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茵菲爾斯伯爵雖然早有猜測,但此時得到英國人的親口證實,心跳仍是加速了幾分。
他低聲試探道:
“您是說,貴國要向法國……”
格倫維爾勳爵點頭。
“您有多大把握獲勝?”
“沒有任何輸的可能。”
……
維也納。
美泉宮。
弗朗茨二世緊握著手杖,看向外交大臣,問道:
“有多大把握獲勝?”
萊茵菲爾斯伯爵非常沉著道:“陛下,英國和他們的盟國都將參戰。”
英國的盟國包括普魯士、荷蘭、葡萄牙,以及本身就與英國聯統的漢諾威——這些國家加起來,絕對是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
“英國艦隊會第一時間封鎖法國的所有港口。法國的海軍規模隻有英國的一半,這就意味著,法國會立刻失去所有的海上貿易。”
萊茵菲爾斯伯爵講述起英國人的戰略:“以法國目前的債務情況,如果沒有海上貿易收入,即使不進行戰爭,最多10個月就會垮掉。
“而與此同時,英國及其盟國將動員超過20萬軍隊,對法國發起猛攻。
“巨大的軍費消耗,會進一步加快法國的財政崩潰速度。
“所以,不論戰爭的進程如何,法國都將在10個月內投降。”
“很好!”弗朗茨二世已難掩臉上的喜色,“屆時,法國人再也無法阻擋我們退出《萊茵-塞納河條約》,以及,收迴整個南尼德蘭的治權。
“英國人真是幫了大忙。現在我們隻需靜待戰爭結束,所有的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
萊茵菲爾斯伯爵和一旁的圖古特男爵等人對視片刻,輕咳一聲道:“陛下,實際上,參戰才是我國最好的選擇。”
“參戰?為什麽?”
這次是圖古特男爵搶先道:“陛下,如果我國選擇旁觀,而普魯士參與了擊敗法國的戰爭,那麽我國在德意誌地區的號召力將很難再與普魯士比肩。”
弗朗茨二世頓時一怔——統一德意誌可是奧地利的最高戰略,絕不能放任德意誌邦國倒向普魯士。
“沒錯,”萊茵菲爾斯伯爵補充道,“我國參戰的話,將進一步加速法國潰敗的過程,同時還能獲取大量戰爭紅利。”
見皇帝陛下陷入了猶豫,內政大臣科布茨爾上前一步,語氣激昂道:
“陛下,如果我軍有機會控製部分法國領土,這將徹底改變歐陸的力量平衡。”
弗朗茨二世瞬間感覺血湧上頭。
是啊,當年哈布斯堡家可是跟法國爭奪歐陸霸權的雙雄之一。但經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之後,國力大損,再也沒有了挑戰法國的力量,轉而開始和普魯士競爭德意誌霸主。
若是真能擊敗法國,馬踏巴黎,那麽哈布斯堡將重新成為歐洲的霸主!
什麽德意誌地區?
哈布斯堡家族的眼中將隻有整個歐陸!
他頓時站起身來,卻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有些踟躇道:
“可是,以帝國的財政情況,恐怕難以支撐大規模出兵。”
萊茵菲爾斯伯爵立刻道:“陛下,英國人承諾,如果我國加入對法戰爭的話,他們將向我國提供40萬英鎊的低息貸款。”
弗朗茨二世當即心中大定,環視麵前的大臣們,揮動手杖道:
“那麽,就讓我們一起迎接帝國重獲輝煌的契機吧!”
……
在奧地利向英國做出參戰的迴複之後的次日,英國駐法公使便正式向法國發出照會,要求法國放開蔗糖供應,大幅壓低糖價,同時放棄對南德意誌市場的“貿易掠奪”。如果法國拒絕以上條件,將承受災難性的後果。
普、奧、荷、葡等國隨後皆表示支持英國的立場。
巴黎。
凡爾賽宮。
內閣會議上,所有大臣都是麵色凝重。
大家雖然早就有了和英國開戰的心理準備,但卻沒料到會來得這麽快,而且對方能拉到這麽多的盟國。
念完了英國人的要求之後,塔列朗看向王太子,斟酌道:“殿下,我認為我們應該立刻與奧地利進行協商。
“如果我們在貿易條款上做出讓步,並提供一些利益,是有可能讓他們改變對我國的敵對態度的。”
瑪麗王後立刻微微點頭——她對娘家的背叛是最難以接受的。
約瑟夫卻不置可否,示意塔列朗坐下,轉而對戰爭大臣布羅伊公爵道:
“如果爆發戰爭,我們將麵對多少敵人的進攻。同時,我們能調動多少軍隊反擊?”
其實,他早就和總參謀部對將要爆發的戰爭進行了反複規劃,不過此時還需要讓大臣們對戰局有個全麵的認知。
布羅伊公爵忙道:“是,殿下。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英、普、奧、荷、葡、漢將同時出兵,那麽我國麵對的將是超過30萬敵軍,甚至,40萬。”
他絲毫沒有誇大。僅是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就能動員至少25萬大軍。漢諾威和荷蘭隨便湊湊,就有30萬軍隊了。英國和葡萄牙在戰局順利的情況下,可能不會調動陸軍,但如果全力投入,也能再派出5到8萬名士兵。
這還都沒有達到各國的極限動員能力。
戰爭大臣繼續道:“而我國陸軍目前共有16萬士兵。其中總參謀部直屬軍團7萬5千人,其他的是傳統軍團,以及少量突尼斯軍團。”
他所說的“參謀部直屬軍團”指的就是約瑟夫所編練的新式軍隊,已經不再簡單稱為“近衛軍團”,而是重新進行了整編。
目前,共有4個皇家步兵師,7個皇家散兵團,2個皇家擲彈兵團,2個皇家獵兵營,11個皇家騎兵團,6個皇家龍騎兵團,3個工兵團,以及2個騎炮營和2個步炮營。
同時,舊式軍隊仍有近9萬人。
不過,法國的軍事貴族們也不是傻子,眼見王太子的新軍戰鬥力強到誇張,也都紛紛效仿。
雖然隻是學到一些皮毛,但從訓練到作戰思路,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其中一些比較優秀的軍團,戰鬥力甚至已經能摸到新軍的尾巴了。
這些舊軍隊如果放在其他國家,都是毋庸置疑的精銳部隊。
他低聲試探道:
“您是說,貴國要向法國……”
格倫維爾勳爵點頭。
“您有多大把握獲勝?”
“沒有任何輸的可能。”
……
維也納。
美泉宮。
弗朗茨二世緊握著手杖,看向外交大臣,問道:
“有多大把握獲勝?”
萊茵菲爾斯伯爵非常沉著道:“陛下,英國和他們的盟國都將參戰。”
英國的盟國包括普魯士、荷蘭、葡萄牙,以及本身就與英國聯統的漢諾威——這些國家加起來,絕對是一股極為強大的力量。
“英國艦隊會第一時間封鎖法國的所有港口。法國的海軍規模隻有英國的一半,這就意味著,法國會立刻失去所有的海上貿易。”
萊茵菲爾斯伯爵講述起英國人的戰略:“以法國目前的債務情況,如果沒有海上貿易收入,即使不進行戰爭,最多10個月就會垮掉。
“而與此同時,英國及其盟國將動員超過20萬軍隊,對法國發起猛攻。
“巨大的軍費消耗,會進一步加快法國的財政崩潰速度。
“所以,不論戰爭的進程如何,法國都將在10個月內投降。”
“很好!”弗朗茨二世已難掩臉上的喜色,“屆時,法國人再也無法阻擋我們退出《萊茵-塞納河條約》,以及,收迴整個南尼德蘭的治權。
“英國人真是幫了大忙。現在我們隻需靜待戰爭結束,所有的問題就都會迎刃而解。”
萊茵菲爾斯伯爵和一旁的圖古特男爵等人對視片刻,輕咳一聲道:“陛下,實際上,參戰才是我國最好的選擇。”
“參戰?為什麽?”
這次是圖古特男爵搶先道:“陛下,如果我國選擇旁觀,而普魯士參與了擊敗法國的戰爭,那麽我國在德意誌地區的號召力將很難再與普魯士比肩。”
弗朗茨二世頓時一怔——統一德意誌可是奧地利的最高戰略,絕不能放任德意誌邦國倒向普魯士。
“沒錯,”萊茵菲爾斯伯爵補充道,“我國參戰的話,將進一步加速法國潰敗的過程,同時還能獲取大量戰爭紅利。”
見皇帝陛下陷入了猶豫,內政大臣科布茨爾上前一步,語氣激昂道:
“陛下,如果我軍有機會控製部分法國領土,這將徹底改變歐陸的力量平衡。”
弗朗茨二世瞬間感覺血湧上頭。
是啊,當年哈布斯堡家可是跟法國爭奪歐陸霸權的雙雄之一。但經過奧地利王位繼承戰之後,國力大損,再也沒有了挑戰法國的力量,轉而開始和普魯士競爭德意誌霸主。
若是真能擊敗法國,馬踏巴黎,那麽哈布斯堡將重新成為歐洲的霸主!
什麽德意誌地區?
哈布斯堡家族的眼中將隻有整個歐陸!
他頓時站起身來,卻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有些踟躇道:
“可是,以帝國的財政情況,恐怕難以支撐大規模出兵。”
萊茵菲爾斯伯爵立刻道:“陛下,英國人承諾,如果我國加入對法戰爭的話,他們將向我國提供40萬英鎊的低息貸款。”
弗朗茨二世當即心中大定,環視麵前的大臣們,揮動手杖道:
“那麽,就讓我們一起迎接帝國重獲輝煌的契機吧!”
……
在奧地利向英國做出參戰的迴複之後的次日,英國駐法公使便正式向法國發出照會,要求法國放開蔗糖供應,大幅壓低糖價,同時放棄對南德意誌市場的“貿易掠奪”。如果法國拒絕以上條件,將承受災難性的後果。
普、奧、荷、葡等國隨後皆表示支持英國的立場。
巴黎。
凡爾賽宮。
內閣會議上,所有大臣都是麵色凝重。
大家雖然早就有了和英國開戰的心理準備,但卻沒料到會來得這麽快,而且對方能拉到這麽多的盟國。
念完了英國人的要求之後,塔列朗看向王太子,斟酌道:“殿下,我認為我們應該立刻與奧地利進行協商。
“如果我們在貿易條款上做出讓步,並提供一些利益,是有可能讓他們改變對我國的敵對態度的。”
瑪麗王後立刻微微點頭——她對娘家的背叛是最難以接受的。
約瑟夫卻不置可否,示意塔列朗坐下,轉而對戰爭大臣布羅伊公爵道:
“如果爆發戰爭,我們將麵對多少敵人的進攻。同時,我們能調動多少軍隊反擊?”
其實,他早就和總參謀部對將要爆發的戰爭進行了反複規劃,不過此時還需要讓大臣們對戰局有個全麵的認知。
布羅伊公爵忙道:“是,殿下。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英、普、奧、荷、葡、漢將同時出兵,那麽我國麵對的將是超過30萬敵軍,甚至,40萬。”
他絲毫沒有誇大。僅是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國,就能動員至少25萬大軍。漢諾威和荷蘭隨便湊湊,就有30萬軍隊了。英國和葡萄牙在戰局順利的情況下,可能不會調動陸軍,但如果全力投入,也能再派出5到8萬名士兵。
這還都沒有達到各國的極限動員能力。
戰爭大臣繼續道:“而我國陸軍目前共有16萬士兵。其中總參謀部直屬軍團7萬5千人,其他的是傳統軍團,以及少量突尼斯軍團。”
他所說的“參謀部直屬軍團”指的就是約瑟夫所編練的新式軍隊,已經不再簡單稱為“近衛軍團”,而是重新進行了整編。
目前,共有4個皇家步兵師,7個皇家散兵團,2個皇家擲彈兵團,2個皇家獵兵營,11個皇家騎兵團,6個皇家龍騎兵團,3個工兵團,以及2個騎炮營和2個步炮營。
同時,舊式軍隊仍有近9萬人。
不過,法國的軍事貴族們也不是傻子,眼見王太子的新軍戰鬥力強到誇張,也都紛紛效仿。
雖然隻是學到一些皮毛,但從訓練到作戰思路,也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其中一些比較優秀的軍團,戰鬥力甚至已經能摸到新軍的尾巴了。
這些舊軍隊如果放在其他國家,都是毋庸置疑的精銳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