報告中顯示新道路修得極快,原來是靠身強體壯的俘虜在幹活。
感謝:人在梧桐下大佬給本書的慷慨打賞!小作者感激不盡,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