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波夫斜睨著馬瓦霍夫斯基,惡狠狠道:


    “我警告你,你的行為將為你的國家帶來可怕的災難!”


    “對於災難,我們早已習慣了。”馬瓦霍夫斯基又將麵前的停戰協議文本向前一推,“而製造這些災難的俄國必須歸還波蘭的每一寸領土,這份條約才有簽署的可能。這是我國議會一致通過的決議。”


    “波蘭議會的決議?哈哈。”祖波夫不屑地大笑,“你們麵對的是歐洲最為強大的三個國家,這裏還輪不到你們做什麽決議。”


    他說著,看向身側的普、奧談判代表,似在尋求支持。


    然而,普魯士外交大臣弗雷德裏希斯卻隻是簡單點了點頭。


    奧地利的萊茵菲爾斯伯爵則看著天花板,道:


    “嗯,條約必須盡快簽署。”


    他們兩人剛才都敏銳地注意到,波蘭人隻是要求俄國必須歸還領土,而根本沒提到普、奧。


    波蘭人的態度顯然是要針對俄國。這也很好理解,畢竟是俄國挑起的這場戰爭,且東線也是主戰場。


    所以,他們又何必為俄國強出頭?


    擔任“調解特使”的格倫維爾勳爵更是沒做任何表態——英國要拉攏的隻有普奧,削弱俄國才是英國始終堅持的戰略方向。


    毫無意外,第一輪談判很快以僵局結束。


    下午四點,祖波夫做出了不知第幾次威脅之後,罵罵咧咧地離開了談判大廳。


    馬瓦霍夫斯基雖然表麵上非常強硬,其實心裏極為忐忑,以至於放在桌子下麵的雙手不住地微顫。


    畢竟他麵對的是俄普奧這樣的強國,其中任何一個都不是波蘭能惹得起的。


    而他更是清楚,波蘭的國力已到了極限,如果此次未能簽署停戰協議,波蘭將難逃崩潰的危險。


    但他仍然接受了西哀士先生的談判建議——這位法國朋友之前對波蘭提出的各種國策,最後都被證明是無比正確的。


    他隻能寄希望於這次也一樣。


    待薩克森國王準備的晚宴結束之後,各國代表分別返迴了自己的房間。


    萊茵菲爾斯伯爵的助手卻換了一套仆人的衣服,悄然溜進了馬瓦霍夫斯基的住處。


    經過了一番坦誠的溝通,奧地利人強掩興奮之色,問道:


    “也就是說,波蘭政府對於我國的停戰條件並沒有異議?”


    “是的。”馬瓦霍夫斯基點頭,“奧地利與我國同為天主教國家,民間有不少誌願兵參與聖戰,幫我們抵抗俄軍,我國願意向貴國做出讓步。


    “但您知道,眼下我國國內的仇俄情緒極高,議會必須對俄強硬,否則必會遭至全國上下的反對!”


    “是的,是的,我非常理解。”


    一小時後,普奧英三國代表聚在了格倫維爾勳爵的房間裏。


    “除了戰爭賠款和限製軍隊數量,波蘭人基本上接受了我們的條件,哦,格但斯克他們要全權管理,但可以保證普魯士擁有港口的使用權,以及商船的優惠政策。”


    格但斯克港本就做的是東歐國家的生意,普魯士商船是重要的收入來源,所以波蘭政府肯定不反對普魯士使用港口。


    “那麽,唯一阻礙協議簽署的,就隻剩下俄國的態度了。”


    弗雷德裏希斯點頭:“或許,我們可以向俄國施加一些壓力。說實話,如果不是俄國在戰爭中表現得太差,我們也不會在這裏跟波蘭人浪費唾沫。”


    格倫維爾勳爵隨即表態:“我們的確沒必要因為俄國而繼續和波蘭打下去。”


    英國是眼下最希望盡快停戰的——隻有普奧從波蘭戰場抽身,英國才有可能拉他們參與對法戰爭。


    次日的談判會議上,祖波夫仍是老調重彈,表示俄國的要求必須全部得到滿足。


    誰料,他話音剛落,萊茵菲爾斯伯爵便接道:“我認為,我們都應該拿出誠意來結束這場戰爭,尤其是俄國。”


    “什麽?”


    弗雷德裏希斯隨即點頭道:“我國正在考慮放棄格但斯克的部分權利,即使我軍仍在包圍那裏。而俄國已實際上處於撤出明斯克和莫濟裏的狀態,如果強行要求兩地的控製權,似乎並不合適……”


    祖波夫惱怒地瞪著兩人:“你們在說什麽?這場戰爭是靠俄國贏下來的!你們竟然要我們放棄利益!”


    格倫維爾突然輕聲道:“祖波夫伯爵,我國在頓巴斯的投資已經受到克裏米亞港口被損壞的影響。”


    “……”


    祖波夫瞪大了眼睛,他感覺這場談判似乎開始全員針對自己了。


    經過一周的艱苦談判,俄普奧波終於就停戰條件達成了一致。


    當然,俄國是被三個“盟友”按著頭,同意的。


    3月21日,《德累斯頓條約》正式簽署。


    條約規定,奧地利按照“實際占領區”,得到桑多梅日的中西部地區。


    普魯士按“實際占領區”,得到波茲南、卡利什、格涅茲諾三省。並得到與波蘭共同使用格但斯克港的權利。


    俄國按“實際占領區”,得到明斯克和莫濟裏在第聶伯河東側的部分——這部分隻占兩省不到15%的麵積。實際上,第聶伯河東岸全都是東正教居民,一旦開戰,俄國幾乎瞬間就能將其占領。


    所以,波蘭議會最終同意舍棄這兩小塊土地——如果再次與俄國發生戰爭,波蘭將可以依靠第聶伯河進行防禦。


    俄普奧都沒注意到,馬瓦霍夫斯基一定要在條約中使用“實際控製區”這個詞。


    這自然是見過後世大量國際糾紛的約瑟夫的建議。


    不要小看這一個詞的變化,可就將波蘭割讓領土變成了“被外國占領”。等到幾十上百年後,如果波蘭真有能力要迴這些地方,這就成了可以扯皮的抓手。


    而在俄普奧看來,隻要得到了領土就行,文本中的這些“表述差異”並沒什麽影響。


    當天下午,馬瓦霍夫斯基神色凝重地帶著條約,返迴了華沙。


    對他來說,這絕對是波蘭巨大的屈辱。


    然而,相較於曆史上“二瓜”令波蘭損失了60%的領土,此次波蘭的損失微乎其微。


    而且通過衛國戰爭,波蘭上下產生了巨大的凝聚力,立憲和改革的成果也得以保存。


    未來,波蘭將擺脫不斷遭到瓜分並最終滅國的宿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海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海山並收藏我在法蘭西當王太子最新章節